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管理学论文>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专业相关的论文锦集

诗琪分享

  知道旅游管理的论文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整合关于旅游管理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希望你喜欢哦。

  旅游管理专业协同创新实践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实践教学是高校为了强化人才培养效果,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而根据教学计划安排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的统称。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实践性、应用型很强的一门专业学科,构建科学的实践教育体系能够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保障,实现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有关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王斐斐认为当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课程比例、课程内容等方面存在不合理因素,并且课程安排缺乏连贯性,因此在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时应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增加实践学时,充实实践教学内容,增强实践教学的连贯性[1]。杨慧认为协同创新理念能够科学地指导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高校、企业及旅游相关部门共同构建协同共享平台,推进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过程,完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2]。陈玉涛认为培养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必须构建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对实践教学课程、实践教学基地、师资队伍、考核机制进行整合[3]。陈炜运用系统研究方法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保障、教学管理、教学评估五个方面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讨培养适应泛北部湾区域旅游发展的应用型旅游人才[4]。

  因此,在当前高校积极推进转型发展时期,旅游管理专业应根据地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协同创新理念为指导,构建科学的实践教育体系,培养优质的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主动担负起为旅游业发展注入新动力的使命,推进地区旅游经济转型升级发展。

  一、旅游管理专业构建实践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六部门共同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均明确提出引导、推动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2015年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实施意见》指出推动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高等教育服务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在高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天然的实践性特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得以强化,构建科学的实践教育体系保障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成为必然趋势。

  (一)符合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科学的实践教育体系是全面培养既具有旅游专业理论知识,更具备高超的旅游专业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条件。旅游管理专业基础理论的厚度能够扩展学生的创新性,丰富的实践操作技能能够有效迎合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构建科学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育体系,能够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全面考核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旅游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强化旅游理论和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凸显解决问题、沟通协调、综合管理等专业核心技能,适应旅游行业发展的需要。

  (二)适应旅游经济发展对旅游管理人才实践性的要求

  科学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育体系是旅游管理专业适应高校转型发展的基础,也是培养适应旅游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保障。旅游行业需要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应用型人才, 实践操作能力是旅游管理人才的重要衡量标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要重点突出人才培养的实践性特点和职业教育属性。从旅游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着重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职业意识及职业能力。构建科学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育体系是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符合我国旅游经济壮行升级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旅游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旅游管理专业协同创新实践教育体系

  协同创新是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育的科学指导思想,实践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创新创业理念的指导下,从实践教育的内容体系、目标体系、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育体系(表1),更能够体现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型、实践性和创新性特点。

  实践教育内容是实践教育体系目标任务的具体化,以基础实践能力训练作为出发点,结合科学研究实践、专业时事评析、专业研讨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育目标体系是协同创新实践教育体系的基础,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实践教育保障体系是协同创新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撑条件,对于实践教育的软件和硬件具有非常严苛的要求。实践教育评价体系能够科学评价协同创新实践教育的效果,是协同创新实践教育体系构建的科学反馈体系。

  三、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育体系构建主要措施

  (一)明确实践教育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宗旨,培养适应旅游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创新性旅游人才。在实践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要遵循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规律,体现旅游产业的发展需求,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提升。协同创新教育理念是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育体系构建的科学指导思想,注重整合校内外各项资源,搭建协同平台,实现专业理论、应用技能、综合实践有机结合,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设置具备创新导向的实践教育内容

  实践教育内容是实践教育体系任务的具体分解,实践教育内容安排要体现创新性。基础实践能力是创新实践教育的基础,在夯实旅游管理专业基础实践能力的基础上,逐步渗透具有创新体验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性特点,增加创新意识培养的内容,提升学生理论应用能力,培养既懂理论又能实践的创新性旅游人才,满足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阶段对高素质、强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三)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队伍

  师资队伍是实践教育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践教育效果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旅游管理专业必须通过“走出去、引进来”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鼓励教师进行技能培训,主动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充分掌握行业发展趋势。引进企业优秀管理人员与一线工作人员充实到教学一线,担任实践指导教师。完善规章制度,建立一支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专职和兼职结合的多元化“双师型”队伍,提高实践教育教学质量。

  (四)完善实践教育评价机制

  实践教育评价机制能够明确反馈实践教育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的实践教育评价能够促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实践教育评价应贯穿实践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建立学校、企业、学生、社会“四位一体”的协同评价机制,及时将评价效果进行互通反馈。加强实践教育教学过程的指导与监控,健全实践教育评价制度,做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不断完善实践教育体系,促进实践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旅游管理专业设置乡土历史文化课程的研究

