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科毕业论文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该行业需要从业人员既懂旅游业务知识,又具备较强的英语表达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事实上这样的人才在现实生活中相当匮乏。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旅游管理专科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旅游管理专科毕业论文范文一:职业教育旅游管理课程增强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蓬勃兴起,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专业成为一个新型学科,在我国已有二十年的时间。作为一门应用型操作性较强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现代社会企业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本文以旅游专业课程有效教学为切入点,提出一些参考建议,希望对本专业教学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课程有效性;教学设计;旅游管理
0引言
国外旅游教育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专业设置始于60年代末,80年代为大发展时期,仅美国目前综合性大学设置该专业的院校就有200余所。而我国旅游管理专业与国外相比发展较晚,自1981年南开大学、西北大学开办旅游管理教育以来已有30余年,据2013年高校信息查询系统统计,目前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相关院校已有500多所。旅游专业蓬勃发展呈多元化趋势,但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与教育萎缩现象共存,许多专业毕业生毕业后无法满足企业用人单位的需求,缺少实践操作经验、应变能力低、组织策划能力,学生就业率低,知识与技能无法胜任岗位的需求,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学生在校学习时重理论轻实践,教师课堂教学缺少新颖性,效果不理想。特别是职业教育,以培养具有岗位操作技能人才为目的,强化课程有效性,理论与实践保质保量,增加学生应用操作能力是教师教学设计的重点。
1增强课程有效性首先要了解社情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刚刚兴起30年,许多高校开设的课程多互相借鉴参考,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不合理,开课前缺少对社会企业用人单位基本要求的研究调查,导致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科目繁多,针对性不强,很多时候出现教学内容重复学习现象,这虽然可加强学生的知识巩固但更多时候一些可以自学的课程却占据了学生的课堂时间,专业教学体系设置的不合理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因此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应先保证开设课程具有有效性。教育需遵循社会规律,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满足社会需求、岗位需要,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学生的职业能力影响就业率的趋势,培养合格的职业人是目前高职院校的基本原则。所以在开设专业课前应先做前期社会调查,走访并了解目前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基本要求有哪些,期望值如何,哪些技能是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掌握的,哪些是工作中可以后期掌握提高的,这种在经过调查后的课程规划有助于学生掌握更实用的基础知识,课程更具目的性。以学以致用提高院校就业率为出发点,将传统的重文化理论转向重就业技能,以就业能力为导向开发课程、设计课程。
2增强课程有效性需了解学情
教师在进行学情分析时要注意切记虚假、空洞。通常教师采用访谈、调查、观察、测验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研究分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真正立足于学生,不可空洞泛化,并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其次分析不可停留在表面。有些教师由于缺乏洞察本质的能力使调查分析浮于表面,未做深入剖析,分析出来的学情也无法起到太大作用。所以增强课程有效性需深入了解学情,这需要教师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与实践研究能力和具体方法。教师以学生角度为出发点,通过正确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研究,正确有效地进行分析。
3增强课程有效性需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提高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有效性还应明确各个教学目标。高职教育课程的有效性与人才培养模式的质量和目标密不可分,设计并制定行之有效的阶段目标,从最基本的课程目标到学期目标到人才培养方案目标都应一一明确。教师了解各单元各阶段目标后进行课程设计,在讲授课程时注重人才目标的培养,特别是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进行强化,培养学生的职业态度与荣誉感。
4增强课程有效性需优化教学策略
职业教育以能力为导向,是高等教育的补充形式,与社会的经济联系更为紧密,目前高校工程任务化加速发展,旅游管理专业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求掌握人文、历史、地理、英语、计算机、服务礼仪、餐饮管理、市场营销等学科内容,综合性素质性较强。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方法,改革教学模式。
4.1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采用多维教学资源
把握经典内容与新知识的关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导入新方法、新技术、新知识、新材料和职业标准,引经据典基础上巩固经典内容,扩展新理念、新动向、新知识。旅游管理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利用多媒体信息以项目教学为载体,以岗位工程为导向将教学内容模块化,分单元、分任务、分模块,使课程内容贴近前沿、符合岗位需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4.2创新教学方法,情景模拟中应用知识
旅游管理专业岗位主要为旅游企事业单位、酒店培养从事酒店管理、导游工作、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需要具有较强应变能力、沟通能力和适应能力。良好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是工作的基础。情景教学模式恰好有利于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特别是组织、领导、协调能力,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连接的“桥梁”。情景模拟课程可以激活课堂,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以增强学生知识理解能力,增强课程的有效性,但对教师的要求较高。
5结语
促进课堂有效性,保证教学效果,质量是教师教学设计的基本出发点。教师要以“关注学生”为出发点,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合理设计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资源激活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讲究语言艺术是提高课程有效性的必要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多学习、多观察、多思维,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使所教内容符合社会主流、符合岗位需要、符合学生兴趣。
参考文献:
[1]叶秀荣.情景教学在日语阅读中的运用[J].文学界(理论版),2011(07).
