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管理学论文>基本理论>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论文

秋梅分享

  电力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的财产安全、人民生活利益,以及电力职工的安康,是电力企业最根本的效益所在。下文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篇1

  谈电力安全生产管理

  引言: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是企业决策者和广大安全工作者面临的思考,并且直接关系到电力施工企业的生存发展的问题,本文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重点分析了电力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安全管理现状,并结合实际,对电力安全进行了一些探讨。

  电力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题。我们各级管理人员都要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要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分析生产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安全局面的不稳定,固然有许多客观原因,但主观问题的存在是最根本的原因。大量的实践证明,有章不循现象是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最大隐患,应该引起我们全体员工的重视和思考。

  一、它产生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一)领导认识不到位,灌输教育不彻底,安全生产是电力生产的基础,是电力生产永恒的主,但个别领导不能把安全生产重要性的理念灌输到员工中去,致使部分员工一方面认为安全的规章制度定得太苛刻,不理解;另一方面在思想上不重视,从而重突击、轻平时,重检查、轻整改,使安全生产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干起来不要。不能达到自上而下灌输与自下而上的落实互动,安全责任压力不能全部传递到每一个员工。

  (二)规章制度杂多,制定随意性大,熟悉了解难度大。上级下发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本身比较多,加之企业本身的补充规定和细则更是又多又长,延长了记忆和掌握的过程、遵循和落实的时间;有些人不注重学习,尤其是第一责任人、安全员对安全生产制度规定一知半解,导致执行上扭曲和不到位。

  (三)制度本身的不公正、不平等,放大了执行难度。有些企业对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人和事,不是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不是一视同仁,而是有亲有疏、有轻有重、有严有松,挫伤了部分员工遵章守纪的积极性;有些规章本身带有不平等,执行中只管员工不管领导,造成上行下效,放大了违章纠章难度,使规章制度难以落实和执行。

  (四)员工的思想障碍、行为偏差,造成了有章难循。一些员工的思想中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偶尔违章一次不一定出事故,过去也是这样干的就没发生问题;存在莽撞心理,工作不细致,不认真按工作票上的危险点分析去做,甚至根本就不去看危险点的内容盲目开工、冒险蛮干;存在投机心理,耍小聪明,投机取巧,隔项操作,但往往弄巧成拙;存在浮躁心理,心态不平衡、轻率、急躁,不按规程和程序操作,急于把活干完;存在疲惫心理,过度疲劳或受到某种刺激心情不好,体力、智力和情绪处于压抑状态,思想不集中,反应迟钝从而导致误操作;这些情绪的存在,导致在安全生产上有章难循,成为造成违章和事故不可忽视的因素。

  二、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进行全方位的安全生产培训

  电力工程施工单位各类人员,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培训,具备电力工程施工方面的安全生产知识、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资格,方可上岗。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经培训并经有关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任职资格。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经有关主管部门考核,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持证上岗。

  (二)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电力施工单位,要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等有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电力施工单位应当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要保障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坚持以人为本,防范施工安全事故。

  (三)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各职能部门、各级各类人员在安全生产中的责、权、利进行明确界定,将安全职责具体详细落实到部门、班组和个人,落实到工程施工的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项目负责人对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安全负全面责任,是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四)严格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事故不断发生,主要由于这些施工单位没有认真贯彻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要健全和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岗位操作规程,制定详细准确的施工安全方案、技术方案、作业指导书,规范作业人员的行为。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奖惩分明。坚决与违章、麻痹和不负责任的不良习惯做斗争。

  (五)加强安全教育,使员工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要着眼员工的安全心理进行安全教育。一要自上而下宣传贯彻上级的安全理念。管理人员特别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首先要把上级的安全理念、安全工作规定按照三级管理体制自上而下地贯彻、落实,然后再自下而上地检查落实情况,防止中间棚架现象;要下潜,重心下移,了解生产一线设备、人员的状况,对安全生产、重大危险源、员工的思想动态做到心中有数,要按照集团公司、分公司的要求做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二要抓好安全培训和安全活动日的工作。首先要制定出安全培训计划并分层次、分类别、分时间段地制定对员工、外来工、新进厂人员的培训等,使安全培训工作正常化、重点化;要开展员工能够接受的多种形式的安全生产活动日活动,如安全讲座、事故演习、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技能训练、事故通报学习、违章分析与反思、每周的安全生产分析总结等;要从安全心理出发,抓住员工的安全心理倾向,抓住不同时期员工的安全心理状态,抓住不同类型员工的安全心理活动,进行因时、因人、因势而异的安全教育,形成安全心理共鸣,强化自我保护意识,使员工产生"我要安全"的强烈意识和行为。

  三、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深入,一方面人们对安全生产规律的认识及对安全事故的防范措施和技术手段会有新的发展,由于企业实力的增强,可以采用更先进、更安全的设备、设施、工具和工艺方法;另一方面,由于生产经营活动中大量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有可能产生新的安全问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电力建设管理水平与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与市场经济要求相比,差距还较大。在继承传统的有效管理方法的同时,电建施工现场的现代安全管理将是企业决策者和广大安全工作者面临的思考。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篇2

