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近代史论文>

关于近代史的大学论文3000字

坚烘分享

  高校会让学生在上完一个学期的近代史后,写论文作为期末考评,但是这让很多学生都会有点头疼。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关于近代史的3000字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近代史的3000字论文篇一:《浅谈洋务运动》

  内容摘要: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华大地上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以“自强”和“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它开创了中国近代经济、军事、科技和文化的先河,它大力发展了中国的军事、经济、教育事业,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抵制的作用。洋务运动用自身的发展诠释了近代化的概念,后来历史证明正是洋务运动奠定的基础,才使中国的近代化向纵深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洋务运动;近代化;历史地位

  洋务运动简介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华大地上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洋务派寄希望于不改变中国政治现状的情况下,主要开展工业、教育、军事等方面的革新而求“自强”。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政治的近代化”[1]。同时最重要的是一些军事和民用企业的创办,近代教育制度的革新和教育体制的形成,对中国的近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军事工业的创办及其性质

  洋务运动的范围非常广泛,不过,洋务运动的中心前后有所变化,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以“自强”为宗旨,重点在训练军队和建设军事工业,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除继续进行“求强”活动外,还提出了“求富”的口号,开始兴办民用工业,把“自强”与“求富”结合起来[2]。

  洋务派创建的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是从1865年建立江南制造总局开始的[3]。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设立军械所。1862年,李鸿章在上海建立了三所洋炮局。1863年12月,李鸿章攻占苏州后,将三所洋炮局中由马格里主持的洋炮局迁往苏州,称“苏州洋炮局”,后又于1865年迁往南京,扩建为“金陵机器局”,将丁日昌、韩殿甲主持的两个洋炮局并入李鸿章购买的“旗记铁厂”,成立了江南制造总局。1864年李鸿章买下了“阿思本舰队”的一批机器,在苏州洋炮局安装使用,“李鸿章在现场参观后大为惊叹,深深感到机器生产的重要性”[4]。`从此,洋务派引进西方的机器设备,建立了一批近代化的军事企业。

  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属于清政府的官办企业,这种官办性质使得这些企业经营管理混乱,腐败现象丛生,但在厂子内部工人大多都是自由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其工资按照技术熟练程度决定,这表明这些军事工业已经具有了资本主义的性质,故“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办是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起点”[5]。在洋务运动期间,清军的战斗力明显有所提高。当然,洋务派军事工业的兴办并没有达到“自强”的目标,没有彻底击退外来侵略,实现民族独立,但洋务派军事工业的创办对缓解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并最终避免完全殖民地化起了一定的作用。第二,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第一次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和生产技术,通过翻译西学和开办学堂传播了西学,培养了第一批近代科技人才,活跃了人们的思想,对中国人思想观念的变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第三,由于武器的生产,是以一定的“物质资料”为基础的,所以导致了矿业、钢铁冶炼业、交通运输业、电讯业等近代民用企业的产生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洋务派兴办军事工业,可以说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

  二民用企业的开办及其性质

  洋务派在兴办军事企业的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由于支付战争赔款和镇压人民起义的庞大军费,清政府无法为新式军事企业筹措足够的经费。其次是举办军事企业迫切需要原料、燃料供应及交通运输、电信部门的配合,洋务派他们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长技”除了“坚船利炮”之外,还在于“他们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6]。另外,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华经济扩张的加强,洋务派试图通过自办民用企业“分洋局利益”,与洋商进行“商战”[7],对抗列强对华经济扩张,除继续经营军事工业外,又着手兴办“求富”为目的的民用企业。

  从7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兴办民用企业20多个,这些民用企业的重点是采矿、冶炼、纺织等工矿业和航业、铁路、电讯等事业,这些企业中,少数几个为官办,其余都采取了官督商办的方式。所谓“官督”,就是官方保护、扶持,并委派代表对企业进行监督、稽查。所谓“商办”,就是商务有商人经理,官不过问,盈亏均由商人承担。这一形势,对近代中国新式企业的诞生开辟了一条重要的道路。洋务派是官督商办企业的创办者和保护者。他们使这些企业得到清政府的批准,并能够吸引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把资金投放进来,他们对官督商办企业提供垫款或借款,给予减免税厘以及专利等权力,对这些企业予以庇护。洋务派通过创办民用企业引进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技术,利用部分私人资本生产产品,对中国近代商办企业的生产和发展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教育

