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测控论文
计算机测控技术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是教材内容更新跟不上学科的发展,课程组织方式需要完善,教学手段、方法还需要丰富。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测控论文,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测控论文范文一:浅谈计算机控制技术
引言:
计算机控制系统是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利用计算机 (通常称为工业控制计算机,简称工控机)来实现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的系统,它由控制计算机本体(包括硬件、软件和网络结构)和受控对象两大部分组成。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控制理论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控制技术诞生并迅速蓬勃发展起来,其应用遍及国防、航空航天、工业、农业、医学等多种领域。本文将主要针对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历史、当今现状以及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做一介绍,并结合它的具体实例介绍计算机控制技术的一些主要应用领域。
正文:
一、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概述
1、计算机控制的定义:
计算机控制是自动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计算机控制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2、计算机控制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思想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美国TRW航空公司与美 国德克萨斯州的一个炼油厂合作,进行计算机控制的研究,他们设计出了一个利用计算机控制实现反应器供料最佳分配,根据催化剂活性测量结果来控制热水的流量以及确定最优循环的系统。这项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工作为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此,计算机控制技术迅速发展,并被各行各业广泛应用。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控制技术也紧随其后,迅猛的发展起来。现如今,微型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使计算机控制技术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应用领域
1、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实例
在农业日趋机械化及自动化的今天,自动控制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管理控制农业生产已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重点。农业大棚、智能化养殖场等等都是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应用的鲜明例子。 智能温室大棚中利用计算机进行远程监控和操作,还可设计自动控制无人管理温室大棚。根据远程传感器搜集来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模拟信息,经输入通道进行AD转换,传入计算机,计算机既可以利用这些数据进行监控,同时又可以利用这些数据对大棚进行控制,进行加湿、加温、增加光照等控制,从而实现温室大棚的自动化智能控制。
2、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实例
根据某污水处理生产工艺流程的特点和生产过程控制的要求,结合我国污水生产厂的实际情况,采用“EIC三电一体化”计算机集散控制技术,设计整个污水处理生产过程的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在此基础上,通过采用优化设定控制技术、自适应自整定PI控制技术等先进技术,解决城市污水生产过程控制中存在的大滞后、非线性、耦合等关键技术问题,实现污水提升、浮选加药、污泥脱水等污水处理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
(1)、计算机控制系统总体结构