[2]王莹.旅游服务专业课案例分析教学模式初探[J].职业技术,2011(06).
[3]刘贵朝.中职旅游课堂中案例教学的意义与案例选择[J].青年文学家,2011(19).
[4]朱晓慧.旅游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法研究[D].辽宁大学,2011.
旅游管理专科毕业论文范文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考核模式研究
摘要:学校在实习生管理上,要不断地完善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生考核制度,规范管理。在管理体系上实行点面结合,学校统筹全面管理,教师分点具体监督指导,这样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将实习中出现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实现学生、学校、企业、社会共赢。
关键词:旅游管理;考核模式
一、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旅行社实习存在的问题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学生思想认识的问题,也有实习基地旅行社管理上问题,也有学校管理及带队教师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加强实习成绩考评改革,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将是改革的最终受益者。
(一)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专业实习重要性认识上有差距,学生对专业实习的准备不足,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由于岗位实习大多开始时在基层部门或旅游一线,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作息时间也与在校时不同,有些同学很难一下适应,实习和工作积极性不高,对实习有畏难情绪。再加上从事的是服务性行业,感觉“低人一等”,心理落差大,稍有困难就退缩,甚至于产生抵触情绪,实习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由于以上原因,致使一些学生对实习企业文化的融合能力和适应能力差,很难尽快进入工作状态,更不要说管理者角色了,效果不尽人意。
(二)旅行社对实习生的管理缺乏规范。
旅行社是学校职业教育的合作单位,是学生接触旅游行业、认识社会、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旅行社作为企业的管理与学校的管理有很大的区别,旅行社对实习学生没有明确管理标准,学生自己也日渐松懈。学生在旅行社实习过程中,许多旅行社对实习生的管理等同于在岗职工,没有针对性的制度和规章。还有一些旅行社把实习学生当成低成本的劳动力,缺乏参与培养的过程。即使实行“总经理导师制”,个别老总也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很好履行教育指导的责任,使管理流于形式。旅行社安排给实习生的岗位大多是服务性的,管理层的实习内容较少。实习中学生的报酬不能与能力及工作表现挂钩,更不能与旅行社职工同工同酬,学生缺少创造性地应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影响学生的工作热情和毕业选择。
(三)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内容过于强调技能和操作性,只关注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于职业道德与职业心理素质方面的内容很少关注。
这往往导致用人单位有意见,带队教师疲于应付。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心理素质方面如何影响到学生未来职业道路的宽度和长度,要为学生发展前途做好打基础工作,既要重视学生能力素质培养,更要重视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克服浮躁的从业心理,培养学生顾客至上的职业信念、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精诚团结的团队精神,引导学生树立行业自豪感。在保证学生圆满完成专业实习任务的同时,也使旅游行业职业道德内化到学生的思想之中。带队教师要把学生在实习中表现出来的职业道德及职业心理素质方面的突出问题,用人单位的意见及建议,收集整理,向学校进行反馈,并在以后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案例剖析,有针对性解决学生思想中的问题。
(四)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生的实习考评不够细化,学生实习缺乏可操作性规范要求。
学校应该制定符合旅行社职业要求、经营现状和现代化技术应用情况的考核标准,考评内容应该细化具体,成为实习生进行旅行社岗位实习的指导,使学生的实习有规可依,同时还可以减少专业实习内容 与行业实际脱节的现象。处理好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做的事情有许多,较为迫切的是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成绩考核评定入手,促进学生在旅行社实习有更大的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成绩考核评定不仅是对学生实习质量和状况的检测和评定,同时也是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二、充分发挥专业实习考核成绩评定的作用,提高实效性
对实习学生实习中各项工作考核成绩评定,能引导、激励、调节实习学生的实习活动,促进学生出色完成实习任务,实现实习教学目标。
(一)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成绩考核能引导学生成长向教育期望的方向发展。
专业实习考核能促进实习生认真对待实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专业知识的求知欲望、表现欲望,触动学生的创新灵感,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求不同的解答问题方法及结论。带队教师应该在专业实习考评过程中肯定学生的创新见解,鼓励学生有不同于书本的创新性思维活动,从而在实习考核评定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在旅行社岗位实习活动,受考核评定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积极或消极的内心体验,教师应及时引导他们的职业认同感,从而养成他们良好的职业道德,抑制不良的行为;同时,带队教师和旅行社管理者应不断反思、改进自己的管理工作,从而确保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工作和专业实习成果发展方向的正确性。
(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成绩考核评定能提供信息反馈,完善实习工作。
