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管理论文>

国际旅游管理论文

家文分享

  旅游管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小编整理了国际旅游管理论文,欢迎阅读!

  国际旅游管理论文篇一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与高层次人才管理

  摘要:本文在阐析高层次人才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海南高层次人才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建立人才甄别机制,降低人才引进风险;多管齐下、加强高层次人才管理,促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等建议。

  关键词:高层次人才 海南省 国际旅游岛

  当前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工作正如火如荼。要实现国务院对海南提出的“二区三地一平台”(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的战略定位,亟需一支具有强大支撑力的人才队伍。而高层次人才是人才队伍中的精英与帅才,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其数量多少、质量高低直接关系着海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进程。

  一、高层次人才的内涵与特征

  人才学专家王通讯认为:“人才是指在社会劳动中,以自己较高的创造能力,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某种比一般人较大贡献的人。”而高层次人才是指在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有较深造诣和较高威望,能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做出卓越贡献并处于领先地位的专业技术人才群体。海南作为一个经济不发达省份,要想集聚和留住高层次人才,首先要把握高层次人才的特征。

  1.生物性和高时效性。生物性体现在人力资源是以人身为天然载体,存在于人体之中的一种“活”的资源。因此对高层次人才的开发利用,必须遵循生理学与心理学的规律,考虑生理的限度、时间的弹性和风险的防范,不能过度劳累和超负荷使用。“时效性”指人力资源的形成、开发和使用都具有时间的制约性,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开发和有效利用,其效用会大大降低。因此把握好高层次人才发挥最佳的峰值年龄和黄金阶段,科学地开发、合理地利用,不仅能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创造性,而且能够延长高层次人才的时效性。

  2.高目标的成就动机。高层次人才学历层次较高,成就动机的需求也比较高。多年求学生涯中的孤独寂寞与艰辛努力,使他们比常人具有更强烈的建功立业、实现个人价值的愿望。他们朝气蓬勃,敢拼敢赢,在工作中勤奋敬业,刻苦钻研,表现出较高的职业目标和成就动机。抓住时代脉搏,紧跟世界先进水平,多出成果、快出成果是他们最大的愿望。因此,能否为高层次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如仪器、设备、资料、人才,保证其事业的成功和个人价值的实现,直接决定了高层次人才的去留。

  3.工作高难度性和成果高价值性。高层次人才大都具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精湛的学术造诣,是某一学科领域的带头人,承担着领先性和前沿性课题。这种新颖的学术研究,没有现成的研究成果或前人的实践经验可参考,只能通过自身的研究探索,走前人未走过的路,不断进行新发现、新发明、新突破,显然具有高难度性。而一旦这种创造实践成功,必然会产生具有重大社会价值的创造成果。这种创造成果无论对社会发展、还是对科技发展、企业发展均具有高价值性意义。因此如何及时对高层次人才的贡献进行肯定和鼓励,以保持高层次人才长期高效的工作积极性有重要的意义。

  4.高创新能力与坚韧不拔的个性。高层次人才具有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分析问题角度新颖、独特,善于对现有的知识成果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推陈出新,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具有很高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在创新求索的过程中他们可能面临着千百次的失败,越挫越勇、百折不挠的意志力在他们身上体现得相当充分。这种优良的个性心理品格是在长期追求卓越目标的创造实践生涯中熏陶而造就的。因此我们要发自心底地尊重人才,尊重高层次人才的创造性劳动。

  5.高自由性和高流动性。高层次人才是通过使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进行创造性地活动,为社会创造价值。这种活动的自由度很大,不受地区、资源等环境的限制;从主观上来说,高层次人才渴望自我价值的实现,具有独特的学术性和强烈的事业心。学术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学术研究则是他们的生存方式,事业发展的基础和空间是他们关心的重点。如果一个地区无法让他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做出有价值的成果,他们就会做出理性决策,带着知识流动到其他地方去。因此,我们不仅要努力做好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还要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使引进来的人才能够呆得住、留得下。

  6.引进成本的高昂性。高层次人才一旦调离,在原单位的业绩资本、人脉资源、长期信任资本等将变成沉没成本,无法回收。同时,跨区域流动的住房交易成本、水土适应问题、配偶异地分居或重新就业问题、子女转学问题等,都将构成引进人才必须正视的直接成本。另一方面,由麦克利兰的“冰山模型”可知,个人潜质具有隐藏性,加上招聘时信息的不对称和道德风险,导致引进人才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不匹配构成了人才流动的风险成本。因此,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成本相当高昂,我们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时,要合理选择,适度权衡,保证高层次人才的引进质量。

