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思修论文>

思修道德论文

斯娃分享

  高校思修课教学在新媒体环境下呈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模式不断创新,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媒体环境中精彩展现。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思修道德论文,供大家参考。

  思修道德论文范文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的思考

  论文导读::实现知行合一。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是第五章第二节第三框的内容。

  论文关键词:知行合一,《思修》,公德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老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神采飞扬,学生听的津津有味,但学生走出课堂后,并不能将老师课堂上的要求与自己的行为结合起来,理论与实践、课堂与实际生活相脱节。如何实现知到行的转化,实现知行合一,下面我结合所教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一课为例,谈谈在思修课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学生知行合一的思考。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课程之一,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课程。《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是第五章第二节第三框的内容,本章是通过学习和认识在公共生活中维护公共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即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帮助大学生树立在公共生活中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规范的意识,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第二节主要是介绍道德规范这一手段。本框是第二节第一框介绍了社会公德是什么(社会公德及其特点,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本框则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如何实践和养成社会公德),因此本框起着承上的作用。第三框又是介绍大学生在网络中如何践行公德,因此是有着启下的作用。《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也是第二节的落脚点,因为学习了社会公德是什么之后,最重要的是落实到每个大学生的行为上,即解决怎么做的问题知行合一,因此本框是本章节的重点,所以选择这一内容谈使学生实现知行合一有实际意义。

  社会公德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社会公德的重要意义是我们提高社会公德意识,实践社会公德规范的依据,如果说不清社会公德的重要性,就会使后面提高公德意识,积极践行社会公德规范失去了依据。树立在公共生活中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公共生活中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是本节课要实现的最终教学目标,是第二节整节内容的落脚点,地位重要,是重点。说它是难点因为本节课是理论课,而将理论课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知行的统一,将课堂的学习带入生活中是难点。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讲授法和课堂讨论

  本节课教授的对象是2010国贸一班的学生,该班学生思想活跃,有着良好的个人素质,所学专业特点使学生十分关注社会,能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分析。但是由于个人成长环境和成长经历的不同,对社会公德重要性认识存在差异,在遵守社会公德的行为上也有差异。

  环节一,设置情景,在感动中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内容的学习。

  在导入新课时我引用了亚运会十大感动瞬间之----射击冠军为礼仪小姐拭泪这一事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在导入过程中我采用的是情境导入,通过展示照片,设置了一个感人的情境。拭泪这个动作很简单、也很朴实,但是传递出的感觉是温暖的。这个简单动作的最后成为亚运会十大感动瞬间,背后所传递出的信息耐人寻味,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后面阐述社会公德在处理人和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形成呼应,实现顺利过渡。

  环节二、案例分析、视频赏析,提高对社会公德重要性认识,突破重点 ,奠定理论依据。

  社会公德的重要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提高学生对社会公德重要性的认识、理解,最终实现认同社会公德的目的,我采用了案例《哭泣的月亮熊》和视频《感动人物--青岛微尘》这些感性材料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阐述和分析。

  (设计意图):《哭泣的月亮熊》令人反思,发人深省,通过这一震撼的事例让学生对人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要遵守社会公德达成共识。

  环节三、认清我国社会公德的现状知行合一,奠定情感基础

  在本环节中通过播放视频回忆2008年汶川地震中出现的感人场景和展示上海世博会中的不文明现象,认清我国社会公德的现状

  (设计意图):播放视频回忆2008年汶川地震感人场景,激发学生的情感。很多同学都游览过上海世博园,展示图片能够引起共鸣,对不讲公德的行为形成明确的态度,这一正一反两个情境为最后践行社会公德奠定情感基础。

  环节四、课堂讨论,明确态度,落实目标,突破难点

  课堂讨论:在校园中,你最厌恶的三种不文明行为是什么?

  面对这些不文明行为我们应该怎么做?

  (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讨论让学生明确态度:即在公共生活中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并意识到践行社会公德是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开始做起。

  环节五、课堂小结

  环节六、课后延伸,布置作业

  以3-5人为小组,以“文明校园大家创”为主题,同学们充分捕捉校园中文明和不文明现象,倡导文明之分,制止不文明行为,制作一份小报,在班级和校园中进行展示,让我们大家为创建文明和谐校园作出一份贡献。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校园生活中存在的违背社会公德现象进行挖掘,让学生明白“社会公德就在身边”,“践行社会公德可以从自我和身边开始做起”。课后作业让学生制作文明小报,是对课堂的学习的延伸,也将学生的学与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将课堂理?劢萄в胧导噬?罱岷狭似鹄矗?迪至死砺塾胧导实慕岷稀?

