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学方向的论文
美国文学虽然年轻但是成果丰富。优秀的美国文学作品中蕴含着许多美国性格,包括希望、自由、坚持等等,但是绝大多数优秀的美国文学作品所表达的美国性格的主旋律是希望。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美国文学方向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美国文学方向的论文篇1
试论美国文学的文学价值
【摘 要】众所周知,美国是个大熔炉,孕育出来的美国文学自然也是多元素。尝试简单论述一下多元素美国文学所体现的文学价值。主要围绕从宗教色彩到世俗色彩的变化,美国梦的出现和发展以及自由民主思想等三个文学价值作简要阐述。
【关键词】美国文学;宗教;世俗;美国梦;自由民主思想
“我们要用自己的双脚走路;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劳动;我们要讲出自己的思想”——1837年,爱默生在全美大学生联谊会上演讲了《美国学者》,并作出如此的呼吁。《美国学者》被誉为“美国思想上的独立宣言”(America’s Declaration of Intellectual Independence)。像其他国家的文学发展一样,在爱默生和惠特曼等杰出作家的共同不懈努力下,美国本土逐渐孕育出了美国特色的文学。正如惠特曼在《草叶集》中体现的一个统一的大美国思想般,大熔炉式的美国造就了多元素的美国文学——美式文学在经历不同的历史阶段中,不断发展创新,走向独立和成熟,成为世界文化中一朵绚丽的奇葩。那么,当我们的思想畅游于美国文学之时,究竟能激荡出怎样的文学价值呢?随着历史的游历,一路走来,时代目睹了美国文学从宗教色彩到世俗色彩的变化;世界见证了美国梦在其文学中的出现和发展;我们还一直感受着自由民主思想在美国文学中的体现。
一、从宗教色彩到世俗色彩的变化
由于种种历史和社会原因,美国早期的文学作品被抹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世俗色彩甚浅。长期以来,英国实行殖民掠夺政策,横征暴敛,军政高压,并且利用宗教来禁锢殖民地人们的思想和文化。特别在清教徒占优势的新英格兰等地,人们的主要文化生活是每个礼拜日去教堂听取牧师的布道。而且在当时的北美,文化水平较高的是宗教人士。18世纪40年代,新英格兰地区还出现了被称为“大觉醒”的宗教运动。于是,当时产生了大量的宗教文学作品,主要以宗教诗篇的形式出现。在众多作家的作品中都体现出浓厚的宗教思想——例如著名女诗人Anne Bradstreet在诗作“Some Verses on the Burning of Our House”中,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当跟富裕的天堂之家进行对比时,世俗财富不过是“dunghill mists(粪堆上的雾气)”。她对世俗财富的否定,跟当时的很多新英格兰作家持有共同的观点。但是随着1775年北美独立革命的爆发,美国启蒙运动发展起来,美国人们创造了大量富有战斗性的革命文学作品——政论、演说、诗歌和民歌等,开始关注世俗社会。
在美国文学发展史上,启蒙主义者本杰明·富兰克林、托马斯·潘恩和托马斯·杰弗逊等的作品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们确信人能够自我完善,并企图建立以正义和自由为根本的幸福社会,最终打垮了清教神权思想的统治,尖锐地批判了宗教思想的错误观点,并开创了美国散文创作的优秀传统。于是,美国文学题材从当初神圣而又局限的宗教主题扩展到丰富的革命、生产、科学、幸福和女权等社会问题以及大自然。实业家Franklin的代表作之一《自传》,叙事生动简洁、清新活泼,风格明朗而又幽默,它宣扬了“金钱至上”,“以贫富论贵贱”等思想,世俗色彩显现。他还在《格言历书》中介绍科学知识,抨击宗教偏见,并宣传日常生活的实用道德。而到了19世纪初,美国文学开始摆脱对宗教和政治的依附。其实随着美国独立之后,经济蓬勃发展,美国文学进入了浪漫主义时期,并在以后的发展中,越来越世俗化。不仅在题材,而且在体裁形式上也产生了很大的突破,出现了小说、戏剧和自由体诗等。美国作家用不同的作品形式逐渐在作品中凸显世俗色彩,关注世俗社会。如20世纪末西奥多·德莱塞的《嘉莉妹妹》就是典型代表之一。
二、美国梦在文学中的出现和发展
随着美国文学的不断发展、日益繁荣,孜孜不倦的美国人们开始在独立的美国本土的拓荒过程中耕耘伟大的“美国梦”!到底何谓美国梦?美国梦又称美国神话,是最能体现美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和民族精神的理想。广义上它代表自由民主等的国家理想;狭义上则是任何人只要努力奋斗锐意进取,就一定能在北美这个充满希望的大陆上发财致富,过上幸福生活的个人理想。Franklin的《自传》传达了个人主义的信息:只要勤劳,人人都有致富的可能;而美国,正是这样一个人人都能实现梦想的地方,这正是后来所谓“美国梦”的原型。在美国摆脱英殖民统治的早期浪漫主义文学中,开始出现具有民族风格的作品,美国民族文学的先驱们第一次创造了美国文学中的典型形象。如“美国文学之父”欧文的《瑞普·凡·温克尔》被普遍认为是第一部实现美国梦的文学作品——借避世的Rip Van Winkle实现了美国变革和独立的梦想;还有库珀在他的“皮袜子”系列小说中创造了奈蒂·邦普这个拓荒者的形象——实现了Natty Bumpoo和印第安人的友谊之美国梦。
