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关于感恩教育教学的论文范文

斯娃分享

  感恩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应重视感恩教育,感恩教育对于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和作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感恩教育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感恩教育的论文篇一:《试谈教育艺术课堂中的感恩教育》

  摘要:当今社会正处于多元化发展的转型期,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呢?如何将中华传统美德的感恩理念融入德育课堂呢?笔者认为,当代中学生的感恩教育应从身边的生活情境出发,真正唤起学生内心的良知,并与学校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行为,实现德育目标。

  关键词:感恩教育;课堂教育;教育艺术

  感恩教育源远流长。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常用“感恩图报”一词来教育学生为人处世之道。中国古代各流派都认为将“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等理念育人。在封建社会中,一直占据正统思想的儒家学说则把感恩教育发挥至极致,如“忠为报君恩,孝为报亲恩,节为报夫恩,义为报友恩”等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了千年,也熏陶和感染人类千年。而当代社会,西方很多国家都有“感恩节”。因此,笔者认为目前学校德育工作中,引入感恩思想迫在眉睫。

  一、目前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生认知上的缺位

  如果意识不到别人的付出,如何能产生感恩之心呢?目前,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许多父母过于疼爱孩子,尤其是家中有独生子女者更为甚之。凡事把孩子摆在第一位,家庭中其他成员和其他事情都必须以孩子的利益为首。学生在这种长期溺爱的环境中成长,获得的只有物质条件的无限满足,而忽视了感恩意识的形成。以至于很多学生认为,父母为他们提供的一切是理所当然的,无须感恩戴德,反而会变本加厉地索取,导致父母子女之间的矛盾产生并且激化。

  2.感恩的想法没受到过鼓励

  许多孩子向父母表示感谢的时候,父母往往回答说“你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等类似的话语。在学习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很多父母认为什么事都不要孩子做,只要取得好成绩,就是对父母付出的全部回报。长此以往,孩子感受恩德的神经就会麻木,学生头脑中潜移默化地认为父母对他的爱是应当的,无须回报的,教师再开展相关的教育,其影响力会大打折扣。

  3.受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影响

  父母如果不关心和感激上一代人,孩子很容易效仿父母。一些孩子不知道感恩,根本原因还在于父母。家庭的成长环境时刻传递给孩子无限量的信息,它是一本无字的教科书。而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也往往重视学习成绩的评定,忽视了没有客观评价体系的德育教育。“唯成绩论英雄”成为对学生褒贬的决定因素。这种重学习成绩轻道德人伦的教育方法,是“啃老族”滋生的根源,也是和谐社会中最不和谐、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1.要学会理解他人

  感恩教育要始终抓住达到学生“内省”这条主线,将感恩教育中内省的自我发展要求部分放大,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从“要我做好”的初级阶段发展到“我要我学好”的高级阶段,促进学生的感恩主体性的发展。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和学生经常一起讨论父母和教师的辛苦与劳累、压力与待遇以及最大的人生期望等,让学生感同身受,使学生尊敬父母、老师,主动表达回报父母、老师,使学生心存感恩之心。

  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责任缘于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的相互帮助与彼此的承诺。在组织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曾经开展过一次活动:让我们来做一回账房先生,这里有一张调查问卷,关于你父母一个月挣多少钱,而你一个月要用多少钱,希望每个学生认真如实地填写让他们体会父母挣钱的艰辛,且为自己的父母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让他们懂得家务就是义务,不要在做家务后向父母索要报酬和奖励。爸爸、妈妈和孩子既各自承担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又共同分享家庭的利益。此外,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如访问敬老院、参加社会公益植树、打扫卫生、保护生态环境等活动,使学生感受为他人服务的快乐。

  总之,思想道德教育不能只空洞地讲大道理,更不能只停留在传授知识上,还要让学生懂得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平凡的精彩的故事。我们要相信人性本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得到别人的认同,能获得别人的赞赏,能获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

  参考文献:

  [1]范咏梅.简论师生关系[J].考试周刊,2008(23).