  随着对外交涉的扩大和军用、民用工业的开办,洋务派对新式人才的渴望与需求与日增强,对创办新式教育的认识与积极性日渐提高。早在洋务运动开始之际,一些思想家就敏锐地感觉到这一点,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采西学义》中指出:西方“算学、重学、视学、光学、化学等,皆得格物至理舆地书备列百国山川厄塞风土特产,多中人所不及”,倡言“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8]。其后,王韬、马建忠、郑观应等均在他们的著述中反复宣传西学,陈述创办学校培养新式人才的重要性。洋务派官员则从实践中感到“时事孔亟,首中人才”[9]。基于这种认识,洋务派便利用他们的权势积极创办学堂。1861年,奕訢即以外交需要为由,率先奏准在北京设立“京师同文馆”,开近代新式学堂之先河。稍后,各企业自办的学堂陆续涌现,期间多次遭到封建顽固派的极力阻挠和反对,但他们坚持办学不辍。洋务派如此重视兴办新式教育,也是对传统的科举制的一种挑战和冲击。

  “新式教育肇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10],它以创办学堂为主,兼及派遣留学生和组织翻译机构,目的在于培养为洋务运动所需要的科技人才及各类实用人才。洋务运动时期所创办的新式学堂中有外国语学堂7个、科学技术学堂7个、,其中包括很著名的京师同文馆(1862)、上海广方言馆(1863)、广州同文馆(1864)、福建船政学堂(1867)、天津电报学堂(1880)、上海电报学堂(1882)、北洋水师学堂(1880)、天津武备学堂(1885)、广东水陆师学堂(1887)等[11]。

  洋务运动时期新式教育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首先,它开始打破了以儒学为中心的封建思想文化在我国教育中的一统天下,为社会培养了所需要的新式人才。洋务运动时期呈现出了中学和西学并重的局面,并被后来的一些思想家理想的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实际上是在尊崇封建政治理论和伦理道德的前提下,容许了外国语言文学、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军事理论和战略战术及至世界知识和国际公法等实用科学及技术的引进和传播。其次,冲击了陈腐的科举制度,引导学生在面向社会的同时,以更多的精力面向自然,学习自然科学。再次,新式教育推动了社会进步和思想观念的更新,为我国培养了传播科学文化的种子,使很多优秀的东西得以传入我国

  四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在政治上的破产,但是,政治上的失败不代表洋务运动全面的失败,许多的东西展现出了从无到有、从旧到新的变化,尤其是现代生产方式的出现和发展,使得整个的社会结构正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

  (一)它第一次把向西方学习由思想主张变为大规模的实际运动,迈开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魏源就提出了“师夷长技”的主张,但并没有大规模的实际行动。19世纪60年代初,脱颖而出的洋务派官僚发动并主持了这场运动。从此,“打开国门、吸纳新知、走出中世纪、走向近代世界”,成为近代中国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二)它揭开了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序幕。洋务运动首次在中国大地上创办了中国人自己的军用、民用资本主义企业,符合了中国近代化发展的宏观方向,修成台湾铁路、京奉铁路、天津至山海关铁路段,并开始修筑京汉铁路,同时,修筑了通达全国的各主要行省的电报、邮政业务,这些企业产生时间虽然迟于外国在华资本,但比中国民族资本发展要早,在生产规模和资本总额方面,不但远远超过了当时民族资本企业,也优于外国在华资本企业,不会随着清王朝的倒台而失去作用,不会随着洋务运动政治上的失败而终止。

  (三)它加强了国防的力量。近代军事工业的发生发展,对于抵制外国侵略,保卫国防边疆,起了一定的作用。洋务运动中,创建了中国近代化第一支海军。陆军改革虽然进程缓慢,但也装备了相当数量的新式枪炮,由此可说,洋务运动时期,中国的国防建设发生了一次大的飞跃。

  (四)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洋务运动举办的民族企业在同国外商品争夺市场,维护本民族利益,为促进早期民族资本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民用企业虽然对外国资本存在着妥协性和依赖性,但从根本上说,它是作为列强在华企业的对立面出现,所以,它的崛起和发展在维护国家和民族主权,抵御外国资本侵入,建立近代企业体系方面有重要意义。

