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思修论文
为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成为具有一定应用性的深受学生喜爱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就需要创新教学模式,全面深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以提高其教学效果。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大学思修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思修论文篇一
《“阶级的道德”—“公民的道德”—“真正人的道德”》
摘要:道德在本质上是现实社会人们之间利益关系在社会意识形态上的高度概括与总结,在阶级社会,意识形态性是社会道德的本质属性。准确理解从“阶级的道德”到“公民的道德”发展的历史逻辑,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依法治国,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也才能为从“公民的道德”到“真正人的道德”的转变开创条件。
关键词:阶级道德;公民道德;真正人的道德;历史变迁
中图分类号:G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当今社会,阶级与阶级之间的争斗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代之而起的是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相互联系的加强与彼此依存的加深。在全球范围内,经济的现代化带来的不仅是社会政治的民主化,同时带来的还有各民族与各阶级文化的相互融合。加强道德文明建设已成为社会各阶层的普遍共识。重新反思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与审视现实社会道德发展现状,对于推进当前我国社会的道德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阶级性是阶级社会道德的本质属性
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文明现象。人类社会因为有了道德而走向文明,进而与其他动物显著区别开来;因为有了道德而富有温情,显得意境高远、充满希望;同时,人类社会也因为有了道德而出现社会分化与彼此隔阂,人为地区分出高低贵贱。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道德的产生源于人们的现实社会的生产与生活需要,并“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1]。人们以社会舆论、传统习惯与内心信念来衡量行为的善恶与否。而无论是社会舆论、传统习惯还是人们的内心信念的形成与发展,无一不是现实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人们之间利益关系(主要为社会生产关系中的利益关系)的变迁必然引起价值理念的变化,最终引起社会道德性质与内涵的变化。因此,道德在本质上是现实社会人们之间利益关系在社会意识形态上的高度概括与总结,道德关系体现着现实社会人们之间的根本利益关系,并为其服务。
在阶级社会,阶级意识形态性是社会道德的本质属性。由于人们在社会生产中所处的地位的不同,社会分化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其中统治阶级利用其掌握的公权力、自身拥有的强大经济实力和文化优势,操控和影响着社会舆论,培育和优化对其有利的社会传统与风俗习惯,潜移默化改变着人们内心的价值观与人生信念。由此,“一切以往的道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还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它或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和利益辩护,或者当被压迫阶级变得足够强大时,代表被压迫阶级对这个统治的反抗和他们的未来利益。……我们还没有越出阶级的道德。”[2]P134由此可见,在私有制社会,超阶级的全民的道德是根本不存在的,道德总是历史的、具体的,在阶级社会里道德总是具有其主体归属,要么属于这个阶级,要么属于那个阶级,进而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烙印。其中,居于社会统治地位的阶级的道德为社会的主流道德,并被披上社会各阶级共同道德的外衣而受到统治阶级的强力支持与倡导。代表社会非统治地位阶级意志与根本利益的道德为亚道德。“我们看到,现代社会的三个阶级即封建贵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各有自己的特殊的道德,那么我们由此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2]P133在阶级社会,不同阶级之间激烈的思想与价值观念的交锋是不同阶级争夺社会道德话语权的集中表现,它在现实性上表现的是对统治阶级行为道德合理性的批判与维护。在阶级社会,强调道德的意识形态性是道德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
在阶级社会,法制是统治阶级在意识形态上的突出表现形式,它集中体现和维护统治阶级的意志与根本利益。而调节人们之间行为规范的道德,在表层上具有维护社会公共价值与公共利益的外表,在根本上体现和维护的是在社会经济上与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那个阶级的意志与利益。道德的法制化暴露的不仅是道德所体现的社会利益关系必须受到强力保护,同时还暴露了道德在根本上体现的是掌控国家机器的那个阶级的意志与根本利益。
在阶级社会,道德教育价值取向在内容上突出表现于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对立与分离关系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基于公权力的拥有而成为社会的道德楷模,成为社会道德的倡导者和道德权利的享有者,其他社会阶级则成为统治阶级倡导的道德的践行者与道德义务的承担着。例如,在封建社会,社会基本上分裂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两大对立的社会集团。地主阶级利用其掌握的政权而操纵话语权,体现地主阶级根本利益的等级、特权等思想的道德披上了全民道德的外衣。体现农民阶级根本利益的道德思想缺乏必要的表达平台与方式,农民阶级的道德基本上淹没在地主阶级道德的文化宣讲与政治淫威之中。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明显处于劣势的农民阶级更多地通过特殊渠道与方式来表达自我的道德观,农民运动就成为其中主要方式之一。“均贫富、等贵贱”是历史上农民阶级道德的集中代表,是与占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道德截然相对的亚道德理念。在封建社会,农民阶级成为社会主流道德改造与教育的对象,成为道德义务的主要承担者。
对道德阶级性的强调构成新中国计划经济时代道德教育的显著特征。在计划经济体制高度运行下的时代,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成为社会存在发展的基本经济形态,个体经济形式与私有经济等经济形式则因被披上自私的、伪善的价值外衣而被彻底改造。如果忽略历史文化的影响,在单一社会生存方式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趋同,在单一价值观语境中的道德教育,其效果应该是最好的,这也正如包国庆先生所感叹的:“回想起当年计划经济时代,一个学雷锋的号召是那么有效”[3]。基本利益趋同、基本价值趋同是计划经济时代道德教育的基本语境。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内道德教育倡导的是无产阶级道德,并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色彩。在计划经济时代,人民都成为了道德主体,成为道德权利的主体,成为了史无前例的道德价值的宣扬者,充满自信的主体意识贯穿那个时代。计划经济时代也因此而被诸多学者津津乐道。 二、道德教育的主题转换:从“阶级的道德”到“公民的道德”
