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外国文学教学不仅传授文史文艺知识,培养解读批评文学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通识教育和人文素质培养。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外国文学专业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外国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篇一
《 外国文学与文化研究 》
一、前言
探究外国文学在我国的交流以及发展,不难看出,外国文学令大众基于汉语环境欣赏了不同国家文学风貌,并令我国文化资源全面丰富,令中西方话语的交融逐步渗透至我国文学领域内。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外来文化以及本土文化突破了界限,并蕴含了一种潜在的同质化风险,可激励民族主义,掀起反全球化的呼声。基于当前背景,应科学探究外国文学与文化内涵,开创属于我国的话语系统,有效的明确文化身份。
二、立足本土文化,基于外国文学开创我国话语系统
新时期,外国文学研究就全球化以及本土化展开探讨,足以见得创建我国话语系统的科学重要性。外国文学评论便开辟了有关文化变迁以及融合的专栏,学者们展开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张德明指出,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令本土文化的保护与捍卫呼声进一步增强,并变成政治冲突的又一个焦点。其主张,应注重研究民间知识,基于其不可通约以及移译性特征,可映射出更加真切原始的民族文化。更多学者普遍认为,新时期,探究中西方的比较文学才是重中之重,并渐渐从外国文学影响中国文学的探究逐步转变成中国文学位于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传播与推广。我国国人要快速的加入到国际理论的争鸣之中,立足本土文化,开创基于外国文学的我国话语系统,进而真正的发出属于我们的声音,这正是契合时代需求的发展策略。由此不难看出,未来外国文学与文化的学术探讨显现出我国学者面对文化霸权以及原教旨主义的碰撞环境中,立足本土文化,树立公平合理的原则主动积极参加行业全球性对话交流的决心。同时勇于基于全球化发展以及本土化交流互动中创建我国话语系统,显现出我国文化应有的主体意识。
三、明确文化主体意识,提升外国文学研究水平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创建我国外国文学探究话语系统,应合理明确文化主体意识。基于外国文学学科特征,主张文化主体性,树立主体意识尤为必要,其成为当前外国文学研究领域的科学指导思想。文化主体意识势必包含民族性问题,其属于个人终身同时可靠的社会特征。另一方面,民族主义在与西方文化斗争,反对政治经济殖民化的过程中,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其成为全球化发展的对立方,本土化作用长久发挥,同时未来文化建设发展势必基于全球化以及本土化的碰撞对话中进行。一旦人们从民族属性内探寻自尊的过程中,民族情感便发挥了补偿效果。而民族情感倘若过高,跨文化认知便会更加面向本土方向。我们所看到的的是,西方理论以及文化思想发展传播过程中,民族特征仍旧得到广泛重视。
透过较多事实明确,西方国家强势者由始至终并不能同他人进行公正平等的对话交流,也就是说世界大同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身处在弱势地位的各个民族,为了获得公平合理的地位,享有良好的对话权,则只有提升自身实力,方能实现。
我国外国文学研究创建话语系统,应将自有理论作为核心基础。由于各个国家文学研究具有较多学派,为此应明确理论切入点,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我国在全球文艺理论系统中自成一派,因而要想创建具有我国特征的外国文学学科系统,应合理探究我国古代积淀形成的优秀传统。排除那些同西方文化相似内容后,便呈现出独特的民族特色,体现科学合理性,是民族艺术的精髓。因此在我国研究外国文学系统中,不应将这一宝贵财富不良忽略。而应基于该基础,将各类文艺理论融合集成,通过不同文艺角度、应用方式的比对研究,创建新方法,树立新视角。应基于外国文学学科探究的整体全面性,令其发展变成更为合理的体系,最终令我国理论系统进一步完善,提升外国文学发展研究整体水平。
