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高等教育对比论文(2)
中西方高等教育对比论文篇二
《中西方高等教育之源办学理念的反思》
摘要:柏拉图于公元前387年创建了柏拉图学园,其当时的教育理念、课程设置等等与同时期的春秋战国以及不同时期的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思想作比较,反思中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发展历程,对现当代高等教育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大学理念;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柏拉图;反思
一、中西方高等教育之源
欧洲大学最早的发源地应从柏拉图创建的阿加德米学园(后人称之为柏拉图学园)开始,至此之后,欧洲大学似乎延续了学园的根脉,其思想一直到现在还在影响着欧洲一些最著名的大学。这不仅因为柏拉图学园存在年限之久(接近900年),更在于它创建之初的大学理念。中国古代高等教育萌芽于夏商周,形成于春秋战国,正式确立于两汉,发展于唐宋,瓦解于明清。在其数千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经历了四次重大的变革。每次变革都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先秦私学的兴起、西汉太学的创设、北宋书院的建立和清末近代大学的诞生。虽然中国在公元前二千七百年前就有了“大学”之称,但那时的大学于现在意义上的大学相去甚远。虞夏商时期的上庠、东序、右学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具备高等教育的一些属性,应该只能说是高等教育的雏形。真正能被称为高等教育的应从汉代的太学开始,而太学又受着儒学的影响,因此对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源头的追踪的结果是成均、私学、太学、书院几个阶段,而这几个阶段彼此之间既有承继关系,又存在着断裂。所以中国高等教育的源头便是一个历史的、相对的和不断发展的动态概念。也就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历史沿革。
二、关子大学办学理念的对比
(一)柏拉图学园完善的大学理念
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是古希腊著名的唯心论哲学家和思想家,在经历了12年的游历生活之后,于公元前387年回到雅典,在雅典城外纪念阿提卡英雄阿卡德摩(Aeademus)的墓地建立了其讲学授徒的学园(或称“阿卡得米”,Academy),此处附有花园的运动场遂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所集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为一体的“学院”。学园是西方最早的教学机构,它是中世纪时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前身。学园存在了900多年,直到公元529年被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大帝查封关闭为止。
课程设置是教育理念的最好体现,两者在学习内容上有交叉有区别,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溯源今日东西方高等教育的不同传统。总的来说,不同的文化背景注定了不同的教育内容的侧重点。柏拉图学园重视自然科学,而中国传统高等教育重视人文科学,这两条清晰的脉络一直延续到中西方近代高等教育的诞生。
1 柏拉图学园中完善的课程体系
柏拉图创办学园的本来目的是讲述治国术,旨在培养政治人才。他有着做“帝王师”的抱负,希望在其追求实现的“理想国”中有“哲学王”来治理城邦。这一实践虽有效果,其弟子也不乏参政从政者。但三次西西里之行,推行治理城邦政治主张的失败,使晚年的柏拉图重新思考并修正他的哲学思想。
柏拉图创建学园的目的是为了推行他的治理城邦的政治主张的,学园学习与研究的重心是哲学。主要采取讲演和对话讨论的方式,有自由研讨的浓郁的学术气氛,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发挥创见。学园十分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与研究,学园门前写着“不懂几何学者不得人内”。学园内拥有当时杰出的数理科学研究人才,动物和植物的收集与研究在学园中也有所开展。
柏拉图学园在欧洲文化史上也有着特别的地位,它是欧洲第一所综合性学校,学园受到毕达哥拉斯的影响较大,课程设置类似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传统课题。教授哲学和自然科学,众多的有志青年都渴望来这里深造;同时,它也是一所研究机构,许多学者慕名来到这里,更多的学生学成之后再也没有离开这里,学园渐渐变成了一座颇具盛名的研究院;此外,它还有一点最特别的功能――提供政治咨询。许多周边的城邦在建国、立法、组建政府时遇到麻烦,都会来这里求助,这一点又像今天的政策研究室和策略研究公司。他的主要的教育思想,即关于学园的理念都完整地体现在他的《理想国》中,即培养哲学王,学习即回忆不懂几何学者免进(学园),教育由国家来组织,重视幼儿教育,音乐教育尤为重要,男女平等接受教育等等。具体地就是被后人总结为“七艺”,即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2 “哲学王”的培养途径