Natty Bumpoo的故事开创了美国小说传统中的“亚当主题”,在以后的文学作品中陆续出现了承载着不同美国梦的“亚当”——如马克·吐温塑造的哈克贝利·芬,亨利·詹姆士的克里斯托弗·纽曼,威廉·福克纳的班吉·康普顿,索尔·贝娄的奥吉·玛奇等人身上,都有“美国亚当”的纯真身影。但是,不难发现,受现实生活的影响,美国梦并非永远都能够得以实现的。在1865年美国内战结束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50年里,美国文学经历了从现实主义向自然主义,从乐观主义向悲观主义的过渡,期间美国作家对“美国梦”产生更为清醒深刻的认识。例如西奥多·德莱塞通过《嘉莉妹妹》、《珍妮姑娘》和《美国悲剧》等一系列作品,率先揭露了“美国梦”的欺骗性与对人性的巨大腐蚀作用。1914 - 1945年一战到二战期间,战争给美国社会生活带来难以估摸的影响,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面前,人们越来越感到无助和无所适从。一战结束后,特别是年轻一代深刻感觉到“美国梦”与现实之间的强烈反差,怀疑、彷徨、悲观和失望成为二十年代文学的基调,(下转第4页)
(上接第2页) 产生了“迷惘的一代”。当代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作品即描写了这一时代表面繁荣下的衰败和人们在美国梦破灭时的灰暗心情。如《了不起的盖茨比》描写了主人公盖茨比追求金钱和爱情的悲剧,代表着美国梦在美国的破灭。再如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里描述了亨利对勇敢正义和爱情追求的失败,代表着美国梦在别国的破灭。但是,美国梦作为一个含义丰富的梦,美国人们将一直追寻下去,也将一直在美国文学中跳跃。
三、自由民主思想在文学中的体现
作为美国梦的内在之一,自由民主思想早已成为美国文学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早在独立革命时期,启蒙主义运动奠定了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制的基本原则,表现了一个独立自主的新民族风格。自由民主思想在这个时候开始被提出,后来逐渐被接受,到最后被推广到全民化。在独立革命前后,自由民主思想在众多文学作品中得以诠释,其中首推《独立宣言》。同时,美国启蒙主义者中民主倾向最激进的革命家和作家托马斯·潘恩发表了《人权论》和《常识》等成名作,阐明了“人类生而平等”的人权自由思想,论述了彻底脱离英国,争取国家自由独立和实现民主的必要性。
“革命诗人”弗瑞诺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真正把诗歌作为争取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权利的斗争武器的专业诗人。到了19世纪中叶,平民出身的杰克逊总统在任期间积极推行民主改革,国内的民主气氛和平等思想体现在文学中,产生了一大批一歌颂个人及个人主义为主题的、富有浪漫主义气息的作品。例如布莱恩特的哲学充满民主与自由;爱默生和梭罗支持废除奴隶制,后者写出了《论公民的不服从》;19世纪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惠特曼,肯定美国民主的成功正是未来人类幸福的关键——在他的代表作《草叶集》中体现了民主思想,自由与平等始终是《草叶集》的主旋律,他认为只有在高度民主的社会里个人的才能才会得到充分的施展……还有林肯总统在“盖茨堡演讲”中提出闻名于世的“民有、民治、民享”理念。这些都是民主自由思想在美国文学中的具体表现。
还应该提到的是废奴文学,代表作有比彻·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但南北战争结束后,伴随经济危机,社会矛盾不断尖锐化。与此同时,美国文学进入了新的阶段。如果说战前的文学为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的理想所鼓舞,而战后的文学便是理想的幻灭,表现是浪漫主义文学的衰落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所以马克·吐温后期的小说显示对民主已不抱希望,悲观色彩浓厚。当以黑人为主体的民权运动爆发于20世纪60年代之时,黑人文学也进入历史舞台,向全社会大呼黑人种族的民主自由。就这样,随着社会的前进,自由民主思想在美国文学中不断得到体现。
时间总在流逝,历史总在书写,美国文学必将一直发展下去,丰富的文学传统会得到不断的革新和沉淀!爱好文学的人们也将不断探究美国文学从宗教色彩到世俗色彩的变化,不断追索美国梦在其文学中的出现和发展和自由民主思想在美国文学中的体现以及其他的文学价值。
【参考文献】
[1]吴伟仁.美国文学史及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
[2]胡荫桐.美国文学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246-249.
