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鸿章的近代史人物论文
李鸿章是晚清的重臣,主持了清王朝19世纪最后三十年重大的对外事务。然而我们该如何写有关李鸿章的论文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关于李鸿章的近代史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鸿章的近代史论文篇一:《李鸿章外交思想及其影响》
【摘要】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臣,主持了清王朝19世纪最后三十年重大的对外事务。文章阐述了他的“和戎”、“自强”、“循理”“以夷制夷”的外交政策以及对当时中国外交活动重大的指导意义,客观评价了李鸿章对近代中国现代外交理论体系形成产生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李鸿章;外交思想;和戎;自强;以夷制夷
李鸿章作为晚清的中兴之臣,主持了19世纪最后三十年的晚清外交事务。他的外交主导思想是争取和平、稳定的局面。在其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以“和戎”为途径,以“以夷制夷”为手段,以“自强”为目地。但就外交实践而言,他的外交政策并未达到其想要的目的;而从思想本身来说,李鸿章的和局思想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积极性,不应随着最终的实践效果而被完全否定。
一、李鸿章外交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利用坚船利炮首次叩开紧闭的大清国门,迫使清政府签订了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让清政府面临着未曾经历过的割地、赔款、通商。此后,西方列强接踵而至,竞相叩关,逼迫清廷签订各式各样的不平等条约。在列强的肆意侵略下,晚清政府之前所实行的传统外交政策已逐渐失去本身的作用,面临着未曾遇到过主权沦丧、领土割占、疆界变更等一系列新的外交问题,晚清政府显得束手无策。外忧未除,内患又起,1851年以洪秀全为首太平天国运动突然而至;加之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使得当时清王朝深受外忧内患的伤害,国力也几乎消耗殆尽,封建统治岌岌可危。李鸿章正是在此等局势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开始主持晚清政府的外交事务。
1870年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开始接触清朝外交。在如此严峻的情势下,腐败的清朝统治者竟毫无警觉,依然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以为区区“夷狄”不足重视。而此时的李鸿章已清醒地、深刻地认识到清政府处于“欧洲各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东北,闯入中国边界腹地,凡前史之所未载,亘古之所未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合地球东西南北九万里之遥,胥集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的危急时刻。[1]而在外交活动中,李鸿章早已不再盲目的称列强为“夷人”,敏锐的察觉到晚清政府面临外交环境已与中国古代所面临情景截然不同,深刻地意识到中国外交政策必须学习西方,从而在根本发生变革:“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日本区区小国尚能及时改辙知取法,然则我中国深惟穷极而通之故,夫亦可以皇然变计矣……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2]面对天下未有之变局,李鸿章彻底的意识到传统的知有天下而不知有国家的观念必须改变,封建伦理道德指导下的中国传统外交体系已经无法应对现实中遇到的巨大挑战。
二、“和戎”、“自强”
面对列强不断入侵,还在做着天朝上国美梦的清政府已经无力抵抗了。此时的李鸿章认识到“洋人论势不论理,视我国势之强弱。我自当自强,而使民物殷阜,洋人愈不敢肆要求,我不能自强,则虽民物萧条,洋人也必隐图其狂逞。”[3]他认识到只有国家强大才能避免外地入侵,因此李鸿章适时的提出“和戎”,主张学习西方军事,教育方面的先进技术,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明确的提出了“自海禁开通,中外交涉频繁,吾过墨守旧法,不适与今世”的看法。[4]面对“数千年大变局,识时务者,当知所变计耳”,[5]最终完成国家富强,进而达到“以夷制夷”。然而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李鸿章的“和戎”外交政策并未触动封建统治的根基,只是把变革停留在学习洋务的基础上。企图以“和戎”为表,“自强”为里,在求取和平的环境的基础上进行革新变法,从而达到自强。
