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毛概论文>

浅谈美丽中国的毛概论文

坚烘分享

  报告中最受关注的新观点,就是首次提出了美丽中国这一观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浅谈美丽中国的毛概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美丽中国的毛概论文篇一

  《美丽中国,永续发展》

  摘要:生态文明是报告的重点内容之一,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态文明的内涵作了解释,分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合报告的学习,指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

  关键词:生态;生态文明;环境;永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4-0013-04

  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不仅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构成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而且在第八部分专题论述了生态文明,对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作了最好的顶层设计。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成果,建设生态文明是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和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结合精神的学习,本文就什么是生态文明、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以及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做一家之言。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一)生态文明的含义

  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文明一词在我国的古代经典《尚书》、《周易》就出现了。现代使用的文明一词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文化,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都是这种含义的文明;二是指社会进步状态,如农业文明、工业文明。

  世界范围内对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逐步升化:1962年,蕾切尔・卡逊女士发表《寂静的春天》,标志着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指出了自然资源与环境是有限的。同年,联合国发表《人类环境宣言》,阐明了人类对环境的权利和义务。1987年,联合国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阐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1992年,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发大会上,发表了《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环境与发展成为全球共识和各国政治承诺。2002年,约翰内斯堡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发表了《可持续发展执行计划》,要求落实可持续发展。2012年的里约峰会通过了《我们憧憬的未来》,达成可持续发展的政治承诺。

  改革开放初期,作为人口众多、与发达国家差距显著、人民生活水平相对低下的发展中大国,发展经济,摆脱贫困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主要目标和百姓的迫切心愿。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代价开始显露出来。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开始关注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1994年中国出台《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白皮书》,1996年在九五计划中,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张。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对资源的利用、能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都在增长,资源、环境问题已经相当严峻。2002年十六大把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主张。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构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而且在第八部分专题阐述了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方面成果的总和,是指整个社会的进步,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

  (二)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阶段

  人类发展的上百万年时间里,人类文明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当时,由于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服从。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金属的出现使人改变自然的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农业文明时期,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人类开始不安于自然的庇护和统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试图改造和改变自然,而这种改造和改变往往伴随着盲目性、随意性和破坏性。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工业化。工业文明的出现,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飞跃,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显著提高,人类对自然的理念也发生了根本改变,由“利用”变为“征服”,由于盲目自大,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统治变成了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造成自然资源迅速枯竭和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灾难性恶果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挑战;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

  (三)生态文明是整个社会的进步状态

  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选择有利于生态安全的生产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科学技术。建设有利于生态安全的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绿色产业、循环经济,发展可再生能源,理性消费,反对浪费。使经济社会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对后代人的需求不构成危害,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自然资源,把保护和改善环境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生态文明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促进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的良性运转制度、体制和健全的法律体系。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民主参与,在环保领域内推动公民的政治参与,实行信息公开,推行民主决策和舆论监督,开展居民生活自我管理等。

  生态文明是一个生态文化思想体系,它包括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生态审美观、生态政绩观、生态消费观等内容。建设生态文明要树立与之适应的意识、理念,弘扬生态文化。

  生态文明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工业文明在其掠夺性的发展中,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引发了众多的环境群体性事件。生态文明还人民天蓝、地绿、水净的环境,会极大地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是生产方式和发展方式的根本变革,是新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体系,生态文明是价值观的革命,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建设生态文明,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深刻洞察,是对人类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规律的历史性把握,是顺应世界文明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是对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贡献,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飞跃,是维护中华民族生存根基的战略举措,是对世界范围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主动承担大国责任的庄严承诺。

  二、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保障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的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同时,着力改善生态环境,使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本要求,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这要求我们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1]。建设生态文明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是一致的。

  (二)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严重环境问题是我们的前车之鉴

  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的进程中,走过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不足世界人口15%的发达国家,目前仍然消费了全球50%以上的矿产资源和60%以上的能源,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对全球环境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能源危机、气候变暖、土壤破坏、荒漠化、动植物物种大量灭绝、森林面积减少、化学污染、海洋过度开发和污染、臭氧层空洞。一系列的全球性环境问题警醒我们要永续发展,就要走生态文明的路子。

  (三)我国的生态形势严峻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在加强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在不断产生。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一些地区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已经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程度。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发展付出过大的资源环境代价:20世纪70年代出现局部污染,80年代城市河段和大气污染加重,90年代后呈扩大态势。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大大超出环境容量;环境质量整体在恶化,情景令人忧虑;污染事件不断出现,具有高发特征。资源危机显现,生态安全受到威胁,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下降,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等。生态恶化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