[3]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第二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163.
美国文学方向的论文篇2
浅析美国黑人文学的电影改编
[摘要]近年来,多部改编自美国黑人文学的电影作品在世界范围内掀起巨大反响,如达内尔・马丁的《凝望上帝》(2005)、李・丹尼尔斯的《珍爱》(2009)等,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史蒂芬・麦奎因的《为奴十二年》(2013)更是获得了第86届奥斯卡的最佳影片奖,在黑人文学的改编史上可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文章从对人物心理轨迹的挖掘、对人物性格的电影手法展示、对黑人“自由”追求的阐述三方面,分析电影对美国黑人文学的改编策略。
[关键词]黑人文学;美国;电影改编
黑人文学是和犹太文学、南方文学一起构成美国文学独特魅力和多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当代黑人在种族运动中得到一定的解放之后,黑人文学对美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随着拉尔夫・埃里森、爱丽丝・沃克、佐拉・尼尔・赫斯顿等黑人作家以一部部具有鲜明主题和生动人物的经典小说进入文坛,黑人文学在美国文学中也逐渐从边缘走向主流。而美国完善的电影产业自然也没有忽略黑人文学这一富矿,近年来,多部改编自美国黑人文学的电影作品在世界范围内掀起巨大反响,如达内尔・马丁的《凝望上帝》(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2005)、李・丹尼尔斯的《珍爱》(Precious,2009)等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史蒂芬・麦奎因的《为奴十二年》(12 Years a Slave,2013)更是获得了第86届奥斯卡的最佳影片奖,在黑人文学的改编史上可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些改编自黑人文学的电影之所以大多能受到欢迎,主要是因为导演能把握住原著的理念与特色,将原著中的心理描写、梦境等内容用电影技巧进行了影像化,不仅对种族问题进行了思考,并且由对黑人的生存困境和心路历程的展示,引发读者关于人类普遍性的在当代社会的存在危机的思索。
一、对人物心理轨迹的挖掘
小说与电影是两种具有明显区别的艺术形式,小说往往能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直接的展现,让读者跟随作者进入旁人难以窥测到的潜意识领域之中。但这并不意味着电影无法透视人物的心理。并且,黑人文学之所以能始终在美国文坛中占有一席之地,与它总是能向读者(尤其是美国中产阶级白人读者)展示黑人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有关,作者通过这些小说来使其他种族的人意识到黑人的精神世界并非一片混沌,而是深邃而明晰,有着与其他种族的人一样的喜怒哀乐。同时,黑人因为长期以来保守压抑,没有话语权的生存状况,包括美国黑人在平权运动之前在自己的祖国得不到正常的国民待遇,南北战争之前的南方奴隶甚至需要匍匐于权力之下,这又导致了黑人的精神世界中有着敏感与自卑,以及对民族认同感到怀疑的一面。黑人文学的重要价值之一就是对黑人内心深处的隐秘感受进行揭露,唤醒黑人同胞的民族意识觉醒与白人主流社会的同情、理解和反思。这些都是电影所不可回避的。