三、“循理外交”
由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给晚清政府带来极大的伤害,加之清廷军备废弛,因此李鸿章深知当时清政府军队无力对抗外敌的入侵,进而内心产生了强烈的胆怯、怕战心理,常言道:“外国利器强兵百倍,中国内则呀处荤谷之下,外则布满江泽之内实能持我短长,无以扼其气焰,旰衡于当时兵多,靖内患有余,御外辱则不足”。[6]故而一味妥协退让,这一点在19世纪80年代的中法战争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他总认为列强利益只要得到满足便会停止入侵,而中国也可以在和平的环境下学习技术,改进军备,增强对抗列强的实力。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李鸿章开创了一种新的外交政策――循理外交 。
在晚清时期士大夫中,最早提出“循理外交”的是郭嵩焘。在他看来,“天下事,一理而言,理得而揆之以情,度之以势,乃可以平天下而无阻。”[7] 换言之,处理外交事务,关键在于“理”和“势”,既然历史的本质是变,那么人们就应使自己适应形势的需要。冯桂芬也是循理外交的倡导者之一,他分析道,“夷人动辄称理,吾即以其人之法,还其人之身。理可从,从之;理不可从,以理折之。”[8]郭嵩焘和冯桂芬曾为李鸿章的得力幕僚,他们的思想对李鸿章产生过较大的影响。李鸿章本人在中外交涉事务中亦非常注重运用“势”、“理”、“情”。他指出,“势不足以绌之,理尚可以折之,理不足以折之,情尚可以喻之。”以理服人,据理不让,动之以情,辅之以利,就能妥善解决中外纠纷。随着与洋人接触的增多,李鸿章逐渐摸索出一条经验:对付洋人,莫过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既然他们口口声声强调万国公法和条约的神圣和不可侵犯性,且所言所行,皆“引万国公法”,我亦应严格遵守万国公法和条约行事,提倡循理外交。在李鸿章看来,中西条约体系固然有许多不平等之外,特别是使外人在华攫取的某些特权合法化和制度化,损害着中国的主权和尊严。但在另一方面,它们也同样约束着西人不能随心所欲地提出额外的索要。李鸿章的循理外交政策,在其三十年的外交活动中未取得理想的效果。其原因有二:一是李鸿章在外交活动中未认清西方列强入侵的真正目的以及列强之间的共同利益,只是想当然的认为“倘遇一国有侵占无理之事,尽可邀集有约各国公议其非……”。二是他自身所具备的素质存在一定的缺陷性。李鸿章作为封建士大夫一员,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其外交活动中一味地对清政府愚忠,面对西方列强的现代外交手段,还采取“讲人情、言苦衷”的策略,无意间暴露出自己的谈判底细,让他自己在外交谈判中常常处于被动状态中。 四、“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是李鸿章外交思想的现实手段,这是将古代的“以夷制夷”和西方的“均势思想”相结合,采用远近交攻的合纵连衡之术,使强敌相互对立、相互牵制,以维持中外相安局面。“以夷制夷”作为一种处理对外关系的手段,起源于春秋时代。在中国近代外交历史中,这一策略又被重新提了出来。林则徐主张:允许其他国家象英国一样与中国通商,以便牵制之。阮元建议利用美国钳制英国。[9]魏源则主张:在陆上与俄国结盟,以威胁英属印度,甚至越南、缅甸和尼泊尔;在海上与法国和美国结盟,从而构成对英国的联合攻势。[10]李鸿章深知现代外交需要以实力为后盾,而当时的清政府缺乏这种与西方对抗的实力。在强敌如林的局势下,要想在国际大家庭中争得一平等地位,就得制定一种有效的方略。为此,他“虑敌忧心常悄悄,盈廷聚讼自断断,东联孙策防寒齿,北拒曹瞒恐接畛”,竭力想借助传统的合纵连衡之术,并结合西方均势理论,利用各国矛盾,甚至通过结盟一强国的方法,来达到“以夷制夷”的目的。