  [2]黄艳飞.让学生积极地评价自己[J].课程教育研究,2013(15).

  [3]梁志军.用爱搭起师生心灵的彩桥[J].课程教育研究,2013(15).

  感恩教育的论文篇二:《试论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感恩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存在,同时也是一种美德。让孩子学会感恩,有助于从小为他们树立一种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思想,做到心中有他人,从而更好地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培养自己的一种责任意识与健全的人格。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曾经提到幼儿园对于幼儿德育的目标,即:萌发幼儿初步的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以及爱劳动等情感,初步形成诚实、好问、自信、勇敢以及友爱等优良品质。但是,当前幼儿园中的孩子存在感恩教育缺失的问题,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幼儿的感恩教育。

  一、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感恩教育作为一种处世哲学,是一门爱的教育与情商教育的结合。感恩教育既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又容纳了西方的感恩教育。中国人都知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就是要求我们要懂得感恩的具体体现。

  感恩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学会感恩有助于分辨是非,懂得生活中的真善美。现在的孩子,多半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父母对孩子的过于宠爱形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孩子不懂得心疼、体贴父母。再加上,当今社会存在着一些腐蚀着孩子心灵的腐朽落后的思想,以及一些不良信息的传播,直接影响着孩子心灵的健康成长。孩子对父母的一味索取让他们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回报,人心开始变得冷漠与自私。因此,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更好地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更好地回报社会。

  感恩之心不仅是一种优良品德,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与自立意识,它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存于世必备的前提条件与基础。孝心作为感恩教育的先导,加强孩子的感恩教育,某种程度上也是培养孩子孝顺父母、孝敬老人之心。让孩子学会感恩,有助于培养孩子尊重他人、关心他们的品质,健全自身的人格,身心更加全面健康地成长与发展。

  二、大班幼儿感恩教育的现状

  (一)家庭感恩教育的缺失

  在现在的家庭教育中,父母缺乏对孩子感恩之心的教育。尤其是对于幼儿园的大班孩子来说,比起小班与中班的孩子,他们的独立意识与自我意识在逐步增强。有些父母在家中对孩子过于宠爱,孩子在家里处于“小皇帝”“小公主”的地位,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从来不知道关心他人、尊重他人,更不知道心疼父母、孝敬父母。而父母因为溺爱孩子,对感恩的教育也不加重视。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孩子的一切要求都尽力满足,从来不去研究是否正确与合理。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则采取暴力教育,在孩子的管教过程中,孩子若是稍有不令父母满意的行为,父母便对其打或骂,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幼小心灵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更不用说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在父母那里从来没有得到过任何关爱的孩子,自己的性格也会变得冷漠与麻木,感恩之心就更难培养了。

  (二)幼儿园感恩教育的薄弱

  当今社会,无论是幼儿园的教师还是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都侧重在智力教育方面,家长与教师关注的都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与智力的开发。不管是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还是幼儿园自身的教育要求,幼儿园的教育都是偏向于书本知识的充实与拓展,而对于孩子的道德教育这一方面却不加重视,尤其是对于孩子的感恩教育。现在许多幼儿园的教育,根本就从来没有涉及感恩教育,因此,孩子的感恩教育根本无从谈起。幼儿园感恩教育的薄弱,直接影响着幼儿在感恩教育上的缺失,导致幼儿从小就缺乏关爱他人与孝顺父母之心。

  (三)社会感恩教育的缺乏

  此外,社会在感恩教育这一方面的缺失也是影响着幼儿感恩教育的重要原因之一。除了来自家庭与幼儿园的原因以外,社会的作用也是很关键的。但是,由于当今整个社会风气对感恩教育不是很重视,直接导致了社会关于感恩教育的缺乏。

