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文学论文>新闻传播学>

地市报未来走向及发展瓶颈(2)

陈亚旭分享

  三、地市报实现数字化的发展瓶颈
  从我国目前大多数地市党报在实现数字化道路上所遇到的问题不少,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各种困境,这些困境严重地阻挠了地市党报实现数字化的进程,其困境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思想困境
  当今人们似乎都非常清楚,数字化是地市报业的未来,大家应该向这条路上走,但是何时走,如何走,却心中无数。许多地市党报决策者认为网络的作用在报业上的用途暂时不大,烧钱做网络不合算,况且目前许多地市报刚刚日子好过一些,搞数字化为时过早,以后看情况再说吧。许多地市党报决策者认为,地市党报办网络,实现数字化完全是“烧钱”,所以必须是在有了足够的经费才能去大把地“烧钱”。 在本世纪初,我国曾经掀起过一波兴办网络的热潮,一些完全不懂网络的人仅凭自己手中具有一些资金,就盲目上马兴办各种网站,然而办起的网站没有受众,没有广告,又不懂网络经营,最后,钱烧完了,网站也就不了了之。因此,不少人把兴办网络,搞数字化看成是“烧钱”。
  (二)机制困境
  据了解,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市党报都已经有了自己的网站,办起了数字报,但是在运行机制上,却存在很多问题,形成了新旧媒体“两张皮”的尴尬局面。发展报业数字化应当建立在对传统报业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而不是在平面媒体之外另搞一块。然而一些媒体所办网站与报纸更像两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各成体系,不能有效进行“报网互动”,在新闻传播和经营上形不成合力。一些地市党报只是满足自己有了一个网站,有一定的点击率便罢,找几个懂电脑的人将报纸内容搬上网路就行了。甚至认为报社有资金就养着网站,哪天没有资金了网站就撤了。网站完全成为了报社的一种附属品,早上的报纸内容到了晚上或者第二天拉到网站上,报社网站成了一个没有活力的摆设。
  (三)人员困境
  正是由于以上思想与机制上的原因,许多地市党报不把精力放在自己报社网站上,一些报业的精英人员自然也不会放到网站上工作,不少在地市党报网站上工作的新闻从业人员戏称自己是“报业游击队”。报社网络得不到重视,在网站工作的人员自然就不会安心工作,网站工作人员不少是懂电脑但在新闻专业上又稍嫌不足,才使之处在这样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正是由于这种原因,以致不少报社网站的工作人员认为自己有才干但得不到重用才会到网站来,与其耗在网站不如早择高就,结果导致报社网站的一些工作人员调离或跳槽。
  (四)其他困境
  地市党报在数字化建设方面所面临的困境确实是多方面的,由于一些报社网站缺少创新特色,机械地照搬报纸上的新闻内容,成为报纸的摆设,其同质化现象十分突出;还有一些地市党报网站没有自己的核心业务,内容东拼西凑,杂乱无章;在经营上,没有规划和方略,资金融通困难,如果没有母报支撑便难以为继,有的地市党报网站成了该报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因此,国内有研究者提出我国地市党报数字化对于广大受众来讲,到底是一头热还是两头热问题,提出了受众对于一些报社的网站为什么缺乏足够的热情的现象,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四、结 语
  地市党报实现数字化的前景是美好的,但我们也客观地看到所面临的许多问题,由于我国地市党报数字化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所遇到的这些问题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实际上,地市党报数字化遇到的问题远不止文中所述,比如数字化过程如何保持报纸的生命力和报道者的生命力,如何使地市党报在数字化的传播竞争中制胜的问题;地市党报数字化行业标准的制定问题;关于新型的数字内容产品的生产规则和消费规则问题;数字化过程跟传统报业之间的改造和衔接的问题等等,都需要在摸索中不断解决不断提高的。
  可以断定,未来的数字技术将逐步消除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业、娱乐业、信息产业等传统行业间的壁垒,数字化过程必将重塑地市党报一个崭新的形象。地市党报数字化的明天无疑是辉煌的,但前面的路并不平坦。我们还是要套用中国的那句老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参考文献:
  [1] 李东东.中国经济时报创刊十五周年庆典会上讲话[EB/OL].中国新闻网,2009-10-31.
  [2] 郑强.从传统报业到全媒体的探索之路[J].中国传媒科技,2008(10).
  [3] 郑强.从传统报业到全媒体的探索之路[J].中国传媒科技,2008(10).
  [4] 郑强.从传统报业到全媒体的探索之路[J].中国传媒科技,2008(10). 

33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