1870年,日本政府遣柳原前光来华求订商约。李鸿章认为,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实力增强,且与中国同文同种,可联为外援,因此,他建议,“宜先通好,以冀同心协力,”“以备联络牵制”。[11]1875年,英国公使威妥玛利用“马嘉理事件”,加紧勒索在华权益。李鸿章有意将此次谈判与修改《天津条约》通商条款问题结合起来,以此来吸引各国政府对中英谈判的注意。与此同时,他通过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及有关国家的公使,了解到英国正参与土耳其战争,“英朝廷亦不敢开衅”,因而增强了与之抗争的信心。李鸿章乘英、俄、德、法、美、日、奥等国公使齐集烟台避暑之机,以慈安皇太后万寿圣节的名义,邀请各位公使参加盛宴,既联络了“情谊”,也造成了“无确实凭据,擅请将大臣提京为非”的公论,从而使威妥玛不得不放弃某些索要,打开了谈判的僵局。李鸿章还积极向朝鲜输出他“以夷制夷”的高见。1876年初,日本以武力迫使朝鲜订立《日韩江华条约》,承认朝鲜为自治国。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改设冲绳县。同年8月,李鸿章致函朝鲜当政者,运用均势原理,规劝其“与泰西各国立约,藉以牵制日本”,以免为琉球之续。甲午战争以后,李鸿章把抑制日本侵略野心的希望寄托在俄国身上。俄国发起“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更使他对俄国政府的“诚意”深信不疑。于是,由前期的联英策略转变为一意联俄,并最终根据清廷的旨意,与俄订立了中俄秘密盟约,承认俄国西伯利亚铁路可以横贯中国东三省北路,直达海参威。
濮兰德说李鸿章:“作为辞令巧善的谈判者,作为守护着通往北京外交通道的忠实卫士,作为中国冤情的主要申诉者,作为试图尽可能减轻因战争失败而导致外国施予的阶段性惩罚和折磨的周旋者,他明显地成为清王朝唯一可藉以依托和不可缺少的人物。”[12]李鸿章的和戎自强思想,以及他的“遵循外交”、“以夷制夷”的做法对于推动晚清政府的外交现代化、消弭战争的灾祸、维持中外相安的局面,保证自强运动的逐渐开展,都产生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他的外交策略在中国近代史上并未产生明显的作用,这固然有个人因素,但是根本原因还是因为腐朽没落的清政府没有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因此后人对李鸿章外交政策给出“卖国贼”的评价,只能说明后人把李鸿章当做晚清政府统治者的替罪羊。
【注释】
[1]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19.44.
[2]梁启超.李鸿章传.白花出版社,2007.89.
[3][4][5]刘彬.李鸿章外交思想评析. 北方论丛,2000(3).
[6][7]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5.34.
[8]冯桂芬.校邠庐抗议.卷10.
[9]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卷21.21-22.
[10]魏源.海国图志.卷2.1.
[11]李文忠公全集・译署函稿.卷4.30;卷2.33.
[12]濮兰德.李鸿章传.J.O.P.Bland,Li Hung chang.伦敦,1917.126
李鸿章的近代史论文篇二:《对李鸿章的再认识》
【摘 要】时人所忆之李鸿章,都赋其以“卖国贼”的名号,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办洋务如糊纸浆,倒富了外国奸人,可谓办事不足,败事有余。然而,李鸿章在大清朝却是一位“能臣”,若不是时代的错身,也不致招来一世的骂名。
【关键词】李鸿章;科举;洋务;时代
一、李鸿章少年是个有志青年
李鸿章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磨店乡祠堂村的一家低级官僚地主家庭。父亲李文安时任京官,共有六子,李鸿章排行老二。李文安很注重对儿子们的教育,李鸿章和当时的少年们一样,攻读经史为科举考试而摇头呤诵数十载。终于他在科举考试中层层突进。1840年,李鸿章考取了秀才,1843年被选为优贡。除了才能,李鸿章少年时也很有远大抱负的:“丈夫事业正当时,一误流光悔后迟。壮志不消三尺剑,奇才欲试万言诗。闻鸡不觉身先舞,对镜方知颊有髭。昔日儿童今弱冠,浮生碌碌竟何为。” [1] (李鸿章《二十自述》)这首诗是李鸿章于20岁写的,足以见其雄心壮志,胸怀远大抱负,也可见他当时年少方刚的血气。然而,他的抱负却与时代错身了,他的志向和价值观还停留在儒家的“出世”上,不懂什么是真正的“国”,不懂什么是“民”,不懂什么是“臣”。正是根深蒂固的封建观念的孕育,才导致他人生的悲剧。
二、李鸿章开始走向仕途
在那样的时代,人民是国家的奴隶,科举制正是选拔出统治者直辖的奴隶,而后者只是稍微比前者高一点,却还悲剧地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人生之目标。
在李鸿章24岁时中了进士,被授予翰林院院士。但当时“太平天国运动”正在兴起,朝廷派大批官员回乡组织民团与太平军作战,李鸿章也是其中之一,李鸿章的军事天赋在平捻军的过程中间渐渐显露。巢湖之战,攻克含山,庐州,他功不可没。但由于官场险恶,李鸿章立功却被人陷害,他只有离职去投奔曾国潘。曾国潘是李鸿章父亲李文安的同年进士好友,因此对李鸿章颇为照顾,而正是有了这样一位老师,李鸿章的仕途似乎更加光明了。