根据污水处理过程的工艺特点、控制要求,针对该厂投资少,占地小等具 体特点,计算机控制系统采用了PC+PLC分级分布式控制形式[[ii]]。在系统中采用就地操作站与主PLC相结合的控制结构,通过现场总线技术实现通讯处理达到节约投资、提高系统安全性、实现分布式控制思想的目的。系统总体结构体系分为三个层次:(1)上层:中央控制室计算机监控系统;(2)中间层:主PLC控制器作为中央控制单元;(3)下层:分布在浮选、污泥处理两个分控站的7个现场就地分控站。中间层主PLC控制器通过ETHERNET与上层监控系统相连;下层现场控制单元PLC采集各设备的工作状态,并通过现场总线Genius BUS送给主PLC,主PLC完成对现场数据的处理、运算、连锁逻辑、PID控制等功能并向各分控站送出控制命令;同时与中控室计算机控制系统交换工艺、设备数据和控制命令。控制命令分送至各分控站后,通过输出模块输出至现场控制设备,完成控制过程。
(2)、自动化系统功能
在计算机控制方式下,系统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采集和设备控制;(2)过程控制;(3)工艺过程监控。如下图所示。设备与回路控制集成在一起进行控制,它构成了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过程控制级。电气设备的起动与停止可通过计算机屏幕上的软键实现,回路控制可实现自动闭环调节和软手动调节。控制参数的优化设定旨在基于污水处理生产目标的优化控制模型,运用先进的控制思想和控制技术,实现对过程控制级的优化设定及对过程监控级的操作指导。
监控系统功能结构图
总之,计算机控制技术已经遍及各种应用领域,其前景十分广阔,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代,随着计算机技术、高级控制策略、现场总线智能仪表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控制技术水平必将大大提高。
三、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长期以来,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始终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步伐,如今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又多了许多新的方向。
1、计算机控制技术的网络化
在当今,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正以迅猛的速度发展着,与此同时,各种 层次的计算机网络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规模越来越大,控制系统的网络化时代渐渐到来。
将控制系统网络化,使控制作用的实现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控制系统,而是由各种仪表单元分别独立完成各自的工作,然后再通过网络进行彼此间的信息交换和组织,并相互协作,最终实现预定完成的控制任务。这种近似于模块化的思想,可以使各部分独立工作,不产生干扰,有可以根据需要增减控制网络中的个体,大大增强了系统的实用性。
2、计算机控制技术的集成化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简称CIMS)是在新的生产组织原理和概念指导下形成的一种新型生产模式,具有生产效率高、生产周期短、产品质量高等一系列极有吸引力的优点。CIMS将成为21世纪占主导地位的新型生产方式,世界上很多国家包括我国都已经把发展CIMS定为本国制造工业的发展战略,并制定了许多由政府或工业界支持的计划,用以推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集成化也已经成为当今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又一发展趋势。
3、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智能化
目前的典型智能控制方法有:模糊控制、专家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 模糊控制绕过了对象的不确定性、不精确性、噪声、非线性、时变性以及时滞性等影响,实现简单,适应面广,但是其对控制规则的制定要求较高,对于复杂的工业过程以及对象的动态特性并不是完全适合。专家控制尚未形成有普遍意义的理论体系和设计方法,但是其作为一种智能控制形式,在实际中有着很广阔的应用前景。神经网络控制的研究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它在控制中的应用已成为其中一个主要方面,它试图模拟人脑的功能,具有自适应和自学习的功能,但实时性方面还存在问题。
目前的各种智能控制方法各有优缺点,因此,将各种控制策略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发展成更新型更实用的合成智能控制策略已经成为了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必然趋势之一。
4、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标准化
任何技术的发展最终都会趋向于标准化,计算机控制技术也不例外,将计算机控制技术标准化,可大大促进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目前国际公认的标准尚未建立,但已有很多厂商愿意采用一些通用性较强的产品,相信不久的将来,计算机控制技术必将建立一套国际化通用标准。
四、总结