  教学结束,通过课后反馈,本堂课教学实现了教学目标,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此节课的教学设计,我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过程中实现学生知行统一的目标有如下思考:

  一、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体现以学生为本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而每个学生个体存在差异,教学的目的也是能够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接受、理解、掌握最后将知识转化到自己的行动中去,如何使学生实现知识到行为的转化,最重要的就是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能贴近学生的实际,现代大学生崇尚平等、注重自主、个性张扬,他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和差异性以及主体意识的个性特征越发凸现知行合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具有较强实践性和现实性特点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我们现在说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就是教师要热爱和尊重学生,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学校里的学习并不意味着机械地把知识从个头脑移到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接触”【1】,要抓住学生的心灵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要贴近学生的实际,与学生产生共鸣。

  二、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以情动人

  政治课往往给人感觉枯燥、空洞,如何吸引学生,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能否以情动人十分重要,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案例的选择让学生产生感动、愉快等情绪,能增加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从情感上吸引学生。

  三、教学设计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当今中国高速发展,社会的巨大变革也冲击着当代的大学生,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使得大学生会产生困惑,迷途不知所向。枯燥的照本宣科已经不适合当今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在课堂让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学生答疑解惑,如果失去了理论和实际的结合,思想政治课堂就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课堂本身也失去了生命力,也无法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进行社会实践,也无法使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1]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M].南京:河海大学

  思修道德论文范文二:儒家“修齐治平”理论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价值

  论文导读::以“五四”精神解读“修齐治平”的现代意义、时代精神是别开生面的。对于我们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

  论文关键词:]儒家,修齐治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011年5月9日,国家副主席同志在旁听了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的师生举行的“我读《大学》――以‘五四’精神解读‘修齐治平’的当代价值”为主题的读书会活动之后指出,学习讨论儒家经典《大学》,以“五四”精神解读“修齐治平”的现代意义、时代精神是别开生面的,他说“我们的一切学习都是为了学以致用,中华民族连绵不断的五千年文化,是我们的自豪所在,一定要发扬光大,使之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动力。学习国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把它当古董摆设,也不是食古不化、作茧自缚,而是要变成内心的源泉动力,做到格物穷理、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中国儒家传统素来重视道德教育与实践,“修齐治平”理论则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文化体系进行道德教育和践履的理论体系。用新的精神去分析和改造儒家“修齐治平”理论,对于我们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

  一、儒家“修齐治平”理论体系。

  “修齐治平” 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简称, 其完整系统的表述, 最早见于《礼记》第四十二篇《大学》之中。《礼记》相传是孔门弟子曾子所作,而《大学》篇在宋代先由二程兄弟从《礼记》中抽出,后由朱熹编排整理,并和《中庸》、《论语》、《孟子》一起合称“四书”,成为后世儒家入门的教科书。古代的“大学”涵义和现代大学是有着很大差异的,古代教育包括两个部分:“小学”和“大学”。其中“小学”的教育目标和过程是“详训诂,明句读”,即是学子掌握文字;“大学”是对“小学”而言的,“大学”是大人之学,是讲治国安邦的道理的。古人十五岁入学,学习伦理、政治和哲学等“穷理正心,修礼治人”的学问,也就是学习如何参与国家政治。

  《大学》被分为经、传两个部分,其中的“经”为《大学》首章,即是“修齐治平”总论,而作为“传”的后十章则是对首章的阐释发挥。《大学》首章首句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新民, 在止于至善”人文历史论文,这是《大学》的教育宗旨所在,被后儒成为“三纲领”;而后言及“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1]P.4这里则被后儒总结为“八条目”,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诚意就是不要自欺欺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就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齐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治国、平天下是谈治理国家的事。综合起来,意思就是:要想彻底了解事物,就要把事物的原理研究得清清楚楚,然后才能意念诚实,意念诚实了自然就能端正心态;做到心态端正就能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了就能把家庭管理得有条不紊;家庭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最终实现平定天下。质言之,修齐治平理论作为古代儒家教育中的入门理论,中心就是如何修身和学习。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条目是有着严格的顺序的,也是一个彼此密切联系的整体,这体现了古人对于家国天下的整体理解。修身之前的四个条目是关于自身道德修养的问题,修身后的三个条目则探讨如何实现以德治国。修身是中心,是根本,但是修身的最终目的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说,《大学》宣扬的格物并不是进行科学研究,而是着眼于道德践履;修身也不是为了发展个人的独立人格和人格自由,而是将个人束缚于家庭道德,进而受制于君臣上下的封建等级制度,这是我们今天研究儒家“修齐治平”理论时所必须注意的。

  二、当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两课”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是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它是一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强化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的一门课程。这门课根据2005年教育部课改方案,从2006年9月开始实施,一直处于不断地改进过程中,但至今仍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改进,这也在实践教学中造成了一些问题。