造就哲学王与统治人才的关键是教育。他论述的太阳比喻、线段比喻、洞穴比喻,旨在说明教育的目的是根据世界的结构与认识的过程,将灵魂从可见的现象世界往上提升,实现灵魂转向,从意见转向知识,认识真实存在的理念世界;他将把握最高的善的理念。这是培养、造就哲学王与统治人才的必由之路。他设计教育的阶段与方式是分10-18岁、20-30岁、30-35岁、35-50岁四个阶段来完成的。其是以造就哲学王和培养好公民为宗旨的。
(二)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理念的历史沿革
我国大学教育发展的历史,从古到今虽为时4000多年,然大概却只能划分为两个时期,即传统教育时期与新式教育时期,而其划分点则为清末的变法维新、革新教育。新式教育时期仅100多年的历史,相对于长达4 000多年的传统教育,二者在时间上是难以相提并论的。
而关于教育的理念,作为儒家高等教育思想的精髓集中的《大学》则提出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做人――“在明明德”,然后“在亲民”这是对大学教育目的和为人做学的纲领性表达。“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被后人称为“三纲领”。这几乎成了后来中国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儒家学说的确有一些大学精神的潜藏,但一旦被集权体系利用,就成为延缓落后体制灭亡的工具。
《大学》中的“大学”是否就是指的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大学呢?这里的“大学”,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即高校及高校教育。涂又光教授认为“大学”有四种意义:成人终生教育、“大人”教育、大学问、大学校,基本的意思就是“大学问”、“大学校”。《大学》之“大学”,只指大学问,不指大学校。中国古代的高等级教育机构都不是以“大学”为称谓的。最早笼统记载教育机构的是《孟子・滕文公上》,曰:“夏曰校,殷日序,周曰庠”。汉代学者郑玄认为。五帝时就有了学校,叫做“成均”。在中国出现的比较正规的高等级教育机构的是汉代,汉代是我国中央政府明令设置高等教育机制的创始时期,它为中国官立高等教育奠定了基础。而公元前124年由董仲舒倡导汉武帝时创立的“中央官学中最重要的是最高学府――太学”为其主要标志。汉代的太学的本义就是儒家经典中所说的大学。大学泛指高等层次的教育,太学专指全国最高学府而言。
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经过了成均、私学、太学、书院几个阶段。由于成均处于历史上的“传说时代”或“半信时代”之初,所以成均的教育理念只能以传说为
依据。私学,孔子可谓代表,而太学和书院则分别以董仲舒和朱熹为代表。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兴盛的一种大学教育形式,它萌芽于唐末,发展于宋、明,普及于清代。由于政治和历史的原因,清末书院大多衰落了,但同时西方近代教育制度在中国得到传播,其主要原因是: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的影响。有识之士对西方近代教育制度逐渐接受与认同。新的思想和做法也改变了书院本身,以至清末高等教育经历了大的变革:对原有的书院加以改进、创办新式书院、书院改为新式学堂。至此全国大部分书院都完成了改制。
中国从古代到19世纪末,并没有以大学为名称的教育机构,大学在中国作为教育机构出现是在近代后期,而且是外国教会首先在中国创办的,所谓兴“西学”、办“洋学”,其名称都不叫大学,而大多数被称为“学堂”。当然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不是,也不可能是全盘西化的结果。事实上,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在形成过程中,无论在观念的层面还是在个别制度及课程与教学方面,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中国传统高等教育的影响。而在柏拉图学园影响下的中世纪欧洲,1158年在意大利创办的通常被称为中世纪第一所大学波伦亚大学,1231年又出现了本国第二所大学――萨拉诺大学。可见,中国近代意义上的大学在创建时间上落后了欧洲近700年之久!虽然汉代兴起的太学在时间上比萨拉诺大学还早了1200年,但太学并不能算做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大体有三种选士制度:一为两汉的察举制;二为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三为隋唐至明清的科举制。就其实质,三种选士制度基本上都是自学考试制度。这样的制度注定了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体制化形成的艰难!
