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教学探究论文
数学教育中的分层教学法根据不同的分层标准及不同的教学环节有不同的分层教学法,各种方法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浑然为一体。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数学教育教学探究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数学教育教学探究论文篇一
《高中数学教育中的分层次教学》
摘要:分层教学法是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中的应用,在数学教育中应用分层教学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有关的教育学原理及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在数学教育中应用分层教学法的一种新思路。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 数学教育 应用
一、分层教学法
分层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经过努力得到最优发展。分层次教学是一种重视学生间的差异,强调教师的“教”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学,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在教学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评价上区别对待,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
分层次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学习的可能性,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将学生依次分为A、B、C三个层次。分层次教学中的层次设计,就是为了适应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根据人的认识规律,利用学生的个别差异把学生的认识活动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完成适应认识水平的教学任务,进行因材施教,逐步递进,以便“面向全体,兼顾两头”,逐渐缩小学生间的差距,达到提高整体素质的目的,这完全符合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数学教育中的分层教学
数学教育中的分层教学法根据不同的分层标准及不同的教学环节有不同的分层教学法,各种方法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浑然为一体。
1、教学对象分层。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再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可将学生依下、中、上按2:5:3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能在教师和C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课文内容,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积极向C层同学请教;C层是拔尖的优等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及补充题,可主动帮助和解答B层、A层的难点,与A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分层次教学的主体是班级教学为主,按层次教学为辅,层次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分层次教学”的成功与否。为此,对学生进行分层要坚持尊重学生,师生磋商,动态分层的原则。首先,要向学生宣布上述分层方案的设计,讲清分层的目的和意义,以统一师生认识;其次,教师应指导每位学生实事求是地估计自己,通过学生自我评估,完全由学生自己自愿选择适应自己的层次;最后,教师根据学生自愿选择的情况进行合理性分析,若有必要,在征得学生同意的基础上作个别调整之后,公布分层结果。经过一段学习后,由学生自己提出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变化情况,作必要的调整(一般是半个学期或一个学期为一次),最终达到A层逐步解体,B、C层不断壮大的目的。
2教学目标分层。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对于教学目标,可分五个层次:①识记。②领会。③简单应用,④简单综合应用。⑤较复杂综合应用。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要求是不一样的:A组学生达到①-③;B组学生达到①-④;C组学生达到①-⑤。例如,在教“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时,应要求A组学生牢记公式,能直接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三角函数问题,要求B组学生理解公式的推导,能熟练运用公式解决较综合的三角函数问题,要求C组学生会推导公式,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较复杂的三角函数问题。
3教学内容分层。课堂教学中,将教学内容分出层次。教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层设疑,把对每一层同学的要求定位在相应的层次上。在安排课时的时候,必须以B层学生为基准,同时兼顾A、C两层,要注意调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比率,不至于受冷落。一些深难的问题,课堂上可以不讲,课后再给C层学生讲。课堂教学要始终遵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上升的规律,要求不宜过高,层次落差不宜太大。要保证C层在听课时不等待,A层基本听懂,得到及时辅导,即A层“吃得了”,B层“吃得好”,C层“吃得饱”。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尽量做到衔接无缝、自然,层次分明。通过提问分析,既复习了旧知识,充分暴露出概念的形成过程。又可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基本上搞清函数的概念,从而在“成功的体验”中,不知不觉中突破这一难点。
4布置作业分层。在布置作业时,各层次学生作业题基本一致,但内容不同。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A层是基础性作业(课后练习),B层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课后习题),C层是基础性作业和有一定灵活、综合性的题目(课后复习题)各半。分层次布置作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并由学生选择适应自己的作业题组,克服了“大一统”的做法,使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处于“跳一跳,够得着”的境地,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A层的学生也没有过大的压力,可以减少抄袭作业的现象,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评价考核分层。为了更好地发挥分层互促的作用,在考核和评价中也应进行分层。一般精心设计检测题,考试题。一卷分为二个层次,基础题全体学生必做,能力题,综合题,开放题供三层次学生选做。使他们都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测试。另外不同层次的记分方法也不同,在不同的要求下,人人都有获得高分的机会,从表面上三层次的学生成绩趋于接近,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考试成绩以个人记分,以小组积分,使层层之间,小组之间开展竞赛,形成人人争满分,组组争上游的良性竞争环境。
三、分层次教学的几点思考
分层次教学的目标,内容、作业、考核等层次化固然重要,但还有一些表面上看不见的因素影响着分层次教学的实施。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注重成绩水平,轻视能力培养;②层次分得过死,加重两极分化;③只重视部分优生,忽视全体学生;④学生层次分明,教师教法单一;⑤缺乏思想引导,学生心理负担过重;⑥教学分层与考查不配套。对这些不利因素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克服。此外,课后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与家长密切配合,与班主任的协调,教师的责任心,教态,语言,作风,人格等都会对分层次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进行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中值得注意。
总之,分层教学始终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知识,技能,智能等因素综合协调发展,有利于分层推进,培优辅差,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需要指出的是分层次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工作量更大.需要教师有强烈的责任心,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面对学生“参差不齐”的实际水平,在普通高中数学教学中正确地运用“分层次教学”,可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明确,自觉性更强,学习兴趣更浓厚,达到缩小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分层次教学仍要在理论方面不断地研究探索,更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探索》学科教育 2003.2杨智长 王琪;
2、《数学“符号语言”教学的层次性》数学通报 1999.3 冯德雄 章明富。
3、《谈分层次教学》云南教育 2002 ,5 夏江琴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数学教育教学探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