  一方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理论性较强,而学生政治理论素质不高,难以把握课程“教”与“学”的切入点,造成了学生兴趣缺乏的问题。“基础”课是大学生进入大学课堂的第一门课,它的授课对象是大一新生,新生们大都是长期处于家庭关爱之下,社会经验较少,法律素质较差,政治理论功底相对比较薄弱。在进入大学之前,他们对于政治理论的接触是有限的。初中开设的“思想品德”课和高中开设的“政治与生活”课和“哲学与生活”课,是与“基础”课非常接近的课程,但这些课程的教学体系和目标与“基础”课是有很大差异的。中学课程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法律常识、公民道德和伦理常识等教育内容。这些内容的教学主要根据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发展需求人文历史论文,通过案例教学,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教学,纯粹的理论分析很少。换句话,就是只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而没有告诉学生“是什么”和“为什么”。再加上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大多数非文科学生将政治课视作副科,未予以足够的重视,对于政治理论课有着很深的误解,在看到“基础”课本上的理论时更感到枯燥无味,往往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基于这些问题,就亟需一个切入他们生活实际的,能有效统合道德和法律的理论体系来引导学生自觉学习政治理论,接受政治理论,最终付诸于实践,实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目标。

  另一方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章节设置上相对较为分散,整体上难以把握,即“基础”课在安排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涉及的道德法律知识时缺乏一个良好的逻辑结构,而且道德和法律的衔接上有些脱节。从课程形成背景来看,“基础”课是对“98”方案中的两门课进行整合而形成的一门崭新课程,它涵盖了思想政治教育、人生哲学、伦理学和法律基础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要安排一定时间的实践教学,而这门课只能开设一个学期,从理论上来讲,总课时也只有54学时,其中实践课时占去6个课时,再加上国家法定节假日占去的课时,最后的实际理论课时量只有大约42课时。两门课合并以来,由于课时量的减少,在课程安排上难以兼顾且整体性差,某些院校将思修和法律课分为上下两个学期安排,这却又违反了教育部把两课合一的初衷。再者,在课本的结构设置上,“思想道德基础”和“法律知识“基本上还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体系,而在大学生的实际社会生活中,道德和法律的界限是很模糊的,通常,一个忽视道德底线的人也很容易逾越法律的底线。因此应该在课本内容结构上进行调整,将道德和法律知识放在一起进行整合,放进人生的个人成长,个人和他人关系,个人与家庭关系,个人和国家集体关系的各个层面,和理论直接联系起来人文历史论文,这样就可以避免教学中的重复,以适应课堂教学课时量的不足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

  三、“修齐治平”理论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育中的价值

  儒家以“修齐治平”理论为核心的“大学之道”,其目的在于培养人的道德品质,从自身的道德修养出发,对内整合管理家庭,对外为封建王权统治服务。虽然这种思想有着强烈的阶级局限性,但是应该看到,这种道德修养与践履的体系,对于当前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能够为解决前面指出的“基础”课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维度。

  一方面,“修齐治平”理论植根于中国道德文化传统,对于大学新生来说具有着亲和力,能够更好地为大学生所接受。我国的大部分家庭还是深受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影响的,很多学生接受了从小加强自身道德修养,长大后成家立业,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教育。在这种传统文化背景下,根据大学生的成长规律,用“修齐治平”的道德修养和践履体系来承载“基础”课关于个人道德修养和家庭,国家政治以及法律方面的道德常识和理论,能够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更好地学习相关政治理论,达到“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规定,真正做到学法、懂法、用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护国家和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另一方面,“修齐治平”理论是一套完整的从个人道德修养的实现延展到家庭、国家的体系,能够更好地将“基础”课中的道德与法律知识结合起来,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实施教学。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道德是优位于法律的,法律是受道德指引并和道德密切结合在一起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传统道德修养体系,从个人出发,将国家、家庭、个人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虽然有着“家天下”的封建糟粕存在,但是在加以扬弃之后,也是能够为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律教育服务的。“基础”课的章节体系,若是能够按照修齐治平的体系,将法律和道德知识充实入个人、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家庭,个人与国家等各个层面,就能够合理利用较少的课时,避免重复,有效的完成课程教学,使大学生获得必备的道德法律知识人文历史论文,实现自身的成才目标。

  将修齐治平理论引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育,具有着很强的可操作性。现代人讲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就是源自于“修齐治平”理论的。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就曾尝试着把传统修身思想与共产主义精神结合, 写成《论共产党员修养》一书,延安时期毛泽东曾亲定其为党员学习教材。但是,在引入修齐治平理论时需要注意该理论的历史背景和阶级性,必须清除其中蕴含的封建主义忠君残余,划清它同封建主义政治糟粕的界限“毛泽东同志历来主张:对于传统文化,一定要用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进行分析,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反对食古不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反复强调,要积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努力改造落后的文化”[2]P.66书记也指出,大学生应该“不要立志做大官,而要立志做大事”,这样既发扬了“修齐治平”理论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为国为民的积极意义,又破除了封建主义官本位思想的糟粕,为大学生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总之,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运用修齐治平理论体系,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指导,采取扬弃的科学态度,批判地加以继承,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83

  [2]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M] .北京:学习出版社,2010

  [3]刘树宏,佟丽娟.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主要矛盾及解决之道[C].北京教育(德育),2010(9)

思修道德论文相关文章:

1.思修论文:浅谈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2.1500字思修社会公德反思论文

3.2500字思修期末论文

4.大一思修论文范文

5.3000字思修论文格式

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论文题目

    1307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