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政治论文>政治哲学>

国际时事政治论文参考范文

秋梅分享

  时事政治是指当前国内外发生的引人注目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新闻。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国际时事政治论文参考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国际时事政治论文参考范文篇1

  浅谈初中时事政治教学方法

  【摘 要】时事政策教育与学科教学有天然的内在联系,它不但可以弥补学科教学的某些不足,而且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还会增强时事政策教育的宣传效果,提高时事政策教育的质量,做到理论与实际的沟通。

  【关键词】时事;政治;教学

  时事政策教育列入了教学计划,但其课时长期被思想政治课占用,就是对毕业班有的学校也只是到临考时找些时事资料给学生背背,以应付考试,以至不少学生对重大时事政策问题毫无所知,时事政策教育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

  如何对学生实施行之有效的时事政策教育?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实践中,我们采用从激发学生对时事政策的兴趣出发,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教育自己的教育方法,收到了一些实效,现提出来与同行切磋。

  一、开展“五分钟新闻”活动

  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过:“要按照你的学生的年龄去对待他”。这句话道出了教育学生要从其心理发展水平出发。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了,他们不仅感到自己是学习和集体活动的主体,并且也意识到自己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成员,学习上喜欢独立钻研,不喜欢别人过多地干涉和包办代替。

  用他们的话说:“我们希望老师像‘活力28’那样,在学习上多给我们一些机会”。学生的这一心理基础便是我们让学生组织主持“五分钟新闻”活动的依据。

  时事政策教育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若抓得不及时,把新闻变成了“现代史”,则收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为能把最新的时事及时传递给学生,我们实行新闻发布值日制,由值日学生负责组织主持每节政治课前五分钟的新闻发布活动。

  首先,要求值日学生必须注意搜集近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主要内容和《人民日报》等大报要报的头版头条消息及热点报道;然后在占有较为丰富的材料的基础上,再加以综合分析,恰当取舍,按照“各种时事消息中,以重大时事为主;国际国内时事中,以国内为主;各个重大时事中,以政治、经济、热点问题为主”等要求筛繁就简,去粗取精,摘取四五则有意义、有价值、有影响的时事新闻,并尽可能做到语言精练、生动有趣。

  其次,要求学生像电视台节目主持人那样,采用相声、小品、对话等不同形式把国内外的新闻要事及本班的新人新事告诉大家,尽可能就某一新闻发表短评或提出启发性问题,以引起积极思维,最后由教师进行小结,简明扼要地评价一下同学们所述的时事新闻,对一些模糊认识进行正确引导。

  这项活动每次虽只有五分钟,但形式活泼、内容多样,长期这样坚持,结果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极大地激发和培养了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热情和学习政治课的兴趣,使学生实现了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向“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转化,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书面整理和口头表达能力,保持了时事政策教育的经常性和持续性。

  二、利用班级黑板报、日报或周报定期刊出重要时事政策内容

  中学生好表现,肯钻研,但又比较粗心,加之,时事政策内容覆盖面广、内容庞杂,学生把握不牢,在考试中错别字多、张冠李戴严重。为尽可能避免出现上述现象,使学生在课余时间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发挥平时无意记忆的优势。

  三、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热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

  随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再次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场急剧的社会变革中,既有光明面,也有阴暗面;既有鲜花,也有丑恶。这种极其复杂的矛盾现象往往使中学生感到困惑不解,有的因此而意志消沉,缺乏上进心。

  比如,现在部分高校实行新生缴费上学制和自费制,使极个别家庭贫困高分的学生上不了大学,低分的学生因有钱却可以通过自费上大学。它使中学教学受到严重的冲击,个别学生错误地认为,有钱就能上大学,没钱就难以上大学,“读书无用论”又重新抬头,部分学生思想品质下降,乱纪违法率呈上升趋势。

  面对学生的这种思想状况,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学文化爱科学”的专题教育,要求学生注意搜集最新的正面材料,人人动手写发言稿,参加小组讨论,并推荐质量高的学生在班上演讲,以达到学生相互启发,进行自我教育的目的。

