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文教育探究论文(2)
小学语文人文教育探究论文篇二
《略谈小学语文人文教育的基本策略》
摘 要:重视人文教育、文化传承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价值追求。其教育的基本策略是:问题驱动,读中求索;品词析句,深度追问;入情入境,感同身受;情感朗读,声情并茂;再现形象,提供支撑;联系生活,升华情感。要使学生受到民族文化和精神的熏陶,要营造民主课堂,促进师生互动,要为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提供时间保证,要尊重学生对文本不同层次的理解,要使学生交流与教师引导相结合等。
关键词:小学语文;人文教育;策略;注意问题
小学语文教材所选课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又注意时代风貌的展示,字里行间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为母语教育,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使学生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过程中受到民族的文化和精神方面的熏陶和养成。语文知识的习得和人文素养的养成,二者共同构成了语文教学目标体系中的两个重要元素。因此,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使其对学生精神世界产生影响,让学生在学习中情感得到愉悦、心灵得到净化、人生境界得到提升,是语文教学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小学语文人文教育的基本策略
教育策略是否科学得当、简单易行,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如何根据课文内容运用不同的教育策略,是小学语文实施人文教育的关键。现结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部分课文的教学,对人文教育的教学策略进行一些探讨。
(一)问题驱动,读中求索
阅读是围绕着问题展开的。阅读教学的广度与深度与设计的问题密切相关。阅读教学,要让学生通过对理解课文内涵起到关键作用的问题的探索,引导他们与文本共鸣,实现情感升华。例如《雅鲁藏布大峡谷》以具体、形象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了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基础上探究“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哪些景观使你感到特别神奇?为什么?”并交流读后的感受,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又如《搭石》一课中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这样几个生活中十分平凡的情景,闪烁着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如何让学生感受这种美,受到熏陶和感染,并培养学生善于通过平凡的事物发现美的能力是教学的重难点。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以后,就要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课文中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了美?”展开教学。在对这一问题的思考、讨论中,学生不仅发现了看得见的、具体的美――乡亲们走搭石的一幅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更感受到了乡亲们心灵的美――调整搭石的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纯朴的乡亲们的相互谦让、互敬互助、尊老爱幼。交流中,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了他们善良的人性美。在这里,问题“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哪些景观使你感到特别神奇?为什么?”和“课文中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了美?”“牵一发而动全文”,它的解决过程是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过程,有思考、讨论的必要,是有价值的问题。
(二)品词析句,深度追问
朱光潜先生说:“我们不能把语文看成在外在后的‘形式’,用来‘表现’在内在先的特别叫做‘内容’的思想。‘意内言外’和‘意在言先’的说法绝对不能成立。” [1]言为心声,文本的表达必然渗透着作者的情感,语言和精神从来就是紧密融合在一起的。因此,凭借语文课本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就要从文本的言语形式入手,透过字面去探求内蕴,对文字进行反复咬嚼,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例如老舍先生的《猫》一文,字里行间流露着他对家里的猫爱同儿女的真挚感情。教学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写猫性格古怪,用“出去玩”、“不回家”,说明老舍先生把猫看作家庭的一员,而不仅仅是当作一个小动物;“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把脏乎乎的猫爪印说成是美丽的小梅花;把猫写成歌唱家,说它的叫声悦耳动听,“丰富多腔”、“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把猫看作幼小的孩童,“它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它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又如《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就要指导学生抓住课文的第3至6自然段中的重点语句认真研读,从台湾青年没有考虑家人是否平安无事,没有选择空旷的安全地方,“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等候李博士来抽取骨髓,体会他一心只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从李博士“步履匆匆地走进手术室”“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赶到杭州”“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体会他不顾个人安危、急他人之所急的高尚医德。
(三)入情入境,感同身受
