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工学论文>水利工程>

船舶工程技术毕业论文范文

秋梅分享

  船舶工程技术,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获得现场工程师基本训练。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船舶工程技术毕业论文下载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船舶工程技术毕业论文下载范文篇1

  浅论船舶防海盗技术

  摘 要:近年来海盗活动猖獗肆虐,国际贸易和航运遭受重大损失。国际社会需要通力合作,打击海盗。而船舶作为海盗袭击的主要目标,更应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以遏制海盗袭击,保障船员和财产的安全。

  关键词:海盗;防海盗;技术;对策

  概述

  2010年以来全球范围内的海盗活动仍然十分猖獗。从统计数据分析,虽然中国海军和多国部队在亚丁湾海域的护航行动,使索马里海盗袭击事件在亚丁湾海域受到遏制,但因为索马里海盗目前还难以根治,他们在红海、索马里东南海域、印度洋水域和阿拉伯海袭击船舶的次数都有大幅度的增加。

  防止海盗的袭击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来自有关国家政府的打击力度,国际社会的支持,相邻国家互相协作:另一方面是来自船舶方面采取积极的防海盗措施,不给海盗作案的机会。

  防海盗措施大体分为防御管理机制的建立和防海盗装置设备,也就是俗称的人防和技防。目前,国内造船厂所建造多数远洋船舶,都配置了防海盗的结构和设备。这些措施均为船东提出,非公约和规范的强制要求,但也起着保护船员生命安全的重要作用。

  1 防海盗措施的分类

  某航运公司根据防海盗工作的实践经验,将船舶防海盗措施分为6道防线,即远距离监控、中距离戒备、近距离警告、船舷边阻击、生活区反击、安全舱待援等。

  1.1 远距离监控

  一般来说,远距离监控主要是利用船上的雷达,以及卫星遥感技术, 获得肉眼无法识别的目标。一般新造船舶包括营运船舶都有类似的功能。因此值班驾驶员要利用雷达及早发现和远离不明小船,尽量避免近距离遭遇武装海盗船的火力武器袭击。专业的系统当然能够起到更加明显的效果。

  1.2 中距离戒备

  如果雷达已经发现了正在接近的船只,那么商船只能加强巡视、作好应急准备。主要包括:(1)加强 望:当船舶驶近或处于危险海域时,驾驶员应保持高度警惕,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设备进行不间断地有效地 望;(2)甲板巡视:进行甲板巡视是有效防止海盗登船的措施,夜间安排专门人员进行巡逻,尤其注意船首尾附近的可疑目标。同时,船舶可以使用符合安全航行的最大照明;(3)机舱准备:当船舶航行于危险海域时,值班驾驶员应及时通知机舱值班人员,做好主机、消防水、照明等应急准备,一旦需要,可以立即投入使用;(4)报警通信准备:应保持不间断地收听港口或海军的无线电台安全信息及其他遇险与安全信息,负责紧急情况通信的驾驶员应做好海盗袭击的报警通信准备。

  1.3 近距离警告

  1.3.1 钛雷

  目前,中远航运与湖南某烟花厂合作研制了“钛雷”,经过了多次现场调研、试放以及改进,实现了“钛雷”由原来单一的爆震型向多功能型转变,不仅可以有效阻击海盗的进攻,而且大大增强了船员防抗海盗的信心。中远航运先后11艘次船舶通过“钛雷”成功将武装海盗拒之于船舷之外。

  1.3.2 螯刺

  英国BCB国际集团开发,装置利用压缩空气能将绳索或绳网之类的物品发射至300米远的地方,缠住海盗船的螺旋桨让其无法动弹,让海盗无法劫船。不仅可以360度旋转,还能发射别的“弹药”,如高尔夫球和沙袋,破坏海盗的小船;也可以发射救生衣或救生艇救援落水者。可以遥控,避免船员面对海盗火力的威胁,而且提高了隐蔽性。发射装置的动力来源既可以是船上的压缩空气系统,也可以是全球标准配置的潜水用高压气罐。两个气罐可以发射10次,发射间隙为15秒。

