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医药学论文>医学>

儿科护理学论文

斯娃分享

  由于儿科护理学的学科专业性和实践性较强,再加上很多年轻教师由于缺乏充足的临床经验和教学经验,缺乏授课的基本技能,这样的话势必会造成他们在儿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会出现迷茫和无助的现象。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儿科护理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儿科护理学论文范文一:高职高专儿科护理学教学设计

  摘要:探讨高职高专儿科护理学常用护理技术《小儿抚触》的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水平,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这项技能。

  关键词:抚触;教学设计

  小儿抚触是在科学地指导下,有技巧地对小儿全身进行爱抚和按摩的过程,是由父母和宝宝共同完成的一项活动[1]。婴儿抚触观念在20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已在发达国家广为推广,在我国已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可。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中作为儿科护理学必学的一项操作技术,需要护生熟练掌握并能够教会他人操作。本次课的教学设计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升学生“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接下来将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1教材分析

  本节课《小儿抚触》,选自医学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儿科护理学》中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共一个课时。《儿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必修临床科目之一,它包涵儿童保健,儿科常见疾病护理知识。本节课的内容在本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小儿抚触不但是儿科医护人员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也是小儿父母需要具备的育儿技能,更是作为小儿洗澡机构以及保健机构人员必备的技能,其实用性不言而喻。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需求和《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结合本节课内容,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掌握小儿抚触的关键时期和注意事项;掌握小儿抚触的好处点。掌握小儿抚触的操作步骤;能够独立进行操作并教他人操作。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团队意识;学会与小儿交流,培养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理念。1.1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以及护士资格证考试考点分析,我将小儿抚触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作为重点,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熟练掌握。由于场地资源有限,课堂时间有限,没有婴儿参与,如何与小儿的交流,教学活动的如何组织,以及怎样进行合理地评价都是本次课题设计的难点。

  2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在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第二学年第二学期进行开设,经过一年的专业知识学习,学生有一定的医学基础和儿科学知识储备;形象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抽象思维能力欠缺;团队合作意识差。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学习理论知识较多,日常和婴儿接触较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教学视频和教学图片相结合,人性化布置教学区域,尽量使操作场景与临床实际相符合,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其能够更深切地体会抚触的乐趣。

  3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以任务驱动法为主线,贯穿分组练习法、情境演示法、角色扮演法,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分工合作完成各项任务,培养学生“以人为本”“团结合作”的临床护理素质,进一步培养学习儿科护理学的兴趣。在评价中采用小组评价法和个别评价法两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教材,专业抚触室,婴儿模型,抚触教学视频,抚触图片等,模拟真实操作场景,是学生身临其境,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4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

  4.1导入新课

  采取直接导入法,直截了当,简洁省时。播放几张有关小儿抚触的可爱图片吸引学生眼球,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小儿抚触的关键时期以及好处,进而顺利导入新课。

  4.2探索新知

  4.2.1视频播放

  向学生展示操作需要的资源,如专业的抚触室,浴巾,毛巾,按摩油,婴儿仿真模型等,吸引学生的兴趣。强调抚触的好处后,播放小儿抚触操作视频,使学生对抚触有更直观的认识。在播放视频同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分析,并跟随视频进行初步模仿学习,完成第一个任务:简单示范下某个部位抚触动作。

  4.2.2内化新知

  结合图片,进行动作分解教学。依次展示抚触各个部位时的动作图片,结合学生完成情况,在仿真模型上示范每个动作,学生易错动作特别强调,如头部和胸部动作。学生边看边学,可在模型上或同学身上操作领会动作要领,教师随时纠正错误动作。

  4.3分组练习

  在学生掌握小儿抚触基本动作的基础上,提出本次课第二个任务:分小组进行情景演示练习,学会抚触操作并会讲解如何操作。学生6-8人一组,每组两个高仿真模型.护生边操作边向旁边“妈妈”讲解操作要领,“妈妈”们可提出各种问题“为难”护士,以此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情景演示创设仿真情景,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题,促进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益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2]。

  4.4达标检测

  儿科护理实践课的组织是否成功与如何评价关系密切,本次课采取小组评价法和个别评价法两种方式。根据学生练习小组合作时的表现评出“最佳团队”并给予课堂分数加分奖励。学生练习结束教师小结后,将学生按照学号顺序10人一组进行现场考核,根据课堂时间灵活安排每组学生共同完成某一个或几个动作,教师现场给予ABC三档成绩,作为课堂成绩的一部分。并根据学生表现由学生评选出“最美妈妈”和“最暖奶爸”,以活跃课堂气氛,从而体现寓教于乐,并以此强调和小儿接触过程中温柔的语言和表情,以及爱心的重要性。

  4.5素质拓展

  课堂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课堂知识应该及时应用到生活中,完成知识的拓展迁移。课堂结束后要求学生寻找适龄婴儿进行抚触实践,并录制小视频发送教师微信作为课后作业。通过完成作业,督促学生在课下将学习内容与生活实践相衔接,完成对教学知识的再巩固,再认识。

