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全管理创新论文范例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而安全生产又是靠基层班组逐项落实。下文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安全管理创新论文范例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安全管理创新论文范例篇1
浅谈煤矿安全管理的创新思考
摘 要:安全管理是煤矿的命脉,更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煤矿实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的具体体现。就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简单地做了一些分析,并就当前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均衡;瓦斯治理
安全工作是煤矿企业的命脉,没有安全,就没有生产、没有效益、没有矿区的稳定发展和职工个人的家庭幸福。因此,只有稳抓、狠抓安全生产工作,才能全面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才能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才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才能更好地保持煤矿企业强劲的发展势头。在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在煤炭市场供求关系紧张,生产超负荷的背景下,煤矿安全问题就凸显的比较尖锐。
1 煤矿安全生产的现实意义
煤矿安全生产在宏观上来讲首先它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同时也关系到煤矿企业的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其次,有利于体现安全与效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安全确保效益,安全促进效益,安全是第一位的;再有就是有利于推动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煤矿安全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全国安全工作的大局。煤矿的工作搞好了,全国的工作就取得了主动。实现我国煤矿安全状况的稳定好转,保障煤炭工业的协调健康发展不仅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更是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还有就是有利于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煤炭工业的兴旺为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创业、就业的机会。因此,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直接关系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最后,煤矿安全生产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对于区域经济发展与煤炭产业的综合发展具有广泛的价值和现实的意义。
2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具体问题
2.1 发展不均衡,安全保障设施不强
我国目前既有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大煤矿,也有各方面条件比较差的中小型矿井。一些转型中的小煤矿,开采方式落后,设施设备简陋,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安全没有保证。经过这几年的整顿,小煤矿的技术面貌虽然有所改善,但差距仍然很大。其主要原因在于小煤矿的安全生产意识不强,科技力量薄弱,安全保障水平普遍偏低。
2.2 安全管理基础薄弱
随着煤矿企业的不断发展,一些传统企业的安全管理意识不强,特别是安全管理的基础比较薄弱。目前全国约有三分之一的国有煤矿存在程度不同的采掘失调和水平接续紧张问题;主要生产设备老化、超期服役的约占三分之一,隐患相当严重。直至目前,包括部分国有大矿在内的多数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仍相当薄弱,在防范伤亡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方面,仍然是缺乏把握的。
2.3 高瓦斯矿井多,瓦斯灾害严重
与各主要产煤国家相比,我国的煤炭赋存条件较差。主要依靠井工开采,高瓦斯矿井多。随着开采深度的延伸,煤层瓦斯含量逐渐增加,防治难度越来越大。专家分析,采深每增加10米,温度升高1度,而且煤层压力增大,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增高。近两年,通过贯彻“十二字方针”,瓦斯防治工作有了很大进展,但差距仍然较大。特别是在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预测、监控等方面,都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对瓦斯突出矿井的界定,也存在一些认识和技术上的问题。
2.4 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低,整体素质较差
过去大家普遍认为煤矿安全技术落后,重体力劳动较多,招收从业人员时,只从体能方面考虑,忽视了对文化程度的要求,造成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用工制度改革,煤矿职工队伍的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大量使用农民工、农民轮换工、协议工、临时工,并且已经成为井下一线工作的主力军。据调查某矿的职工文化程度,全矿4100人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约占78%,高中及以上学历的约占22%,其中大、中专毕业生只占7%。对生产一线的职工而言,他们的文化程度则更低,有的甚至根本就没念过书,这些人是直接从农民中招进来的协议工、临时工、农民轮换工,这一代矿工在主人翁责任意识、敬业精神、纪律观念、技术水平、严细作风等方面,都需要加强培养和锻炼。