  三、大班感恩教育的改进策略

  (一)家长的言传身教

  感恩教育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孩子在家里的时候,父母要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充满关爱的生活环境。父母自身要做到孝顺老人、关心他人,只有父母自身做到这些了,才能在孩子幼小的心中树立一种心中有他人的意识,从而逐渐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怀着一颗感恩之心成长。例如,家里有老人的情况下,父母要自身做好表率,好好孝敬老人,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慢慢会将孝顺老人作为自己的一种自觉行为与本能牢记在心,从而逐渐懂得感恩。

  (二)教师的表率和教育智慧

  孩子除了在家里的时间以外,另外的时间多半是在幼儿园度过的。因此,教师对于孩子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孩子的眼中,教师的地位是很神圣的,他们认为教师是无所不知的。因此,在大班幼儿的学习过程中,他们更愿意去模仿教师的一些行为动作。因此,教师在日程的生活与学习中,对孩子的教育需要时刻表现出关心与爱护,让孩子对教师的这种关心他人的行为进行模仿,从而学会拥有一颗感恩之心。另外,教师还可通过开展一些活动,以活动的多样性去引导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会感恩他人,收集一些如乌鸦反哺、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故事,在幼儿的心灵深处树立一种感恩意识。

  (三)家长、幼儿园、社会三方合作

  要想改进当前大班关于幼儿感恩教育的方式,除了确保家长正确的言传身教以及教师的表率引导作用以外,还需加强家长、幼儿园与社会的三方面的合作,从而确保大班幼儿感恩教育的顺利实现。幼儿在幼儿园受到的教育只能作为他们受教育内容的一部分,毕竟幼儿的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家里度过的。如果来自家庭的父母不能正确地引导孩子,不能给孩子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生活环境,让他们整天面对父母的冷漠与自私,长时间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总有一天孩子也会变得自私、麻木。在现在的家庭教育中,父母重视的都只是孩子的智力教育,对孩子的感恩品德的教育却不太看重。为了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就需要充分发挥家长、幼儿园以及社会三者之间的作用,通过三方的通力合作,共同实现对孩子感恩等优良品德的教育。孩子健全的人格塑造离不开父母的正确教育与引导,父母在关心老人方面若是为孩子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的话,孩子也会懂得关心老人、照顾老人、孝顺老人。父母为孩子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才能更好地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另外,在加强家园与幼儿园之间的联系与合作的情况下,还需充分发挥社会的宣传教育作用,加大对感恩教育的宣传,将这种思想深入人心,让孩子时刻生活在充满关爱与感恩的环境之中,从而将感恩变为自己的一种本能、一种“随身携带”的优良品质,伴随自己的一路成长。

  通过关于大班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我们了解到要加强幼儿感恩教育,必须从家长、教师与社会三方面入手。只有三方面同时起作用,幼儿的感恩教育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相信通过以上分析,能够为改善当前大班幼儿感恩教育的现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感恩教育的论文篇三:《浅谈感恩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感恩是人文精神内涵的重要部分,是帮助中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的重要教学内容。中国的感恩教育源远流长,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然而笔者任教的学校地处农村,有不少留守孩子感恩的意识越来越淡薄,部分学生甚至在人格品质上出现偏差,变得自私、冷漠和脆弱。针对这些现状,学校作为德育的重要基地,课堂作为教育的重要阵地,该如何实施有效的感恩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笔者近些年曾经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充分挖掘教材,在课堂上渗透感恩观,教育学生学会感恩

  语文教学是一门灵动而富有情感的教学艺术,感恩教育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道德修养,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语文课程中的感恩教育是培养感恩意识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有效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利用各种渗透式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开展感恩教育。