  1.4 船舷边缘阻击

  1.4.1 结构防范

  利用船体结构,筑成天然屏障。如中远航运公司的半潜船,主甲板很低,海盗能轻松登上,但是该船型艏楼很高,如50000DWT半潜船,艏楼甲板高出干舷甲板13米之多,从主甲板只有一条通道出入艏楼,该通道由两道水密门组成。尽管水密门有双面都能开启的要求,但是由于防海盗的需要,艏楼通道内部有一个开关,能够在特殊情况下,使得该门的外部开关失灵,那时便无法从该门进入艏楼。

  1.4.2 半圆形船舶防护舷墙

  将船舷上的护栏和直板舷墙综合改造,设计制作成半圆形光滑舷墙安在船舷上,底边连接在甲板上,外边用金属板支撑固定舷墙;在舷墙里侧安上,下凹形把扶扣手。其特征是:舷墙制作成半圆形光滑体。这样整个舷墙就是个光滑体,没有任何可供海盗绳钩,梯子钩挂的地方,从外面无法攀爬登船;把扶扣手的开口朝外,只能在里侧人使用,船外侧的人无法使用,外边的钩子也挂不上;还可以防止海盗枪击。起到了防御海盗登船抢劫和保护船员安全作用,而且制作简单成本不高。

  1.4.3 架设舷外铁丝网或者电网

  主要特点:制作简单,易于收放,安全可靠,可根据船舶实际情况使用铁丝或者铁蒺藜布网,能够有效地阻击海盗登轮。(1)底座的制作:制作直径50mm左右、长度80mm左右铁管段,管段中间钻一直径为14-16mm的孔,此孔上焊接对应内径螺帽,并配一对应的螺杆,用作固定铁丝网支架,然后将该底座以2-3米的间距焊接固定在船舷顶部船壳板上。(2)铁丝网支架制作:将直径小于底座铁管内径的铁管锯成长约1米作为支架,在每根支架一侧自一端开始间隔250mm用电砂轮打磨一凹槽用于固定非通电铁丝或铁蒺藜;如需制作电网,则可以在支架沿同一方向打孔并在孔中横放固定耐磨绝缘管,以便于将铁丝或者铁蒺藜从绝缘管中穿过。(3)支架安装和铁丝网铺设:将支架铁管插入底座铁管中,凹槽朝上或者将绝缘管水平放置,将所有支架铺放完毕后,从支架外端开始每完成一道铁丝网或铁蒺藜铺设后将支架管向舷外方向推移一段,依次铺设铁丝或铁蒺藜,最后一道铁丝网架好后,将底座上的螺杆拧紧固定,防止海盗用外力将铁丝网拉掉;同时,为了便于回收再利用,防止螺杆与螺帽生锈,螺杆拧紧前进行涂油处理。

  1.5 生活区反击

  1.5.1 结构防范   在船舶设计初始阶段,充分利用各船型的特征,充分考虑防海盗的需要,是解决生活区防范的最佳方法。一般情况下,现代船舶为了反恐需要,每一层,每一道进入室内的水密门都能够抗击火器的打击,都是安装紧闭锁的。例如,“振华4号”半潜船是生活区、机舱在后的尾机型船舶。进入生活区和机舱的唯一通道是主甲板两舷内侧的梯道和主甲板机舱通道。根据船舶安保的要求,该梯道和主甲板通往机舱的舱门在航行途中都是闭锁的。在某次海盗上船后,船员利用了梯道的隐蔽环境放置了消防高压水枪、装有汽油的啤酒瓶反击。当海盗冲上主甲板后,在被消防高压水枪猛烈喷射和啤酒瓶投掷燃烧下,海盗不能发挥出自动步枪和火箭筒的作用,海盗劫持的行动被阻,为后续的营救行动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1.5.2 因地制宜制作防海盗工具与设备

  如“长航渤海”轮在2010年9月30日遭遇海盗时,利用废机油桶、铁板、木粉、导缆孔、缆桩、乒乓球桌等在船舶两舷各做掩体4个;利用废旧封舱布等围起附近船舷栏杆;利用空酒瓶自制燃烧瓶60个,信号弹、火焰信号各10支,增强了防海盗的“武器”装备。

