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技术论文>

双孢蘑菇的栽培技术论文

家文分享

  目前,双孢蘑菇种植方式既耗费人力物力,又难以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落后的栽培技术已经无法适应市场对双孢蘑菇的需求.学习啦小编整理了双孢蘑菇的栽培技术论文,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双孢蘑菇的栽培技术论文篇一

  无公害双孢蘑菇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饮食更加关注。由于食用菌尤其是菇菌类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糖分、蛋白质、氨基酸,更有控制肿瘤细胞性、抗菌消炎的作用,已经成为人们十分喜爱的食物。双孢蘑菇是菇菌类的一种,本文从双孢蘑菇菇棚的选择、无公害培养料制作、培植环境的稳定性等方面,阐述了无公害双孢蘑菇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关键词:技术改良;生长条件;高产优栽

  中图分类号:S64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5-92-1

  目前,双孢蘑菇种植方式既耗费人力物力,又难以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落后的栽培技术已经无法适应市场对双孢蘑菇的需求。因此,为了激发双孢蘑菇种植业的发展潜力,提高菇农的经济效益,必须推广无公害双孢蘑菇高产高质栽培技术。

  1双孢蘑菇的市场现状与需求

  每100克双孢蘑菇中含有0.2克脂肪、3.3毫克烟酸和8毫克钙等营养成分,并对肿瘤有一定的抑制性。同时具有降血压等医用效果,适合食用的人群范围广,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因此,双孢蘑菇在市场的发展前景很大,需要进一步提高其生产规模。但当前其栽培模式还停留在传统的人工种植水平,无法提高生产效率。而在科技日益发展的前提下,双孢蘑菇的无公害生产更加符合现市场发展需求,并可大幅提升双孢蘑菇种植业的经济效益。

  2双孢蘑菇无公害栽培的前提

  无公害是现阶段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要求的最低标准,双孢蘑菇应大力发展无公害栽培技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无公害双孢蘑菇栽培技术有三点基本要求:

  2.1优良的菌种

  优良的菌种是栽培无公害双孢蘑菇的基本保证。应选择菌丝不受污染、生命力强、菌种比较强壮和完全没有被毒虫或有害物质沾染、对土壤的适应能力强、不易被外来轻微污染物质感染的优良菌种,这是实行无公害技术的第一步。

  2.2天然无农药残留的培养料

  双孢蘑菇生长所需的养分主要来自在潮湿常温的环境下培养料的发酵所产生。培养料是蘑菇直接接触的生长环境,如果培养料中掺杂了有害的化学农药残留物,随着双孢蘑菇的生长农药残留会被蘑菇吸收,最终可能进入人体,影响人体健康。为确保双孢蘑菇在生长培植过程中不受到化学农药残留物污染,从而影响其无公害栽培,必须确保培养料的天然和无农药残留。

  2.3土壤的要求

  除了培养料之外,双孢蘑菇的生长发育中还离不开土壤这一个重要的因素。不同于对温度、湿度的要求,双孢蘑菇还需要土壤这一实质性物质基础提供营养元素。而对于双孢蘑菇出菇前覆土这一步骤来说,土壤的质量也直接影响了菌种的质量。土壤也是继培养料外第二种直接接触菌种的养料,带有化学因子和生物因子的土壤为蘑菇直接补给充足的养分。土壤的pH值要掌握在7.5,含水量约为74%。

  3双孢蘑菇无公害栽培的环境处理

  能够为菌种带来良好生长发育的环境是提高双孢蘑菇产量的重要条件之一。为将双孢蘑菇的产量提高至平均每平方米20公斤以上,就要使用最为先进有效的培植方法,营造最良好适宜其生长的环境。

  3.1双孢蘑菇的生长条件

  双孢蘑菇对生长的环境有着很高的要求,菇棚的类型、棚内的温度、培养料的养分是否充足、土壤的湿度等这些都制约着双孢蘑菇的生长发育。而传统的培植地和培植条件都难以持续提高双孢蘑菇的产量。必须采用先进的高科技手段消除不稳定性因素的影响,使双孢蘑菇的菌种一直处于有利于它生长发育的环境中,创造适合双孢蘑菇生长的温度与湿度水分。

  3.2菇棚的选择

  双孢蘑菇的菇棚要灵活设置数层菇床,利用连体式的结构用毛竹和厚度为3~4厘米的稻草来进行搭建计划型培植菇棚。菇棚的面积应按240~250平方米建造,菇棚里的菇床可设置4~5层,最低离地面0.21米,最高层应离房顶1米以上。菇棚搭造位置的选择也至关重要,为便于将最新鲜的双孢蘑菇运送到市场,应选择交通快捷便利的地方。因菌种对湿度的要求较高,需要在水环境良好、水资源充足的地方培植。培植前要先对菇棚进行消毒,消毒方法可采用喷洒消毒药物进行处理。