尽管中国高等教育活动早在西周时期就已出现,但因年代久远,学界一般把建于公元前124年的太学视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端,所以在探究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的时候,以太学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当然。太学也必然对私学的代表人物――孔子所定的教学内容有相当的继承。
孔子继承西周传统,以“六艺”为教学内容,即礼、乐、射、御、术、数。并吸纳有用学科加以充实调整,编定了《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教材。而太学的学习内容以传授儒家经典为主,并要求“一岁皆辄课,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其高第可不以为郎中。”太学学生学习一年精通一经就可以人仕的规定,使得政府直接控制了受教育者的政治前途,并就此确立了我国古代高等教育两千年不变的性质――培养国家后备官僚。太学生们在儒家思想的框架内,以《诗》《书》《礼》《易》《春秋》五种儒家经典著作为主要学习内容。
三、比较中引出的深沉反思
通过对柏拉图学园与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的对比,不但可以深化“中国古代是否有大学”这一问题的探索和争鸣,而且有助于认识中国大学的历史起源与发展逻辑,为当下在国际化背景下如何建设中西融合、具有自身特点的现代大学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反思之一存在的时间
柏拉图学园从公元前387年到公元529年被关闭,历经了近900年之久,而中世纪主要指公元5到15世纪,因此,柏拉图学园的理念一直影响着中世纪大学的构建,而中世纪大学的一些实质性的要素也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被废弃,仍继续作为近代大学的重要精神财富而得到发扬光大。例如,中世纪大学所具有的自治权、大学内部在学术上自由平等的风气等。简言之,欧美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对中世纪大学不断进行变革、更新和改造的过程。欧美近代高等教育应当被认为是中世纪大学或者是西方高等教育传统的逻辑产物。可以这样说,在现代意义上的欧美的大学里,仍然可以看到柏拉图学园的理念,而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
反观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中国古代教育属于世俗性质,是国家政治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经历了各朝各代,每一个朝代的更迭,其教育理念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政治与高等教育的联系是如此紧密,因此很难有一贯制的思想被继承下来。儒家的思想虽然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核心思想,但随着“焚书坑儒”。其思想延续的根脉被强硬地扯断了。汉代虽“罢戳百家、独尊儒术”,但到了魏晋南北朝。南朝呈现出多样化,北朝表现为规范化,使得儒家思想经过了多次的分化。随后而来的隋唐直到明清朝,更是因为科举制度的推行,而将高等教育陷入了形式化的阶段,科举考试成了指挥棒。在这种断断续续的时间间隔中,很难有一种教育理念被完整地承继下来。这不能不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桎梏。西方政治与高等教育虽然也有联系,但学术自治的风气,使其摆脱了某种政治的束缚,而被延续下来,这种延续,有时间的保障。就使得思想被一以贯之地传承了下来。
反思之二制度化高等教育的形成
一般认为,现代大学的直接渊源是12、13世纪在西欧出现的中世纪大学。如上面提及的意大利的萨拉诺大学、波伦亚大学以及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等等,中世纪大学的很多制度后来成为西方大学的基本形式。另外,现代大学的基本组织单位――“学院”这种制度在中世纪大学就已经普遍出现,一个,完整的中世纪大学一般分为4个学院,即文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和神学院。自从中世纪大学创立以来,独立性与大学自治始终是大学追求的原则,德国的洪堡在创立世界上第一所现代大学时,更加明确了这一原则。可以说现代意义上大学正是以中世纪大学作为范式而构建的。
在我们得意于我们汉代的太学比欧洲历史上第一所大学早了1200年的时候,有一个问题跃出了人们的视野:太学与意大利的萨拉诺大学在同一个语境中吗?有可比性吗?公元1131年,德国皇帝发布敕令,承认意大利萨拉诺大学为专门从事医学教学与研究的高等教育机构,实质上是把该大学纳入国家教育的范畴。是真正意义上的制度化的大学。在这些中世纪大学理念影响下构建的现代大学更是制度化大学成熟的典范!而我们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不是由古代的“国子监”、“太学”、“书院”等机构直接演变而来的,中国最早的现代大学指的是从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等脱胎而来,这又是一次大学理念的断裂!仅仅是制度化大学的起始阶段!
相对于欧美悠久的大学历史和大学传统,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发展至今也不过百余年时间,历史短,也意味着背负的东西轻;而国外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政治体制决定了我们在建设现代大学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国外经验,要根据我国的文化传统,建立起既有中国文化特色又有开放的大学精神的现代化的高水平大学。
中西方高等教育对比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