  今后一定要珍惜时间,多学些知识。”一些成绩好的同学立志将来要考入重点高中和重点大学,为国家多作贡献。在绘声绘色的讨论中闪耀着理想的火花。这正如鲁迅先生说的:“比较是医治受骗的好方子”。通过教育,

  绝大多数同学的认识都有不同程度的转变,有的还直接付诸行动。

  四、注意与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时事政策教育与学科教学有天然的内在联系,它不但可以弥补学科教学的某些不足,而且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还会增强时事政策教育的宣传效果,提高时事政策教育的质量,做到理论与实际的沟通。在教学中,我们既充分发挥时事政策的教育优势,利用时事政策充实学科教学的内容,丰富教学活动,拓宽知识面;又利用学科教学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时事政策教育中的热点或疑难问题。

  这种将时事政策教育与学科教学活动紧密联系的方法,不仅使学生学会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而且做到了以理服人,使时事政策教育渗透到了学生思想的深处,充分发挥了时事政策教育的育人功能。

  五、适当地举行时事政策知识竞赛活动

  美国心理学家切泼曼和佛得尔曾对两个小组学生进行10天的加法练习对比实验,其中一组是竞赛组,另一组为无竞赛组,由于有竞赛诱因的存在,竞赛组的成绩保持着不断进步,另一组却退步。实验表明:竞赛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有效手段。

  近年来,由于电视普及率的不断上升,一些电视台的知识竞赛节目,已使中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参与意识。

  六、制定实施时事政策知识考核办法

  许多学生及其家长认为,学生平时看新闻、读报纸会影响学习成绩,因而有的学生不敢或家长不让看新闻和报纸;有的学生对时事政策根本就没有兴趣,漠不关心、充耳不闻。这些原因致使学校的时事政策教育处于被动地位。

  我国古代教育家孟子说过:“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为激发学生对时事政策教育的兴趣,我们建起了一套时事政策知识考核办法:在思想政治的考查、考试中坚持时事政策内容占一定比例;对学生组织主持的“五分钟新闻”活动,按照既有利于调动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又有利于保证新闻活动质量的原则,从材料搜集、节目主持、语言表达、新闻评论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打分,按平时成绩计入思想政治科总成绩。使那些关心时事的同学得到一定的实惠,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时事政策知识的热情和兴趣。

  综上所述,这些活动和方法,不仅激发和培养了学生对时事政策知识的兴趣和坚持了时事政策教育的经常性、持续性,而且便于学生的吸收,使学生做到平时多看、多听、多记、多想,了解中国的现在,从而有利于激发和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

  国际时事政治论文参考范文篇2

  谈时事政治与政治教学的结合

  摘要:自从我开始政治教学以来,经常觉得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情绪不高,影响了教学效果,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学生对于政治课缺少兴趣。一直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可是怎样才能让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有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呢?一个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新鲜,有了新鲜的时政热点,能使一堂课变得更加精彩。

  关键词:政治教学;时事;材料

  所谓时事政治,即当前国内外发生的引人注目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新闻。思想政治课教学结合时政教育既是思想政治教学紧密联系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有效渠道,又能弥补教材相对于形势发展滞后的不足,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起到“一石多鸟”的作用。

  如今,在多数学生心目中政治课是大道理、死记硬背、枯燥无味的代名词。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今天,学生往往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去读政治课,造成了他们大多数只是被动接受学习,脱离了原来开设政治课的目的。而时事热点新鲜真实,拉近了学生与“政治”这一严肃话题的心理距离和感知距离。思想政治课本身有明显的德育取向,而时事热点能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从小帮助他们树立起责任意识;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所发布的时事热点,对缺乏生活阅历和生活经验的中学生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另外,如今的中学生身心发展还未趋向成熟,大都喜欢新奇,好玩的事,时事教学能符合学生的求新求异心理,因而也更加具有吸引力。因此,时事教育与思想政治课相结合,能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和热情,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那么我们应如何来融入时事教学,激活我们的政治课堂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关注时事,积累教学素材

