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计算机论文>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究论文

谢桦分享

  计算机教育 computer education 包括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计算机应用人才的培养,计算机知识向社会的普及和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应用。计算机教育一词有两重含义:以计算机为教学内容;以计算机为教育辅助工具。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究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究全文如下:

  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过程中,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已成为非常重要的标志之一。计算机应用能力也成为学生参加社会竞争的基本条件之一。在知识不断更新和社会信息爆炸的时代,没有很好地计算机应用能力就不满足对大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的基本要求,就会被社会所淘汰。计算机基础教育是让学生掌握一种能处理多种信息的现代化工具,也是改变学生知识结构、知识层次和提高人才科学素质的文化基础教育,对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和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的形势

  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对未来社会人们应用计算机的水平和掌握信息化技术的能力有很大的影响。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已经成为衡量现代大学生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尺度。目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面临以下两种形势。

  1.1 大学新生的计算机水平差异越来越大。尽管教育部普及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教育后,高校新生的计算机水平有显著提高,但地域差异和兴趣差异等因素也导致大学新生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层次层次不一,不尽相同。

  1.2 现代社会对高校学生的复合应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社会的发展,对高校学生的复合应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现在社会信息化进程发展迅速,非计算机专业和所学专业融合现象加剧,要求更加迫切。怎样才能使计算机技术与其他专业紧密结合来加强计算机的实用性,将成为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的难题。

  2.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最近几年的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研究与实践,认为我国普遍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2.1 教学内容问题。目前我国高校开设的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比较少,教学内容亟需更新。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多媒体等应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学内容相对陈旧,不能及时更新,也未能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授课内容没有结合各专业的特点来展开,可能会忽略计算机在各专业领域内的应用性。

  2.2 教学模式问题。在我国高校中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教学效率不高和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教学环境也亟需改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还采用课堂教学和相关实验结合的方式,存在非常大的局限性。这种模式不能给学生主动实践的机会,也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存在的多方面的个体差异,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影响教学的开展,教学效果整体比较差。

  2.3 教学手段问题。目前,高校在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大多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课堂上课和实验教学,不但顾及不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也无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导致学生不能全面理解教学内容,学习目的不明确,积极性不高,影响学生学习效果。

  2.4 考核方式问题。目前,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考试多采用笔试或上机考试的方式。无论是笔试还是上机考试,考试成绩受到批改老师的主观影响较大。尤其是上机考试,每次考试都要复制上千张软盘,由于软盘质量问题,每次考试总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出现软盘打不开的现象,影响学生的考试心情和考试进度。

  3.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建议

  3.1 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计算机水平逐年上升,可以赋予学生选择相关课程的自由度。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课程可以根据知识深度分成3 个层次:基础层,应用层和深化层。这三个层次分别对应计算机基础课程、计算机应用课程和计算机深化课程的学习。

  3.2 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高校应该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重视教与学两个部分。可以运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多种媒体,将教学信息组织超文本化。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发现式”学习能力,是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3.3 完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制定“精讲多练、重在实验指导”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构建自主学习的平台,促进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和考试方式的改革。高校还可以成立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与研究中心,构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软件开发为一体的基础教学与科研的重要基地。

  3.4 改进考核方法。增加平时上机实验中的考核环节,随时掌握学生学习程度,训练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若有创新,就可以得到高分。

  4、结论

  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四个方面对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育提出了改革建议。部分方案已在教学中实施,效果良好。只有实施改革,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才能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来。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究】相关文章:

1.浅析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2.大学计算机教育教改论文: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探索

3.关于高校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究

4.关于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的分层教学探究论文

5.计算机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

6.浅谈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437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