四、融通异质文化,体现开放性与包容性
新时期,不同文化百家争鸣的态势对于创建民族话语系统极为有利。基于后现代以及后殖民主义背景下,应以异质身份参与到全球文化的互动对话行列,逐步融到世界文学的系统中心,进而积极的应对时代挑战,契合发展需要。应真正明确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民族同国家非共时性,进而可令第三世界国家文学不但可映射西方问题,还可预示今后发展动向。
在创建民族话语系统,预防强势文学单向输入的阶段中,也赢得了一定共鸣。各个民族文化的建设发展均处于动态阶段,因此只要不呈现封闭状态,便会经受外来文化作用影响。为此,在开创我国话语系统阶段中,不应基于民族身份感以及同一性不承认外国文化。而应积极探寻融通引进异质文化,令其通过更新发展形成本土化价值内容,完成互相对话,实现双方尊重与互相欣赏。民族自我意识以及长期积淀的文化记忆始终同外来文化持续的进行接触,在不断碰撞阶段中,变得日渐成熟并凝聚起来。
我国话语体系应基于保护本土文化具有统一性以及独具特色的基础上,明确本土文化可为更宽泛文化范围的内容部分,进而可良好的突破自身文化区域形成的语境束缚,形成文化反思,锻炼认知技能,令理解关照中的再阐释得以实现。学者们应不断的容忍并承认差异,形成豁达之心。民族话语系统始终为动态变化的理论,因此需要同他类文化作用中展开自我规定。应突破片面民族主义,开阔视野。目前我国文化问题同样为现代文化的相关内容,文化身份并不是怎样明确现代性以及西方文化具体范围边界,而应探究现代话语历史结构内,基于普遍文化以及价值观念的视角进行自我阐述。为此,对于民族文化本真性应有所重视。不应将民族文化单纯的看做静态空间实物,将时间维度内的发展变化全面否定。实际上,生活方式、精神均处于发展变化状态,我国历史文化则为世界文化的构成,后者是国人关注的内容,因此应努力变成世界文化发展中的主体。我国文化虽注重自我具备的独特性,然而,我国悠久文明历史,体现了开放性以及传统性,进而可同西方文化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应合理的引进西方文化取得的丰硕成果,体现开放性与包容性,将精髓内容加以消化吸收。丰富文化融合势必引起创造与发展,并激励平等对话沟通。因此,我们应基于自身具备的特有话语模式,积极与全球国际领域并轨,探究外国文学,实现持续全面的发展与提升。
五、结语
总之,外国文学研究离不开文化身份定位,只有明确文化发展内涵,积极交流、互动融合,方能开创我国特有的话语系统,激发外国文学核心价值作用,继续推进其实现科学发展。
外国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篇二
《 外国文学翻译评论 》
外国文学翻译和外国文学翻译评论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翻译,何来评论?翻译是评论的依据。没有评论,翻译便难于健康地 发展,可能会长期存在"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不良局面,因此,评论对外国文学翻译起着一种净化和提高的作用。
我国老一辈作家、翻译家,尤其是作家兼翻译家,不仅给我们留下宝贵的文学遗产,而已在外国文学翻译评论方面,也为我们树立了永远值得学习的光辉榜样。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着郑振铎是怎样实事求是客观公允地评论 中国第一个外国文学翻译大师林纾(琴南)的功过:
我们看了这个统计(指林纾所译外国文学作品的统计),一方面 自然是非常的感谢林琴南凭外,因为他介绍了这许多重要的世界名着给我们,但一方面却不免可惜他的劳力之大半归于虚耗,因为在他所译的一百五十六种作品中,仅有这六七十种是着名的(其中尚杂有哈葛德及科南道尔二人的第二等的小说二十匕种,所以在一百五十六种中,重要的作品尚占不到三分之一),其他的书却都是第二、三流的作品,可以不必译的,这大概不能十分归咎于林先生,因为他是个懂得任何外国文字的,选择原本之权全操了与他合作的口译者之身上。
还有一件事,也是林先生为他的口译者所误的:小说与戏剧,性质本大不同,但林先生却把许多极好的剧本、译成了小说--添进了许多叙事,删减了许多对话,简直变成与原本完全不同的一部书了。如莎士比亚的剧本《亨利第四》、《雷差得纪》、《亨利第六》、《凯撒遗事》以及易卜生的《群鬼》(梅孽)都是被他译得变成了另外一部书了--原文的美与风格及重要的对话完全消灭不见,这简直是在步武却尔斯·兰在做莎士乐府本事,又何必写上了"原着者莎士比亚"及"原着者易卜生"呢?
