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运用微课促进初中语文的“深度阅读”论文

谢桦分享

  微课,全称微型视频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微课通过运用一些有趣的图片、音效、视频等,将课本中的重难点更加清晰的展现出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对于语文的深度阅读训练,微课也有着很大的作用!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运用微课促进初中语文的“深度阅读”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运用微课促进初中语文的“深度阅读”全文如下: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教育就一直是我国最关注的产业之一,其地位与价值不容忽视,而初中的语文教学更是首当其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深度阅读”是提升初中语文整体教学质量的一大重要环节。因此,唯有合理高效地应用微课以促进初中语文的“深度阅读”,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实用性,从而整体提升初中语文的教学水平。

  一、微课的相关内涵

  所谓微课,主要是利用多媒体视频工具为载体,把教师于课堂之上针对于某一知识点以及相关教学环境的教学过程进行记录。构成微课的主要成分就是课堂相关教学视频,也就是说课例片段。其中包括相关教学内容的设计,还有教学反思以及配套练习等。再加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反馈与点评,都是集合成一种组织性系统,以呈现出师生共同创造的教学环境。所以说,微课极大区别于传统单一化教学类型,是一种在传统教育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教学资源模式。微课相对其他多媒体而言,其教学过程比较短,教学的内容也精少,是以资源构建一个情景化的教学氛围。值得一提的是,既然叫做微课,也就是说其教学时间比较短,通常是八到十分钟左右。

  二、初中语文“深度阅读”应用微课的策略

  (一)运用微课深入理解阅读内容

  中学生阅读的课文内容是丰富多元的,并且借由阅读文章的设计加上学生平时的生活经历等问题,使得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存在不少的疑难。使用微课教学手段,利用其形象的科学性,可以很大程度地解决这些问题,加强了学生深入阅读书籍的能力,以多彩多样的教学模式优化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从而提升整体语文教学水平。

  例如,在组织学生阅读《苏州园林》这篇文章时,想要学生深入阅读以了解文章核心内容以及苏州园林的各种特点,就可以充分利用微课。教师可在课前设计制作好相关内容的微课课件,包括幻灯片以及小视频等,然后让学生先初读一遍文章。在初读完之后,再开展微课教学,运用微课的教学内容促发学生再次“深度阅读”。这种模式作用下,学生可以落实完成“深度阅读”的任务,才能更好地从文章中了解并学到有用的知识。

  (二)运用微课手段处理阅读中的疑难

  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可在课堂上实施师生互动方式针对文章中的问题展开探讨,此行能极大激励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建立学生的正确学习目标,进而使学生可以自我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合理运用微课,可以将阅读文章中的相对矛盾与学生的阅读兴趣结合于课堂之中,把文章里面学生感到重要以及较难的地方找到,再巧妙地提出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解决问题。

  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我的叔叔于勒》时,就文章当中一些对自然环境的详细描述是否可以去掉,以及这些描述有何意义进行微课指导。文章中许多地方都大量铺垫了对自然环境的修饰,看似无关紧要,但实质是有其价值意义的。利用微课将文章图文并茂地展示出来,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对其进行分析,使学生可以明白对于不同的环境描述是有着其相对应的作用。而这种微课引导模式,一改传统的教师述说为主,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的情况,极大激励了学生主动融入阅读环境之中,及时发现文章核心内容以及词句价值,进而实现了“深度阅读”的意义,也就顺理解决掉文章中出现的问题。

  (三)利用微课明确文章的题旨

  很多初中生在进行阅读的时候都会觉得从头到尾阅读消耗了大量时间,而读完之后却不明确文章所述内容,也就把控不好文章的主体核心。在阅读许多课文时,合理运用微课,就能把文章中的人物、事件以及情景完全展示出来,整合其内在逻辑关联。学生在这种模式下,才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文章的主旨,从而把握住全文的阅读思维。

  例如,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皇帝的新装》这一文章时,可以利用微课配上比较俏皮搞怪的音乐,将文章中皇帝几次换衣服的地方呈现出来,使学生更清晰明白这些地方正是文章所讲的重点。特别是最后皇帝光着身体游行时,小孩子点破谎言,这个地方更是可以应用微课手段进行突出。这样使得学生在短时间里就抓住了文章的重点和主旨,阅读起来就更加深入透彻。

  (四)利用微课整合阅读内容

  在完成阅读之后,可以利用微课将阅读的内容进行整合,这个整合包含了课内阅读知识整合以及课外阅读知识的整合。最终把所有的阅读知识综合起来,下一堂课开始的时候,运用微课方式将整合的内容重新梳理一次,这样就更加巩固了学生的阅读积累,同时也可以解决学生阅读过程中忽略掉的一些问题。

  例如,在阅读完《黄鹤楼》之后,教师就可以展开有针对性的微课整合,针对学生不理解的地方加强整合力度,借用其他相关文章综合起来制作出微课,从而让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之前不理解的地方,使得“深度阅读”得以实现。

  (五)利用微课感受阅读意境

  微课的一大特性就是能将图像、声音以及文字结合起来,以动态的模式把枯燥的诗歌变为生动形象。利用这个特性,可以创造一个颠覆时空的阅读情景,让学生更能感受到阅读意境,从而产生阅读的情趣,对文章表达的内涵也更加了解。

  例如,在深入阅读《过故人庄》这篇诗文时,可以使用微课将诗歌当中的意境及环境展示出来,比如人物形象、环境色彩以及搭配合适的音乐等。诗中,作者的欢愉情怀,见到故人的激动与兴奋,以及两人之间的情谊等要素,都可以完全利用微课予以体现。结合诗歌的每个语音重点,恰当地搭配好音乐,渲染气氛,让学生在一种和谐浓郁的氛围下,融入到诗歌当中,感受诗的情感,体会诗的意境,从而使阅读能够深化。

  微课教学手段的启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整体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初中语文教学方面。初中语文中的“深度阅读”是关系着整个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重点所在,相信有效合理地运用微课,可以在这一领域上取得更大突破。

相关文章:

1.浅析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论文

2.教育类论文

3.教改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论文

4.基于微课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开放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论文

5.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校本教材建设的思考探析论文

    455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