  4加强管理,严格监控

  要利用先进的栽培技术,结合合理、营养充足的配方,严格执行培植无公害双孢蘑菇的技术规程,突出重点技术,才能完成双孢蘑菇的优质栽培。

  4.1严格监控栽培过程中的每个步骤

  为了保证双孢蘑菇的质量,必须严格执行栽培技术的每一步,按科学合理的培植方案,科学监控菌种的发酵、添加营养的培养料、出菇前的覆盖土壤管理、科学控制菇棚的室温,确保菌种在营养无污染的环境下生长。

  4.2充分满足菌种生长的营养要求

  在双孢蘑菇的生长过程中需要汲取大量的营养元素,为了保证培植出营养价值高、市场效益好的双孢蘑菇,必须适时补充适量的磷元素、蛋白质等元素。可以在菌种的培养料中添加含有这些物质的粪便肥料、稻草、尿素等。土壤中也必须含有供给菌种所需的氮元素、钾元素等。

  5结语

  综上所述,因无公害双孢蘑菇的市场价值与定位,为了增加经济效益,为消费者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双孢蘑菇的高产优质培植技术至关重要。在生产中要不断改进菇棚棚型,更加科学地进行管理,创造无污染的栽培环境,减少劳动力等的投入,提高产量,保证质量,实现双孢蘑菇无公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上的飞跃性进展。

  参考文献

  [1]朱富春.双孢蘑菇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11,10(02):34-35.

  [2]曹海.双孢菇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10(09):143-144.

  [3]张桂香,王晓巍,任爱民,杨建杰,刘明军,耿新军.甘肃省无公害双孢蘑菇栽培技术规程[J].中国食用菌,2012,15(03):19-21.

  作者简介:苏剑华,那坡县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方向:农民实用技术培训。

  双孢蘑菇的栽培技术论文篇二

  双孢蘑菇大田栽培技术

  摘要 介绍了双孢蘑菇大田栽培技术,包括培养料配制、大田菇棚建造、培养料建堆及翻堆、进棚及放菌种、覆土、喷水、采菇等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 双孢蘑菇;大田;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6.1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1-0099-02

  蘑菇生产是农民致富的一个好门路,利用本地的麦秆、牛粪等廉价资源,可以实现较高的经济收入。根据利辛县近几年的气候变化规律,该县用廉价资源生产双孢蘑菇,建堆时间应在8月上旬,放种时间应在9月上旬,覆土时间应在9月下旬,采菇时间处于10月中旬,提前或推迟不能超过5 d。现将笔者近几年的种植经验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 培养料配制

  以666.67 m2实用面积450 m2为例,配料如下:配方1为麦草12.5 kg/m2、干牛粪8 kg/m2、过磷酸钙0.5 kg/m2、碳酸氢铵0.5 kg/m2、石膏粉0.25 kg/m2、菜籽饼或豆饼0.25 kg/m2、石灰粉0.3 kg/m2;配方2为麦草13.5 kg/m2、干牛粪6 kg/m2、过磷酸钙0.75 kg/m2、碳酸氢铵0.5 kg/m2、石膏粉0.3 kg/m2、菜籽饼或豆饼0.5 kg/m2、石灰粉0.3 kg/m2。根据此配方,可使碳氮比达到31的理想状态。

  2 大田菇棚建造

  选择水位高的大田,去掉上层表土,棚宽度南北向为5 m,长度不限。具体操作方法为:首先在5 m内去掉土皮,5 m外四周开排水沟。两边作挡土墙,草土混做,高40 cm,宽15 cm,每隔5 m在下面留1个通风窗口,窗口大小为高30 cm、宽20 cm,大棚内两边单面菇畦宽70 cm,中间2畦,畦宽两边采菇宽1.2 m,走道3条,宽30 cm,挖低菇床20 cm(每棚4畦,路3条),每60~80 cm用竹子两边插入土中,中间接柱,作为骨架,上面用小竹直接捆住,立柱1~2根/m;然后覆盖聚乙烯长寿无滴吹塑棚膜,两边用土压紧,上面用麦草或杂草盖住,以见不到阳光为度,此项工作应在蘑菇进棚前完成。

  3 培养料建堆及翻堆

  首先把麦草排在地上,厚30 cm左右,用水喷湿,然后加1层草,喷1遍水,一直堆至高1.2~1.5 m、宽3~5 m,第2天再喷1 d水,检查草堆下面有没有湿。如下面尚干第3天再喷,直到湿为准。至第7天开始合堆,合堆前一天,应把干牛粪灌湿,直至牛粪内无白心为准[1-2]。碳酸氢铵、过磷酸钙和饼肥可以混在一起用,合堆时先在地上放20 cm厚麦草,喷1遍水,撒1遍混好的营养料,然后盖3~4 cm牛粪。这样连续堆积,直堆至高1.5 m、宽1.6 m为止。下雨时要覆盖薄膜,雨停后马上拿下,不能长期覆盖。以后第13天、第18天、第23天、第26天各翻堆1次,共翻5次,共28~30 d。第18天翻堆时应加石膏粉,第23天和第26天翻堆时应加石灰粉,后2次堆出的料堆应减小至1.5 m高、1.3 m宽,含水量为68%(用手握料时,有1~2滴水滴下为准),若水量不够则每次翻堆时加入。pH值应达到8,不够则加入适量石灰。每次翻堆时要内部向外翻、外部向内翻、上部向下翻、下部向上翻,最后在上面盖1层牛粪,喷1遍水,不能天天喷水。进菇房前一天,应喷50%多菌灵3.75 kg/hm2、敌敌畏7.5 kg/hm2,对水1 125 kg配成溶液喷施,然后用塑料薄膜盖住,消灭外套面的病虫害。进棚前应检查培养料的情况,确保含水量为68%左右、pH值约为8,培养料应为深褐色,无酸味、氨味及其他异味,如有其他异味,应及时检查,并进行处理,否则进棚后菌丝不能繁殖。