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关照改革开放语境下的中国现实社会?这是时代发展对道德教育提出的现实命题。在中国当前社会是否存在着工人阶级道德(也即无产阶级道德)与农民阶级道德,甚或还存在着其他形式的道德?倘若存在,它们彼此之间又存在何种现实关系?倘若不存在,存在着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差异的中国现实如何回应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
理论来源于现实并服务于现实,现实社会的发展变迁客观上对理论的新概括新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综观马克思与恩格斯的道德思想,我们不难发现,阶级道德的提出主要是基于当时社会尖锐的阶级斗争形势,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激烈斗争的客观形势。马克思与恩格斯从致力于谋求无产阶级自由解放的高度强调道德的阶级性,强调无产阶级道德相对于资产阶级道德的进步性与科学性,强调阶级社会中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性,从而强化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毫不妥协的斗争觉悟。就历史事实而言,马克思与恩格斯从来也没有否认公民道德的存在,恩格斯在对封建贵族、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道德进行分析时就曾经指出:“这三种道德论代表同一历史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所以有共同的历史背景,正因为这样,就必然具有许多共同之处。”[2]P102-103资本主义社会中在存在着资产阶级道德与无产阶级道德两个对立阶级的道德的同时,同时也存在着“用来调节人对人的关系的简单原则”[2]P399。他们所强调的是在激烈对抗的阶级社会,真正的公民道德无法实现。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与恩格斯有意淡化了对公民道德的关注。事实上,马克思与恩格斯从来没有否认过公民道德的存在。在阶级社会,客观上存在着超越不同阶级分歧的价值共识,存在着一定范围内的具有初步民主形式的公民道德。
在阶级分化、阶级差别和阶级矛盾极为激烈的时代,回避对阶级斗争与阶级道德的研究与宣传而过多地奢谈“公民道德”,这不仅不符合道德理论的内在发展逻辑,也与激烈争斗的阶级社会发展实践相去甚远。同样,在一个缺乏阶级对抗的时代,回避对公民道德的研究与宣传而过多地强调道德的阶级性,这不仅与现实社会的公民道德存在与发展的实践相去甚远,也不符合道德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
在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阶级矛盾,取而代之的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求的矛盾,激烈的阶级对抗与阶级斗争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社会阶层的重新分化重组,是社会各阶层人们之间的加速融合趋势。在当代中国,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已经成为全民族的共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建设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富强的和法制的强盛新中国成为所有国人的共同目标。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对阶级道德的过度强调与改革开放的时代主题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命题显然不合拍。相反,加强改革开放时代语境下的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与宣传教育更容易凝聚社会各阶层共识,也更能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在本质上是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必须符合当前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生产方式,必须在社会主义法制的框架范围内,以社会各阶层人民的价值共识为基础,努力建构完善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涵的公平的、善的行为理念与行为规范。
社会主义社会公民道德的建构源于我国当前社会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决定了我国当前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制度,决定了我国当前必须贯彻执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国策。社会主义社会公民道德的建构还源于当前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伴随着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全球化”已席卷世界各地,世界各国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调整对内对外政策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时代任务。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必须适时调整道德建设的主题话语,加强对公民道德的研究、建设与宣传。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道德是社会客观存在的反映,尤其是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的集中反映。道德理论应关照不断变革发展的客观现实,道德教育不仅应从规范角度更应从实证视角服务于现实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生产力获得了巨大的解放与发展,国家综合国力获得很大提升,国民生产总值现已跃升为世界第二,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社会民主法制建设不断获得新成就,国际影响日趋增强。同时也应注意到,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出现了公有制主导下的多样化发展趋势,个体经济、私有经济、外资经济等经济形式登上我国社会舞台,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的形成,同时也在深刻地推动了我国社会阶级与阶层的彼此融合与重新分化重组。传统社会的“两个阶级与一个阶层”逐渐分化重组为涵盖工人、农民、农民工、私有企业主、知识分子、官员与“当代新买办”[4]P311等若干个阶层。推动我国社会阶层分化重组的因素既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但主要为国内因素,其中,“工业化、市场化是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推动力”[5]P5。在社会的阶级与阶层分化与重组的过程中,“单位人”逐渐被分化解放出来而转变成为相对自由的“社会人”,由“社会人”为主体的公民社会逐渐孕育形成。激烈对抗性的社会阶级意识形态趋于淡化,宽容、和谐、民主、自由、法制逐渐成为公民社会的价值观共识。客观变化发展的社会现实内在规定着道德教育的现代转型取向,内在规定着道德教育从阶级道德向公民道德的价值主题转型。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大学思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