3 煤矿安全生产创新思考
3.1 提高认识,明确指导思想
煤矿企业的业主和从业人员要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好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各企业、各部门要把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现实紧迫性,动员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全力推进。
明确指导思想。煤矿企业要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重要思想,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各级、各部门要按《安全生产法》办事,加大执法力度,配足执法人员,做到依法办矿、依法治矿。同时还要大力实施科技兴安战略,积极采用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和安全生产技术,努力实现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
3.2 综合治理瓦斯,严防事故发生
针对瓦斯矿井多、事故灾害严重这一问题,在工作实践中要坚持以瓦斯防治为重点,加强矿井“一通三防”,狠抓“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十二字方针的贯彻落实。瓦斯事故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把握的。煤矿瓦斯的产生、聚集和爆炸,需要一定的前提和条件。只要防治工作到位,事故是可以避免的。治理瓦斯的十二字方针,反映了对瓦斯防治客观规律的认识,概括了瓦斯治理的三个最基本环节。我们要以“一通三防”和瓦斯治理为重点,开展安全专项集中整治。当前,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形势下,煤炭工业要当机立断,从讲政治、保稳定的高度,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综合治理瓦斯,严防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同时,要重视加强煤矿安全应急救援基地和队伍建设,建立瓦斯事故和各类事故的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
3.3 狠抓“三违”,从源头上杜绝事故
在安全理论中把伤亡事故的致因归之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但是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的发生,因为安全系统的三大要素是人、机、环境,而人是第一位的。人的因素在事故的发生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就说,事故的发生已经走入了一种“人为化”趋势。其中伤亡事故原因模式主要表现在如下:
从以上模式中可以知道:机器是人操作的,安全装置是人维护的,只有当人的操作、维护出现失误或差错时,机器、安全装置才会出现故障。因此,各类因为人和物相互作用而出现的事故,主要还是人的因素造成的事故,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大多事故的发生都是人为的结果,之所以人们说“车祸、车祸,都是人祸”也证明了这个道理。在煤矿事故中,由于其工作环境的特殊,人为因素引起的事故是举不胜举,据统计无论是国有煤矿,还是乡镇小煤矿,人为因素所引起的事故高达88.3%。对煤矿事故而言,人为事故主要表现在“三违”现象方面,职工存在侥幸心理,省能心理,利益欲望,所以要杜绝事故的发生,必须要狠反“三违”,在对人的管理上下大功夫,从源头上杜绝事故。
3.4 贯彻“科技治安”战略,不断提高煤矿安全科技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推动煤矿安全工作的巨大动力。建立煤矿安全长效机制,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安全科技基础研究、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和安全管理水平的同步提高。
煤矿企业应重视抓好煤矿安全科学技术基础研究。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故,暴露出我们在煤矿安全科学技术基础研究上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对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瓦斯煤尘爆炸,以及华北地区奥陶纪灰岩突水等灾害的形成与发展机理,还缺乏科学的认识,现有理论及其技术措施,还不能有效地防范瓦斯灾害等事故的重复发生。为此,要结合安全生产技术保障体系建设,整合和壮大安全科技资源,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其专家学者的作用,围绕制约煤矿安全的重大基础研究课题,特别是矿井突发动力的灾害机理等,组织开展科研攻关,提高我国煤矿安全科技理论水平。
参考文献
[1]钱敏,李树刚.论煤矿安全管理体系[J].陕西煤炭技术,1999,(3).
[2]郭国峰.浅谈煤矿安全管理[J].民营科技,2009,(9).
[3]刘铁敏,任伟.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煤矿安全,2000,(2).
[4]张家修.煤矿安全管理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煤矿安全,1988,(10).
[5]张生温.当前煤矿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建议[J].煤矿安全,2000,(5).
[6]韩俊德.强化煤矿安全管理推进高产高效矿井建设[J].煤矿安全,2001,(7).
