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幸福的思修论文(2)
关于幸福的思修论文篇二
《关于幸福的思考》
【摘要】追求幸福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哲学发展的终极目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新的社会转型期众多社会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本文尝试从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及我国幸福感的现状分析出发,探讨实现幸福的途径,以提高人民的幸福感。
【关键词】幸福;幸福感;主客观条件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一句话,如此温暖人心,又如此震撼人心。
追求幸福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哲学发展的终极目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新的社会转型期众多社会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不断改善人们幸福的主客观条件,提高人民的幸福感。
人类思想史上对幸福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认为,幸福就是“身体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 [1]。而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认为,德性即是幸福。佛家思想认为人生来就是痛苦的,必须消除欲望进行修行才能幸福。现代很多人认为丰衣足食、身体健康、家庭和睦、事业成功就是幸福。对于幸福的理解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真正科学的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即幸福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物质和精神等需要得到满足后,获得自由和发展后的一种良好状态。
一、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
唯物主义者认为幸福是客观和主观的有机统一,亦是说幸福一方面取决于当时社会的经济发展情况,另一方面取决于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外部世界的感受和评价。与资产阶级幸福观不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为幸福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是享受与劳动的统一,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
(一)幸福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幸福的主观性指的是不同社会生活条件下以及有不同的主观思想意识的人们有着不同的幸福观,表现为个体差异性。幸福的客观性指的是社会对人们需求的满足,如物质和精神生活等条件。幸福的客观性决定幸福的主观性,幸福的主观性依存于幸福的客观性。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其中介就是人们的实践活动。由此可见,幸福虽然是人们主观意识的反映,但是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条件决定的。同样地,人们处于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充分认识客观世界,将主观性运用于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之中,从中感受和理解着幸福,继而得到的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满足。
(二)幸福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
在幸福观发展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享乐主义幸福观和禁欲主义幸福观,这两种幸福观,都是在特定时期条件下出现的片面且狭隘的幸福观。享乐主义幸福观把人的劳动排除在人生意义之外,单纯追求肉体感官方面的满足:“把丑恶的物质享受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步,毁掉了人的一切精神内容。” [2]636禁欲主义幸福观宣扬对精神的至高追求,而排斥对物质的追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提出了幸福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物质与精神就像人的两只手,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物质生活为精神生活的实现提供了必要条件,而精神生活的满足能够促进物质生活的提升。就人们而言,人的生活就是物质需求与精神满足的结合,因为人在具有生理需求性的同时,也具有丰富的情感,需要情感的升华及归属。
(三)幸福是享受与劳动的统一
人区别于动物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一方面,人们通过劳动,与社会接触,充分体现了人的社会性本质。另一方面,人之所以劳动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社会生产、自身生活的需要,更是在劳动过程之中体验劳动所带来的幸福和快乐之感,即一种精神上的享受。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创造价值,劳动是创造一切财富的唯一源泉。劳动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着宝贵的精神财富,使人们得到了身心和生活上的满足感和幸福感,而这无形的精神财富则会激发人们的劳动热情,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使人们可以更好地享受劳动带来的幸福。这无疑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劳动成为享受的前提,享受又成为劳动的动力,幸福则成为二者的统一。
(四)幸福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
人的属性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而社会属性则是最根本的属性。这一根本属性,就决定了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那么,个人幸福就与社会幸福紧密相连。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当中,我们有权利去追求个人幸福,但是绝对不能把个人幸福扩大化,那样就容易形成利己主义,损害社会利益,阻碍社会经济发展。邓小平同志曾讲过:“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 [3]110只有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看得高于个人利益,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利益;只有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才能为个人利益的实现提供良好的平台;只有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个人幸福。
二、幸福感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攀升,“如何提高人民的幸福感”逐渐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官员三句话不离幸福,老百姓渴盼着幸福,幸福在哪里?中国幸福的现状怎样?
首先,我国居民的幸福感呈明显上升趋势。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基本实现小康和向全面小康社会过渡,人们的快乐幸福感整体上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其次,幸福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性。中国科学院发布《201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报告显示了他们对294个城市幸福感的调查结果:“我国居民幸福感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城乡和区域差别较大,位于环渤海地区的内地石家庄市居幸福感第一。” [4]幸福感排名第一的石家庄市,而不是经济最发达的一线城市香港、台北、北京、上海和广州。可见,客观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人们获得幸福的前提条件,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民主政治的关注参与欲望也越来越强烈,因此,政治文明建设也是幸福的重要条件。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会不断有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建设也是时代所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日益提高,但是,由于人类的无节制的膨胀欲望,掠夺式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出现了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状况,人们也不断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健康和生命也受到威胁,不言而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幸福的重要条件。 最后,人们主观感受幸福的能力较差。人们要想幸福的生活,在客观的生活质量具备的前提下,(下转第128页)
(上接第126页) 还要加强幸福感的学习教育,树立科学的幸福,善于认知发现幸福、正确处理幸福与不幸的关系,合理调生活目标、选择适当的参照系和对比度,保持良好的知足常乐心态。
三、提升人们幸福感的现实路径
追求幸福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哲学发展的唯一终极目的。马克思把人类社会的发展从静态角度概括为:人的依赖、物的依赖和人的全面发展过程。幸福的生活令人神往,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幸福,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呢?
(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幸福的生活条件
科学发展观作为一个科学理论,它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因为发展能够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而提供人的发展需要和幸福的客观物质基础。邓小平同志强调,“发展是硬道理”。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基础比较薄弱,一切问题的解决靠发展,而且需要科学的发展。实现13亿人口的幸福更是如此。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是为了人民,是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践行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温家宝指出:“让人们生活得有尊严和更幸福的意蕴就是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时,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这都有利于人的发展,建设人们的幸福生活。
(二)关注民生,保障幸福
我国处于从传统到现代的新的社会转型期,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但是也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劳动就业、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社会治安和食品安全等民生问题尤为突出。这些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存发展和延续问题,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影响人们的幸福感。中共十七大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因为社会建设与人们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兼顾社会建设,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完善社会管理智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因此,要消除人的异化,不断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仅需要经济发展的GDP指标,还要不断关注和改善民生,真正实现劳有所得、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和住有所居的理想社会目标。
(三)提高幸福能力
人们要想获得幸福,不仅需要社会提供客观的物质条件,还应该改造人们的主观世界,培养幸福能力。幸福能力的培养,首先要人们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实现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享受幸福和创造幸福的统一。市场经济的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剧变,不少人的物欲膨胀,他们往往只注重物质享受,轻视高质量的精神生活,成了欲望的奴隶,而远离了幸福。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之所以是科学的幸福观,它首先要求实现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统一,在个人获得幸福的同时发扬集体主义精神,乐于奉献,在帮助他人、造福社会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实现幸福。当然,人们要享受幸福,必须创造幸福,实现奉献和索取的有机统一。其次,还要培养人们的心理幸福感。叔本华曾说:“个性不健全的人对于人生欢乐的感受,就像美酒喝到含着苦胆的嘴中一样,无非是苦涩的。” [5]幸福表现为一种主观体验,同样的活动,同样的经历,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因此,只有养成外向、自尊、乐观和自我控制的幸福品格,才可能更幸福。
【参考文献】
[1]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38.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201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EB/OL].中国网,2011-05-06.
[5]叔本华.叔本华处世智慧[M].林康成译.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2:39-40.
关于幸福的思修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