创设情境是语文教学加强学生情感体验常用的方法。语文教材的教育意义往往是潜在的,与文本内容适宜的情境、氛围、背景和情调,是学生体验课文情感的平台。一是教师通过情真意切的讲述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例如:《长城》一文不仅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满怀深情地讲述关于长城的故事传说,朗诵名人、伟人的留言或题词,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做好铺垫。二是对文章背景进行渲染和烘托。有些课文,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生活,学生对体会文本内涵的情感比较困难,这时要结合课文的时代背景营造环境和氛围,使学生如临其境。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文记叙的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发生在20世纪初,学生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不太了解。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反映当时社会现状的历史资料,让学生体会当时我国贫穷落后、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社会现实,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进行铺垫。三是通过演课本剧加深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如《巨人的花园》的教学,就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的人物,模拟再现与课文相关的情境,努力用心去感知对象。
(四)情感朗读,声情并茂
有感情地朗读,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文本的情调、韵味、意趣,激活文本形象、情感和意蕴,以声传情,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凡是能很好地体现出课文内涵的读都可称为有感情地读。有感情朗读的过程,既是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独特体验过程,也是对原汁原味的语文的品味过程,有助于更深入地体会文本的情感。在朗读课文时,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以情带声,声醉情痴。首先,要把握课文的情感基调。例如《火烧云》一课,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读出作者对火烧云的喜爱,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景象;又如《白鹅》一文,朗读的情感基调是趣味性,要让学生绘声绘色地读,读得妙趣横生,读出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其次,朗读的语气要随不同的语境而变化。如教学《卡罗纳》一文,卡罗纳来学校上课前老师对同学们说的话“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这个可怜的孩子遭到了巨大的不幸。”语速要慢,语气要低沉,体现出沉痛的心情;“他明天要来上课,孩子们,你们要庄重严肃、热情地对待他。任何人都不许跟他开玩笑,不许在他面前放声大笑!”则要郑重严肃。教师把放声大哭的卡罗纳拉到胸前说的话“哭吧,痛痛快快地哭吧,可怜的孩子!”语气要亲切、柔和,要怀着痛惜的心情来读;后面的话“但你要坚强!你母亲已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但她能看见你,她依然爱着你,她还生活在你身边。孩子,你要坚强哟!”是鼓励卡罗纳要坚强地生活下去,要读得语重心长而又不失坚定。三是分角色朗读,这适合人物对话较多的文章。例如《去年的树》一文,教师要紧紧抓住小鸟与树、树根、门先生和小姑娘的四次对话指导分角色朗读。小鸟与树的对话要读出依依惜别之情,小鸟询问树根、门先生的话,要读出询问及内心的焦急,小鸟向小女孩的问话要读出内心的忧伤;树根的回答饱含同情、伤感,而门先生的回答却不以为然,小姑娘的话,声音则要稚嫩些。
(五)再现形象,提供支撑
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抽象的逻辑思维才得到发展。现行教材,选文多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在阅读教学时,要引导他们多联想具体情景,把文本语言转化为生动鲜明的形象。由于有了具体形象的支撑,体会作者的情感就会容易得多。一要利用好教材中的插图。教材中的不同风格的插图均是美的体现与表达,甚至能起到文字无法表达的情感教育作用,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创造了教材中“美”的育人环境。[2] 例如《观潮》一文中的两幅插图,准确地再现了文本内容。第一幅图片,海塘大堤上“人山人海”,“昂首东望”,“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的那条白线正向人们移来。第二幅图,展示了“两丈多高的水墙”浩浩荡荡飞奔而来的大潮的壮观景象。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两幅图片,不仅能使学生顺利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能在这壮丽景观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情趣。二要重视多媒体的运用。多媒体利用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的信息形象、直观、生动,其强度和画面吸引力均优于课文插图,学生感知深刻。《颐和园》一文的教学,感受颐和园的风景美在哪里,可以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利用课文插图,相互交流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点,理由是什么。有条件的学校,教师更要在学生交流互动中展示课件,通过形象化的课件进一步感受颐和园的美。三是发挥想象,再现情景。例如《幸福是什么》一文讲述了三个牧童在智慧的女儿引导下,通过自己的实践弄明白了什么是幸福。对“幸福是什么”的理解是本文教学的难点。教学时要紧紧围绕三个青年的所作所为引导学生想象开去,加深体会和感悟。如第一个青年是怎样给病人治病的,病人生病时痛苦的表情以及恢复健康后的样子,病人痊愈后会对这个青年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形象加深对幸福含义的理解。
(六)联系生活,升华情感