李・丹尼尔斯的《珍爱》(又译作“珍爱人生”)也曾获得奥斯卡的最佳影片提名,电影改编自美国非裔作家萨菲尔(Sapphire)的处女作《推》(Push)。其中对女主人公――肥胖且长相平平的黑人女孩克拉丽丝・珍爱・琼斯的心路历程进行了到位的展示。在以往的黑人文学中,人们因为熟知爱丽丝・沃克、托妮・莫里森等在黑人中较为杰出的女性,而容易对黑人女性同胞形成一种较为刚强、上进的印象。萨菲尔正是要借这部小说指出,绝大多数的黑人女性的真实生活状况并非如此。出身于经济、思想上较为落后地区的她们往往穷困潦倒,早早怀孕生子,背负巨大的生活压力。但是就坚强和勇敢的性格来说,她们并不弱于沃克、莫里森等幸运儿。丹尼尔斯在电影中所解读的,也正是这样一个女性的心理轨迹。也只有这样,黑人女性在美国的大银幕上才不仅仅是性感迷人、曲线玲珑的“猫女”哈利・贝瑞,才得到完整的展示。也正因如此,美国著名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才会力荐这部作品,因为即使她已在世俗的眼光中“功成名就”,却依然能在这部电影中看到另一种人生中的自己。
丹尼尔斯用闪回、剪辑插入等手法奠定了珍爱沉重的家庭背景,父亲强奸自己,母亲失业且时常对自己进行粗暴的打骂。珍爱身材肥胖又受教育水平低下,非婚先孕,并且女儿还先天痴呆。更为悲惨的是,珍爱还被检查出患上了艾滋病。从一开始珍爱的命运就已经注定悲惨,问题只是在于珍爱会采用何种态度来面对现实。最终珍爱的人生也没有发生奇迹,但是珍爱已经学会了珍视自己生活中为数不多的美好并面对真实的、有缺憾的自己。
电影中关注的重点在于女性,而男性被刻意地虚化成为一个符号。在珍爱畸形的家庭中,其母对她施以了几乎超过父亲的虐待,母亲每天都像“鲸鱼”一样躺在沙发上,家庭中永远弥漫着昏暗的光线和缭绕的烟雾。丹尼尔斯在此处用晃动的镜头表示珍爱对母亲神经质的权威感的质疑,最终珍爱逃离了这个家去往“一对一教育”学校,在学习中找回尊严和自信。但是电影表明,在珍爱与母亲的这对关系中,母亲实际上比珍爱更为弱势,她所故意表现出来的统治力量,实际上只是一种虚弱的体现。同为黑人女性的她们,都面临一个绝望的世界并且都渴望被他人关爱和认同。而在珍爱生育之后,她理解了母亲的心情。在影片最后母女和解的一场戏中,丹尼尔斯将镜头前推,以近景和特写捕捉人物细腻的表情细节。母女的和解不仅仅意味着家庭冲突的结束,实际上也是一种种族温情的体现,是对全社会关注弱势群体的一种呼唤。
二、对人物性格的电影手法展示
电影与小说尽管都具有叙事性,但是在表现方式上则有明显区别。小说通过文字和词汇进行表达,而电影则是通过画面与声音刺激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并且读者在阅读小说之时在时间上并不受限制,而对于绝大多数的观众而言,一部电影的观赏时间只有2个小时左右并且全部画面都是不可逆的。在表现人物年代、性格等或宏观或深邃的问题上,电影就必须采取自身特有的手法,将原本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内容变为可视化的图像。以服饰为例,并非所有的小说都会对人物的外貌做巨细无遗的介绍,但是在电影之中,一切人物形象都必须是具体的,包括人物的服饰,这也是人物身份地位、生活方式乃至性格的一种体现,服饰的变迁往往也反映了人物个性与身份的变化。 爱丽丝・沃克的经典之作《紫色》(The color Purple)提出了“妇女主义”一词,其对黑人女性命运的思考,对黑人男性对V型的暴力摧残进行的批判对黑人文学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另一方面,《紫色》又是一部很难被搬上大银幕的作品。就形式而言,整部小说是由90封书信组成的,沃克用书信体的风格讲述了一个黑人女孩的抗争故事。尽管从这些书信中梳理出女主人公西丽的人生经历,但是小说中书信体特有的意味无疑会受到削弱。并且,因为原著采用了写信这一倾诉的模式,西丽和内蒂等人的心理活动,对某件事情的主观判断(如西丽表示自己一点也不喜欢与丈夫x先生的性爱等)能够直白地表露出来,但是电影除非使用旁白的方式,否则在表达上还需要依赖观众的“解码”能力。但是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还是选择在1985年将这部作品拍摄成了电影,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与女配角的三项提名也证明了斯皮尔伯格的成功。
