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法学论文>法学理论>

法律论文目录

秋梅分享

  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法律论文目录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法律论文目录篇1

  论加强网络监督的反腐作用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民群众参与反腐倡廉建设的方式和手段正在发生改变。网络媒体为人民群众了解国家事务和发表意见 、建议提供了简单、方便、快捷的沟通渠道,有利于推动信息公开和透明,更能激发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热情,能充分保障人民群众行使民主 监督权利。

  同时网络监督自身也存在很多问题,如何将网络反腐与制度反腐有效链接,使网络反腐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广大群众参与反腐提供畅通的渠道,为民间反腐提供制度化出口,使其与现有的反腐机制良性互动,以更有效地惩治腐败,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新问题、新挑战。

  关键词:网络监督;反腐败;加强法制建设

  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匿名性、互动性等特征,为公民提供了更为自由、即时、充分的意见表达空间。普通网民轻松拥有了话语权,网络成了"民间舆论"的强大集散地,网络监督已成为草根反腐败的锐利武器。

  一、网络监督的现状

  2008年网络监督已呈四面开花之势,因而被媒体称为"中国网络监督年"。这一年中国网民见证了网络监督的强大威力。举以下两个例子来说明状况。

  1、批示的"博客上书"。2008年8月1日,山西省娄烦县寺沟村尖山铁矿发生山体滑坡事故,。当地媒体报道称,有9人被埋,事故随后被当地认定为自然灾害所致。这篇报道却引起了《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孙春龙的怀疑,他当即赶赴娄烦调查,并在死者家属居住的宾馆里核实出41名死者名单。随后《瞭望东方周刊》刊出孙春龙和特约记者王晓的报道《娄烦:被拖延的真相》。此后,网易、腾讯及凤凰网等部分主流网站转载了这篇报道,但网页很快被删除。于是孙春龙在自己的博客里贴出了《致山西省代省长王君的一封信》。举报信在网上迅速传播开来,并引起了有关方面的注意,呈报给了中央领导。9月17日,国务院温家宝在举报信上作了重要批示,要求有关方面进行核查。9月18日国务院派出事故调查指导组赴山西指导调查,孙春龙也被邀请前往。后经认定,山西娄烦山体滑坡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而非自然灾害。有关部门瞒报死亡人数的真相也浮出水面。

  2、抽天价烟的房产局长。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局长周久耕力挺商品房涨价,他一语惊人:"对于开发商低于成本价销售楼盘,下一步将和物价部门一起对其进行查处。"此言一出,舆论大哗。网络上一边倒批评周局长袒护开发商,批评江宁区政府越俎代庖。然而批评归批评,周局长岿然不动。网民们对周局长进行了"人肉搜索",发现周久耕开会时所抽的烟是南京卷烟厂生产的"南京"牌系列"九五之尊"香烟,每条售价在1500元至2000元之间;其佩戴的可能是价值十万的"江诗丹顿"手表;穿的衬衣是法国"鳄鱼"牌。一个小小的局长,哪来这么多钱?呼吁"有关部门应该用行动来回应一下众网民的关切"。根据网上举报,南京市江宁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周久耕进行立案调查,掌握了周久耕涉嫌严重违纪的证据。江宁区政府免去了周久耕房产局长的职务。

  进入2009年,网络反腐不但风头不减,而且正以摧枯拉朽之势高歌猛进,凡各种违法、违纪行为一经上网,就面临着网民的穷追猛打直到彻底暴露,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和严肃惩处。如一盒桌上的天价烟、一张按摩报销发票、一张国外旅游行程表,通过网民们的参与和搜索先后扯出了相关干部的违纪问题并得到了处理,这充分体现了网民参与腐败调查的热情和反腐败行动的自信。2010年月1初人民网等进行网上调查,参与调查的网民遇到社会不良现象时,93.3%的人选择网络曝光。利用网络监督平台揭露查处腐败,让网络舆论监督作为反腐败的一把利剑已成为许多人共同的心声。不断壮大的网络监督浪潮,已成为现今反腐体制和机制的一种力量弥补。因此,认真引导,加以规范必将对反腐倡廉工作具有重大的积极促进作用。