计算机控制技术是顺应时代发展而产生的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利用计算机快速处理数据的优势,结合自动控制理论尤其是现代控制理论的不断发展创新,计算机控制技术大大的提高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和系统的可靠性。同时,计算机控制系统在各领域的应用实践中所提出来的一系列理论与工程上的问题,又进一步促进了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控制技术已经应用到多种控制领域,随着计算机技术、高级控制策略、现场总线智能仪表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控制技术水平必将大大提高,同时也为自动化控制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在学好这门知识的同时,我觉得我们更应该学会开拓自己的思维,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将计算机控制技术进一步提升,适应更多领域的应用,并将计算机控制技术与其他技术结合,开创新的发展空间,以适应未来快速变化的时代。
五、参考文献
【1】《计算机控制技术》 于海生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2】《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 高国琴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3】《计算机控制理论及应用》 孙增圻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4】《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 于海生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计算机测控论文范文二:计算机控制技术
摘要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自动控制技术在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科学技术领域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短短一百年中,自动控制理论得到了令人吃惊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瓦特的蒸汽机、阿波罗的登月到海湾战争,无处不显示着控制技术的威力。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自动控制技术在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起来。控制理论目前还在向更纵深、更广阔的领域发展,无论在数学工具、理论基础、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产生了实质性的飞跃,在信息与控制学科研究中注入了蓬勃的生命力,启发并扩展了人的思维方式,引导人们去探讨自然界更为深刻的运动机理。自动控制理论的不断发展,必将会给提高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人类的发展。
关键字:自动控制理论 发展 现状 未来展望
1 自动控制理论简介
1.1控制思想起源的意义
控制思想与技术的存在至少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控制”这一概念本身即反映了人们对征服自然与外在的渴望,控制理论与技术也自然而然地在人们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历史中发展起来。
1.2自动控制的定义
自动控制是指应用自动化仪器仪表或自动控制装置代替人自动地对仪器设备或工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的状态或性能指标。对传统的工业生产过程采用动控制技术,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一些恶劣环境下的控操作,自动控制显得尤其重要。
1.3自动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
在已知控制系统结构和参数的基础上,求取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兵找出这些性能指标与系统参数间的关系就是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而在给定对象特性的基础上,按照控制系统应具备的性能指标要求,寻求能够全面满足这些性能指标要求的控制方案并合理确定控制器的参数,则是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1.4自动控制的历史
利用反馈来控制系统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的反馈控制出现在公元前330年的古希腊,运用在一种改进的浮球控制器装置上。Ktesibios的水钟就运用了浮球控制器的远离。大约在公元前250年,为了燃油在油泵中能保持恒定的液位,philon在一种油泵装置中采用了浮球控制器。在公元1世纪,亚历山大港的Heron出版了一本名为Pneumatica的书,概述了很多种应用浮球控制器的例子。