  5教学反思

  本设计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灵活创设情境;借助视频,图片,化难为易,增加直观感;教学评价采取各种方式,在有限的时间里灵活地安排完成对每位学生的考核,既完成课堂任务,又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巧借“微信小视频”作为作业辅助工具,更加贴近学生生活,使课堂知识更加生活化。但由于无法为学生提供真正的婴儿示教练习,加之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对操作力度的掌控欠缺,这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探讨摸索。

  参考文献

  [1]华涛,林霞.儿科护理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2].王晞等.课堂教学技能[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儿科护理学论文范文二:促进儿科护理人才培养发展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从儿科护理现状、儿科发展前景以及儿科护理教学的改进三个方面来探讨儿科护理人才培养的发展,提升儿科护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速度,有效地缓解儿科临床护理工作的压力。

  关键词:儿科;护理;人才培养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家庭是构成国家的细胞。因此,儿童的健康与国家的未来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的健康越来越受到关注。由于物质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健康意识的重视程度日渐增强,患儿及家长对医院的护理服务也日渐增高,随着儿科医学的发展,儿科护理事业也在逐步发展。

  1儿科护理现状

  1.1儿科护理人才需求量大

  综合性的医院中儿科对于医院整体经济增长作用不大,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大环境下,某些综合性的医院中的儿科逐渐成为边缘科室,甚至有些医院取消了儿科病房,仅仅留下儿科门诊。在2000年后,很多医院的儿科发展都处于低谷状态,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儿科医护人员的大量流失和儿科床位的迅速缩减。低年资、高学历、合同制儿科护士流失较多。

  1.2护理操作压力大

  儿科护理操作较成人护理操作动作更精细,难度更高,如常规的静脉穿刺,头皮静脉输液等操作都对儿科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暴力事件高发、收入与付出不相符以及儿科护士缺乏安全感和尊重,导致巨大的工作压力,也是出现儿科护理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

  1.3床护比不合理

  目前儿科医院的床护比为1∶0.4,国内多项调查研究表明,此配置远不能满足患儿和临床实际护理操作的需求。中华护理学会的儿科专委会主任委员马秀芝在2012年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会议上传达了目前儿童医院护理协作组达成的共识:目前儿童医院床位与护士的比例≥1:0.5,新生儿病房床护比≥1:0.6。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显示:实际开放的床位数与医院的护士总数比例不能低于1∶0.8,实际开放的床位数与病房的护士总数比不能低于1∶0.6。“十二五”期间将为全国培养2.5万名临床专科护士。

  2儿科护理发展的前景

  2.1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计划生育政策的改变对我国儿科护理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出生率,儿童人口迅速减少,这段时期也是儿科发展的低谷萎靡时期。而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定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对于国家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以及目前儿科医护人员极度短缺的现状,我们需要培养更多的儿科护理技能型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2.2推广“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理念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注重优质化的护理理念。同时护理服务领域已经从医院病房逐渐向家庭、社区、幼托机构延伸,由此突出的“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理念进入人们的视野。将家庭的因素考虑在内,让患儿的整个家庭参与到我们的护理工作当中,既能提高护理质量,也更容易让患儿接受,对于新生儿的护理、儿童保健、康复护理、慢性疾病的护理和临终关怀等方面都可以在儿科护理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下融入“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理念,为患儿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让患儿享受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这种优质的护理服务既能促进患儿的身心健康,又能有效地缓解医疗资源的压力。

  3儿科护理教学的改进

  《儿科护理学》也是临床护理教学的必修课程之一,在教学中积极改进教学方法,采取传统的案例教学、情景教学、PBL教学、校院合作模式都取得一定的效果。随着电子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新的教学模式逐渐被应用,例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以及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学习等多种辅助教学手段被应用于儿科护理的教学工作中,均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学模式的改进对于培养儿科护理人才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缩短了儿科护理人才的培养时间。不能仅仅通过传统的教学来培养儿科护理人才,应通过多渠道逐步加强儿科专科护士知识和技能培训。目前医学界和教育界联合提出“医教结合”模式,将医疗、护理与学校负责学生健康的医护人员组成“联合体”,通过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共同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

  4小结

  综上所述,儿科护理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医院和学校共同合作,在繁忙的护理工作中寻求契机,将儿童的生长发育与疾病的影响联系起来,将护理患儿的工作范畴由医院延伸至社区、学校甚至是家庭,创造医与教的无缝连接,填补儿童疾病治疗与康复中的空白。培养具有耐心、爱心、责任心和同理心的护理人员。作为现代的儿科护理人员,应熟悉国内外儿科护理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以及相应需要改进的问题,积极制定对策,有效地解决问题。提升儿科护理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很好的满足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为患儿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促进少年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易永红,叶天惠,陈锦秀,朱慧云,余艮珍.我院儿科护士流失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11):821-822.

  [2]郑显兰,郭荣.儿科护理人员配置现状与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8):9-11.


儿科护理学论文相关文章:

1.儿科论文范文

2.本科护理论文范文精选

3.本科护理论文范文

4.免费护理论文范文下载

5.护士论文范文

6.电大护理本科论文范文

    96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