  作为政治教师本就应该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猎取更多的知识,构建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只有自己头脑中已经建立起牢固的专业知识体系和丰富的时事材料,才能跟学生讲解有关的时事内容。所以我每天通过电视新闻、报纸、新华网、腾讯网、新浪网、《时事政治报》、《半月谈》等途径,及时把与教材相关、学生感兴趣的时事保存起来,不断充实和更新“时事资料库”。“时事资料库”的建立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恒心和时政治敏感度。在每天看到的大量新闻时事当中,能第一时间存档并归类,一段时间后及时整理,挖掘材料当中更深层的内在价值,以及和课本知识点能相结合的关键点。这样才能更深入的给学生讲解相关的时事内容,在课堂上以时事内容做铺垫,补充对教材的理论理解,以真实的时事材料,充实课程内容,激活课堂教学。

  二、课前三分钟:学生自己的时事研究和讨论

  我采取每节课前三分钟的“时事播报”,让学生自由组合,一般三至五人为一组,每节课让一组走上讲台,播报一则当日或近期(一周内)的国内外新闻,组内的其他成员作简要点评。通过“时事播报”,一方面拓宽了学生视野,增长知识,调动课堂气氛;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分析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求知的欲望也越发强烈起来。我在继续保留课前三分钟的“时事播报”的基础上,又补充了每周举行一次小型的“时事综述”(大约20分钟)。我先行示范了给学生开设了“时事综述”《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从奥巴马访华看中美关系》、《长江大学“人梯”救人》、《哥本哈根会议》等等,很好地激发了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逐渐了养成关心国内外大事,关心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良好习惯,从而使学生对时事的学习成为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把时政融入课堂,激发活力

  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寻找最新时事和相关有趣的社会新闻作为导入,能较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挖掘这些热点中背后所反映的重大理论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把学生引导到自主探索学习的道路上来,把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参与到学习知识中来。

  我在讲授高一的《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时,先用最新时事“胡锦涛4月27日在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讲话”导入新课,“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什么是体面劳动?如何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体面劳动和分配制度有什么关系?并针对学生思维的疑点设计问题,层层递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四、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学习时事,讨论时事,初步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

  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力是教育学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如果教师仅仅将他所知道的国内外时事,全部灌输到学生脑袋里让他记下来,把学生当成是装知识的口袋,而忽视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仍然是教学的失误,是不可取的。知识的掌握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素质的培养是要靠学生自己实践才能形成的。学生才是主体,老师只起一个引导作用。因此,我要求每班订一份《时事政治报》,对有价值的新闻,剪贴在教室后的时事专栏,指导学生课外时间进行阅读,并引导他们将时事与思想政治知识点挂钩,运用基本原理,观点分析问题。课外,学生可以三两成群地站在时事专栏前指指点点,对问题争论不休,各抒己见。他们在讨论的过程中能够立场坚定,明辨是非,对国家的方针、政策都有了了解,能够辩证地分析国内外重点、热点时事,从而形成了初步的政素养。

  课外,举办各种精彩的政治活动,吸引学生的兴趣:

  1.举行时事知识大赛。组织学生先是班级内进行预赛,之后参加年级复赛,最后确定学生参加学校的决赛。通过广泛宣传,层层选拔,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大大增强了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

  2.编写时事小报。每学期定期组织学生编写时事小报,一般一月一期。指导学生自由组合,自主设计、编辑和排版,分工合作完成高质量的小报,并在年级范围内进行交流评比。学生在团结协作中提高了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社会责任感也更强了。

  3.撰写学生政治小论文。为了指导学生学会用教材所学的理论知识去点评时事新闻,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我鼓励中学生尝试撰写小论文。学生通过认真地收集整理时事材料,对自己关心的社会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表达富有个性的观点。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只有关心了解社会,才会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肩负起当代青少年复兴民族的历史重任。在长期的时事教育实践中,我感到,时事教育是中学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时事教育,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政治视野,引导他们关心时事政治,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有利于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的成就,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培养和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及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

  [2]布鲁克斯等,范玮译.《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案例》.2005,(11).

  [3]邓祖勇、朱瑛.《课堂生成资源》.中小学管理,2003,(11).

  [4]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和开发利用途径》.上海教育.2001,(12).

  [5]范兆雄.《课程资源系统分析》.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30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