现代欧洲的第一个反馈系统出现在荷兰人Cornelis Drebble(1572-1633)发明的温度控制器中。在1681年,Dennis Papin(1647-1712)发明了第一台用于蒸汽锅炉的压力控制器,这是一种与高压锅炉阀门相识的安全压力控制器。18世纪,瓦特(James Watt)的蒸汽机离心调速器被公认是第一台应用在工业生产中的自动反馈控制器,这是将自动控制技术应用到工业中的最早代表。它是在1769年为了控制蒸汽机速度改良而来的。在1765年俄国声称发明了历史上第一套反馈系统,急I.Polzunov发明的浮球水位控制器。在1868年以前的整个时期,自动控制系统的发展仅仅是靠直觉和发明。为了提高控制系统精度,不得不减慢瞬变震荡的衰减,甚至导致系统的不稳定。因此,有必要发展一套自动控制的理论。J.C.Maxwell总结了一套与控制理论结合的学理论,而这套控制理论用用了控制器不同的等效模型。
1 自动控制理论简介
1.1控制思想起源的意义
控制思想与技术的存在至少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控制”这一概念本身即反映了人们对征服自然与外在的渴望,控制理论与技术也自然而然地在人们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历史中发展起来。
1.2自动控制的定义
自动控制是指应用自动化仪器仪表或自动控制装置代替人自动地对仪器设备或工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的状态或性能指标。对传统的工业生产过程采用动控制技术,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一些恶劣环境下的控操作,自动控制显得尤其重要。
1.3自动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
在已知控制系统结构和参数的基础上,求取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兵找出这些性能指标与系统参数间的关系就是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而在给定对象特性的基础上,按照控制系统应具备的性能指标要求,寻求能够全面满足这些性能指标要求的控制方案并合理确定控制器的参数,则是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1.4自动控制的历史
利用反馈来控制系统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的反馈控制出现在公元前330年的古希腊,运用在一种改进的浮球控制器装置上。Ktesibios的水钟就运用了浮球控制器的远离。大约在公元前250年,为了燃油在油泵中能保持恒定的液位,philon在一种油泵装置中采用了浮球控制器。在公元1世纪,亚历山大港的Heron出版了一本名为Pneumatica的书,概述了很多种应用浮球控制器的例子。
现代欧洲的第一个反馈系统出现在荷兰人Cornelis Drebble(1572-1633)发明的温度控制器中。在1681年,Dennis Papin(1647-1712)发明了第一台用于蒸汽锅炉的压力控制器,这是一种与高压锅炉阀门相识的安全压力控制器。18世纪,瓦特(James Watt)的蒸汽机离心调速器被公认是第一台应用在工业生产中的自动反馈控制器,这是将自动控制技术应用到工业中的最早代表。它是在1769年为了控制蒸汽机速度改良而来的。在1765年俄国声称发明了历史上第一套反馈系统,急I.Polzunov发明的浮球水位控制器。在1868年以前的整个时期,自动控制系统的发展仅仅是靠直觉和发明。为了提高控制系统精度,不得不减慢瞬变震荡的衰减,甚至导致系统的不稳定。因此,有必要发展一套自动控制的理论。J.C.Maxwell总结了一套与控制理论结合的学理论,而这套控制理论用用了控制器不同的等效模型。他的研究还
1 自动控制理论简介
1.1控制思想起源的意义
控制思想与技术的存在至少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控制”这一概念本身即反映了人们对征服自然与外在的渴望,控制理论与技术也自然而然地在人们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历史中发展起来。
1.2自动控制的定义
自动控制是指应用自动化仪器仪表或自动控制装置代替人自动地对仪器设备或工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的状态或性能指标。对传统的工业生产过程采用动控制技术,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一些恶劣环境下的控操作,自动控制显得尤其重要。
1.3自动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
在已知控制系统结构和参数的基础上,求取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兵找出这些性能指标与系统参数间的关系就是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而在给定对象特性的基础上,按照控制系统应具备的性能指标要求,寻求能够全面满足这些性能指标要求的控制方案并合理确定控制器的参数,则是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1.4自动控制的历史