以电影中的服装为例,主人公西丽是整部电影之中人物性格前后变化最为明显的一个人。在影片的开始,西丽是一个具有绝对服从性的、奴化了的女性角色,并且一直以一种害羞的姿态生活着。西丽的活动范围除了田地以外大部分时间都被限制在家庭之中,因此此时的西丽大多数时间都穿着睡袍,并且围着有黑白点的围裙,毫无女性魅力可言,也从穿着上就被剥夺了社交的权利。柔软的睡袍和围裙标明了西丽家庭的奴隶这一身份和她逆来顺受的性格。在影片后期,西丽换上了优雅得体的女性套装,戴上漂亮的礼帽,并且还戴上了珍珠项链和耳环。莎格等人帮助西丽意识到了身体是属于自己的,在性和打扮上她有自主决定的权力。并且此时的西丽为了获得真正的自由而开办了裤子公司获得经济来源,显然也要在着装品位上有显著的提升。《紫色》中西丽从臃肿到干练的服装转换实际上正是她个性和命运转折的具体体现。
三、对黑人“自由”追求的阐述
美国黑人长期受到的不公正的、被压迫的待遇是殖民主义的后果,与处于主宰地位的白人相比,黑人的地位是边缘化的、从属化的,是白人眼中的“他者”。尤其是在南北战争结束前,蓄奴制在美国多个州并未取消,黑人奴隶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上自尊独立的生活,没有发出自己声音、把握命运的自由。因此在黑人文学以及由这些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之中,反映黑人对自由的追寻(包括身体与思想)就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主题。
反映黑人在身体上追求自由的,有根据所罗门・诺瑟普的自传改编的电影《为奴十二年》。史蒂夫・麦奎因在这部电影中弱化了戏剧冲突感,以一种极为冷静和克制的镜头语言来揭开在人类历史上极为羞耻的一段,整部电影都弥漫着绝望的基调。男主人公所罗门原本是一个小提琴家,是那个时代的“自由人”,然而他却被贩卖到南方成为奴隶,失去了作为人的尊严和自由,陷入一段被侮辱和剥削的悲惨人生之中。电影中为了表现白人奴隶主对奴隶的虐待,曾用一个长达5分钟的镜头记录被吊在树上的所罗门。所罗门竭力在泥潭之中踮起脚尖,体现出对生的渴望。而另一位黑人女奴则因为饱受男女主人残忍至极的性虐待、鞭打等恳求所罗门杀了她,电影中绝望的高度在鞭刑的特写镜头中达到了顶峰。
还有一部分电影反映的是黑人在语言、心灵、文化等方面对自由的追求。与物质暴力相比,这种意识形态上的暴力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但它们也是反殖民斗争的一部分。在根据赫斯顿《他们眼望上苍》改编的电影《凝望上帝》中,影片就展示了黑人的民间故事、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黑人特有的思想智慧等。就连人物的对话也采用了独特的,在以前被认为是粗鄙、低劣的黑人英语。电影中的珍妮可以说并没有受到如所罗门般肉体上的虐待和禁锢,但是她作为一个女性,在嫁给自己不爱的黑人男性后过着被当成宠物一样的养尊处优的生活,这是珍妮所不愿意接受的。在认识黑人青年甜点心后,珍妮与甜点心在和黑人相处,浸淫于黑人文化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尽管最终成了一个寡妇,但是珍妮获得了兼具物质主义与精神主义,兼具男性的刚强与女性的温柔的多重身份,以这样的身份脱离了“他者”定义,完成了她反抗殖民、种族主义与男权社会统治的使命。
美国黑人文学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从无到有,从美国文学的边缘到成为普利策等奖项的常客,成为美国乃至世界文学中一个极有价值的组成部分,既有黑人作家们的奋斗因素,也是全体渴望表达自由的黑人们努力的结果。随着在白人主流社会中人们对黑人精神世界的关注,对黑人曾经反抗奴役历史的反思,在利益的驱动之下,黑人文学进入大银幕就成为必然。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的结合是一种戴着镣铐的舞蹈,导演们多半能够忠实于原著并根据电影的特点进行适当的改编,以视觉模式为更广大的受众传达小说的理念。可以预见到的是,在未来将目光投向黑人文学的不同种族、不同背景的导演还将大有人在;另一方面,在电影的巨大成功下,小说的创作者也会根据电影的传播方式更改自己的创作方式,美国黑人小说与电影之间还将产生令人难忘的宁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