林先生的翻译,还有一点不见得好,便是任意删节原文。如法 国雨果的《九三年》,林先生译之为《双雄义死录》,拿原文来一对不知减少了多少。我们很惊异,为什么原文是很厚的一本,译成了中文却变了一本薄薄的了。
然而无论如何,我们统计林先生的翻译,其可以称得较完善者已有四十余种。在中国,恐怕译了四十余种名着的,除了林先生外,到现在还不曾有过一个人呀。所以我们对于林先生这种劳苦的工作是应该十二分的感谢的。
在那些可以称得较完善的四十余种翻译中,如西万提司的《魔侠传》,狄更司的《贼史》,《孝女耐儿传》等,史各德之《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等,都可以算得很好的译本。沈雁冰先生曾对我说,《撒克逊劫后英雄略》,除了几个小错处外,颇能保存原文的情调,译文中的人物也描写得与原文中的人物一模一样,并无什么变更。
离开他的翻译的本身的价值不谈,林先生的翻译工作在当时也有很大的影响与功绩,其最大的是:
中国近二十年译作小说者之多,差不多可以说大都受林先生的感化与影响的。即创作小说者也十分的受林先生的影响。小说的旧体裁,由林先生而打破,欧洲作家史各德、狄更司、华盛顿·欧文、大仲马、小仲马诸人的姓名也因林先生而始为中国人所认识。①
其次,再让我们来看一看茅盾又是多么细致地分析、比较、评论《简爱》的两种译本的。一本是伍光建译的《孤女飘零记》,一本是李霁野译的《简爱》。茅盾一开始便摘引了原文第一章的头两段来评比:
There was no possibility of taking a walk that day. We had been wandering, indeed, in the leafless shrubbery an hour in the morning; but since dinner ( Mrs. Reed , when there was no company, dined early)the cold winter wind had brought with it clouds so sombre , and rain so penetrating , that further outdoor exercise was out of the question 。
(伍译)那一天是不能出门散步的了。当天的早上,我们在那已经落叶的小丛树堆里溜过有一点钟了;不料饭后(李特太太,没得客人来,吃饭是早的,)刮起各大的寒风,满天都是乌云。又落雨,是绝不能出门运动的了。
(李译)那一大是没有散步的可能了。不错,早晨我们已经在无叶的丛林中漫游过一点钟了,但是午饭之后--在没有客人的时候,里德夫人是早早吃饭的--寒冷的冬风刮来这样阴沉的云,和这样侵人的雨,再做户外运动是不可能的了。
茅盾指出,这两段译文都是直译,但有一同中之异,即李译是尽可能地移译了原文的句法的。如果细较量起来,我们应当说李译更为"字对字";第二句中间的"indeed"一字,两个助词"so"以及"penetrating"一字,在伍译是省过了。然而这是小节。如果我们将这两段译文读着读着,回过去再读原文,我们就不能不承认李泽更近于原文那种柔美的情调。伍译的第二句后半,"刮起冬天的寒风,满天都是乌云,又落雨,是绝不能出门运动了,"诚然明快,可是我们总觉得缺少了委婉。而所以然之故,我以为是和依照原文的句法与否有关。又原文中之"the cold winter wind had brought With it… "一段,李译亦比伍译更为"字对字",而且更为妥贴。除了'这样阴沉的云,和这样侵人的雨"在字面上也比"满天都是乌云,又落雨"更为切合原文而外,"寒冷的冬风刮来……"云云也比"刮起冬天的寒风"更合原文的意思;而这,也足因为伍译要避去欧化句法,所以这半句就不能"组织"的恰好。否则,这半句并不怎样难,以伍先生的译才一定能译得很妥贴的。②
再来比较原书第一章的第二段:
I was glad of it: I never liked long walks, especially on chilly afternoons , dreadful to me was the coming home In the raw twilight , with nipped fingers and toes , and a heart saddened by the chidings of Bessie, the nurse, and humbled by consciousness of my physical inferiority to Eliza, John, and Georgiana Reed.