曾国潘是晚清著名的儒臣,也是汉臣。他是具有“儒”性之人,通晓儒家经典,个性沉稳,刚硬。李鸿章为人带有一股“痞气”,狡猾,精明,内敛。正是曾国藩,交给他做人“忍”的原则,这也是他在日后能抗住那么多大风大浪的原因。
由于在平太平军立下的赫赫战功,李鸿章扶摇直上,坐上了北洋总督的职位,也正是这样,他终于有机会大展拳脚,报国报民了。但是他不知,自己终于走进的是一个敲着丧钟序曲,腐朽堕落,昏暗阴沉的末日王朝。悲剧,才刚刚开始。
三、李鸿章为帝国抓住救命稻草
当李鸿章在官运亨通,扶摇直上的成功顶点上看到的却是一个国民蒙昧,迷信,缺乏理性,至于社会的中坚力量,那些旧知识分子,一个个自以为是,抱残守缺。而在国外众多国家纷纷顺应潮流改革,或变强,或更强。但是,他还是清醒这点,作为那个时代少有的“孤独者”他也想到改革。自1840年以后,列强用洋枪洋炮轰炸了这个还沉睡于“天朝上国”的巨龙,然而有多少人反省了国家的命运,以林泽徐、魏源等人为代表的倡导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思潮仿佛给这个临危的帝国以最后的救命稻草。在他们之后,李鸿章抓住了这颗“救命稻草”。然而,他所想到的“改革”,却仅仅停留于“器物”上。
李鸿章的思想真如此狭隘么?他曾在与友人信中写到:“书生们空谈误国,实在可叹,外国猖獗到这个地步,不急切地求得国家富强,中国将何以自立?” [2]他深知中国之危亡,也知道只有国家富强了才能在世界中立足,所以他提出了“外和内”的方案,即是对外要求和,对内则需改革求富强。李鸿章清楚地认识到以中国当时的实力是根本无法与如虎狼的西方强国所抗衡的。他说:“当今所有外国都在实行一个接一个的改革,每天都在进步,犹如升腾的蒸汽机。唯我中国竟如此小心维护传统制度,即使中国往亡了,保守派也不会感到惋惜。” [3]他深刻的意识到改革对一个国家命运的重要性,但也深刻地意识到中国传统制度的腐败。
他太了解中国传统制度的精巧结构,还不足以以他个人的力量而改变。在倡导洋务运动之前,李鸿章曾经要求改革中国的考试制度。他认识到科举制的毒害性,落后性,只求一些会读死书的文人和传统技能的“弱者”,根本无法使中国走向如西方科技文化发达的路。然而改革困难重重,沿袭了千年的科举制度怎可能说变就变,朝廷中的官僚纷纷抗议他,使他不得不妥协,只求加一些其他考试科目。也许李鸿章曾经萌生过改革政治制度的想法,但他惧怕了,屈服了,在中国传统的庞大的封建制度面前,毕竟,他自己也是这样制度上的一根螺丝。
四、李鸿章的委屈:能臣还是“裱糊匠”
李鸿章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能放手办理?还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如裱糊匠东贴,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定不了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责?” [4]李鸿章对自己办的洋务,可谓有自知之明。洋务不过是他在维护这个国家及清朝破亡之命运,生拉硬拽的方式,内政不可变,就干脆缝缝补补吧!李鸿章用“裱糊匠”来比喻自己,把岌岌可危的清王朝比作“破屋”,那么“破屋”里究竟是什么材料?不言而喻,看了李鸿章再清醒不过了,他知道自己在为什么样的王朝卖命,而这种“愚忠”,恰好将这样一位“能臣”推向悲剧的终点。
然而洋务真的如李鸿章所说只是“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吗?历史因素总是巧妙地在绝境中给予逢生的机会。历史证明,洋务运动推动中国的近代化石功不可没的,中国的机器制造,近代的采煤,铁路,电报,轮船运输,纺织等工业,采矿和交通运输及信息企业,都是洋务开先化,并带动以后的发展。开办新式学堂和选派留学生出洋更是给近代中国带来许多意外“惊喜”。
梁启超曾评论李鸿章“史家之论霍光,惜其不学无术。吾以为李鸿章所以不能为非常之英雄者,亦坐此四字而已。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道,当此十九世纪竞争进化之世,而惟弥缝补苴,偷一时之安,不务扩养国民实力、置其国于威德完盛之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更挟小智小术,欲与地球著名之大政治家相角,让其大者,而争其小者,非不尽瘁,庸有济乎?” 【5】 李鸿章真的是不学无术吗?,他的“不学”,可能只是对是西方知识缺乏系统的全面的知识,在政治价值上也缺乏先进的观念,与时代落后,是他力图挽救却败于终的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1][2][3]赵焰.晚晴有个李鸿[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3-66.