  在农村,“白色污染”成灾,人口进城、大树进城、鲜花进城、垃圾下乡,城市垃圾运到农村掩埋、焚烧、甚至是露天堆放。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严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长期实行主要依赖增加资金和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增长很快,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日益突出。一些新的或隐性问题逐步显现,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紧迫。

  国人的消费观念落后,浪费严重,生态观念淡漠,环保意识不强。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源总量来支撑高消耗,没有足够的环境容量来承载高污染。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践证明,如果生态系统不能持续提供资源能源、清洁的空气和水等要素,文明的存在就会受到威胁。

  (四)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更好地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稀缺性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的国际规则在逐步完善。温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2009年6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其中一条规定从2020年起将对不接受污染物减排标准的国家实行贸易制裁,征收碳关税。可以预见,谁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设计、技术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在新的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我国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将深刻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推进生产、生活、消费等向着有利于生态保护的方向发展。加快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从根本上摈弃发达国家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模式,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为全球生态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全体人民的美好愿景。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报告对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做了明确阐述。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1],这体现了新的价值取向。人与自然是平等的,在开发自然、利用自然中人类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的行为方式应该符合自然规律。按照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在生产力布局、城镇化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中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对现代化建设提出的更高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不仅要做好资源环境方面的工作,更要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各层面,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领域进行全面变革。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深刻融入、全面贯彻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格局。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基本国策是立国、治国最基本的政策,制定其他经济社会政策、编制各类规划、推动各项工作都必须遵循。贯彻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1]。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在环保工作中把预防为主、源头治理放在首位;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把利用自然力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途径和方式。在经济发展中要尽可能减少单位产品的资源及能源消耗强度,减少污染物排放,减少废弃物产生,积极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1]。对于发展来说,土地是最重要的资源,同样也是最大的约束。把提高空间利用效率作为国土空间开发的重要任务,引导人口相对集中分布、经济相对集中布局,走空间集约利用的发展道路。

  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必须明确国家层面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和开发原则。推进主体功能区形成空间开发格局清晰、空间结构得到优化、空间利用效率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的目标。构建“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①

  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海洋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正在显示着越来越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加快对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对保障国家安全、缓解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拓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空间,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坚持陆海统筹原则,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坚持海洋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海洋环境整治与陆源污染控制结合,以近岸海域资源环境保护为主,逐步向远海拓展,创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发展模式,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目前,全社会对资源紧缺状况仍然认识不够,节地、节水、节能、节矿还没有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影响到资源节约集约、降耗减排措施的有效推行。必须树立资源节约观,充分认识土地、矿产资源的稀缺性,从宣传教育、法制建设、政绩考核、财税体制、标准规范等各方面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强化节约资源理念,逐步形成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相协调的资源利用方式。要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发挥规划计划的管控和引导作用,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

  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低,能量消费总量增长快,消费强度高,能源消费供需矛盾尖锐,必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我国水资源总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洪涝、缺水、污染严重,地下水超采。必须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

  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不足,人均耕地面积逼近保障我国农产品供给安全底线,必须严守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严格规划、执行土地用途管理。

  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发展循环经济是节约资源的重要途径,从本质上说,循环经济就是一种生态经济,在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上,充分发挥政府、行业协会、生产者及消费者的作用,形成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整体合力。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法律手段,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规范企业和公民的生产生活行为,促使人们在生产、流通、消费、废弃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对产品有效利用,进而推动循环经济健康发展。

  (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永续发展的根本基础。面对我国资源环境的严峻状况,不仅强调要控制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更强调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巩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成果,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自然保护区、重点生态功能区、海岸带的保护和管理,治理水土流失、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能力,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生物多样性,把生物资源有效保护和利用结合起来。要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充分利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协调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

  加强国际生态环境合作,共同应对能源、矿产、水资源以及全球大气变化等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方面,面临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必须努力解决自身的问题,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另一方面,应积极倡导和支持全球领域的资源环境国际合作,在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的前提下,广泛开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各种国际规则的制定,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机制。

  (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改变唯GDP的观念,淡化GDP考核,增加生态文明在考核评价中的比重。根据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缺失的问题,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并能切实实行。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我国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还不到位,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虽已确立但没有体现生态价值,生态补偿制度还需要积极探索。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通过市场机制运用市场的力量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生态环境是公共产品,我们有保护的义务和职责,破坏和损害要追究责任,进行赔偿。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人人参与,全民行动。从学校教育抓起,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进行宣传,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

2306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