  4 进棚及放菌种

  进棚前应对棚撒石灰粉0.5 kg/m2,然后将培养料放在床面上,厚度为20 cm左右,料面整平,温度在28 ℃以下播种,如温度超高要晚上播种,播种时把菌种先振散,播种量以供种企业提供的使用说明为准,先取总量的1/2撒播在培养料面上,然后用手指插入料中稍搅动几下,使种粒落入料中2~3 cm处,然后把余下的1/2种子撒在料面上,并用木板或盆底轻轻地在料面上压一下,然后在料面上喷0.5%石灰水,等料面干后开始关闭后门[3]。放种后要经常观察,防止棚内温度升高,烧死菌种,4 d后可以稍微通风,菌种料面占铃后可以大量通风,使菌丝尽快扎入料内,10~15 d后可以用小铁条插入铲松,促使菌丝繁殖加快,但不能有太大松动。菌丝占据料面3/4以上时就可以覆土,正常情况下是20~25 d覆土。

  5 覆土

  覆土用泥土应取地表下20 cm以下的无菌土,需泥土35 kg/m2、石灰粉0.4 kg/m2、谷壳或麦壳0.75 kg/m2,取土后打碎晒干,加上石灰粉、麦壳,加水调湿,用敌敌畏15 kg/hm2、福尔马林22.5 kg/hm2,对水喷雾,建成高0.8 m、宽0.8 m的长堆,用塑料薄膜盖24 h,含水量以手握成团为好,不能太干,如太干,喷水后容易板结。然后覆土,覆土前应将料面整平,喷上少量石灰水,关门,等到菌丝恢复后开始覆土,厚度约2.5 cm。覆土时,可把土倒在木板上,然后用手盖上去,这样厚度一致,比较平衡,覆土后马上喷水,喷1~2 kg/m2,接着再喷0.2%的多菌灵水溶液0.3 kg/m2;然后通风,等到料面无水痕后才可以关门,注意不要把土喷至板结,以免降低出菇量。同时注意内面温度不要超过28 ℃。待菌丝全部上土后,即可以通风并喷结菇水。如温度超过25 ℃,可减慢喷结菇水,再补一次土,待气温降低后喷水,因为高温对出菇不利。

  6 喷水

  喷结菇水要求温度在22 ℃以下,用量为1.0~1.5 kg/m2,分2~3次喷完,然后开门通风。实践证明,如有冷风吹入,变温刺激能产出更多更好的蘑菇,昼夜温差在5~8 ℃为宜。蘑菇长至0.5~1.0 cm即喷出菇水,这次出菇水要多喷,喷1.5~2.5 kg/m2,分2~3次喷完,不宜喷关门水,菇多时多喷,菇少时少喷,菇棚温度保持在20 ℃以下[4],高温时应在夜晚喷水。

  7 采菇

  蘑菇长至34 cm即可以采菇。采第1茬蘑菇时,应用手指捍住菇茎轻轻一转,使少量菇根留在床上,有利于以后采菇。采菇后不要重压、碰伤,要用桶或筐装,不能用袋子装,菇头用利刀切0.5 cm左右,马上送到收菇地点出售。第1茬菇采收后,要整理菇床,去掉菇头及死菇,补细土1次,停水养菌丝,待小菇出后再喷水养菇。

  8 参考文献

  [1] 林程.双孢蘑菇绿色食品标准化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2(1):48-50.

  [2] 范崇慧.双孢蘑菇出菇期管理[J].农业知识:瓜果菜,2012(2):28-29.

  [3] 杨立宾,郑安波,杨艳华,等. 利用牛粪与作物秸秆在黑龙江垦区农田防护林下栽培双孢蘑菇[J].食用菌学报,2011(4):12-14.

  [4] 陈政明,邱春锦,李碧琼,等.双孢蘑菇废菌渣不发酵连栽姬松茸配套技术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11(6):989-993.

  看了“双孢蘑菇的栽培技术论文”的人还看:

1.双孢蘑菇怎样种植

2.如何种植双孢蘑菇

3.草莓栽培技术论文

4.金银花的栽培技术论文

5.双孢菇病虫害防治及消毒技术

    225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