利用反馈来控制系统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的反馈控制出现在公元前330年的古希腊,运用在一种改进的浮球控制器装置上。Ktesibios的水钟就运用了浮球控制器的远离。大约在公元前250年,为了燃油在油泵中能保持恒定的液位,philon在一种油泵装置中采用了浮球控制器。在公元1世纪,亚历山大港的Heron出版了一本名为Pneumatica的书,概述了很多种应用浮球控制器的例子。
现代欧洲的第一个反馈系统出现在荷兰人Cornelis Drebble(1572-1633)发明的温度控制器中。在1681年,Dennis Papin(1647-1712)发明了第一台用于蒸汽锅炉的压力控制器,这是一种与高压锅炉阀门相识的安全压力控制器。18世纪,瓦特(James Watt)的蒸汽机离心调速器被公认是第一台应用在工业生产中的自动反馈控制器,这是将自动控制技术应用到工业中的最早代表。它是在1769年为了控制蒸汽机速度改良而来的。在1765年俄国声称发明了历史上第一套反馈系统,急I.Polzunov发明的浮球水位控制器。在1868年以前的整个时期,自动控制系统的发展仅仅是靠直觉和发明。为了提高控制系统精度,不得不减慢瞬变震荡的衰减,甚至导致系统的不稳定。因此,有必要发展一套自动控制的理论。J.C.Maxwell总结了一套与控制理论结合的学理论,而这套控制理论用用了控制器不同的等效模型。他的研究还注意到了和系统性能密切相关的不同参数的影响。与此同时,I.A.Vyshnegradskii也总结出一套控制器的数学理论来。1932年奈奎斯特(H.Nyquist)提出了研究控制系统的频率发。1948年伊文思提出了根轨迹法,这两大重大贡献,是自动控制理论和控制技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建立在频率法和根轨迹法基础上的控制理论成为经典控制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和西欧的自动控制理论,在发展方式上与俄国和东欧有很大差别。在美国,应用反馈的主要促进因素是电话系统的发展,以及Bell电话实验室的Bode、Nyquist和Black对电子反馈放大器的改进,主要是用频域来描述整个控制过程。与此相反,前苏联接触的数学家和机械学家在控制理论领域占主流。因此,俄国的理论更倾向与运用不同方程的时域公式。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自动控制理论的理论和实践得到巨大发展的时期。因为当时必须设计和制造自动领航系统、火炮位置系统、雷达天线控制系统和其他建立在反馈控制方法基础上的军事系统。这些军事系统的复杂性和优良的性能都要求必须发展不同的控制技术,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以及发展新的理论和方法等。
在1940年前,控制系统的设计是一种伴随着不断试验和失败的过程。而在20世纪40年代后,越来越多的数学和分析方法得到应用,控制工程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工程学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拉氏变换和复频面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频域技术渐渐成为控制领域的主流。20世纪50年代,控制工程领域的重点放在s平面法(特别是根轨迹法)的发展和运用上。而在20世纪80年代,数字计算机作为控制元件日渐普遍。这种有着快速精确计算性能的控制元件的技术,在以前的控制工程中是无法实现的。这些计算机特别适用于同时测量和控制多种变量的系统中。
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核能、电子计算机以及空间技术的科学发展,对自动控制科学提供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人造卫星和空间时代的来临,控制工程拥有了新的巨大推动力,因为有必要为运载火箭和空间探测器设计一种复杂、高精度的控制系统。由前苏联人L.S.Pontryagin,美国人R.Bellman发展的最优化控制的现代理论,以及进来对鲁棒系统的研究,也对时域方法作出了贡献。大型复杂系统的控制,高速度控制操作及高精度控制品质的要求,使经典控制理论的局限性暴露出来,促使人们寻找更完善的控制理论和更高级的控制技术。在这种背景下,贝尔漫等人提出了状态空间法。1960年贝尔漫在控制系统的研究中成功地应用了状态空间法,并提出了能控性和能观测性的新概念,被认为是现代控制理论发展的开端。20世纪6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的信控制理论,如模糊控制、最优控制、系统辨识、多变量控制、自适应控制、专家系统、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控制、大系统理论等,都属于现代控制理论的范畴。与经典控制理论相比,现代控制论内涵十分丰富。例如20世纪70年代后期,提出了大系统理论,它是针对规模十分庞大的系统的控制理论。又如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大型电力系统、大型通信网、大型交通运输网等大型系统控制需要涉及运筹学、信息论、系统论等方面的理论,才能解决多级递阶控制、多目标综合优化等问题。
2 自动控制基本理论的发展简史
2.1 稳定性理论的早期发展