  二、海南省高层次人才的现状分析

  随着生产方式和区域经济结构的转变,具有创造性智力特征的高层次人才集聚无疑会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因此,谁拥有了高层次人才,谁就抢占了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在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拥有更多的主动权。海南省政府充分认识到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性,先后出台多项政策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这些政策有效激发了内地及海外的高层次人才投身海南建设的热情,海南省人才总量不断扩大。但现有高层次人才仍不能满足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缺乏。截至2010年,海南省省属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14.34万人,其中高级职称9,749人,占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6.79%,比全国的平均水平低2-3个百分点,尤其是有一定影响的高级专家、学术学科带头人和工程技术权威奇缺。作为科技领军人才的两院院士只有区区的几十位,而且都是通过“双聘”引进的院士,海南本土培养的院士尚属空白。具有高创新能力的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及重大科技成果发明人和著名企业家的数量严重不足,制约海南科研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   2.行业结构分布不合理。目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主要分布在文化、教育、卫生领域。以2010年为例,海南文化教育卫生领域高级人才9152人,占 93.8%,比全国同类人才队伍比重高近35%,而工农业生产部门明显不足。《海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海南在天然气、石油化工、热带作物、水产业、畜牧业、旅游业、电子信息、建筑设计等支柱产业的高层次人才相当短缺,急需高薪重点引进。尤其是具有国际水平、战略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的高层次自主创新人才、学科带头人、优秀企业家、高层次管理人才的严重不足,已成为海南顺利实现国际旅游岛“二区三地一平台”战略的瓶颈。

  3.区域分布不均衡。从地区来看,大部分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集中在海口、三亚等大城市,其它一些地市屈指可数,中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人才严重不足。从单位来看,高层次人才大多集中在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企事业等基层单位人才匮乏,且专业不对口、人岗不匹配等人才浪费现象时有发生。高层次人才配置不合理、人才分布与国际旅游岛的战略布局不协调,使海南省原本就不容乐观的人力资源状况雪上加霜。

  4.区域吸引力不足。一方面,与东部沿海省市相比,海南省经济不够发达,缺乏支柱产业且基础设施落后,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另一方面,海南省与大陆隔海相望,物流不便,岛屿型经济特征明显,CPI消费价格指数比大陆其他省市高出许多。因此,低收入高支出的怪圈是海南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一个障碍,也是人才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5.人才的集聚效应缺乏。海南现有人才市场化程度不高,高端的学术交流渠道较少,没有建立起人才资源共享的智力支撑平台,无法实现人才的区域化、市场化。各部门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只能靠自己的实力单打独头,由于缺乏整体科研团队的支撑,加上实验设施配套跟不上、图书资料不齐全等因素限制,高层次人才的效用大打折扣,无法在本省区域内形成较大规模效应,大大降低了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效用。

  三、因地制宜,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模式

  一方面海南要正确认识到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对加快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大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提高人才引进速度,尽快提高海南高层次人才的总量。另一方面要正确看待海南由于经济发展滞后,能够用于人才引进的资金有限的客观事实,科学地创造时间合适、薪酬可行、形式灵活的人才引进模式。

  1.有目的、有选择地引进急需的人才。应遵循按需引进、重点引进、讲究实效的原则,着眼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围绕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等目标,重点引进重点工程、重点学科、高科技攻关项目等建设急需而自己培养又很困难的自主创新人才和学术带头人。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等方式,加大对热带特色农业、现代新型工业、现代旅游服务业,以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海洋研究、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的产业专家、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引进。

  2.打破身份界限,推行人才柔性流动。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新理念,加强人才柔性引进工作。积极制定鼓励高层次人才来琼创业政策,放宽创业条件,降低企业创业门槛,提供优惠配套服务。推行重大项目招标和首席专家负责制,采取特聘、兼职、项目合作研究、技术入股、技术承包、人才租赁等形式,鼓励高层次人才在履行与所在单位合同的基础上,来海南从事教学、科研、咨询、投资、创业发展等活动。建立并规范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柔性引进机制,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尽最大努力将高层次人才的创新思想、智力资本和科研成果引进来,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智力保障。

  3.发挥特色优势,积极引才引智。第一,打好环境牌。海南风光秀丽,生态环境优越,素有“健康岛、长寿岛”美誉,是中老年人度假、休闲、康复、养老的理想场所,可采取延长退休年龄、返聘方式吸引离退休高层次人才以旅游、度假和定居等方式为海南发展服务。第二,打好气候牌。针对海南独特的气候与地理环境优势,与内地著名高校合作办学,探索“驻校教授制度”、“讲座教授制度”等,实现高层次师资人才的共享。如海南大学在每年的12月-1月开办特色的“冬季小学期”,请北大、清华、南开、复旦等名校名师授课讲学,使寒假前夕的校园充满浓郁的学术氛围。一方面学生不出校门即可享受优质教学资源;另一方面,老师也可目睹名师风采,开拓学术视野。第三,打好感情牌。充分利用海南是著名侨乡的优势,做好国际旅游岛的宣传工作,调动乡贤爱国爱乡的热情,吸引世界各地的琼籍企业家、科学家、教育家、技术专家等高级人才,回海南投资、创业、兼职、讲学等,参与建设国际旅游岛。

