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学前教育有关美术课程的思考论文(2)

坚烘分享

  学前教育有关美术课程的思考论文篇二

  《关于学前美术教育的重点思考》

  摘 要:美术,顾名思义是对美的一种体现,是供人们视觉欣赏的一种艺术。学前美术就是学前儿童进行的造型艺术活动和欣赏活动,表现的是学前儿童对周围事物的印象和想象,表达的是他们的美好愿望和审美追求。

  关键词:学前美术;教育;思维;想象力;兴趣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学前儿童教育及其影响的日益重视与关注,推动着学前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学前美术教育成为学前基础教育课程的热门。学前美术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一门综合应用特征突出的课程。学前美术教育是教师根据学前儿童的发展,设计和指导学前儿童的美术活动,旨在不断强化学前儿童的美术能力,不断强化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美术对学前儿童来说是一种实践,是需要学前儿童全身心投入的过程,是学前儿童对外界事物感知到情感的发展过程,是学前儿童自己动手塑造出美好形象的过程,是学前儿童身心内外相互作用的完整过程,是学前儿童发挥他们的全部心理能力和热情的过程。为了加强学前美术教育的实效性,实现师生互动性,本人针对学前美术教育的重点进行了以下思考。

  一、通过各种美术实践活动,培养学前儿童对美术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最主要的就是培养他们热爱美术的兴趣。

  1.教师要结合学前儿童的身心特点,为他们提供丰富有趣的美术活动。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美术工具和美术材料,制作生动形象、贴切儿童生活的物体。在美术创造中,贴切生活的美术活动对于儿童来说是亲切而有趣的,这种活动会使他们感到兴奋,令他们向往,由多种材料造成的千姿百态的艺术造型,会令儿童感到惊喜和渴望,促使他们在心中描绘美丽的图画。如,树木、动物、花草、水果等,通过不同形状、类型的吸引,培养儿童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培养儿童对于颜色、造型的兴趣。

  2.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拓展与延伸。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美术知识或是概念对于幼小的儿童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他们没有办法理解其中深奥的意义。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的延伸与拓展,丰富课堂内容。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利用游戏、舞蹈、音乐、故事等形式来引进美术知识,以此来吸引儿童对于美术的兴趣。

  二、创设美好的环境和情境,培养学前儿童对于美感的追求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眼,注视到一切众生万物之核心;如能掘发其品性,就是透入外形触及其内在的“真”。此“真”,也即是“美”。世界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要想学前儿童透过心灵和眼睛发现美好的事物,就需要培养他们对于美的感受。没有美感,便没有美的表现。学前儿童对美的追求,不仅反映在对自然的评价上,也表现在对外界一切美的事物的热爱上,那些美的形象景色,无不引起他们的奇思遐想。教师要充分利用环境优势,以积极运用感官为原则,为儿童提供美的空间,使他们在充分感知美的基础上,理解美和形成美的观念,产生表现美的情趣,形成判断和评价美的初步能力。在美术教育中,教师要十分重视美术欣赏活动,因为欣赏本身就是审美过程。例如,欣赏那些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年画、图片、动画片等。对于这些作品可以从表现的形象、主题内容、作品类别以及造型手法等方面作些简单介绍,引起学前儿童绘画的兴趣和愿望。儿童就在这潜移默化的美术教育中,逐渐学会感受美、发现美、追求美、表现美。

  三、重视形象思维训练,培养学前儿童的发散思维和想象力

  对于儿童来讲,艺术就是一种游戏,只有儿童从中获得欢乐和愉快的体验时,艺术才能真正成为儿童的需要,并且被他们所接纳。儿童绘画介于游戏和心理表象之间,他们的绘画活动更多的像玩一场游戏。这种常人无法理解的画正是儿童自娱自乐的产物,是他们对外部世界的真实感受和内心世界的真诚流露,是真、善、美的体现。因此,教师应珍惜和爱护他们的这一特征,不要总在“形”上做文章,评价“像不像”“美不美”,应该遵循他们年龄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善于理解和尊重他们的心理特征。只要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是愉悦的、投入的,教师就不要过分挑剔。只有孩子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做到了敢想、敢画,才有可能画出真正的儿童画。在学前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绘画为手段,以游戏活动为主要形式,与各学科有机配合,在全面提高儿童素质的基础上,培养类比、联想、发散思维。通过逐步培养学前儿童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发展其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学前美术教育对于儿童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作为美术教师,要时刻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儿童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旨在通过美术的想象和联想思维发展儿童的智力,通过感受美、发现美、追求美、表现美的过程提高儿童的心理素质,通过创造性的美术活动促进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为儿童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罗燕萍,邱美玲.利用美术课课堂训练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J].科技广场,2011(12).

看过“学前教育有关美术课程的思考论文”的人还看了:

1.学前教育美术研究论文

2.谈学前教育的绘画教育论文

3.浅谈幼儿美术教育论文

4.有关幼儿美术教育的论文

5.浅谈少儿美术教育论文

279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