关于安全管理创新论文范例篇2
浅探创新安全管理模式的方法
摘 要:“安全重于泰山”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使这门行业的生产事故发生的频率、灾害率要高于全国各行业的平均水平。频发的严重伤亡事故,不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失,还影响了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这向行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是管理模式最好的趋向,只有根据不同的环境对当前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才能把安全事故封堵在发生的源头。
关键词:安全事故创新安全管理
一、加强对施工周围危险源进行技术和人文宣传、防范于未然
施工环境周围地段重大危险源主要包括:邻街或居民聚集、居住区的工程深基坑、竖井、以及管沟的施工,要防范周围建筑物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倾斜、开裂,坍塌等意外;邻街施工高层建筑或高度大于2米的临空(街)作业面。
安全面对的群体是群众,所以要更加人性的给予宣传指导。首先要做好技术防护工作,科学的设计防护措施,使用高质量的安全防护材料;安全专家指出:用科学武装起来的施工环境会更安全。其次,还要深入群众进行广泛的安全宣传,同时给予醒目的标识语,标示语要给予人性化,不要模式化、官僚化;如“向施工场地进一步,家人就多了一份牵挂”“别在安全区外逗留,亲人期盼您的平安归来”等。
从大众心理学的基础上给予周围环境中的居民于人文关怀。由于群体居住的特点,还要每户每人给予安全宣传页。抓住孩子在家中的重要地位,在学校里展开安全教育宣传,用孩子特殊的地位真诚的“挟持”家长的配合,也不失为一种上策。在居民区内如果有必要的话,也要开展主题为“安全”群众文艺演出,同时博取群众的关心和理解,赢取他们的配合和支持。总之,对外围的施工环境危险源进行持续有效的管理。用爱心和责任心为群众撑起安全。
二、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在建筑施工企业中,有很多工程管理人员认识不到位,只考虑工程质量的好坏,不考虑施工的安全问题。有的工程管理人员没有认清自己的职责,他们认为,安全问题是企业质安部门和政府职能部门的事,根本与自己无关。甚至有的管理人员还认为,如果加大安全管理措施,势必会提高运行经费,加大工程造价,给企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还有的工程管理人员自认为经验老道,根本不管计算数据,从而导致重大安全事故。
2、施工场所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安全隐患
⑴、临时搭建的施工设备:如脚手架、支撑架、起重机以及起重机塔吊、建筑材料提升机、施工电梯等。
⑵、由于局部结构工程未能按照规定作业,或者临时建筑搭建不够牢固,从而造成坍塌事故。
⑶、高空作业安全保护措施不符合规定,或者根本没有保护措施。
⑷、因电路、电器的安装不够规范,或者作业人员缺乏安全用电教育从而导致触电,失火等恶性事故。
⑸、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在搬运过程或者吊运过程中由于作业人员的疏漏导致的高空坠落。
⑹、作业人员对于建筑设备、器械操作不当,或者对某些高危施工防护不当。
⑺、对于各种隧道、人工挖孔桩(井)等在掘进过程中因排风不畅等原因造成的人员窒息或因窒息死亡等事故。
⑻、易燃易爆等危险品没有按照规定存放、保管和使用而造成恶性事故。
⑼、施工单位饮食卫生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从而引发集体中毒或疾病等事故。
三、加强安全管理,封堵事故源头
1、增强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事实证明,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的强度大小,和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有着相当大的关系。因此要大力增强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⑴、增强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首先要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方针,加强安全知识的学习,严格按照安全制度办事。
⑵、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安全知识、技术的日常教育与培训。用安全事故对施工人员进行反面教育,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自我防范意识。
⑶、不断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外出学习。学习外地、外公司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模式,然后将这些经验应用到本公司的安全管理中来。
⑷、打造本企业的安全文化。是通过重视人员的管理,机制的建立,系统的完善,营造出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
2、建立安全生产负责制度
施工企业在建设项目开工前,首先要建立安全生产负责制度,要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作为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要将安全管理工作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要编制工程建设安全计划,建立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并和安全管理人员签订目标责任书。
3、做好施工前的安全管理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预防为主”的原则进行安全管理工作安排。
⑴、做好施工前的安全管理准备工作
施工前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它关系到整个工程期间的安全管理问题。因此,要严格分析工程特点,做好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认真编制有关安全的技术措施。
在施工的准备期间,企业要对全体员工做好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把将要实施的工程的特点、工况以及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给全体员工进行认真分析,以便员工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参照实施。同时,企业要加强安全技术的培训和考核,严格把关,争取将安全事故处理在萌芽状态。
⑵、加强落实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计划
在施工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建设项目,制定具体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施工安全管理。要严格按照工程要求进行施工,严格执行工前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制度;严格检查易发生安全问题的各应力支撑系统;严格按照安全计算模式搭建卸料平台;安全管理人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巡视,及时发现并纠正各项未按照安全操作规程的违规行为。
⑶、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标准 对各项指标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在第一时间进行整改,有效地排除安全隐患,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总之,只有大力加强创新安全管理模式,才能有效地封堵安全事故源头。施工安全问题是涉及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因此,作为工程建设管理人员一定要认真分析工程以及施工现场的特点, 严格制定安全管理机制,做到“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