(伍译)这我却很欢喜:我不愿意走远路,尤其是遇着跟冷的下午,薄暮寒光中,散步归来,手脚的冰冷,奶奶贝西的臭骂,已经够我害怕,而我的身体的孱弱,比不上伊里西,左珍纳,约翰他们三个,更使我自惭形秽了。
(李译)这是我高兴的:我从来不喜欢长的散步,尤其在冷的下午:手指和足趾都冻坏,怀着被保姆毕西骂得忧伤的心,觉得身体不如以利沙,约翰,和乔治安那里德而受着委曲,在湿冷的黄昏回家,在我看来是可怕的。
这一段一长句,因为原文的句法的关系,颇难译得好。原文的"dreadful to me"直贯句尾,李译移装在句本,好是好的,但文字稍觉累赘。伍译移在句中("已经够我害怕"),我以为比较明快。 自然,倘使我们逐字对照起来,伍译是省去了若干字的;"我不愿意走远路"中间略去了"从来"(never),"手指和足趾"简略为"手脚","被保姆毕西骂得忧伤的心"简略为"奶妈贝西的臭骂",--这都是。
但是通读全句,我还是喜欢伍译。我以为伍译此句的神韵很好。"薄暮寒光中散步归来"似乎比"在湿冷的黄昏回家"多些韵味,而"humbled by the consciousness of my physical inferiority to…"伍译的比较自由的成语(把humbled by the consciousness of译为“自惭形秽”,我亦觉得比李译的"觉得身体不如……而受着委曲"似乎更见熨贴。
比较这一段的两种译文,颇有意思。第一,此句的伍译实在比第一段更为切近直译,这证明了直译方法的不容怀疑;第二,这又证明了直译方法如果太拘泥于"字对字",便容易流为死板,使译文缺少了神韵;太拘泥于"字对字",往往会变成死译,--这跟直译有相当的距离。久历译此句加添了些意义。"已经够我害怕"的一个"够"字,和"更使我自惭形秽"的"更"字,--这两字在译文中是互相呼应的,然而把原文的语气太加重了;我以为"更"字可以换为"也"字。
看,茅盾对两种译本的评论是多么公正.毫无成见,是则是之,非则非之,动机是与人为善,措词是委婉中肯,绝无哗众取宠之意,更无损人利己之心。评论的目的,乃是 总结翻译的宝贵经验,从而促进我国翻译事业的个断 发展。
前辈在外国文学评论方面,早已给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接受批评,毫无疑问,是更加困难的一个方面,前辈中也不难找到永久值得效法的楷模。他就足 中国 现代文学史上伟人旗手鲁迅,他虚心接受批评意见的事实,大量存在于他同翟秋白关于翻译问题的通讯中。例如鲁秋白先生对于地重译的法捷耶夫《毁灭》,根据俄文提出九点商榷,他都欣然同意,回信说:"如来信所举的译例,我都可以承认比我译得更'达',也可以推定并且更'信',对于读者和译者,都有很大的益处"。③
在外国文学翻译评论方面,甚至在接受批评方面,都有前辈树立了卓越的榜样和楷模。但统观半个世纪以上的外国文学翻译评论,似乎还同外国文学翻译的 发展不相适应,没有做到相辅相成,同步前进。不仅没有形成一个健康发展的为文学翻译事业服务的方面军,而且还出现或"左'或右的现象。所谓"左",典型的表现见五十年代出版的《翻译通报》。北京《翻译通报》编辑委员会1950.7.1一1950.12.15出版了《翻译通报》第一卷1~6期;1951.1.15--1951.6.15出版了第二卷1~6期;1951.7.15--1951.12.15出版了1~5期(5期为特大号);1952.1.15出版了一月号;二月号因故休刊。直到此刻为止,《翻译通报吨翻译理论研究和外国文学翻译介绍与评论方面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经过1952年2月的作刊整顿,三月号便以配合三反运动的严峻面目出现,例如三月号首篇文章,便是题为《展开翻译界的三反运动》的动员报告.紧接着就是检举和斗争,并在批评栏中开始点名批判已经相当有名气的一些翻译家。到了四月号,旗帜就更加鲜明了,大字通栏标题则三反运动中翻译界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特辑》,接着分《自我批评之部》和《批评之部》。一些名家在《自我》部和《批》部相继被点名批判和作检查。五、六两月号仍为特辑,检讨和批判仍在继续进行,不过其火药味已开始有所减弱,好端端的《通报》他就跟着三反运动的结束而停刊。