  结语

  洋务运动顺应了社会的发展潮流,,它开创了中国近代经济、军事、科技和文化的先河,发展了中国的军事、经济、教育事业,是中国走向近代的一个重要的阶段。虽然洋务运动也有种种缺陷,但试想如若没有洋务运动,可能就不会有中国资本主义一定程度的发展和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自然也就不会有政治近代化尝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戊戌变法运动、立宪运动和辛亥革命、遑论文化心理近代化的五四新文化运动”[12]。所以古老中国一步步的发展、进步。没有洋务运动奠定基础显然是不可能的。

  注释:

  [1]郑剑顺.论清代洋务官员的思想近代化[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3),115、116、117.

  [2][3][12]夏东元.洋务运动史[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2(5),70、71、141、142、143、144、145.

  [4]史远芹.中国近代化的历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8),134、135、149、170、171、172.

  [5][6][7]王文泉.刘天路主编.中国近代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2),62、63、64、65.

  [8][9]杨益茂.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教育[J].北京社会科学.1996(1),108、109.

  [10][11]杜雯铀.洋务运动与教育改革[J].求是书刊.1997(3),98、101、102.

  近代史的3000字论文篇二:《五四运动的启示》

  [摘要] 五四运动爆发前,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中,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等不同的社会力量都进行了不同的探索,提出了不同的救国方案。但无论是农民阶级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还是资产阶级建立西方式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努力,都无法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这些探索先后以失败告终。历史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武装下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目标才能够真正实现。

  [关键词]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阶级;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探索

  五四运动爆发前,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中,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不同的阶级力量曾对中国的出路进行了各种探索,提出了不同的救国方案。这些探索给我们提供的历史启示,至少有如下几点:

  启示之一:作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只有通过斗争摆脱殖民主义统治,赢得民族独立,才能走上历史发展的正常轨道,实现国家的富强。

  自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一个享有完整主权的独立的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走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畸形发展道路。以英国为首的殖民者强迫腐败的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被纳入了欧美资本主义的世界条约体系。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等,它控制了中国的政治外交,操纵了中国的财政经济,压迫剥削中国人民,干涉镇压中国革命,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其目的是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美化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

  对待殖民主义问题,有些人混淆了马克思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论述,宣扬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是“世界走向中国”的必然趋势,是上升的资本主义打败落后的封建主义,强调西方殖民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现代化进程,鼓吹是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化,认为实现近代化不需要民族独立,认为反抗无用、反抗必败,主张执行“孙子”策略,甘愿被西方殖民。甚至提出西方殖民主义者如果来得早一点,“我们中国就远不是如此的面貌了”。如果中国早300年当殖民地,中国早就现代化了。

  这些观点,显然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近代中国人民早期探索的实践而言,都被证明根本上是错误的,也是极为有害的。

  关于殖民主义,针对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马克思曾有过“双重使命”的论述,强调一是“破坏性”的使命,消灭旧的亚细亚式的社会,一是“建设性”的使命,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有些人将马克思的上述论述教条化,作片面的理解,强调一切落后国家被殖民是通向复兴的必然之路。事实上,虽然马克思曾说过印度注定要走这样一条曲折的道路,即被英国征服——在殖民统治下发生社会革命——独立、复兴,但是马克思从没有说过中国也是如此,相反对中国反抗西方殖民的斗争寄予乐观的期望。对待西方殖民的双重作用,马克思强调了西方殖民者只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但对此作用又不能高估。如在印度,英国殖民者并没有完全消灭旧的亚细亚式社会,消除的只是妨碍自己殖民统治的旧东西;建设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获取殖民的利益,正如马克思在同一篇文章中所说:“印度人失掉了他们的旧世界而没有获得一个新世界”。

  近代以来,西方殖民者的入侵给中国带来的是残酷的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血淋淋的事实证明殖民者并不是来帮助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实际上如果不是中国人民的不懈反抗和斗争,近代中国早已沦陷为完全的殖民地了。西方殖民者在中国破坏的是什么呢?殖民者并没有完全破坏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相反它们与中国的封建势力勾结,共同镇压中国的反抗者。西方殖民者在中国“建设”的是什么呢?建设的只是有利于其殖民统治的政治经济秩序。有人幻想在殖民统治下,近代中国也能够走向现代化,实际上这条道路根本走不通,在殖民主义的侵略与统治下,即使能够现代化,也只是像印度一样的程度有限、严重依附殖民者的畸形现代化,中国根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掠夺和封建主义对人民的压迫剥削,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近代中国的一切社会问题几乎都离不开这个总根源。为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为求得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只有摆脱殖民主义的统治才能使得中国走上正常的历史发展轨道,没有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一切都无从谈起。这是近代中国出路早期探索的必然结论。