语文是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的学科,生活是文本产生的源泉。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凭借与文本相同、相似、相关的生活积累,因“言”会“意”,形成再现或再造表象,导致对“意”的“还原”、“诠释”和“重建”,渐次深入“文心”,以窥“人心”,在共识的基础上共鸣,在共鸣的基础上一起心跳,从而真正地感受体悟,有所心得。有些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生较难理解,这时不要脱离言语训练空洞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而要结合对课文具体内容的理解进行情感生成;但拘泥于文本,体验就难以深入,情感也难以升华,要引导学生从文本世界拓展开去,联系学生生活体验,甚至更广阔的大千世界,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例如,对《小木偶的故事》一文中“老木匠说得没错,笑是很重要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这句话的理解,除了引导学生结合老木匠说的话“谁要是不会笑,谁就没办法过快乐的日子”以及小木偶的遭遇来加以体会,还要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一谈,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联系生活,还要将学生课内外语文学习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参观、游览、访问、调查等,增加学生的人生阅历,丰富生活积累。如学完《爬山虎的脚》后,布置学生连续几天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一种动物或植物,做好记录,或写成观察日记,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交流,在实践活动中学习观察方法,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又如学习《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教师可以利用星期天带领学生到附近工厂参观,或向学生推荐有关科技的网站,引导学生阅读,感受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新变化,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二、小学语文人文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一)营造民主课堂,促进师生互动
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绝对控制者,束缚着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阅读教学,关键在于学生阅读活动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而民主型课堂是促成学生自主、独立学习的前提。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彻底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营造自由、开放的课堂氛围,为学生阅读文本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促进学生阅读的个性化;为每一名学生提供思考、交流及成功的机会,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场所,真正成为体现学生个体差异的交流平台。
(二)为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提供时间保证
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就是学生依托自己的知识经验、审美意识等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过程。要让学生形成独特的个人见解,就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课前预习要到位,与文本相关的资料收集要充足;初读阶段,要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精读阶段,对关键字词、重点句段的品读赏析要深入。对于学生而言,没有与文本进行独立、深入地对话,没有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将无法将自己的体验与同学分享,生生之间的思维与思维、智慧与智慧、灵魂与灵魂的碰撞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三)尊重学生对文本丰富多彩的理解
学生的阅读基础不同,他们的生活经历、知识经验、性格、爱好等也会影响对文本的理解和鉴赏。因此,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具有明显的主观性、差异性。如果教师用唯一的、标准化的答案去评判学生的独特理解和体验,势必会挫伤他们阅读学习的积极性,束缚思维发展。因此,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结合文本充分进行自主的思考、体验,畅所欲言,只要他们的解释合乎情理即可。
(四)学生交流与教师引导相结合
交流和讨论,可以扬长避短,深化对问题的认识。如果学生对问题有话可说,积极发言,就说明他们对文本有所思、有所悟。小组辩论,学生为某一问题争得不可开交,更说明学生对文本的思考与表达进行得较为投入。我们与其认为课堂秩序有点儿乱,不如说学习气氛热烈,这与传统的“秩序井然”的课堂相比,不仅能很好地完成基础知识教学任务,更会深化学生的认识。作为教师,要通过有意识地组织与调节,使课堂秩序活而不乱,效果则会更好。除此之外,小学生的思维毕竟还不成熟,有些想法也很幼稚,离开教师的指导,很容易导致学生获得的体验和理解比较浅,甚至出现错误和偏差。为此,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另一方面,教师要在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上下功夫,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课文的内涵。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谈文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73.
[2]蒲志安.小学低年级教材插图的认知、教育功能与定位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8,9:(9).
[3]刘仁增.“言”“意”兼得:语文教育的价值取向[J]课程・教材・教法,2008,6.
看过“小学语文人文教育探究论文”的人还看了:
4.浅析人文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