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财务管理>融资决策>

浅论高等教育融资对策与方法

若木分享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普遍存在的办学经费不足、经费来源单一的问题,严重制约着部分高校的持续健康发展。由于我国政府财力有限,对高等教育服务的资金供给远远跟不上需求,这就迫使我们拓宽思路,深入研究高校发展中面临的资金筹集问题,借鉴国内外众事业单位的成功经验,探索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融资模式,推动我国高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 融资 对策与方法

  自改革开放一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国已成为全世界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然而,我国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长期单一,尽管自1998年以来我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大幅增长,但高等教育入学人数的急骤扩充并未伴随实际拨款数增加。研究我国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寻找高等教育新的资金来源渠道便成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我国高校多元化融资现状

  中国高校的自主融资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各高校面对财政资金投入不足的形势,纷纷进行了多种渠道的自主融资,到90年代末,学校自筹资金所占比例有了进一步的增长。全国各高校逐渐适应了从政府主导融资到多元化融资的转变,形成了以政府拨款为主,银行贷款、学杂费、校办企业与社会服务收入、捐赠收入、集资收入等为辅的多元化融资结构。

  截至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已经初步形成多元化的融资结构,但与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高等教育较发达的国家相比,在资金结构和融资方式上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来说,存在以下问题:

  1、财政拨款仍是最主要的融资方式,市场化融资发展缓慢。虽然,近几年我国高校资金结构中财政拨款的比例有所下降,但政府拨款目前仍是高校最主要的融资方式。

  2、学费收入偏高,成为主要融资方式之一。目前,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尚不足以应付日益高昂的大学学杂费,特别是对不少农村家庭来说,大学学杂费支出可能要耗费一个家庭十多年的积蓄。

  3、捐赠事业发展缓慢,捐赠资产管理缺乏效率。国家对捐赠事业的鼓励力度不够、对捐赠事业的立法和规范比较滞后、缺乏明确的减税和其它鼓励措施等,这些都制约了捐赠高校事业的发展。在捐赠资产的管理方面,我国高校目前仍没有按市场化方式运作捐赠基金的惯例和法规,捐赠资产被一次性消耗或被闲置,不能为高校的后续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4、高校资产管理效率有待提高。近年来,各高校通过开源节流、面向市场,以创办校办企业、提供社会服务、出售无形资产等方式,获得了校办企业收入、委托培养收入、教育服务收入、研究及咨询收入、后勤服务收入等自主融资所得,形成了规模不小的学校资产。但我国高校对学校资产管理公司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约束,管理人员也以内聘为主,极少有聘请基金行业知名经理人的案例,高校资产管理效率与美国高校有较大的差距。

  5、高校职能机构臃肿,造成资金浪费。现阶段,高校有限资金没有全部花费在教学和科研中,高校"办社会"的现象浪费了稀缺的教育资源,造成了机构臃肿和人员冗杂。

  由于上述原因,虽然我国高校已经初步形成由财政拨款、学费收入、社会服务收入、捐赠收入、投资收入、其他收入构成多元化的融资结构,但是社会服务收入、捐赠收入、投资收入等最能体现高校融资能力和资产管理能力的资金来源,金额仍然较小,发挥的作用也不明显。面对未来日益扩大的高校发展资金缺口,我国高校可以借鉴美国私立高校的多元化融资思路和方法,以促进高校自主融资、弥补资金缺口,增强高校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发展性。

  二、创新我国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的对策

  社会产品按其受益范围来看,分为公共产品、混合产品和私人产品。高等教育属于混合产品,它在一定范围内具有非竞争性,或者由于它的竞争性不完全,因而由市场提供受到制约。据此,可以从以下方面创新我国高等教育的投融资体制:

  1、提高拨款比例,改革拨款体制。就提高拨款比例而言:一是继续贯彻“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的财政支出结构调整方案;二是政府承诺高等教育的公共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步达到国际平均水平;三是高校学生培养成本的60%由政府拨款承担。就改革拨款体制而言:一是成立国家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二是按照每年高校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分地区核定拨款标准;三是实行中央、省、市三级财政负担机制。

  2、实行加权学费制。高等教育首先是一种个人投资行为,这种投资有着明显的回报率,大学生本人理应承担部分教育成本。政府可以根据“利益获得”和“能力支付”原则,在科学测定高等教育成本的基础上,建立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家庭收入水平、不同高校性质的学费收费标准,实行加权学费制。

  3、发行教育债券。首先,债券融资有利于学校的管理和控制。因为一般情况下,债券的持有人只有按期收取本息的权利而无参与管理的权利。其次,债券的利息是从公司税前利润中支付的,具有税盾效应,因此债券筹资方式成本相对较低。据此,政府应鼓励高校发行教育债券,解决高校在发展中的经费紧张问题。(下转第31页)(上接第15页)

  4、试行股票融资。高等教育可按教育有限公司和教育股份有限公司两种形式进行股份制探索,如向社会发行股票进行融资,为学校募集教育发展资金。在当前情况下,这一方式还存在种种困难,例如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民间对教育股票的反应等。

  5、成立教育银行。我国在1994相继成立三大政策性金融机构——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我国建立政策性银行的目的是:实现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分离,以解决国有商业银行身兼二任的问题,并为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构建奠定良好的框架。成立教育银行可以集中现有高等教育机构的资金,以现有高校的数量与资金规模完全可以实现良性运作。

  6、吸纳社会捐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社会捐资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我国高校社会捐赠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7、改革助学贷款。随着大学收费制度的改革,学费拖欠问题日益凸显,中西部一些地方性高校尤为严重,沿海地区高校来自中西部学生欠费现象也很普遍,有的欠费率达30%。为了贫困生有机会上学,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应改革目前的助学贷款制度。

  8、实施公办民助。实施公办民助是指利用民间资本参与学校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高校办学的积极性。这类模式的典型是建立公办民助的二级学院。这类学院在投资建设方面要求必须由社会力量投入,执行民办学校的收费标准,但在管理方面如师资、课程设置以及文凭发放上都要依托母体高校。

  高校多元化自主融资是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前进的大事。上述高校多元化融资对策与方法是基于我国高校多元化融资现状,以促进无形资产变现、鼓励社会捐赠,以设立捐赠基金,投资基金,积极有效地管理学校资产。然而,高校在进行多元化融资和融资方式创新时,也应注意控制融资风险。在市场化条件下,只有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我国高校才能在顺畅的融资渠道下走得更远。

    55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