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思修论文>

2017大一思修论文4000字范文(2)

坚烘分享

  2017大一思修论文4000字范文篇二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重维度的科学理解》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于其内容过于烦琐,造成人们不易掌握和理解,因而,科学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显得非常重要,其中厘清基本概念是科学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首要前提;现实背景是科学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所在;科学内容和精神实质是科学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所在。这三重维度相辅相成,共同成为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力表征。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重维度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2-0213-03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这是首次在党的文献中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这一命题的提出掀起了理论界研究的热潮,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颇具价值的研究成果。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学者们发现,核心价值体系由于其内容过于烦琐,造成人们不易掌握和理解,因而,科学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厘清基本概念:科学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首要前提

  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邓小平没有进行专门的研究过,但是他在思考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的问题时,已经初涉社会主义价值论的思想。江泽民同志在其论述的“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中,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以胡锦涛为的党中央站在时代高度,总结过去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提出科学发展观,并且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

  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呢?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是价值、核心价值、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价值、社会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层层递进的概念体系。

  价值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满足与被满足的关系。核心价值是最基本的价值,也是比较恒定的价值。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主义的次级价值、具体价值、乃至某些基本的价值会有变化和发展,但核心价值大体应该是恒定的。抓住核心价值,就抓住了社会主义价值需求、价值创造、价值体系、价值实现的关键。

  价值观是指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在改造世界、创造和享用价值的过程中形成并确立的相对稳定的观念模式,是人们以价值关系为反映对象,对人们的价值活动起导向和规范作用的社会意识。它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核心价值观,二是一般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指在社会价值体系中起主导和支配作用的价值观。一般价值观是核心价值观派生出来并受其支配的价值观。

  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它受一定社会基本制度的制约,是由一定社会崇尚和倡导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等因素构成的社会价值认同体系。由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领域是复杂多元的,会呈现出多元价值体系并存的态势。但是,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有一定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或主导价值体系的强力支撑。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完整的、内涵丰富的价值观系统,它具有内核、层次和边沿。它的内核就是核心价值观,它的层次由里到外分为伦理价值观、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社会生活价值观。它的边沿就是人们的日常物质生活[1]。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人们的思想行为、社会的精神风尚和发展方向的灵魂,是关系社会稳定与国家兴旺的决定性因素;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是该民族文化中最稳定的内容,是该民族绝大多数成员的行为规范和评价尺度[2]。

  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社会主义价值的理解:科学的社会主义和伦理的社会主义。它们都没能把科学原则和价值原则有效地统一起来[3]。后来,马克思批判的继承和发展了他们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是制度和价值观的统一,这种统一根源于社会本身的内在逻辑。

  社会主义价值观是指社会主义社会对人类未来社会价值诉求的基本看法和总体要求。它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多层次价值体系,有其最高价值、核心价值,也有其基本价值、具体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从最深层次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系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决定着整个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最重要的部分,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的支配地位。它是由各种相互联系的核心价值观构成。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最高抽象,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现出来。

  二、现实背景:科学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所在

  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是有原因、有背景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也不例外。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在取得了成绩的同时,也遇到和积累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起来有两点:发展不科学和社会不和谐。针对这两大问题,以胡锦涛为的党中央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两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氛围、文化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央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的问题。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因而,在这三种逻辑关系中,构建和谐社会的源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适应国内外环境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物质生活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物质生活领域的巨大变化,必然要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化上来,于是就出现了社会精神生活的多样化,出现了社会文化的多样化,出现了价值及价值观多样化加速发展的新态势。在当前精神生活和文化多样化的情况下,在人们价值及价值观多样化加速发展的情况下,主流的东西受到了挑战。在国内是这样,在国际上也是这样。那么,我们如何积极应对国内国际复杂局面的挑战呢?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但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进一步打牢我们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需要。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我们党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及价值观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形成了一些优秀的价值传统。新世纪新阶段,结合新的实践,认真研究和总结这些优秀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质上就是巩固、强化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毛泽东同志强调党要有“共同语言”,社会主义国家要有“统一意志”;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要团结起来、组织起来,一靠理想,二靠纪律,否则建设就不能成功[4];江泽民同志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5];胡锦涛同志多次指出要巩固“精神支柱”、形成“共同理想信念”。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2017大一思修论文4000字范文

2808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