  启示之二:近代中国农民阶级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有其进步性与合理性,就主流和本质而言,应该加以肯定和赞扬。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决定了这些斗争不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自鸦片战争以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勾结下,近代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中国的社会矛盾由原来封建势力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变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与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矛盾,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社会矛盾的变化表明在近代中国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是阻碍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根源,反帝反封建也成为探索中国出路的两大目标和重要任务。

  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中国的农民阶级开展了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其中典型的就是太平天国起义和义和团运动。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最高峰,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最雄伟、壮丽的画卷。它对腐朽的封建王朝发起了长达14年之久的猛烈冲击,加速了封建制度的崩溃。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体现了推翻封建专制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太平天国起义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此外,太平天国起义者还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太平天国起义鼓舞和推动了当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形成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也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者,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为后来的反帝反封建运动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然而,近年有人无视农民阶级探索中国出路的巨大努力和善良愿望,夸大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对农民阶级以及农民领袖大加贬抑,甚至完全否定太平天国起义和义和团运动,相反对于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某些代表人物则一味颂扬和赞誉。如认为太平天国起义毫无进步的历史意义,只是反动与倒退;义和团运动只是盲目排外,完全抹杀了义和团在粉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图谋中所起的重大作用,这是无论如何也说不通的。

  由于中国农民阶级的自身局限,无论是太平天国起义还是义和团运动都有不少甚至很严重的弱点,如由于农民阶级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太平天国起义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这大大削弱了太平军的向心力和战斗力。在指导思想方面,太平天国起义是以宗教来发动、组织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教义毕竟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斗争,反而给农民起义带来一定的危害。在义和团运动中,由于当时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义和团运动无可避免地存在着笼统排外主义的错误;由于认识不到帝国主义联合中国封建阶级以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义和团曾经蒙受封建统治者的欺骗;由于小生产者的局限性,义和团运动中还存在着许多迷信乃至落后的思想倾向。对农民阶级和农民战争的局限性,既要有清醒的认识,又不能以偏概全,一味加以贬抑。

  不可能实现国家富强。总之,从主流和本质来看,农民阶级的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具有显而易见的进步性与合理性,是值得肯定和赞誉的。但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最终导致了太平天国起义和义和团运动等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失败。太平天国起义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表明:在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中,由于缺乏先进的阶级力量和正确的理论指导,农民阶级无法承担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反动统治的使命,中国出路的探索需要新的先进阶级力量和政党的领导。

  启示之三:洋务运动虽然引进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为近代化开启了道路,但本质上却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不可能担负起发展资本主义的使命,也不可能真正使中国实现近代化。

  19世纪后半期,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打出“自强”、“求富”的旗号,发动“洋务运动”,开始兴办工矿企业,修筑铁路,开办学堂,兴办新式海陆军,派遣留学生,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但是,洋务运动的主流,并不是要使中国朝着独立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洋务运动历时30多年,虽然办起了一批企业,建立了海军,但却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

  近年来,有人对洋务运动给予过高的评价,错误地认为洋务运动所代表的近代化符合中国实际,甚至可以挽救中国。显然,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从本质上而言,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内部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和腐朽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在封建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维持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发展一些近代工业,为维持清朝的封建统治服务。也就是说,洋务派企图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决定了它必然失败的命运。因为新的生产力是同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不相容的,是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的外壳中发展起来的。他们既要发展近代工业,却又采取垄断经营、侵吞商股等手段压制民族资本;既想培养洋务人才,又不愿改变封建科举制度。洋务派所创办的新式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却仍是封建衙门式的。

  此外洋务运动具有依附性,企图依赖外国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事实证明这是根本行不通的。

