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论幼儿教育与儿童天性论文

谢桦分享

  古今中外,很多教育家、思想家都是敬畏儿童自然天性的典范。他们都充分肯定儿童期具有独特的价值,尊重儿童的自然发展。过早的正规教育,过于匆忙地催促儿童成长,实际上将儿童置于短期和长期的危险之中。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论幼儿教育与儿童天性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论幼儿教育与儿童天性全文如下:

  摘要: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开端。天性是人成长的内部依据,是人有不同的个性和性格的主要原因。幼儿教育应该关注幼儿的天性,尊重顺从幼儿发展的一切可能。

  关键词:幼儿教育;天性;幼儿课程;幼儿教师

  一、提出问题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又是终身教育的开端。在人们不断追求幼儿教育扩大化的前提下,幼儿教育中的一些小学化倾向和幼儿心理偏向成人化现象引起了家长和学者的关注,这就要求对幼儿教育重新定位,使幼儿教育摆脱传统的灌输式教育。

  二、文献综述

  (一)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通俗日常叫法,在专业及学术角度来讲,将三岁之六岁儿童的教育称之为学前教育。学前教育与一般教育一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的。

  早在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期,中外教育学家就已经提出了有关教育要尊重儿童天性的教育观。如:夸美纽斯提出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要求依据人的自然性和自然倾向性来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卢梭的自然教育观,自然教育一方面是指教育要适应儿童天性的发展,保护儿童善良的天性,使身心得到自由发展,另一方面是自然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自然人。福禄培尔进一步论述了教育的发展和适应自然原则,并阐述了游戏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而在中国近代的发展历史中,陈鹤琴、陶行知、张雪门等人也对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做出了新的更为全面和专业的见解。陈鹤琴提出活教育理论体系,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强调以“做”为中心的方法论,以活动性原则、儿童主体性原则、教学法多样性原则、利用活教材原则、积极鼓励原则和教学相长的民主性原则为主的教学原则;陶行知在批判传统教育、吸收改造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探索普及大众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活教育理论,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二)天性

  天性顾名思义就是自然对人的发展的规定性,也是人身上的自然性,它的发展遵循一定的自然法则,“它含有一切遗传东西,一切与生俱来的东西,一切人体结构中存在的东西。”人类天性是自然史赋予人类物种的先天倾向性。天性是先在的,教育是后来者。在中国的传统哲学史中,孟子提出了性善论学说,指出:“人之初,性本善”的理论,提出天赋善性论。孟子虽主张人性善,但他并不认为人的品质就必然是好的,在他看来,先天的人性只是形成美德的生物前提,而非现成的美德。

  (三)幼儿教育与天性

  教育与天性的关系问题历来是教育学和教育哲学的基本问题。“外铄论”与“内发论”是为大家所熟知的影响教育的因素。前者认为人类性格及人性的形成主要是经后天“塑造”而成。与之相反,后者则是强调教育是人类天性的自内而外的一种扩充与生成过程,教育的内在根据在于人的天性。

  通过浏览文献和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在现当代社会中对于幼儿教育应顺应、尊重天性的呼吁少之又少,随着社会、国家政府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和人们教育观念的逐渐转变,顺应和尊重儿童天性的幼儿教育逐渐受到教育界人士的关注。程秀兰在其论文中提出,快乐幸福、理解尊重、保教关爱、身心健康、生命成长、习惯养成、心智启蒙和适应环境等八个方面基本凸显了幼儿教育的本质特征,但是兴趣班和小学化则偏离了幼儿教育本质,即现当代的幼儿教育依然以教育和升学为重,并没有完全的尊重幼儿的天性;

  苗曼在其博士论文中指出:天性引领的教育之路承载着幼儿教育的光明前途。幼儿园应成为幼儿天性成长的自然之“园”,游戏之“园”,快乐之“园”;幼儿教育应重在“养性”之道;幼儿认知应坚持“具身认知”的根本原则,不“做”不“学”,不“体”不“认”,体验、体会、体认、体悟应成为幼儿认知的基本路径。王萍在论文中指出:在幼儿园的课程活动中,教师关注更多的是知识、技能的培养,游戏课程未受到重视,有时还受到冲击,幼儿园教育带有小学化倾向。吴宇在论文中指出:幼儿园课程设计陷入自然的失落的困境,幼儿园课程设计成人化、目标化、小学化、非游戏化、非生活化,并提出归于自然的幼儿园课程重建,课程设计要遵从幼儿童性,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

  三、对策与建议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认为幼儿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天性是文化的根基和尺度,我们必须尊崇天性。儿童的天性被称为童心。刘向东教授在其《儿童精神哲学》中强调,“儿童有自己的精神、哲学、道德和认知,童心是人的根,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是个人不断提升的生长点和根基,也是文明的生长点和根基。”

  在教师方面来说,国务院颁布了《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其中要求教师要具有“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幼儿教师要关爱幼儿,重视幼儿身心健康,尊重幼儿人格,维护幼儿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教师要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不断进取,掌握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策略与方法,了解有特殊需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策略与方法,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再次,教师在幼儿园中要与幼儿建立和谐友好的师幼关系,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尊重幼儿的奇思妙想,不断鼓励幼儿去尝试和主动实践,老师要做幼儿活动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

  幼儿课程必须具有专业性、独特性,能够体现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幼儿课程的编制要适应幼儿的需要,要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多进行联系实际的主题活动,邀请幼儿一起创设课程;幼儿课程内容上要灵活生动,教师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机,组织生成的教育活动,课程内容生活化;顺应幼儿天性的课程一定要回归到幼儿的天性本质中,即游戏,提倡游戏无目的性,鼓励幼儿按照自己意愿自主游戏并给予观察和指导,教师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游戏时间和空间,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并仔细引导和支持幼儿的游戏,观察和指导幼儿的游戏,鼓励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行为,及时纠正幼儿不良的行为。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天性,形成幼儿的个性。

相关文章

1.浅谈幼儿园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2.论幼儿教育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和思考

3.幼儿园教学方法

4.幼儿教师研修心得体会3篇

5.浅析幼儿园科学教育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

6.2016年暑期幼儿园教师培训心得3篇

7.幼师心得论文3篇

    50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