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思修论文范文(2)
思修结课论文篇二
《自我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摘要《哈利・波特》看上去像是儿童作品,实际上却是一部表现人类处境的深刻寓言。它告诉我们勇敢与勇气造就了英雄,同时一个人的谦逊造就了一个人的成功,数人的谦逊造就了团队的成功。有时我们可以对规则提出疑问,甚至可以为正当的理由而违背它;而且可以违背命运做出自己最好的选择。它还警告我们人不能有过度的、邪恶的欲望,因为那是危险的,但是高尚的、简单的欲望却是感人的。
关键词:勇敢与勇气谦逊叛逆欲望
一、魔幻小说:《哈利・波特》
魔幻小说是20世纪40年代产生于拉丁美洲的一种文学创作形式,J・R・R・托尔金的《魔戒》,C・S・路易斯的《纳尼亚传奇》都是魔幻小说的代表。在魔幻小说中,作者建构“第二世界”作为魔幻世界,正如托尔金所说:“第一世界是神创造的世界,也就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那个世界,而人们不满足第一世界的束缚,利用神给予的一种称之为‘准创造’的权力,用‘幻想’去创造一个想象的世界。”魔幻小说中的第二世界虽然是非现实的产物,却真实反映了第一世界,包含了清醒的价值判断和是非观念。英国女作家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具有浓郁的故事性,创造了魔幻(第二世界)和现实(第一世界)两个世界,通过别具匠心的情节设计和惊奇与悬念的艺术手段,展现了一个魔幻和现实相混合的世界。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创作于20世纪90年代,已经有7部出版,用大约四十种语言在全世界63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发行总量超过3亿册。这部小说吸引了各个年龄段的读者,使他们趋之若鹜。在CCBC评论时说:“罗琳创造了一个完全现实主义的魔法世界,语言、情节以及正义与邪恶斗争的主题,都与英国文学的百年传统一脉相承。”主人公哈利・波特表现出了崇高品质和牺牲精神,使人们感受到正义的力量。
二、《哈利・波特》的主题
作为一部魔幻小说,作者创造了魔幻和现实两个世界。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是魔幻世界,罗琳在传记中写道,“将霍格沃茨描写成一所寄宿学校是很有用的,它可以给人自由。”而麻瓜世界象征现实世界,与魔法世界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两个世界的对比,作者剖析了在现实世界中遇到的问题:勇敢与勇气、谦逊的美德、叛逆的必要和欲望的危险。本文从这四个方面对小说的主题进行分析。
1 勇敢与勇气
勇敢与勇气造就了英雄。罗琳通过人物的塑造说明这一主题。小说的主人公哈利从小就是一个勇敢的孩子,分院的时候,即使具有了斯莱特林的才华,最终还是去了格兰芬多。此后,他与巨怪搏斗,成为最年轻的魁地奇球员,直到闯过重重机关拿到魔法石,这都不是一个普通巫师所能做到的。
小说的另一人物小天狼星是一个不去斯莱特林的“异类”,作为传统黑巫师家庭的一员,他鼓足勇气背叛家庭。最后,从某种程度上说,既是出于勇敢,也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勇敢,为救哈利而牺牲,在战斗中死去表现了他的勇敢和勇气。
校长邓布利多喜欢帮助别人成就勇敢。他是与伏地魔斗争的领头人、愿意牺牲自己保护学生。在小说中,邓布利多总是在魔镜室传授给哈利智慧的实质性东西,提醒哈利要节制欲望,并告诉他生活比梦想更重要。由于年龄和修养的关系,他的勇敢和勇气更多的表现为智慧。
在现实社会中,有时人们并不是分不清善与恶,但面对选择时,缺乏勇敢与勇气往往成为人们从善最大的障碍。
2 谦逊的价值
谦逊本应是一种美德,但在充满竞争的现实社会中,努力表现自己好像更加值得提倡,谦逊渐渐失去了它的意义。《哈利・波特》通过人物的经历强调了谦逊的品格仍是一种美德。哈利・波特是小说主人公,从一个腼腆的小孩成长为伟大的英雄。由于从小被忽视和轻蔑,他不相信自己的力量,他的谦逊在不幸的童年是根深蒂固的。能够成为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巫师,对他来说是莫大的荣誉,也是对他童年不幸的补偿。在通往霍格沃茨的火车上,所有人好像都知道他的名字,这并没有使哈利骄傲自大,反而使他认为自己应该无愧于这一荣誉。在得到魔法石,消灭伏地魔后,哈利谦逊的品格依然存在。从哈利・波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谦逊的品格可以锤炼真正的友谊,成就真正的英雄。
魁地奇比赛是作者为儿童创造的一种古老的游戏,是魔法世界大受欢迎的娱乐性运动。魁地奇比赛惊险、刺激,一场比赛中有七百种犯规的办法,通过参与比赛,霍格沃茨教授学生美德,使学生们可以学到高贵的品质。根据魁地奇比赛的规则可以看出像伏地魔那样为了个人荣誉而战,不是霍格沃茨的品德,超越个人主义,同心协力的团队精神才是霍格沃茨的精神哲学。哈利打破了魁地奇的记录,但是仅凭他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比赛的。谦逊的品格和团体精神,是哈利所在团队于魁地奇比赛最终胜利的关键。现时生活也是一场魁地奇比赛,只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努力,忽略了集体的利益和道德的准测是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功和享受生活的快乐的。