  浅谈县级电力安全生产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力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与重要内容,各行各业对电力的需求更加迫切。电力企业安全运营是整个企业发展的基础,有助于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并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针对县级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以期提升县级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关键词】县级 电力企业 安全生产管理

  一、县级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县级电力设施保护方面底气不足。

  1995年1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7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此法提出以后,明确规定了电力建设、电力设施的维护等注意事项。但是现实中,县级电力企业还没有具体的执法权利,尤其是电力保护区甚至是重点保护区内出现的违章搭建、违章植树以及电力关键设备被盗等影响到电网安全运行的事件,只能请求县级政府依法帮忙协助解决。县级政府在介入调查以后,除了基本的了解、协调之外,通常不会采取强制性改善措施。因此,县级电力保护区内依然存在违章搭建、违章植树以及重要电力设备被盗等问题,没能得到有效解决。从这些存在的实际问题来看,我国县级电力企业在电力设备保护方面难免处于尴尬境地,暴露出底气不足的问题。

  (二)县级相关负责人员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淡薄。

  县级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一直存在一个根源性的普遍问题,就是电力安全意识与责任心不强。“安全重于泰山”一直是县级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服务宗旨,这些年必定也有所深入人心,但是依然是时而紧张,时而松懈,责任感不强。另外,相关工作人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认为潜在发生意外的可能性较小,在实际施工中会出现偷工减料,不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执行安全生产管理措施等现象,导致出现了很多严重后果,给国家、社会、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三)县级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不足。

  县级电力企业生产一线人员力量比较薄弱,目前存在结构性缺员的现象,如变电运行、设备维护维修等专业工作人员后备力量不足。由于最近几年社会现实的“残酷”,县级电力企业有裁员或员工内退的情况,这是形成以上现象的部分因素;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县级电力企业也会引进一些档次高的电力设备,但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与培训却无法及时跟进,这些无疑也暴露出了县级电力企业人员基础力量不足的问题;县级电力企业为了更好的控制成本,导致员工的政治、经济、社会保障等方面大幅度降低,这样会影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因此,导致员工的责任心不断下降,给县级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带来了不良影响,影响了县级电力企业安全、稳定的发展。

  (四)县级电力企业安全生产考核制度不健全,缺乏执行力。

  县级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普遍存在“碍于情面”的情况,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考核成为走过场的考试,主要是应付上级的检查,奖金轮流拿,无法实现通过奖励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目标。长期存在奖罚失效、奖励不及时、考核隐秘化等现象,让县级电力企业的员工对安全考核失去了“严肃”的心理,最终让各种考核失去了意义,流于形式。

  二、加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措施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强安全意识。

  县级领导要树立并坚持“管理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的战略思想与原则,要坚持以身作则,起好带头作用,遵守相关安全规定与规章制度,将县级安全网络进一步完善。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县级电力企业都要了解每一位员工的思想情况与工作情绪,不仅要用严格的制度要求他们,也要关心他们。因为县级电力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的工作非常单调、枯燥,而且会随时面对可能出现的电力事故,在心理上必定会承受或多或少的压力。另外,县级电力企业更要重视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不断培养相关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与团结合作精神。

  (二)严格按照安全考核制度执行,将县级企业职工应有的水平充分展现出来。

  县级电力企业相关负责人员应该根据制度严格执行,将不必要的复杂心理彻底清除,从思想上逐步净化,坚持以企业的利益为出发点,将县级电力企业安全考核监察工作做到更好。

  (三)不断提升现场监督的力度,防止违规现象出现。

  县级电力企业相关负责人员要将监督职责做到尽善尽美,力争将电网工作标准化严格融入到作业流程工作细节中,培养县级电力企业职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尤其是在县级电网工程执行改造时,需要按照操作规程严格执行,不断提升工作质量,逐渐形成稳定、高效、安全、低耗的标准化县级电网,使电网供电半径实现了预期的供电水平,从根本上解决了居民用电紧、用电难的问题。另外,电能质量的提升与电费的降低,有助于城市发展,促进城市用电量的增长以及保障社会和谐。因此,必须重视上述措施以及加大现场监督力度,减少违规现象。

  (四)加强安全性评价工作。

  县级电力企业开展安全性评价是促进安全生产管理创新,不断拉近与国际电网安全生产管理距离的重要举措。以往的县级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手段在预测事故的水平与对事故控制能力上不够完善。安全性评价是通过现代化管理手段与方式不断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发展方针,推动县级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全过程、全方位闭环管理的手段。通过安全性评价对目前的安全工作进行高质量的诊断,让相关工作人员能掌握其中变数,这也是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

  三、结束语

  要认识到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在整个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只有坚持把好安全生产管理这个关口,电力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通过严格规章制度的设立与执行,不断加强人才的吸纳与培养,不断控制违规现象的出现,才能真正确保安全生产管理的质量,才能让县级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为国家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3050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