  洋务运动的失败表明,尽管地主阶级内部的自救运动有些微的成效,但是从本质和实际进程来看,洋务运动不可能承担起发展资本主义的使命,也不可能真正使中国实现近代化。

  启示之四:在中国近代历史上,虽然有像孙中山这样的先行者将建立西方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当作中国的又一出路,并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奋斗,但历史证明,这条道路还是走不通,只有后来找到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戊戌维新运动与辛亥革命的失败深刻地印证和说明了这一点。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民族危机和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的历史条件下,一支新的政治力量——资产阶级开始了新的探索。他们提出了不同的资产阶级救国方案,可是先后都失败了。

  甲午战争失败后,在新的民族危机下,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光绪帝的支持下开展了百日维新,力图对封建专制统治进行一些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可惜改革最终只是昙花一现。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主张用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制度,但是由于维新派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从而最终导致了失败。戊戌维新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其失败不仅暴露了这个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与资产阶级维新派以及后来的立宪派试图以改良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不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选择了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力求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在他们的不懈斗争下,取得了推翻2000年之久的皇权专制的伟大胜利,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第一次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但好景不长,革命成果很快落到旧军阀手中,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理想落空了。

  从客观上看,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失败是由于军阀和帝国主义的破坏,但从根本上看,则是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使然。没有科学的革命理论武装,缺乏革命政党和武装力量的支持,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天生的软弱性导致他们不可能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正是这种软弱性,导致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理论准备严重不足,他们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口号,甚至幻想以妥协退让来换取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承认和支持;他们没有在理论上全面批判封建主义的理论基础,只强调反满和建立共和政体,并没有认识到必须反对整个封建统治阶级;由于缺少一个深入的启蒙过程,人们虽然能够知道民主共和的名称,但是却不了解民主共和的精神,因而也无法建立组织严密、团结战斗、坚强无比的革命政党。他们也不敢深入地发动群众尤其是农民大众,因而始终缺少广大群众的支持,也无法建立一支自己的军队。尽管孙中山发动了多次维护共和的斗争,但都先后失败。辛亥革命仅仅赶跑了一个皇帝,却没能摧毁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政治统治的基础,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

  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是难以在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政治的基础上生长的。辛亥革命时期和民国[1]初年移植西方民主共和制度失败的实践表明,资产阶级的共和国方案不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仍需进行新的探索。

  启示之五:尽管有些人主张告别革命,但是革命是告别不了的,只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才能为中国的独立、富强和发展开辟道路。革命首先必须解决依靠力量、领导权和方式、道路问题,必须有正确的思想武装和指导方能取得胜利。

  近年来,以“重新评价”、“理性思考”为名,某些历史虚无主义者提出“告别革命论”。他们把革命与现代化对立起来,否定一切革命,认为革命只起破坏性作用,没有任何建设性意义。他们鼓吹20世纪的革命方式带给中国很深的灾难,革命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如果没有孙中山提倡的暴力革命,走康、梁主张的改良道路,“中国早就实现现代化了”。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实际上是公开否定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革命,是历史前进的火车头。但革命的发生决不是单凭少数几个人就可以制造出来的,而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中外历史上无数次的革命证明,只有当统治者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人民再也无法照旧生活下去,也就是社会矛盾尖锐到不可调和之时,革命就会不可避免地发生。辛亥革命的发生发展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20世纪初年,八国联军之役结束后,清政府的腐败祸国更加暴露无遗。虽然清政府实行新政和君主立宪,但是始终拒绝实行任何根本的变革。当“皇族内阁”成立后,连温和的曾反对革命的君主立宪派最后都感到绝望了,梁启超在报刊上撰文痛斥清政府是“祸国殃民之政府”、“妖孽之政府”。清政府的倒行逆施,将越来越多的立宪派人士推向革命方面。不仅统治者再也无法照常统治下去了,随着社会矛盾的日益尖锐,被统治者也无法照旧生活下去了,革命成了历史不得不做出的必然选择。

  保路运动、抢米风潮、会党起义,各地此起彼伏的民众斗争表达了人们对清王朝的不满和愤怒,极大地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当时的清政府,正如孙中山所形容的,“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革命形势已经成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起而推翻清政府,走向共和,正是代表了广大民众的意愿,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扫除了中国人走向独立和解放的道路这一障碍物。亲身参加过辛亥革命的林伯渠同志曾很有感慨地说:“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封建帝制的轰然倒塌,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从而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激励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而更加勇敢地奋斗。