  4.建立人才甄别机制,降低人才引进的风险。在人才引进热潮中,要建立一套科学的人才甄别机制,去粗取精,以提高引进人才技能与职位的匹配性。首先,提高信号显示强度。在高层次人才招聘中,提高学历、职称、证书等“硬件”标准的要求,强化对引进对象科研能力的筛选。尤其是注重论文质量和科研成果的筛选,以吸引真正具有良好知识储备、丰富经验以及杰出创新才能的高层次人才为琼工作。其次,做好人才素质测评工作。结合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通过生理测评、心理测评、知识测评、情境模拟等素质测评工具,对引进对象的知识、经验、能力、品质、道德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估。确保引进对象的能力、特长、气质、性格等与岗位合适搭配,以提高与用人单位需求的吻合度。第三,做好背景调查工作。通过电话或调查问卷等方式,向引进对象以前的工作单位验证其教育和工作经历、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等相关信息的真实性。了解引进对象离职原因、求职动机、个人品质、合作能力等冰山模型水下部分隐藏的特质,以避免人才引进中的“晕轮效应”,降低人才引进风险。

  四、多管齐下,造就强有力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1.加强本土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在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要加强本土人才的选拔和培养,避免出现“外来的和尚好念经”、“重远才轻近才”的误区。首先,要紧紧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目标,以满足重点发展行业的人才需求为重点,制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与发展布局的战略性规划。其次,要创新培养模式,加强产学研合作。以海南现有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以联合培养的方式,选派热带高效农业、石油化工业、海洋产业、旅游业等特色产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到国内外知名企业和跨国公司等参加专业培训或锻炼实习。第三,要大力推进“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的人才培养模式,发挥领军人物对青年人才成长的传帮带作用,形成优秀人才团队效应,加速本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开发,为国际旅游岛建设夯实基础。   2.促进高层次人才的合理布局。根据《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海南将分成五个功能经济区:琼北综合经济区、琼南旅游经济圈、西部工业走廊、东部沿海经济带、中部生态经济区。因此,各市县要立足区域布局和县域经济发展,抓紧引进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加快教育、医疗、住房、交通、文化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和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提升人居生活水平,解决高层次人才在偏远城镇生活的后顾之忧。同时完善人才对口支援政策措施,实施扶持少数民族与贫困地区人才项目工程,设立“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人才特殊贡献奖”,建立艰苦贫困地区津贴制度,引导高层次人才向五指山、东方、白沙、琼中、乐东、保亭、陵水、昌江等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流动,促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合理分布,满足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

  3.构建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第一,打造人才信息服务平台。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成技术先进、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高层次人才信息资源库及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对全省高层次人才和岗位资源进行汇总和统一管理;及时、准确、全方位地向社会发布人才招聘、智力服务、创业创新、成果转让等各类信息,以提高人才信息供求的匹配度;成立高层次人才交流协会,定期举办高水平的学术会议与学术论坛,与国内外专家学者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活动,建立起智力资源共享的信息支撑平台。第二,打造高素质人才发展平台。对高层次人才而言,良好的实验设备、相对自由的学术氛围和充足的发展空间,远比物质待遇更重要。因此应加强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医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农科院等海南本土科研院所的重点学科建设,建立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点实验室,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聚集优秀人才和优势资源,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争取早日培养造就一批本土院士、“长江学者”或国家级大师。第三,打造创新创业培育平台。依托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国家重大人才培养计划,加快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亚农业科技城、儋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老城工业开发区、海口药谷等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努力打造企业创新创业型高层次人才孵化平台。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战略,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和大型企业跨越式发展,为创新型人才构筑良好的创业平台,促进高层次人才成长。第四,完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各级政府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是生产力第一要素”的理念,端正为高层次人才服务的态度,大胆创新,拓宽服务功能,延伸服务领域。在努力解决高层次人才入户难、住房难、出行难、配偶就业难、子女入学入托难等传统问题的基础上,强化人才引进、培养、评价、仲裁等服务职能。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绩效考核和动态管理,确立以业绩为核心,由品德、知识和能力等要素构成的人才评价指标,逐步完善高层次人才分配激励机制,创造公平、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提升海南省人才服务总体规模和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康,王通讯.人才学基础[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87:14

  [2]叶忠海.高层次科技人才的特征和开发[J].中国人才,2005(9):25-26

  [3]海南省统计局.海南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J].2011:495

  [4]李燕萍,吴绍棠.人才强国战略与中国特色的人才资源开发[M].科学出版社,2010:194

  [5]李星云.新形势下我国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思考[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6):74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国际旅游管理论文

2677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