  1.5.3 掩体盾牌

  船员用钢板等自行灵活设计而制作的可移动掩体,用于船员在甲板上抵御海盗时遮挡整个身体部位,防止被海盗枪弹击中,由于钢板重量较大,最好固定在底座之上,底座下方安装4个万向轮,在掩体钢板内侧大致根据人体高度并考虑整个掩体的重心位置焊接出两只把手,船员可以方便灵活地推动着掩体在甲板上移动,也可以两名船员通过把手抬着掩体盾牌在甲板上奔跑,并能够使掩体盾牌始终遮挡舷外方向,同时底座也起到了降低整个掩体重心的作用;另外,可在掩体钢板适当位置切割出观察口,钢板两侧可根据需要设计形状,以便于船员能够从掩体的两侧使用器械打击海盗,抵御海盗的攻击。

  1.6 设置安全封闭舱室

  从近期海盗劫持船舶和船舶反海盗成功的案例看,立足于船舶自防自救很重要。要做好如何防止海盗登轮和一旦海盗登轮后的应对措施。而设置安全封闭舱室是增加船员安全、争取救助时间的有效防护措施,非常有必要。2010年11月20日,中远航运“泰安口”轮航行于阿拉伯海西部海域时,遭到了武装海盗袭击,全体船员撤入“安全舱室”,海盗上船后既找不到船员,也无法畅顺地与船公司通话。

  设置安全的封闭舱室,要根据不同船舶(船型),设置在不同的地点。重点是能保证通风和通信畅通,另外还要做好食品和淡水的储备,有条件的还可以安装监控视频设备。尽管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标准,但各公司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船员进入封闭舱室的具体操作程序。

  由于各类型的船舶结构各异,改造前须据各轮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项要求后,安排改造计划。安全舱室的使用,一定是与完善的应急程序相配合的,如果应急撤离程序、安全舱室的管理程序没有做好,安全舱室的作用就不可能良好发挥。

  目前,中国政府已经颁布了《防海盗安全舱室功能设计指导意见》,对安全舱室的设置有了更为明确的意见和建议。

  2 结束语

  海盗防御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需要结合各个公司的实际情况和船舶结构,建立相应的海盗防范机制。防范机制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船公司的岸基支持和重视。随着技术进步和船公司的日益重视,可供选择的先进工具和设备会越来越多,根据航行、船型等实际情况,采用具有针对性的防海盗的工具和器材。各轮可因地制宜地选择和制作适合自己的器材和工具,并在日常演练中去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王健,戴轶尘.东南亚海盗问题及其治理[J].当代亚太,2006(7).

  [2]宫玉广,鲍身敏.船舶防海盗袭击的对策[J].世界海运,2003(3).

  [3]李凤宁.当前海盗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5).

  [4]孙立浩.世界海盗活动的特点与防海盗应注意事项[J].航海技术,2001(4).

  船舶工程技术毕业论文下载范文篇2

  试谈船舶低噪声设计技术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船舶的低噪声设计技术,分析了目前船舶低噪声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进而提出了更加先进的低噪声的设计方案,以期可以为船舶低噪声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船舶;低噪声;设计技术

  一、前言

  随着船舶制造技术的进步,船舶降噪技术也成为了发展的重点,在这个大环境中,船舶降噪设计技术成为了关键,所以,分析船舶低噪声设计的方法也是当先需要关注的重点。

  二、船舶机械噪声带来的危害

  船舶机械噪声对人造成的危害有:降低人的听力,给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不利影响;人长时间处于严重的噪声环境下会导致身心的损坏;处于噪声环境中的人会降低工作效率,无法入眠,听觉和视觉器官受到损伤,从而出现头晕、眼花、耳鸣、记忆力衰退等现象;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心脏病、高血压等。从机械设备的角度来看,通常情况下噪声都是由振动引起的,噪声越大说明振动现象越严重,机械设备的振动会造成部件的疲劳损坏,降低其使用寿命;操作机械设备的工作人员由于长期处于过高的噪声环境中,会快速疲劳,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另外,噪声与机械设备工作过程中的平顺性和耐久性有很大关系。