[4]李鸿章.李鸿章全集・奏稿[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
[5]梁启超.李鸿章传[M].西安:陕西师范出版社,2008:172.
李鸿章的近代史论文篇三:《论李鸿章的洋务思想》
摘 要: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被迫与列强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李鸿章是清朝重臣,看到清朝的落后,他希望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努力发展国家经济、改革教育和培养人才,以及弱国外交政策以实现洋务运动。但无可否认的是其思想有其缺陷和不足之处。然而这并不妨碍李鸿章洋务思想对中国近现代化所起的推动作用,其中部分经典理论对现当今社会的发展仍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李鸿章;洋务思想;现代化;借鉴
一、李鸿章洋务思想所形成的时代背景
清朝初期社会和经济比较发达,经历过“康乾盛世”的阶段,然而从乾隆末期开始,社会的经济政治日趋落后。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加剧,生产力水平不断下降,政治腐败,社会的风气每况愈下。当西方爆发工业革命的时候,清王朝开始“闭关锁国”的政策,逐渐与世界脱轨。
二、李鸿章洋务思想其基本内容
(一)军事自强
购置海外枪只弹炮、造器练兵、筹备海防等等是其军事自强思想的主要表现。李鸿章认为:“国家百用可省,独练兵设备万不可省”。这之后,他着手筹办西方枪炮,开办军事工业,其中包括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和天津机器局。这些军事工业一定意义上促进了我国军事近代化的发展。从19世纪70年代起,他开始积极筹备海防,并开办近代海军[1]。出发点则是防御国外侵略势力。他的军事自强思想还表现在革新军制方面。他了解到旗兵、绿营军的朽败、武器的落伍,深感到实行变革刻不容缓。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变革的举措大多没有得到落实。
(二)经济自强
“求强”是李鸿章洋务思想的主题思想,其实现的主要方法就是军事强盛,他以为国力强盛、军队强大是实现经济方面的自强与富有是的条件和根本。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机械炼铁、交通运输、纺织产业等民用企业都是其陆续成立的。他在这期间成立的民用企业分别是:一是轮船招商局;二是开平矿务局;三是上海机器织布局;四是天津电报总局。我们可以看出,他成立许多的民用企业,粗略一看貌似是以帮助解决军事方面的资本、燃料、拓展兵饷等矛盾为出发点,然而从细细挖掘和思考,更显露了其经济主张,他最后的目标是社会经济可以富裕,财政可以丰盈。只有这样才可以足够有效的抵御外侮。
中国第一家海运公司出现即轮船招商局,建成了首条专业的轨铁路即唐胥铁路。我国内陆兴办最早的煤矿即开平煤矿建成,也出现了中国人自己的电报业。在他的领导下,中国推行了“官督商办“的发展体制,并逐步尝试进行对外通商、引进西方技术。这些改革办法,符合我国近代经济发展这一潮流,推动着我国近代经济不断繁荣。然而,这些措施是为了巩固风雨飘摇的腐朽的封建统治,所以他的经济思想和措施也多少会包涵着历史的印记。
(三)文化自强
李鸿章以为西方的自然实证教育和中国的经书史籍教育有着很大差别,西方的自然科学教育酝酿了新的科学技术,发明了伟大的物质财富。他主张革新考查内容与方法,还给出了详细的建议:一是在海防省份,创设洋学局,有格致、测算、兵法等门类,希望有选出有能力的人进入,依照他们工作的表现,奏奖升降。二是设立学馆、报社,培植精通他国语言及精于算法、天文、测海、制船等精英。三是指派留学生出国研习。所以说李鸿章开辟了革新教育制度的开端,现代科学在国内得到广泛宣传,推动着我国近代教育的繁荣和兴盛。
(四)外交自强
李鸿章在与西欧国家打交道中,渐渐明白清朝仅仅是世界浩繁国家之一。因此,处理好外交关系是清王朝安稳进行洋务运动的前提条件。一个国家的话语权是由经济和军事实力决定的,然而中国的经济和军事都相对处于疲软状态,李鸿章不得不实施弱国外交政策。在双方交涉过程中采取求和姿态,力求约法三章,不搭理其他国家的挑拨。尽量减少矛盾,不卑不亢,以防与列强产生冲突,保护本土的权益。
三、李鸿章洋务思想的特点及评价
(一)其思想的特点
1、它继承并深化了“师夷长技”的思想
鸦片战争爆发后,一些地主阶级的先进代表例如林则徐,魏源等意识到了历史的大变革的来到即西学东渐。“闭门造车”的天朝上国于是走上了向西方学习的道路。飘摇的时代让经世致用思想的意义有了新的改变。“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渐渐出现并逐步辐射全国。
2、将中国古老的封建文化同西方理性思想结合
李鸿章以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因而,他是在坚守中国传统文化的前提和条件下学习和接受西方思想的。这便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二)李鸿章洋务思想的评价
