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教育浅析论文(2)
幼儿园数学教育浅析论文篇二
《浅谈幼儿园数学教育中的学以致用》
【摘要】在数学认知活动中体现数学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及各项活动中的运用与渗透,是数学知识回归生活的价值所在,更是达到数学教育学以致用的目的。
【关键词】数学教育;日常生活;各项活动;学以致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数学认知活动教育建议中指出:引导幼儿感知和体会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数,关注周围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数的信息,体会数可以代表不同的意义。由此可见,数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那如何才能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及各项学习活动中将数学更好地学以致用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一些浅显的探究与感悟。
一、在日常生活中创造机会让幼儿运用数学
新纲要在数学教育的目标中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生活和游戏的真实情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在不断遇到各种新挑战和不断成功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心,感受到和体验到其中的乐趣。”指南中数学认知目标1也指出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我们知道:数学是一门在生活中总结出的工具性学科,也只有注重在生活中引导幼儿用科学思维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能真正达到让数学在幼儿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的目的。
1、在一日生活中体现数学的有用性(重要作用)
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随时都能接触到有关数学方面的知识。例如在小班阶段幼儿每天入园后的晨检卡、书包、衣物等放置就要求幼儿放到与自己号数相同的固定位置上,而一日生活中的杯子、毛巾、橡皮泥、彩笔、作业袋等放置也同样训练幼儿根据安排的数字位置进行存取。到了中大班阶段,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通过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将数学知识加以运用更是比比皆是,比如各组选一个幼儿担任组长以及让幼儿轮流担任每天的值日生工作,担任组长的幼儿每天得协助老师或阿姨分发学习用品或餐具等任务,且在分发时要求幼儿必须按每个幼儿的号码数将他们相应的用品加以发放;担任当日值日生的幼儿,每天负责协助老师管理好班级纪律、担任园里安排的在晨间接待时当一名小天使,以及在一日中协助老师做好班级的值班工作等;而随着幼儿数学知识的提升,可相应地提高工作的要求,就好比值日生及组长的工作,到了大班下学期,除了协助老师、阿姨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外,还可让组长每天负责点数本组幼儿出席人数及缺席人数并上报值日生,而值日生统计后再向老师上报全班幼儿的出勤情况,以上一日生活中的细微工作能让幼儿从中意识到数学与生活的息息相关,既能培养幼儿认真负责的态度,又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感受与体验到数学的用处。
2、在一日生活细节上渗透数学教育,感受运用数的乐趣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指出:“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和知识贫乏,在数学教育中,更应紧密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把握生活中的细节,使幼儿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抽象的数学有亲近感,也就能培养幼儿喜欢数学了。例如:每天组织幼儿到户外散步时,可抓住时机引导幼儿巩固和学习数学。小班时期,让幼儿点数操场上的树木或正在滑梯上玩耍的幼儿人数;到了中班可让幼儿通过实际点数后比较大树有几棵?小树又有几棵?大树比小树多几棵?它们合起来是几棵?等;到了大班可让幼儿抱抱大树,再抱抱小树,比比哪棵树粗?哪棵树细?哪棵树高?哪棵树矮?以及大树与小树共有几棵?等等。当路过花圃时还可引导幼儿观察花圃哪块地砖是正方形的,哪块地砖是长方形或圆形的。总之,只要教师在生活的细节上充分把握时机让幼儿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完成观察的任务,巩固学习数,培养幼儿认真观察,积极思维的好习惯,既能提高幼儿对事物的观察比较能力,又能将枯燥的数学学习达到学以致用的乐趣。
3、将数学融入幼儿的家庭生活,体现数学的重要性,让数学知识得以有效地运用
指南在数学认知教育建议中指出:鼓励和支持幼儿发现、尝试解决日常生活中需用到数的问题,体会数学的用处。这表明数学来自生活,最终必回归生活。为此,家长应引导幼儿用自己学过的数学观点与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让他们尝试用数学解决问题,从中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活动成功的喜悦。例如: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要有意识地考验幼儿掌握数学知识的情况,每天吃饭时让幼儿根据家庭的成员摆放碗筷、勺子;上学前清点自己的学习用品,特别是检验彩笔数量是否与刚买时一致。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家长可经常带幼儿到店里购买物品,买好结算时可有意识地让幼儿算一算购买的物品须付多少钱,训练以上技能后还可让幼儿独自到附近的店铺中购买小用品,让幼儿独立在实际的购买中认识人民币及进行人民币的交易换算等,只有通过以上家庭生活中的实践操作,才能让幼儿真正体验数学学以致用的重要性。