人们很早就开始关注稳定性的问题。牛顿可能是第一个关注动态系统稳定性的人。1687年,牛顿在他的《数学原理》中对围绕引力中心做圆周运动的质点进行了研究。在牛顿引力理论建立之后,天文学家不断努力以图证明太阳系的稳定性。特别地,拉格朗日和拉普拉斯在这一问题上做了相当的力。在出现控制系统的镇定问题后,科学家们开始考虑非保守系统的稳定性问题。Clerk Maxwell第一位利用特征方程的系数来判断系统稳定性的人。James Clerk Maxwell是第一个对反馈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进行系统分析并发表论文的人。麦氏在论文中对三阶微分方程描述的Thomson's governor, Jenkin's governor 以及具有五阶微分方程的Maxwell's governor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系统的稳定性条件。Maxwell的工作开创了控制理论研究的先河。同一时期在俄国,1872年N.A.维什聂格拉斯基(1831-1895)也对蒸汽机的稳定性问题进行了研究。N.A.维什聂格拉斯基同样利用线性化方法简化问题,用线性微分方程描述由调整对象和调整器组成的系统。这使问题大大简化。N.A.维什聂格拉斯基在苏联被视为自动调整理论的奠基人。
2.2 负反馈放大器及频域理论的建立
在控制系统稳定性的代数理论建立之后,1928年-1945年以美国AT&T公司Bell实验室(Bell Labs)的科学家们为核心,又建立了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频域方法。Black首先提出了基于误差补偿的前馈放大器,在此基础上最终提出了负反馈放大器并对其进行了数学分析。反馈放大器的振荡问题给其实用化带来了难以克服的麻烦。为此HarryNyquist(1889-1976)和其他一些AT&T的通讯工程师介入了这一工作。1932年Nyquist发表了包含著名的“乃奎斯特判据”(Nyquist criterion)的论文,并在1934年加入了Bell Labs。Black关于的负反馈放大器的论文发表在1934年,参考了Nyquist的论文和他的稳定性判据。这一时期,Bell实验室的另一位理论专家,Hendrik Bode(1905-1982)也和一些数学家开始对负反馈放大器的设计问题进行研究。1942年,H.Harris引入了传递函数的概念。用方框图、环节、输入和输出等信息传输的概念来描述系统的性能和关系。这样就把原来由研究反馈放大器稳定性而建立起来的频率法,更加抽象化了,因而也更有普遍意义,可以把对具体物理系统,如力学、电学、等的描述,统一用传递函数、频率响应等抽象的概念来研究。1925年英国电器工程师O.亥维赛把拉普拉斯变换应用到求解电网络的问题上,提出了运算微积。不久拉普拉斯变换就被应用到分析自动调节系统问题上,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传递函数就是在拉普拉斯变换的基础上引入的,至1945年,控制系统设计的频域方法“波德图”(Bode plots)方法,已基本建立了。在这同一时期,苏联科学家也在控制系统稳定性的频域分析方面取得了进展。有些学
者又将“乃奎斯特判据”称为“乃奎斯特-米哈依洛夫判据”客观地讲,在频域稳定性判别研究中,乃奎斯特不仅在时间上领先,其工作也更完备。现在我们所使用的也主要是乃奎斯特的开环稳定判据除了偏差负反馈控制,扰动控制是另一种重要控制策略。第一个试图制造一个不反映被调量偏差,而应扰动作用的调节器的人是庞赛来。他在1829年曾提出一种有关蒸汽机轴转速自动调节器的线路,利用的就是扰动控制的原理。可是由于当时蒸汽机本身不稳定,他的建议遭到了失败。采用扰动调节原理且在实际上能够工作的第一个自动调节器是1869年由契可列夫所发明的弧光灯光度调节器。
2.3 根轨迹法的建立
在经典控制理论中,根轨迹法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同时域法,频域法可称是三分天下。美国电信工程师W.R.Evans在这里包打天下,他的两篇论文Graphical AnalysisofControl System,AIEE Trans. Part II,67(1948),pp.547-551.”和“Control System Synthesis by Root Locus Method, AIEE Trans. Part II,69(1950),pp.66-69”即已基本上建立起根轨迹法的完整理论。Evans所从事的是飞机导航和控制,其中涉及许多动态系统的稳定问题,因此其已经又回到70多年前Maxwell和Routh曾做过的特征方程的研究工作。但Evans用系统参数变化时特征方程的根变化轨迹来研究,开创了新的思维和研究方法。Evans方法一提出即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1954年,钱学森即在他的名著“工程控制论”中专用两节介绍这一方法,并将其成为Evans方法。
2.4 脉冲控制理论的建立与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诞生和发展,脉冲控制理论也迅速发展起来。在这方面首先作出重要贡献的是乃奎斯特和香农(Shannon)。乃氏首先证明把正弦信号从它的采样值复现出来,每周期至少必须进行两次采样。香农于1949年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香农由此被成为信息论的创始人。线性脉冲控制理论以线性差分方程为基础,线性差分方程理论在三、四十年代中已逐步发展起来。随着拉氏变换在微分方程中的应用,在差分方程中也开始加以应用。利用连续系统拉氏变换同离散系统拉氏变换的对应关系,奥尔登伯格(R.C.Oldenbourg)和萨托里厄斯(H. Sartorious)于1944年,崔普金(Tsypkin)于1948年分别提出了脉冲系统的稳定判据,即线性差分方程的所有特征根应位于单位圆内。