专业实习成绩考核评定就是对学生在旅行社的品德行为表现,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途径,按照一定的考核标准进行事实或价值的判断。通过考核,能使实习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找到差距,明确努力方向。教师在教育管理上也可以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提高专业实习的实效性。学校也能通过考核,总结学校高职专业实习工作,肯定成就,找到不足,解决问题,为进一步改进职业类专业学生实习工作提供借鉴和经验。
(三)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成绩考核评定能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由于实习学生成绩考核评定是在事实分析的基础上作出价值的判断,它体现了评价者的赞扬或批评的态度,能够促使学生努力地去掌握这些标准,而且不断地明确自己的认识和行动与这些标准相符合,从而能够激发内心积极上进的动机,发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不断进步,调控专业实习中言行的正确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受到表扬的学生,常常是加倍努力,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没有受到表扬的学生,会自警、自省,产生争取上进的迫切愿望。学生会在互相比较中自我激励,迎头赶上。
三、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成绩考核评定模式研究的必要性
结合专业实习的实际,与时俱进,探究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成绩考核模式,对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以及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等都十分重要。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成绩考核评定模式的研究是培养旅游业人才的需要。
旅游行业迫切需要既掌握服务知识技能,又能解决工作中所发生实际问题的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而培养这样的人才仅依靠灌输知识是无法达到的。因此,注重专业实习是培养旅行社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对旅游管理专业进行学生专业实习成绩考核评定改革,无疑是抓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能有效满足社会和企业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成绩考核评定模式研究是专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变革加速、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周期短的当今社会,要使学校培养的毕业生能够满足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需要,学生必须不断地学习旅游管理专业方面的新知识新内容,以适应职业岗位的变化,个人的职业发展要求,保证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学生在校内专业课程学习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并且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旅行社专业实习过程中,有利于将在校培养的学习能力和方法运用到实习中,解决专业实习遇到的不同于理论知识学习的问题,方法更加多样灵活;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调动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职业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成绩考核评定改革有助于推动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发展,影响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成绩考核评定模式研究是促进学生能力全面发展的需要。
专业实习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产学结合的重要教学环节。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通过实习,学生在旅行社从事和企业员工一样的服务实践活动,既是检验学生所学专业课程情况,也是提高岗位职业技能的过程。通过实习,学生可以在一个与“模拟”教学不同的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以旅行社“员工”的身份从事顾客接待、咨询服务、带团导游工作,承担工作岗位相关的职责和义务,学习相关工作经验,并且获取一定的劳动报酬。学生从一贯的课堂学习生活中走进实习工作环境,既兴奋激动又充满了向往。因此,进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成绩考核评定改革,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四)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成绩评定模式研究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学校在实习生管理上,要不断地完善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生考核制度,规范管理。在管理体系上实行点面结合,学校统筹全面管理,教师分点具体监督指导,这样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将实习中出现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实现学生、学校、企业、社会共赢。解决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发挥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成绩考核、评定的激励、调控、引导的作用,形成科学合理的专业实习考核评定模式,促进学生专业实习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推动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模式反思与创新侯国林旅游学刊2004-12-30
2、旅游环境容量研究:从理论框架到管理工具张骁鸣资源科学2004-07-20
旅游管理专科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2.旅游管理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