  二、网络监督的优点

  网络作为网民言论发表的自由平台,有其固有和不可替代的优势,总体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网络舆论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新闻快捷和真实。网络的最大优点就是快捷方便,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很多新闻事件都是通过网络传播出去的,让社会各界能够更加全面、客观的了解地震灾区的方方面面。网络在这些突发新闻事件中表现出的快速,可能是一些传统的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介所不能比拟的。网络媒介的快速以及准入门槛现对较低,让一些新闻事件更易于传播。

  第二、网络舆论成为民意表达的一个重要平台。网络舆论,已经越来越重要,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但不能妖魔化网络舆论,而是要学会适应网络时代的舆论生态,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和引导,想把网络掌握得滴水不漏,不仅是虚妄的,也是可怕的。而网络舆论的积极作用是明显的,它可以促进社会管理,有效的实现民意表达。在全国有近两亿网民的情况下,网络已经成为表达民意的一个重要平台。

  第三、网络舆论已经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网络舆论形成的巨大社会舆论力量,对政府决策和管理运作起到很大的影响,这在近两年表现得日益突出。网络使得普通受众拥有了话语权,为公众参与民主决策提供了途径。各大网站的留言能充分表达民意,形成观点化的网络舆论,一些学者、专家开通的个人博客发表自己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开始影响社会舆论。而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在关注网络舆论这一重要的民意平台,从而自然而然的开始影响政府的决策。

  三、网络监督的缺点

  然而,网络也是把"双刃剑",在推动反腐倡廉工作的同时,网络监督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和不足,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第一、网上信息存在虚假性。网络在提供真实、有效信息的同时,还会掺杂许多无效、虚假、甚至恶意的信息。由于我国尚未实行互联网实名制,大多网络信息都是匿名发布,信息来源复杂、难辨真伪,因此,难免会出现诬告、诽谤、干扰案件侦办、举报不清楚等情况的发生。

  第二、网络的匿名性的特点,使得一些人发言不负责任。由于并不是每个网民都有辨别力,一些耸人听闻的信息经网络迅速传播后,特别容易蛊惑人,有些问题在澄清前就已经形成了严重问题。即使在一些成功的网络监督案例中,歪曲、夸大、谩骂等现象仍然存在,不仅让人无所适从,还对实际调查形成了掣肘。而且,泛滥的"人肉搜索"有可能演变成网络暴力,侵犯当事人的隐私权和其他权利。

  第三、网络监督的相关法规不健全。在如何界定知情权与隐私权、政务公开与党政机密、社会监督与造谣诽谤、言论自由与人身攻击等方面,没有明确的法规。

  四、加强网络监督的措施

  尽管网络监督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作为一种新生且极具生命力的事物,害怕和打压都不是正确的做法,我们唯有积极应对,正确引导,不断规范,才能使网络监督对廉政建设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多地发挥出来。因此,要认真研究,建章立制,使网络监督健康发展,有效运作,真正成为一种有效的反腐利器。

  第一、要正确对待网络监督。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加强与网民的互动,通过网络交流了解民情、汇聚民智、解决民生,把网络监督作为促进工作的重要抓手。各级党委、政府应该加强对干部的培训,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对待网络意见,及时发现和疏导民间怨气,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要特别关注涉及本地民生方面的意见、可能引发大问题的突发事件,要善于从网络舆论中发现腐败案件线索。要教育干部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认真听取网民的意见、建议和批评,及时调整工作的重点和方式方法,不断改进服务态度,提升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第二、应尽快建立健全网络监督信息收集、处理和快速反馈机制。