  一、旅游管理专业设置乡土历史文化课程的必要性分析

  (一)现有历史文化课程内容设置不健全

  乡土历史又称地方史,包括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在内的国内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几乎均设置有《中国历史与文化》等类似的历史文化课程,内容涉及宗教、建筑、艺术、音乐、文学等板块。但是,大多数教材都是从宏观层面来讲述整个中国的历史文化进程,内容过于宽泛繁杂,十分缺乏乡土历史的微观教育。而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导游服务方向与旅游规划方向,是为地方服务,并和地方文化结合十分紧密的专业方向。因此,各地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应结合本地域历史文化特色,有针对性的开设乡土历史文化课程,这样有助于弥补现阶段历史文化课程设置不够健全的缺憾,有助于让他们深刻的了解本地的乡土历史文化,更好地为地方旅游业的发展服务。

  (二)学生乡土历史文化知识储备不充分

  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所受中等教育的背景大多由普高和少量职高组成,且文理兼收。由于受我国长期以来的高考应试教育影响,理科生和职高生在高中阶段,缺乏对历史文化知识的涉猎,更不用谈及乡土历史文化知识。因此,课题申报者通过多年的一线教学和调查统计认为:对于和地方文化结合紧密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而言,有必要补充基础的历史文化知识,进而完善其知识结构。

  (三)现有历史文化课程设置与行业实践脱节

  设置文化类课程的作用,不仅在于从源头上提升学生内在素质,同时也要和行业实践相结合。现有历史文化课程的设置,因为乡土历史文化部分内容的缺失和教学方法的陈旧,以致和行业严重脱节。例如,乡土历史文化几乎是各省市导游资格考试的内容之一,从拓展学生就业途径来看,开设乡土历史文化课程,有助于立志做导游的学生顺利通过导游资格考试和提升其内在素质,但是,由于乡土历史文化课程设置的缺位,以致于学生都要通过上各类补习班来获得相关知识,最重要的是,由于没有针对性的开设该门课程,学生就业后往往要经历很长的二次培训过程。笔者前期已对部分在校导游服务方向的学生,及毕业后仍从事导游服务工作的学生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做了相关数据分析和必要性分析,结果显示这门课程对于在校生的学习和毕业生的就业都很有帮助。

  (四)现有历史文化课程教学模式单一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历史文化类课程多以课堂“照本宣科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主,较少引入专题知识讲座、景区实地教学等方法,因而多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这也使得教学内容多停留于枯燥的文字上,无法满足现代高校教学的新变化,更谈不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我们要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手段和方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引入实践环节,让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一种文化共识。如,笔者在《中国历史与文化》的课程教学中,率先改革性的增设了“大足石刻”、“三峡文化”等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收效甚好。

  二、旅游管理专业中乡土历史文化课程的设置原则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1.在教材的编撰过程中,要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教材框架的搭建或以该地区历史发展的时间线索为纲,或以地方历史文化的不同板块为纲,也可以该地区所辖范围内的更微观地域为纲。总之,要根据教学需要,清晰地梳理出该区域的地方特色。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得理论性课程能够更好地为实践性课程提供指导[1],不仅要更多的引入案例教学,使空泛的理论知识能够“落地”,增加学生的认同感,同时,要积极引入景区实地教学、行业精英专题讲座等新的教学方法,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只有业内人士的现身说法和学生的切身经历,才能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经验性与科学性原则

  国内大多数高校都没有开设乡土历史文化课程,没有成熟的教学模式可供借鉴,教材和专业的教师队伍也相对匮乏。因而,开设这门课程的难度很大,只有从事历史文化教学工作的一线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在教学内容选择、教材的编撰、教学方法和课程的设置等方面多做尝试,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不断加以调整,以期实现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三)多元化原则

  1.不同的专业方向要实现多元化教学,根据各个专业方向的特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突出各专业的特色和重点。

  2.在课程性质上实现多元化,根据不同专业与地方历史文化联系的紧密程度,可以设置为专业选修和专业必修两种类型的课程。例如,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导游和策划方向可将该门课程设置为专业必修课,其他方向可设置为专业选修课。该课程需打破理论与实践断档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引入专题知识讲座、景区实地教学等现代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多元化。

  (四)市场导向性原则

  旅游管理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我们要以实现学生的顺利就业为首要目标,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衡量办学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2]只有根据旅游业发展的新变化和旅游行业对于人才能力的新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的设置,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实用性人才,才能实现地方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2]。   三、旅游管理专业中乡土历史文化课程的设置名称及内容――以重庆为例

