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有关音乐教育论文范文

坚烘分享

  音乐教育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感,促进时间知觉的发展。音乐是一门节奏性很强的学科。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有关音乐教育论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有关音乐教育论文范文篇一

  《高中音乐教育初探》

  摘 要: 传统观念中音乐教育一直是被很多学校忽视的一门课程,本文就素质教育与音乐教育的关系、音乐教育的作用、当前高中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加强高中音乐教育的改革等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素质教育 高中音乐教育 存在问题 改革思路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有这样一种观点: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是非学不可,而音乐是可学可不学的。中考、高考的课程规定在客观上助长了这种认识的扩大。其实,音乐同语文、数学等科目一样,是每个学生都应当学习、掌握并且灵活运用的。下面我就在素质教育条件下,音乐教育的作用、存在问题及改革的思路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素质教育与音乐教育的关系和音乐教育的作用

  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挖掘学生自身潜能,以完善和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而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首先是一种基本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具备初步的鉴赏、创造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从而促进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一点上,音乐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

  再来看一下音乐教育的作用。首先,音乐教育有助于学生记忆力的提高。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通过歌唱、器乐演奏等丰富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全身各种器官都能活跃起来,在提高兴趣和注意力的同时,促进学生记忆力的提高。并且音乐能改变人的情绪,听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对学生缓减紧张的学习压力有一定的效果。

  其次,音乐教育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声乐或器乐作品,借音乐形象来唤起学生对相关视觉形象、听觉形象和有关事物的联想,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最后,音乐教育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感,促进时间知觉的发展。音乐是一门节奏性很强的学科,在教授过程中,学生最易感受到的便是那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乐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从身体的协调动作、肌肉反映上去感觉、体验节奏,并运用到乐理中去,从而增强学生的节奏意识和身体协调意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它对于开拓型、复合型、知识型人才的培养,对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完善人格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当前中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材导向与学生审美需求之间存在矛盾。

  大多数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不喜欢音乐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对课堂上的经典作品和德育内容不感兴趣。在现行的教材中,绝大部分内容都是以中外经典作品作为选编对象的,几乎很难找到较通俗且既贴近现实生活又适应青少年的身心特点的音乐作品。教材的编排有的还不够生动、活泼,艺术技巧也过分深奥,使学生对其兴趣不浓。由于流行音乐的传播无所不至,演唱技巧没有约束,音像商品铺天盖地,学生迷恋流行音乐,而对学校音乐教育产生排斥心理。

  2.家庭、社会对学生音乐学习的两极取向。

  目前,家庭、社会对学生学习音乐的态度有两种较为极端的价值取向:一种是过于重视。有些家长对孩子抱有过高的期望,不论孩子自身条件如何,都一厢情愿地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为音乐家。他们更多的是从自己的主观意愿出发,强迫孩子学习音乐。另一种是不太重视,认为音乐课不是考试科目,不把音乐课作为一门重要课程来看待。学校也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与评价手段,无法像其它文理科课程考试一样,督促学生学习。所以,学生就更不把音乐课放在心上。

  3.对音乐功能的认识缺乏科学性、全面性。

  长期以来,对音乐课就是一门唱唱跳跳的娱乐课的观点还是深深地影响着今天的学生和家长。但是,音乐教学表现为一种美育教育,它的可感知性是其它任何美育教育手段都无法比拟的。同时,它还会起到辅助德育、智育的作用,对于青少年慧敏能力、感受力和永恒心的培养,特别是对联想力、创造力的培养是其它学科所不可取代的。

  4.在升学考试课程缝隙中艰难生存的音乐教育。

  几乎所有的中学都把升学率看成学校声誉和生命力的标志。中学的音乐课也大多变成一种点缀和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正因为音乐课不是考试科目,在学习任务繁重的今天,学生们不愿意,也没有时间在音乐学习上投入太多的精力和时间,不论他们是否喜欢音乐。在社会、学校、家庭的压力下,学生们必然会功利地选择学什么,不学什么。正因为这样,音乐课就显得无足轻重。

  三、中学音乐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对策

  1.适应历史与社会发展的特点,更新中学音乐教材的内容。

  目前学校用的音乐教材在取材上以经典作品为多,但我们必须承认,流行音乐代表了一种音乐风格,自然有其存在的价值。面对流行音乐的思潮,可以试试合二为一的“中庸”之道,在教材中注意吸纳一定数量的通俗音乐,还可引进一些学生喜欢的“校园歌曲”。这些歌曲大多旋律优美、节奏多变、篇幅短小、风格新颖,很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兴趣普遍较高,从而激发上课积极性。

  2.为音乐教师提供宽松的教学环境。

  受教材、上课场地等各方面的限制,音乐教师很多时候不能发挥自主性,因此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地安排音乐教学活动。譬如,当学校想要丰富学生的课外业余文化生活,就可以让音乐教师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开设如“通俗音乐讲座”、“合唱团”、“乐队排练”等选修课程,寓教于“乐”之中,使学生喜欢音乐,用心感受音乐,真正达到陶冶情操、教书育人的目的。只要观念到位,领导重视,再加上广大音乐教师的辛勤努力工作,则达到这一目标并不十分困难。当然,音乐教师作为施教者,本身应该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拓宽知识面。

  从根本上说,音乐教育必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只有重视音乐教育教学,不断推进音乐教学内容、形式与方法的改革,才能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把学生吸引到音乐课堂上来,发挥音乐对人格的全面发展、个性完善的积极作用。素质教育越来越需要将音乐教育纳入其中,这将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关键。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有关音乐教育论文范文

2879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