  语文教学一直与感恩相联,因为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感恩素材,为实施感恩教育提供了大量契机。如,李密的《陈情表》,历来被认为是一篇感情真挚、“悲恻动人”的千古奇文。李密陈情,向晋武帝进言自己不能入朝为官的苦衷,阐述了忠孝难全的矛盾心理。作者在“忠孝”二字上做得如此尽善尽美,这不得不归结于一个鼎字千斤的“情”字。“情”是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顺着这条主线,作者一直走到生命的终结。从大处来看,这个情是“忠孝”;从小处看,这个情体现在“报恩”二字上,我在教学设计中,紧紧结合课文内容打亲情牌,引导学生联系作者悲惨凄凉的孤苦身世,理解作者不愿出仕的良苦用心,品味作者以情动人的表达技巧,巧妙渗透亲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和学习讨论,唤起学生的亲情意识,通过反思自己过去对双亲的言行,唤醒学生头脑中沉睡已久的感恩意识,从而以实际行动感恩父母。

  二、适当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渲染气氛,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新颖、形象、直观、艺术化的特点,可以创设出悦耳、悦目、悦心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样,无疑会诱发学生情感的参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求精神,多媒体的适当运用,可以起到渲染气氛,激发学生丰富情感的作用,从而达到超乎寻常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读必修4弗罗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课文时,准备课件时我有意识地选用了韩红的《天亮了》这首歌,并配以画外音:1999年,在某风景区,一辆缆车正缓缓驶向山顶平台,到达目的地后,工作人员正准备让车厢里的人走出来。就在这一瞬间,意外事故发生了,缆车不可思议地迅速往下滑去,惊慌失措的人们尖叫声连成一片。缆车迅速滑行30米后,便箭一般地向山下坠去,一声巨响后重重地撞在110米下的山谷中。可是,一个年仅两岁半的小孩居然活了下来。原来在缆车坠落的那一刹那,小孩的父母不约而同地使劲将儿子高高举起。结果,这个名叫潘××的孩子只是嘴唇受了点轻伤,而他的双亲却永远离开了人世……大家说,是什么让年仅两岁半的孩子活了下来?学生都被这首歌背后真实的故事震撼了,他们深深地陷入了沉思,也许不约而同地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点点滴滴的爱,我因势利导地指出,父母外出打工并非是一种无情地抛弃亲情,而正是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要学生体谅父母外出打工的艰辛和无奈,学会体贴和关心父母,引导学生去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逐渐渗透和强化他们的感恩意识。

  三、利用日常作文训练,将感恩意识根植于学生心底

  叶圣陶说:“作文是各科学习成绩、各项课外活动的经验以及平时思想品德的综合表现。”因为学生毕竟生活圈子狭小,接触和占有的素材并不多,而家庭父母应该是他们最熟悉的环境和对象,因而在日常作文训练中,我有意识地将感恩意识贯穿在作文教学中,既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又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感恩教育。例如我曾进行过这样的作文训练:善于感恩,拥抱幸福,有些人总以为上苍欠他的,父母的呵护、师长的关爱、朋友的真情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他们视恩情如草芥,背信弃义却毫无愧疚之意,感恩之心早已荡然无存。感恩是为人的基本准则,拥有感恩之心才能不断荡涤灵魂;同时感恩之心又如玫瑰,需要细心栽培与呵护。请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800字文章。我为他们设置的写作导航是这样的:“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有时代意义的热门话题。这是因为,今天的人们生活在幸福之中,奔波于忙碌之中,以至经常忽视自己承受的恩情。选用“感恩”作为写作话题,对于学生来说,既是善意的提醒,也是正确的引导。通过作文训练让学生明白感恩就是感谢帮助过自己的人,用心感受生活,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感受平凡中的美丽,品味幸福的点点滴滴。

  总之,感恩是高中生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要因势利导,用美文去开启学生认知感恩的心智;用感恩的心灵去洞悉生命的真谛;用感恩的智慧去真诚地面对世界。教育学生将感恩意识化为行动,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让学生在感恩教育中形成美好的情感,在语文教育中养成良好的文学素养和品德修养。


猜你感兴趣:
1.感恩教育的论文

2.大学生感恩教育论文

3.“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实践研究论文

4.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论文

5.法制教育小论文

6.关于道德教育的论文

    994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