不容讳言,当时翻译界少数人确实存在着抢译、滥译、剽窃,甚至作"中间把头"等等恶劣现象,严重的可作三反对象清查处理。但绝大多数翻译家,虽然翻译工作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仍然见有所不为的,在专辑中所发表的"批判"和"检讨",究竟有多少符合真正学术意义上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自己信服也让人信服,恐怕需做进一步的研讨和商榷,很难盖棺论定。
所谓"右",表现在前几年对于黄色或接近黄色的书刊的放之任之,无人过问、那几年,学术着作和严肃的文学市场,已被蚕食殆尽,但外国文学翻译批评界则然若寒蝉,无敢挺身而出者,致使黄色泛滥,臭气熏天。
如何健康地开展正常的外国文学翻译的评论工作呢?
我认为,第一,评论有两个任务:一是奖善,一是罚恶,而前者应为其主要任务。所谓奖善,是向读者介绍推荐善译佳译,使他们有所欣赏和借鉴。所谓罚恶,是分析批判那些诲淫诲盗或错误百出的译品,使读者知所警惕,免得继续受害。
第二,评论方法应当是宏观和微观的结合。如是善译佳译,首先应从宏观的即文学的观点评论~下译者是否重现或者切合或者接近了原文的风格,其次应从微观即语言学的观点,研究译文是怎样利用语言特点来体现原文的风格的。为了使读者容易理解, 自然免不掉要举些实例、同例、句例以及段例,如是劣译、坏译,亦应宏微结合,首先评论一本原着本身的文学价值如何,社会效益如何,其次应毫不留情地指出译者的粗制滥造错误百出的实例。
第三,要想正常地开展评论工作,还必须有个调节机构。建议由《中国翻译》编辑部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为"外国文学翻译评论联合调节部",一则两部都有强大的编辑力量,二是舆论反应出版信息比较灵通,除掉本身有力量及时撰写发表有分量的评论,还可组约与自己有联系的译者动笔撰写。此外,文学出版社还有能力肩负以优代劣的任务,那就是,一发现一部值得翻译的作品被译得不堪入目,除及时撰文予以严厉批评外,文学社有义务也有能力马上组织胜任者重译出版。只有采取这种双管齐下的补求办法,才能使坏译劣译逐步退出市场。
第四、批评者应有象郑振铎、茅盾前辈等那种实事求是的 科学态度,切忌意气用事,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而受批评者应有鲁迅那样的虚怀若谷的精神,对的就应该接受,不断地提高自己。如果自以为了不起,"老子天下第一",老虎屁股摸不得,其结果只能是自己受害。
①参着郑振铎《林琴南先生》,《 中国文学研究》下册,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
②参看茅盾《简爱的两个译本》,《译文》1937年新2卷第5期。
③李季《鲁迅对于翻译工作的贡献人《翻译通报}1952年1月。
有关外国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推荐:
1.外国文学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