  三、船舶低噪声设计方法

  1、总体思路

  船舶低噪声设计的原则是:源头控制、传递途径控制、目标场控制。因此,首先需要进行全船的振动噪声源分析、目标场分析,明确全船所有振动噪声源,分析每一个声源的特性、安装位置、振动噪声的水平。同时,也必须明确有振动噪声指标要求的目标场。

  船舶低噪声设计必须与船舶设计、建造和试验三个阶段紧密结合。其中,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总体指标、指标分解、布置、结构、设备选型、设备振动噪声指标确定、全船噪声指标控制及平衡等;建造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保结构建造中的声学特性要求、装船设备的振动噪声指标验收、设计中减振降噪技术措施的落实、基座减振处理、舱室降噪施工、管路减振降噪施工、局部减振降噪指标的试验、减振降噪整改等;试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完成船舶低噪声设计指标的验收、后续船舶低噪声改进设计建议等。技术难点在于低噪声船舶指标制定、船舶振动噪声评估和控制,当船舶低噪声指标和控制方案确定后,就可以制定全船振动噪声控制大纲,并向船东提交。论文将重点阐述低噪声船舶指标制定、船舶振动噪声评估、动力装置振动噪声控制和舱室噪声治理等方法。

  2、低噪声船舶指标制定方法

  船舶低噪声指标制定方法的关键在于其制定原则,制定原则主要有:

  (1)满足标准规范要求,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2)满足旅客舒适性需要,控制旅客舱室、休息室、甲板开放空间等的振动噪声指标;

  (3)满足船员工作和生活需要,控制机舱、控制室、驾驶室、工作间等工作与休息舱室的振动噪声指标;

  (4)满足船舶对振动噪声的特殊需要,如水下辐射噪声的控制、电子设备振动噪声环境需求;

  因此,要提高我国船舶低噪声设计技术,首先必须掌握国内外标准要求。目前国内船舶低噪声设计可参考的标准为GB5979《海洋船舶噪声级规定》和GB7452《机械振动客船和商船适居性振动测量、报告和评价标准》,其中,GB5979《海洋船舶噪声级规定》制定的年代已较久远,指标如表1所示;表2列出的GB7452振动指标已与国际一般指标要求接轨,与ISO6954:2000及ABS规范一致。国际上,大部分发达国家对船舶舱室噪声控制较为严格,国外最新标准基本反映了船舶低噪声技术的先进性,如ABS、DNV等制定的规范,特别是DNV规范对船舶振动噪声舒适度设定了分级要求。对比国内外标准和规范要求,国内船舶低噪声设计指标(尤其是舱室空气噪声指标)远远落后于国外先进指标,大部分目标区域的振动噪声指标达不到DNV的3级舒适度要求。对于科学考察船、豪华邮轮、高档车客渡等船,国内标准规定的指标已难以满足2)~5)项要求。因此,必须综合考虑1)~6)项要求,制定我国船舶低噪声设计指标。

  3、船舶振动噪声评估方法

  船舶振动噪声评估包括:全船模态计算、振动响应计算、舱室噪声计算,并从振动噪声方面对船体结构设计提出改进措施,为船体结构设计和全船振动噪声控制提供依据。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船舶振动噪声评估方法主要是基于数值计算的有限元法、边界元法和统计能量法。在建立动力装置及船体结构详细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数值计算方法进行机械噪声预报和减振降噪措施性能评估,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4、舱室噪声治理方法

  舱室噪声控制主要采用全浮式舱室降噪结构,所有噪声控制层与舱壁之间采用隔振器连接构成弹性声桥。舱室围壁根据隔声要求不同,采用加装阻尼层、吸声层、空气层和隔声层等措施,天花板采用轻质吸声层和隔声层吊顶,地板采用在铺设甲板敷料层上再铺设浮动地板层构成,同时对所有进行噪声治理舱室舱门加装隔声门,防止壁面小缝隙造成大量声泄漏情况的发生。不同的舱壁噪声治理措施如下:

  (1)直射声舱壁。直射声舱壁是指与主要噪声源-主机舱相邻的舱壁。直射声舱壁具体声学处理方法包括阻尼层、吸声层、空气层和隔声层等措施。

  (2)非直射声舱壁。除与主机舱相邻的舱壁以外的舱壁为非直射声舱壁。非直射声舱壁的声学处理方法包括布置吸声层、空气层和隔声层等措施。

  (3)舱室天花板。舱室天花板的声学处理方法包括吸声层、空气层和隔声层等措施。由于吊顶的特殊性和激励噪声相对舱壁要小,故各声学处理层与舱壁处理时有所不同。

  四、船舶噪声的控制

  所谓噪声控制是采取相应技术措施控制噪声源的发生、输出、传播和接收,以得到人们所要求的声学环境。船舶噪声控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声源噪声的控制;二是传递途径的噪声控制;三是接收器噪声防护设备的使用。

  1、声源控制是噪声控制中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手段

  (1)使用噪声小的主机、辅机和螺旋桨,并且合理地安置噪声源,使其向船舶传播较少的声音和振动能量。现在大部分船舶都是以柴油机作为主机和发电机的原动机,如使进排气通道避免急剧转弯和加装消音器等,可以降低主、辅柴油机进、排气的噪声;还有合理组织供油,减小喷油提前角,缩短预燃期或在预燃期内减少喷油量,缩短着火延迟期和减少滞燃期内形成的可燃混合气数量等等,这些都可以减少柴油机燃烧的噪声。螺旋桨使用设计半流均匀和低叶梢速度的,以减少螺旋桨产生的噪声。

  (2)合理进行船舶舱室的布置,将机器或整个机舱与船上其他部分隔绝开来,并增加噪声在结构中的传输损耗,控制共振幅度,使之传到居住舱室和其他办公舱室的噪声很小,如改进机器的动平衡、隔离声源的振动部分、使用阻尼材料、改进润滑或改变共振频率、破坏共振等。

  2、传递途径中的控制是最常用的方法

  传递途径中对噪声的控制措施主要有吸声、隔声、隔振等,这些可以起到事后补救的作用。吸声主要是在舱室天花板和四壁表面敷设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或所在室内空间悬挂吸声体,这样会使室内的反射声大大减弱,降低噪声。隔声是将噪声源或需要安静的场所与外界环境有效的隔离,在船舶噪声控制中,对空气噪声隔声音,采用刚性和不吸声的钢板、铝板等做成隔声壁,为提高隔声效果,可采用双层壁,还可采用隔声罩和隔声室等措施对噪声源隔声。隔振就是在机械设备与安装基础之间引入一个隔振装置,以改变机械设备与基础之间的运动关系,对于振动设备,安装单层或双层弹性支承的减震器进行隔震是唯一能减少振动传递和结构噪声的一个有效措施。

  3、接收器噪声防护设备提供的被动保护也是重要手段

  对在机器多而人少(如机舱)的舱室中,降低机器噪声不现实或不经济的情况下,噪声防护设备给受噪音污染者提供的被动保护就显得更实际重要些。尤其在目前,对大型主机采取的声振控制措施尚不完善,需要对船员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听力受害,如船员可以带上护耳器(耳罩或耳塞)、防声头盔或在隔声间(如机舱集控室)内值班工作,就可以减少噪音的伤害,有一个较好的工作环境。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船舶降低噪声的工作是必须要长期坚持的,因为船舶降噪已经成为了提高船舶运行效果的必要工作,同时,它也成为了优化船舶技术的一项指标,必须要深入分析。

  【参考文献】

  [1]姚运仕,冯忠绪,等.振动压路机的噪声浅析[J].筑路机械与机械施工化,2011,(7):47-49.

  [2]谢娟.工程机械的噪声污染与控制[J].筑路机械与机械施工化,2012,(6):76-78.

猜你喜欢:

    309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