由于离散拉氏变换式是函数,又提出了用保变换将Z平面的单位圆内部转换到新的平面的左半面的方法这样即可以使用Routh-Hurwitz判据,又可将连续系统分析的频域方法引入离散系统分析。求得离散型频率特性后,乃氏稳定判据和其他一切研究线性系统的频率法都可应用,但由于Bode图的应用大受限制,频率法在离散系统研究也受到限制。(库津(1961)曾试图用Bode图来表示离散型频率特性,但过于繁复而无法应用。)在变换理论的研究方面,霍尔维兹(W.Hurewicz)于1947年迈出了第一步,他首先引进了一个变换用于对离散序列的处理。在此基础上,崔普金于1949年,拉格兹尼和扎德(J.R.Ragazzini和L.A. Zadeh)于1952年分别提出了和定义了Z变换方法,大大简化了运算步骤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起脉冲控制系统理论。由于Z变换只能反应脉冲系统在采样点的运动规律,崔普金、巴克尔(R.H.Barker)和朱利(E.I.Jury)又分别于1950年、1951年和1956年提出了广义Z变换或修正Z变(modifiedZ-transform)的方法。对同一问题,林威尔(W.K.Linvill)也于1951年用描述函的方法进行了有效的研究,不过这一方法目前已较少使用。回顾脉冲控制理论的发展,尽管俄国的崔普金及英国的巴克尔等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建立脉冲理论的许多工作都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拉格兹尼和他的博士生们完成的。他们包括朱里(离散系统稳定的朱里判具,能观测性与能达性,分析与设计工具等),卡尔曼(离散状态方法,能控性与能观性等。是自控界第二位获IEEE Model of Honor者(1974)),扎德(Z变换定义等。是自控界第五位获IEEE Model of Honor者(1995))。五十年代末,脉冲系统的Z变换法已臻成熟,好几本教科书同时出版。
3 自动控制技术的早期发展
3.1水钟
具有反馈控制原理的控制装置在古代就有了。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当属古代的计时器“水钟”(在中国叫作“刻漏”,也叫“漏壶”)。据古代锲形文字记载和从埃及古墓出土的实物可以看到,巴比伦和埃及在公元前1500年以前便已有很长的水钟使用历史了。约在公元前三世纪中叶,亚历山大里亚城的斯提西比乌斯(Ctesibius)首先在受水壶中使用了浮子(phellossive tympanum)。按迪尔斯(Diels)本世纪初复原的样品,注入的水是由圆锥形的浮子节制的。而这种节制方式即已含有负反馈的思想 (尽管当时并不明确)。中国有着灿烂的古代文明。中国古代的科学家们对水钟十分得重视,并进行了长期的研究。据<<周礼>>记载,约在公元前500年,中国的军队中即已用漏壶作为计时的装置。约在元120年,著名的科学家张衡(78-139,东汉)又提出了用补偿壶解决随水头降低时不准确问题的巧妙方法。在他的“漏水转浑天仪”中,不仅有浮子,漏箭,还有虹吸管和至少一个补偿壶。最有名的中国水钟“铜壶滴漏”由铜匠杜子盛和洗运行建造于公元1316年(元代延佑三年),并一直连续使用到1900年。现保存在广州市博物馆中,但仍能使用。北宋时期,苏颂等于1086年-1090年在开封建成“水运仪象台”。仪象台上的浑仪附有窥管,能够相当准确地跟踪天体的运行,“使它自动地保持在窥管的视场中”。这种仪象台的动力装置中就利用了“从定水位漏壶中流出的水,并由擒纵器(天关、天锁)加以控制”。苏颂把时钟机械和观测用浑仪结合起来,这比西方罗伯特.胡克早六个世纪。
3.2指南车
公元235(三国时期)的马均及公元477年(刘宋时期)祖冲之等还曾制造过具有开环控制指南车。并发明了齿轮及差动齿轮机。
3.3风车技术
另外,我国在公元前350年已经用在结构上与水轮相似的水臼来碾米;在公元前50年用水轮来引水灌溉;在公元前31年在锻冶场里使用水动风箱等。大大地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十八世纪,随着人们对动力的需求,各种动力装置也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1750年,安得鲁米克尔(1719-1811)为风车引入了“扇尾”传动装置,使风车自动地面向风。随后,威廉丘比特对自动开合的百叶窗式翼板进行改进,使其能够自动地调整风车的传动速度。这种可调节器在1807年取的专利权。18世纪的风车中还成功地使用了离心调速器。 马斯.米德(178年)和斯蒂芬.胡泊(1789年)获得这种装置的专利权,和风车技术并行。
3.4蒸气机
十八世纪也是蒸机取得突破发展的时期,并成为机械工程最瞩目的成就。托马斯.纽可门和约翰.卡利(又译为考力)是史学界公认的蒸气机之父。到十八世纪中叶已有好几百台纽可门式蒸气机在英格兰北部和中部地区、康沃尔和其他国家服务,但由于其共作效率太低,难以推广。1765年俄国的波尔祖诺夫发明了蒸汽机锅炉的水位自动调节器(这在俄国被认为是世界上的第一个自动调节器)。1760年-1800年,詹姆斯.瓦特对蒸气机进行了彻底得改造,终于使其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瓦特的改良工作中,1788年 ,他给蒸气机添加了一个“节流”控制器即节流阀,它由一个离心“调节器”操纵,类似于磨房机工早已用来控制风力面分机磨石松紧的装置。“调节器”或“飞球调节器”用于调节蒸气流以便确保引擎工作时速度大致均匀。这是当时反馈调节器最成功的应用。瓦特是一位实干家,他没有对调节器进行理论分析,后来J.C.Maxwell从微分方程角度讨论了调节器系统可能产生的不稳定现象,从而开始了对反馈控制动力学问题的理论研究。