  为更好地探讨旅游管理专业中乡土历史文化课程的设置问题,本文在下列论述中将以笔者所在的重庆地区为例。

  (一)课程名称

  根据重庆地区的区域历史文化特色,将课程名称暂定为《巴渝历史文化概论》或《重庆地方文化》。课程体系主要依据重庆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设置。

  (二)课程性质

  重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大多设置有旅游策划、导游服务等专业方向。在进行课程性质的设置时,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与地方历史文化的联系紧密程度,分别设置为专业选修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如,旅游策划、导游服务专业方向主要为地方旅游业服务,它们与地方历史文化联系十分密切,因而可以将乡土历史文化课程设置为专业必修课程;而其他专业方向相对于旅游策划、导游服务专业而言,则与地方历史文化联系不那么密切,故可以将乡土历史文化课程设置为专业选修课程。

  (三)课程内容设计

  1.理论课程内容设计

  首先,可以按时间脉络厘清重庆地区的历史文化发展进程,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认知,搭建一个宏观的知识网络;其次,选取重庆地区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旅游景点(景区)进行分章节详细讲解,使学生感受其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激发学生主动了解和学习的欲望。最后,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入案例教学法和课堂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进一步提升其主动和创新学习能力。

  2.实践课程内容设计

  实践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巩固理论教学的成果,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因而,实践课程内容设计可针对理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章节开展,选择贴近现实、易于操作,有利于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实践项目。例如,以“游客眼中的大足石刻历史文化价值”为题,以分组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先设计好调查问卷,然后深入景区进行问卷调查,最后根据调查结果完成期末课程设计。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可以锻炼其社交能力。毕竟大学教育更多的是主张学生更多、更好地融入社会,在社会实践中丰富人生阅历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而不是死读课本知识。

  (四)教学时间安排

  根据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性质,设定不同的教学时间。一是,旅游策划和导游服务方向是专业必修课,教学时间安排如下:每周3课时,按18周计算,总计54课时。其中,理论课程教学时间安排为42课时,即1-14周均为理论课程教学;实践课程教学时间安排为12课时,即15―18周均为实践课程教学,这段时间用来完成分组专题讨论、期末课程设计等实践性作业。二是,其他方向为专业选修课,教学时间安排如下:每周2课时,按18周计算,总计36课时。36课时均为理论课程教学时间,期末以课程论文或者试卷考评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旅游管理专业中乡土历史文化课程的教学手段与方法

  打破传统的“照本宣科式”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引入项目教学法、专题知识讲座、景区实地教学、分组专题讨论等教学手段和方法,实现枯燥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开拓学生视野,还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有别于以课堂归纳、分析等为主的传统教学手段,着重强调以实践应用为核心的教学思维,从项目选题、相关信息收集、方案设计、修改、实施和评估方案全由学生独立动手完成,教师只起着答疑解惑、组织和引导的作用。其显著特点是“以项目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3]。例如,关于巴渝历史的大体演变过程,以及“重庆”一词的由来可由学生首先查阅相关资料,老师再着重补充教学,该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老师唱‘独角戏’”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

  (二)专题知识讲座

  在课堂教学之余,定期邀请从事相关研究或工作的专家学者、行业精英给学生举办专题知识讲座。同学们从中既能获得比较纯粹的历史文化知识,又能了解更多实用的职场信息。这样教学方式可以实现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促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目的。

  (三)景区实地教学

  景区实地教学法,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领悟和学习知识的方法。比如,在经过一定的课堂知识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位于重庆市主城区的磁器口景区进行实地教学,结合景区实物给学生讲解距今1000余年的文化知识,实现枯燥的课堂教学向生动的现场教学的转变。

  (四)分组专题讨论

  老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有意义的知识点组织全班同学分组讨论,让他们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老师最后做出引导性点评。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而且还能加强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实现信息的“多向流通”。

  五、结语

  根据旅游行业和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加快乡土历史文化课程专业教材的编撰和教师队伍的组建;革新传统教学模式,制定新的培养目标,完善课程设置体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兼顾全局性与地域性,实现宏观与微观的有机结合。通过乡土历史文化课程的学习,学生既可以掌握扎实的历史文化知识,又可以将所学理论知识用于导游讲解等具体实践当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还可以更好地为地方旅游事业的发展服务。


旅游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1.旅游管理类的毕业论文范本

2.关于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3.浅谈旅游管理的毕业论文

4.安全教育旅游安全论文题目

5.旅游管理类的论文3500字

    4062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