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论文

坚烘分享

  初中物理教学需要教师摆脱旧思想的桎梏,不断的追求创新,逐渐提高教学质量,使得教学有质的飞跃。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教师应该进行创新教育。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论文篇一

  《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摘要:传统的物理教学一般直接向学生传授现有的结论性物理知识和理论。这样往往会忽略对自然现象观察的重要性,同时也会降低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好奇心及学习热情。所以我们须创新教学方法,将课堂有效时间利用好,是我们当今中学物理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物理教学;创新;学生

  初中物理教学需要教师摆脱旧思想的桎梏,不断的追求创新,逐渐提高教学质量,使得教学有质的飞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人们基本的学习能力实际上就是体现在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加工、处理以及对信息工具的掌握和使用上。教育改革的发展,向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教师应该进行创新教育。

  一、激发学生兴趣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课本的资源,抓住机遇,创新教学艺术,培养强化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呼唤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在现实教育中,教师学生应共同探讨,教师要不断地给学生以思维的空间和动机,处处设疑、激疑。例如在教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一节课中,最初是完全开放,自主探究。即创设情境后,由学生观察、讨论、猜想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然后自行设计方案、小组实验,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成立,最终得出成像特点。引导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激发他们的思索动机。

  二、吃透原理,创新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在日常生活中,物理现象随处可见,关键在于老师能否采取有效手段去引导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问题,如果学生们能够发现一些身边的问题,学生的兴趣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激发,从而陶醉其中。比如在学到液化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观察从冰箱里刚拿出的饮料瓶子外边水珠的现象。然后进行提出问题,即“为什么壶嘴会出现冒白气的现象?”并且让同学们去思考离开壶嘴一段距离后,我们所看见的白气到底是什么。再比方说学习电磁联系的时候,同学们若好奇地提问,为什么通电螺线管产生的磁场强度会很弱,这个时候,老师应该及时抓住学生所提出的这个问题。然后启发学生进一步去思考,让他们想一想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相关的因素有哪些,怎样才能增强通电螺线管产生的磁场强度。如此一来,学生们也会发现原来物理知识就在自己身边,使他们逐渐产生学习的兴趣,并学会有针对性地思考问题,从生活中走入物理,从物理中走入生活。这是老师必须为学生创设的问题情境。

  三、探究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科学探究活动,既是教学的目标又是一种教学手段。许多物理规律都是经历了无数次科学探究实验活动总结出来的,物理学科也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活动中,要以科学探究活动为基础,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来学习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通过探究活动中对实验器材的改进,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实验器材的改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实验手段,这就要求学生把握住基本的实验原理,创造性的运用新的实验器材完成类似的探究问题。例如在探究“串联电路中总电阻与各串联电阻之间的关系”时,我们教师习惯给出电流表、电压表、两个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及电源等。让学生用学过的欧姆定律及伏安法测电阻的方法来探究,测出总电阻,然后分析总电阻与各串联电阻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其实我们教师在学生探究完之后,也可进一步让学生探究,如何利用电流表或者电压表及电阻箱来探究两电阻串联的总电阻与各串联电阻之间的关系呢?让学生去创造性的发挥,学生从“电阻是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出发来思考,利用等效法不难想出探究的方案来,这样学生既加深了对电阻及串联电阻特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通过对探究活动中实验条件的改变,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利用同样的实验器材,改变实验条件,要求学生在新的条件下,运用所学的物理规律,创造性地确定实验方案,创造性地测定相关物理量,创造性地处理实验数据,从而达到探究新问题的目的。例如,在师生共同利用斜面及质量不同的小钢球及小木块来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同样的器材来探究一下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这样改变了实验探究的内容,用同样的器材,通过改变实验的条件,让学生设计方案来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高度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如:在师生共同探究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有关后,教师可让学生想一想:你们能不能用手中的器材来定量的探究一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呢?这样让学生根据实验条件的改变,来创造性地探究新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

  3、通过对探究活动中实验现象分析提出新的探究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在有目的的探究活动中,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采取抓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往往能得出一些实验结论及物理规律。但是,事物的发展总有两个方面,如果我们在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一般性的规律的同时,不忘对实验现象中的被我们忽略的次要因素的研究,就会提出一些更有价值的新的探究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目的。例如:我们在探究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方法时,让学生在探究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发光时的电阻后,引导学生观察小灯泡的电阻在不同电压下,电阻是否相同呢?让学生观察,发现不同电压下,灯泡电阻不同,从而得出“导体的电阻与两端的电压有关”的观念,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与我们前面学过的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与导体的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相矛盾。让学生进一步分析实验现象,进行猜想,不难得出:导体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温度有关,然后设计方案进行探究。通过将一段电阻丝与小灯泡、电流表及开关串联在电路中,然后闭合开关用酒精灯对电阻丝加热,发现灯泡的亮暗程度及电流表的示数大小发生了变化,不难创造性的得出新的实验结论及物理规律,即“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温度有关”的结论。若教师在教学中持之以恒,让学生做有心人,注重探究活动中出现的细微现象的研究,一定能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

  总之,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创新,要注意方式和方法,要有足够的耐心。我们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使命,只有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得以培养,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论文

2598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