4 历史上的三本重要著作
4.1《通讯的数学理论》
(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目前被作为信息论开端的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1916-)的论文:《通讯的数学理论》(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1948年发表在《贝尔系统技术杂志》第27卷。这篇论文同其1949年发表的论文《噪声中的通讯(Communication in Presence of Noise.Proc.IRE,37,10-21)奠定了信息论的基础。
4.2《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
控制论创立者维纳(Norbert Wienner,1894-1964)的经典论著:《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Cybernetics or Control andCommunication in the annimal and the machines. 1948)
4.3《工程控制论》
钱学森(Tsien H S,1991-)的著作《工程控制论》(Engineering Cybernetics. 1954)这三部著作对人类社会有着巨大的影响,产生了新型的综合性基础理论:控制论,信息论和工程控制论。在中国,1954年出版了由刘豹编写的第一本《自动控制原理》专著(上海: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1954)。
5 自动控制理论发展的现实
5.1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在应用中面临的难题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产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形成了复杂的大系统,导致了控制对象、控制器以及控制任务和目的的日益复杂化,从而导致现代控制理论的成果很少在实际中得到应用。
5.2原因分析
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在应用中遇到了不少难题,影响了它们的实际应用,其主要原因有三:
①这些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分析都是建立在精确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的,而实际系统由于存在不确定性、不完全性、模糊性、时变性、非线性等因素,一般很难获得精确的数学模型; ②研究这些系统时,人们必须提出一些比较苛刻的假设,而这些假设在应用中往往与实际不符;
③为了提高控制性能,整个控制系统变得极为复杂,这不仅增加了设备投资,也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
5.3寻求自动控制新出路的思考
自动控制工作者一直在寻求新的出路,他们在考虑:能否不要完全以控制对象为研究主体,而以控制器为研究主体呢?能否用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并得到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的逻辑推理、启发式知识、专家系统等来解决难以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控制问题呢?第三代控制理论即智能控制理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它是人工智能和自动控制交叉的产物,是当今自动控制科学的出路之一。
6 未来展望
控制系统继续发展的目标是实现高度灵活和高度自动化。现在用的工业用机器人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即一旦程序确定,就不需要更多的人工干预了,但是这些机器人对于周围的环境变化无法灵活响应,这也是计算机科学应该着重解决的一个问题。控制系统的确非常有用,但这取决于人类思维的前瞻能力。先进的机器人系统通过革新传感器的反馈功能可以达到灵活的目的。通过提高智能化,增加传感器功能、计算机可视功能和离线式CAD/CAM编程功能将使系统更经济且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使控制系统正朝高度自动化方向买进。控制水平的提高,旨在减少人类操作的负担,对人机对话模式方向的研究和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等,将使控制更高效、更可靠、大量关于机器人和自动控制方面的研究要求降低运行成本和拓宽其应用领域,这就要求更新人机交流方式和更换编程语言等。
8 参考文献
1.自动控制理论基础. 左为恒,周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控制理论的发展. 卢强.电网技术,1993,04期
3.自动控制原理,王建辉、顾树生主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计算机测控论文相关文章:
1.计算机控制论文
5.电气专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