二、注重数学与各领域间的有机整合与运用
在指南中强调各领域活动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的发展。将数学知识有机地整合到各领域活动中,不但能巩固数学知识,还能使幼儿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既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的艺术兴趣,也陶冶了幼儿的情操。例如:在美工活动中,通过画“时钟”让幼儿体验学习数学、运用数学,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辅助手段。幼儿在画时钟过程中从中感知钟面的特征,懂得时钟的数字及其固定位置,而时针、分针、秒针的粗细不同、长短不同,又促进了幼儿对时钟的认识,同时通过评价作品,还能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提升艺术的审美能力。又如:在语言活动故事“小猪投石记”活动中,教师可通过系列图片及让幼儿进行故事表演证实小猪不管将几块小石头如何横着、竖着、斜着摆放,都是一样多,从中真正理解数量面积、体积等不随顺序、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含义,进而让幼儿理解与巩固学习数学中难以掌握的数量守恒的概念。在健康领域中有机渗透数学教育更是处处可见,比如:在开展体育游戏时,让幼儿扮演小兔拔萝卜,可根据各年龄幼儿掌握数知识的情况及动作发展特点,提出相应的动作要求和数学知识要求,小班让幼儿学兔子跳到萝卜地里拔5只以内的萝卜;中大班可分两组比赛拔萝卜,要求幼儿通过一段低矮的物体、跳过一定距离的物体后在规定时间内拔萝卜,然后通过数各组拔的萝卜数,再比较哪组拔得多,多几根?以及两组合起来一共拔多少根萝卜等问题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将数学知识在体育训练中学以致用的巩固效果。
三、在游戏中进一步验证数学学以致用的价值
指南中数学认知目标2是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教育建议中提出:利用生活和游戏中的实际情境,引导幼儿理解数的概念。游戏是幼儿最乐于参加的活动,而幼儿每一次玩同一种游戏,可能都有不同的玩法、不同的点子,无形中就能很好地培养了他们灵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在游戏中幼儿可获得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并有机会自由地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感受,也能将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融入游戏活动之中,从而增强幼儿的求知欲,提升幼儿掌握数学知识的能力。如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游戏:娃娃家、医院、超市、商店,幼儿在扮演不同的角色中须运用不同的数学知识技能,如“娃娃家”游戏中扮演爸爸、妈妈、孩子角色在请客人吃饭时须分碗、分勺子、分水果等,让幼儿感知物体的数量以及与小朋友的一一对应关系,从而发展了幼儿一一对应的概念;当下次开展娃娃家游戏时,幼儿会不断增加游戏的情节或改变游戏的玩法的,如包饺子、做鱼丸并将饺子、鱼丸煮后分别装入碗中请客人品尝,几个客人煮几碗且要求装的饺子、鱼丸数量要一样等,另外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到了大班幼儿还会发展游戏的情节,如娃娃家的爸爸、妈妈给宝宝过生日,请客人吃生日蛋糕时,要根据人数分蛋糕,引导幼儿学习等分或运用等分操作。在医院、超市、商店游戏中扮演收银员时须进行人民币的换算;扮演营业员要对各种商品进行归类摆放;扮演顾客要学会使用人民币,等等。又如在大班时期开展建构游戏中,启发幼儿运用数的排序规律拼搭公园的围墙,每次幼儿会根据积木的颜色、大小、长短的不同进行拼插围墙活动,当学习数的排序后幼儿又会运用学过的数的排序中的递增或递减的规律拼搭出美观的物品或建筑物等。总之,游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占据了很大的空间,幼儿在各种游戏中能轻松、自主地掌握数学知识和巩固数学知识,从而喜欢数学、探究数学、运用数学。为此,游戏是幼儿将数学落实到实践生活的有效途径,也能让幼儿充分感受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的价值所在。
纵观以上数学与日常生活、各项活动的密切相关,我们完全可以让孩子在生活、各领域活动及游戏中学习与运用数学,确立整合、渗透的教育观,根据孩子生成问题中的求知解惑、学习及发展等需要,将相应的有关数、量、形、时空等方面的数学内容较自然地与各领域、游戏及孩子的一日生活、各种活动相整合,促进孩子更好地学习、巩固和运用数学知识,拓展运用数的空间,多方面的发展学习与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也只有将数学教育不断有机地渗透到日常生活及各项活动中,使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效地得以运用,才能让幼儿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培养。
看过“幼儿园数学教育浅析论文”的人还看了:
5.幼儿数学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