1、李鸿章洋务思想的意义
第一,其洋务运动开始走向西方学习的自强之路,学习西方优秀事物,设立了许多新式工业,不断开启着中国人的民智。
第二,涌现了许多科技人才,近代科学文化知识在国内开始得到普及。李鸿章努力创办洋务企业,并且在国内设立新式学堂,培育科技人才,尤其是派遣人员赶赴国外留学,现代知识开始渐渐在中国得到传播。
第三,中国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提高,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萌芽并得到发展。李鸿章创办的许多洋务企业,客观上推动了国内资本主义的萌芽和成长。随着自然经济的经济形式的解体,一些地主和富商开始投资洋务企业并获得超额利润的另一方面也推动了现代企业的萌芽和发展,客观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李鸿章洋务思想的当代意义
首先,正确的政治制度可以为促进变革的成功。政治体制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繁荣。虽然洋务运动以来,生产力大大提高了,经济领域也赢得了巨大的成果,然而较少于政治方面进行变革。因此一定要重视制度领域的变革,变革不符合时代潮流的制度。
其次,注重人才的教育和培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深化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国急需大量的精英分子和高端技术。因此我们既要引进外国的发达技术,又需要积极培育自己的精英科技,努力进行自主创新,提升科技研发能力。完全依赖于外国技术只能死路一条,所以一定要自主研发,保证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避免受制于人,才能朝着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程发展。
最后,养晦韬光的外交政策。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社会主义事业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大挫折,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排斥和欺凌,被迫只能采取“养晦韬光”的外交政策。要抓住机遇求发展是重点,绝不能意气用事,争锋相对。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综合实力得到了很大增强,国际地位也极大提高了,有了保护国家利益的实力,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维护国家权益和利益。
3、李鸿章洋务思想的局限性
我们从李鸿章洋务思想的产生,发展,及洋务实践不难看出,尽管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但依然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一方面,他的改革建议不够全面,改革的方案也仅仅局限于教育和人才方面,军队的建设和训练,和鼓励商人同外国竞争。另一方面,李鸿章的思想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并没有触到中国社会与政治最深层的根本问题,同时也未缺乏关心行政和政治改革的道德心理和情感。
四、结论
鸦片战争像平地一声春雷,惊醒了睡梦中的自诩为天朝上国的清王朝。清王朝开始开眼看世界,发现已远远落后于时代。一些有志之士痛定思痛,发起了洋务运动,开始了寻求自强之路。其中,李鸿章起着主导地位。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涵括经济、军事、教育、外交四个方面,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紧密地相联系,互相促进,用以拯救满目疮痍的清王朝。虽洋务思想在某些方面有其历史局限性,洋务运动最后也以失败告终,然而李鸿章的洋务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历史意义不可磨灭。
参考文献:
[1] 李鸿章.海军函稿:卷3[A].李文忠公全集[C].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1:15-29.
[2] 李鸿章.译署函稿:卷14[A].李文忠公全集[C].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1:72-101.
[3] 顾廷龙,戴逸.李鸿章全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5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