3 偶尔的叛逆
遵循某种制度或规律在现实社会是必要的,但是一味的遵循有时也是愚昧的。在《哈利・波特》中,多比是魔法世界的奴隶,自觉遵循剥削他们,使他们穷困和落后的社会制度,不愿意起来反抗。而哈利的经历说明偶尔的叛逆是必要的。哈利的偶尔叛逆放大了他的英雄气概。因此,尽管遵从是对的,是必要的,但处于良好愿望的偶尔质疑和反抗更为必要。有时我们无法主宰命运,但是有时我们也能对抗命运做出自己的选择。哈利害怕带上分院帽,因为它会告诉你该分到哪个学院:格兰芬多学院代表的是勇敢,赫奇帕奇学院代表忠诚,拉文克劳代表睿智,斯莱特林代表阴险。帽子会把哈利和不受欢迎的学生联系起来。哈利认为帽子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学生没有发言权,也就是说他的部分命运是受别人控制的。但他也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因为当他戴上帽子时,帽子似乎愿意接受哈利的选择。哈利与分院帽的故事说明一个人的命运是可以自己选择的,自己有机会造就自己。
4欲望的危险
欲望是人类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哈利的欲望是见到他的父母还活着,邓布利多的愿望是有一双暖和的袜子。美好、单纯的欲望让人感动,恶意的、过分的欲望让人厌恶、恐惧。
小说的核心事件是哈利与其对手伏地魔之间的斗争,主要矛盾冲突是哈利要尽力阻止曾杀害了他父母的伏地魔偷取魔法石。伏地魔偷取魔法石的原因是它有长生不老的承诺,能带来无穷的财富。而哈利并不想利用自己的魔力实现这些愿望,他只想得到它而不是利用它。魔法石不落入坏人的手里是他真正的欲望。美好、单纯的欲望使哈利成为了真正的英雄并最终得到了魔法石。小说同时还揭示了限制欲望的必要性,在欲望面前,善与恶的判断尤为重要。能够长生不老是人们想要魔法石的一大原因,勒梅却认为,对长生不老的欲望会产生误导,最终他放弃了实现自己的欲望而选择了死亡。正如邓布利多在魔镜前对哈利所解释的:欲望无所谓好与坏,但过分的欲望是危险的,它会使人失去生活的目标。
三《哈利・波特》的社会意义
从表面上来看,《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是写给孩子们看的,其中情节的设计,如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校园里发生的事情都贴近孩子们的生活。但是,《哈利・波特》也受到成年人喜爱的事实说明它迎合了人们的阅读取向,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能够超越现实,实现自我的心灵空间。在科技异化社会中,科技成为统治人类的力量,人类社会的伦理在异化统治下发生了荒谬的改变……人与人之间关系只剩下零件与零件之间的纯粹因果律,人根本没有自由可谈,道德这回事也成了旧世界的传说。《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主人公哈利的经历和命运具有普遍意义,人们可以在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哈利代表的正义一方的每一次胜利,都会让人感受到正义的力量,引起对自我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同时,《哈利・波特》用魔幻世界讽刺了现实,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精神。哈利在麻瓜世界的压抑和痛苦激发了人们的同情,他厌恶麻瓜世界,向往魔幻世界表达了人们渴望平等和自由的生活空间,也反映了作者反对现代性和片面发展的高科技社会的愿望。正如叶舒宪教授所说:“她(罗琳)是后文学时代出现的一个文学奇才,它的风靡世界表明反叛现代性的潜流已经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可。”
参考文献:
[1] Rowling,J・K. 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 New York:Scholastic,Inc, 1998.
[2] Rowling,J・K:《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3] 计海庆、孙路:《科幻小说的伦理解读》,《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第10期。
[4] 叶舒宪:《〈哈利・波特〉与后现代文化寻根》,《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作者简介:杨悦庭,女,1973―,河南洛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工作单位:河南科技大学。
看过“思修结课论文”的人还看了:
1.大学思修论文
2.大一思修课程论文
4.大一思修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