  各级监督机构要确立一套快速有效的筛查、甄别、调查、处理以及反馈信息的程序。要安排专人对网络监督信息线索进行及时汇总和归纳,认真收集整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查证属实的予以迅速处理和回应,准确、及时、详细地在网上公布所掌握的信息,抑制虚假信息的泛滥。要通过积极应对,及时公开事实真相和处理结果,把最真实的情况通过最权威的渠道发布出来,让网民在事实面前去发表更理性的评论,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的积极功效,抵消网络的消极作用。各级监督机关有责任在依法履职的前提下,主动回应热点,如实介绍情况,坦陈工作问题,虚心进行整改。

  第三、积极疏导,正确引导,使网络监督更加理性、规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掌握网络监督特点,高度重视政府网站、廉政网站建设,加强网络宣传教育。各级领导应当高度重视网络在廉政教育中的作用,及时了解掌握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动态,协调解决反腐倡廉网络宣传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在人员以及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和保障。要注重提高各类政府网站和廉政网站的质量和水平,丰富网站内容,创新宣传方式,采取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网络宣传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主流观点在与其他各种观点的交锋碰撞中主导网络舆论,让主流声音压倒噪音和杂音。

  第四、加强网络监督立法,强化"网德"教育,提高网民素质。将网络监督纳入法治轨道。应尽快明确网络监督的合法性,将网络监督视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加以认真保护。对网络监督信息作出进一步地细化和界定,合理界定非法信息的范围,将其与正常的网络监督区分开来。规范监督行为,对那些恶意散布虚假信息、诬陷他人、危害国家以及对网络监督压制、打击、报复的,要依据情节轻重和危害程度,采取行政和法律手段进行管制或惩处。同时,通过积极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网民树立正确的"网德",客观真实地反映问题,合法合理地开展监督。

  五、结语

  尽管网络监督目前仍存在某些缺陷,人们对它有不同的看法,但绝不能因此否定它的作用。近年来,网络媒体所显示的舆论监督力量得到了最充分最有效的体现,众多新闻事件,如孙志刚事件、日本人集体买春事件、刘涌案件、宝马汽车撞人案等等,都在网络上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接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评判监督,深深触及了人们的灵魂。人民大众参政意识空前高涨,使各种事件的发展得到了最深刻的推动,不但影响着政府决策,而且涉及了法律的变革。党和政府日益重视网络媒体反映的民众呼声和意见,全国人民抗击"非典"时,胡锦涛在广州对一位医生说:"你的建议非常好,我在网上已经看到了。"温家宝对几位北大学生说:"我在网上看到同学们在留言中表达了同全国人民一起抗击非典的决心,令人感动。"这表明网络媒体公信力日益凸显。网络监督已经不可阻挡,因为它符合广大人民的意愿,是"现代社会民主化发展进程的必然"。我们应当对网络监督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并且不断地使其规范和完善。

  总之,在当下的网络化世界,网络只是一个工具,网络所释放出来的,是在某种程度上被解放出来的民意和能量。正是由于网民们处于不同立场,才有意见平台上的争论和辩驳。对事关利益分歧的事件,网友们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些争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民意的反映,这些意见恰恰可以为官方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网络舆论是对民意的一种反映,网络舆论的形成和汇聚,是浮在网络上的公民的意见的形成和汇聚,它不仅客观上形成了对传统媒体的报道的补充,也是对传统媒体的一种冲击和校正。但同时也要客观公正地看待网络舆论,克服网络舆论的一些弊端和缺点,发挥网络舆论的优点,让网络舆论成为公民政治参与、舆论监督和监督舆论的重要载体,进一步推动民主文明的建设

  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兰绍江.论网络舆论监督[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2]王守光.网络监督-预防腐败的有效监督形式[J].理论前沿,2005年

  03期[3]叶战备,惠娟.扩大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路径探析《探索》[J],2008年第05期

  <<<下页带来更多的法律论文目录

3293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