  在评价孙中山和辛亥革命时,毛泽东曾说过:“(孙中山)他公开号召实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二十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和临时革命政府,并制定了一个《临时约法》,辛亥革命以后,谁要再想做皇帝就做不成了,所以我们说它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我们正在完成这个革命。”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不彻底性,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了,但是它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要最终改变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以资产阶级为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根本走不通了,必须要重新寻找新的革命依靠力量、新的革命政党、新的革命理论、新的革命道路,而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总的来看,五四运动爆发以前的80年中,随着外国殖民主义侵略的加深,近代中国逐渐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为改变这种社会状况,为寻求中国的出路,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等不同的社会力量都做出了不同的探索,可是先后都失败了。正是在对中国出路早期探索次第失败的深刻背景下,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在中国共产党这一新的革命政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这一新的革命理论的武装下,在社会主义这一新的中国发展道路的指引下,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目标才得以真正实现,而这也正是五四运动以前近代中国出路早期探索的最终结论。

  近代史的3000字论文篇三:《浅谈爱国主义教育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的融入》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人民形成了热爱祖国、忠于祖国的思想、行为和情感,主要表现为对祖国的热爱、忠诚和眷恋,担负祖国独立、自由和繁荣发展责任,以及为民族命运不惜牺牲一切的献身精神。一直以来,爱国主义作为推动一个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在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到了近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在沉沦中奋起的强大精神支柱,主要表现为反对外来侵略,拯救民族危亡以及争取民族的独立等方面。

  一、高校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对高校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非常重要,同时也非常必要,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使高校学生能够更好的为国家发展服务。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进而使其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都能够承担起国家和民族发展和繁荣的义务,时刻把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将“大家” 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的前面;二是,帮助大学生培养社会责任感。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的很多大学生难以体会到前辈峥嵘岁月中的艰辛和不易,在生活中享受安逸,逐渐丧失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这不利于我国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通过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懂得感恩和珍惜,并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奋发图强;三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中国发展到社会主义经历了艰辛的历程,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国外资本主义思潮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对我国是否应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产生了怀疑。通过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增强大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胜利的信心,并培养其自觉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的意识。

  二、爱国主义教育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的融入

  (一)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地位

  近代的中国内受封建主义统治的压迫,外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社会各种矛盾相互交织,面临着空前的灾难,经历了艰难的发展历程。在这个时期,中国人民以实现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为目标,表现出了比以前任何时期都更加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使大学生能够对前辈的爱国主义思想有充分的了解和体会,并在此基础上将其继承和发扬下去。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做到教书,另一方面也要兼顾育人,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中国近代历史的相关知识和发展规律,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促进学生思想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形式要多样化

  中国近代史教学形式要多样化。首先,采用直接讲授法,以教材内容为主要依据,结合当前学生的关注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其懂得感恩和珍惜,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其次,采用参观考察法,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对这个你过近代史中涉及到的历史景点和红色根据地,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淮海战役纪念馆等进行参观考察,使学生体会到我国争取独立和人民解放所作出的巨大努力,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其担负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最后,采用讨论教学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对中国近代史中的民族英雄进行总结,分析他们的事迹,并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更好的学习他们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勇于反抗、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进展,多媒体逐渐开始在教学活动中得以广泛的应用。与传统的单纯文字表达相比,多媒体具有生动、形象、丰富以及信息量大等优势,能够给学生留下更加直观、深刻的印象,教师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要对其进行充分的利用。例如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这节课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安排学生观看电影《甲午风云》,并使学生在观看之后写观后感或者进行小组讨论、自由讨论等,通过电影的观看学生能够深刻的认识清政府腐败无能,并被邓世昌等爱国志士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勇敢反抗外敌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深深感染,进而激发爱国主义意识,形成爱国主义情感。

  三、结语

  中国近代史从苦难史、抗争史、探索史这三个方面概括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脉络,在展示我国基本国情的同时还充分显示了近代爱国主义精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爱国主义教育教材。帮助大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现状,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培养大学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这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永恒主题。在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充分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思想、观念和方法,激励、鼓舞和引导学生形成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感兴趣:
1.以中国近代史为题的3000字论文

2.大学近代史论文3000字

3.关于近代史辛亥革命的论文3000字

4.近代史论文范文2000字

5.近代史论文2500字

6.大学近代史论文2000字

    2277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