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中学数学教育教学为题的论文(2)

坚烘分享

  中学数学教育教学为题的论文篇二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摘 要:学生大部分学习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可以说,课堂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我们不能把道德教育理解为是由学校的专职德育工作者负责的一项工作。也不能认为只有思想政治课才能实施道德教育,更不能把道德教育看成是“本职”工作之外的负担,要落实“全休教师和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这一任务,思想教育也要深入到数学教学中,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也是历史赋予我们数教师的任务。

  关键词:道德教育;人格教育;辩证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1-0065-01

  一、利用教材中的数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思想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教学中适时地、自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指导学生阅读《中国最早使用负数》、《从勾股定理到费马大定理》、《关于圆周率》等阅读教材后,告诉学生,我国自古在数学研究应用方面就有辉煌的成就,杨辉三角的发现先于其它国家400多年;祖冲之对圆周率π值的计算、负数的使用、方程组的解法都比欧洲早1000多年,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令世人瞩目。现代,我国科学的丰硕成果同样也令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自豪,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1+2)”定理,被誉为“陈氏定理”,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二、利用数学教材中蕴含的辨证、唯物因素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辩证法和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观察世界、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对学生加强这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始终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就是要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这些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方能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1.对立统一的观点。数学教材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既对立又统一的知识点,如整数和分数的对立统一;加法和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对立统一;精确和近似的对立统一;变与不变的对立统一……另外辨证的思维方法诸如分析与综合、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思维、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维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2.普遍联系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在普遍联系之中,数学当然也不例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利用知识间的联系来启发引导学生学习,才能让学生很好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从而提高数学素养。这样,学生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又学会了用联系的方法来分析、解决数学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实践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是发展的动力。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不断运用知识、实践知识的过程。教师就是要根据这种认知规律,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地为学生创设操作、体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亲历动态生成。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促进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三、利用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

  马克思说过:“每个人的发展是其他人发展的前提”。一切教育的终极目标都是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而教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第一责任人。作为一个生命的人,教师如果精神不振,情感苍白,则很难造就出生机勃发、健康向上的生命;作为一个文化的人,教师是传承文明的使者,如果他学识贫乏,视野狭窄,则很难培养出博学多才眼界开阔的一流学子;作为一个职业的人,教师如果无法实现自身的专业化成长,则他就不可能真正赋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粗鲁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低级本能。”如果一个学生在生活学习道路上遇到的教育者冷酷无情、蛮不讲理,那么会使学生向善的心灵变得粗暴,会使学生变得冷酷和残忍。这正好表明教育艺术的重要规律:以人格才能唤醒人格,以高尚才能唤醒高尚。教师的形象是学生从内心深处对其产生好感、亲近感的第一前提,“亲其师,信其道”,整洁大方的服饰衣着、庄重优雅的举手投足、亲切热情或幽默睿智的神情,都能使学生产生愉快感,会对学生产生一种表率作用,直接对学生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某种程度上“学生是教师形象的折射”。

  “以貌取人”虽不可取,但在实际生活交往中却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穿着在学生印象中占有重要地位,穿着是一门学问,也是美的教育的一部分,现代社会服装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地位、工作性质和应负责任的标志,比如体育教师不适宜穿西装上课,得穿运动服上课,而其他教师则不妥,人们的行为模式应与这一标志的要求相匹配。

  义务教育是民族素质的基础教育,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就要落实“全体教师和职工都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不仅仅是品德任课老师和班主任的事,而是每个教师的责任,所以作为数学老师也要承担德育教育这个重要的任务。在教学中使我深深地感到,在数学学科中,思想教育虽然不是主要的内容,但确是重要的内容,短短几句话,也许用不了老师的一分钟时间,可是它对学生的影响却可能是一辈子的。我想,只有思想教育始终贯穿于教学之中,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的同时,细心发掘思想教育和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挖掘教材中蕴藏的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并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将二者溶为一体,这样可以让学生得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教育作用,而不会使思想教育成为空泛的口头说教,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科知识的学习,为学科知识的吸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并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从而达到德、智、体、美、劳的和协与统一。

中学数学教育教学为题的论文相关文章:

1.浅谈中学数学教育的论文

2.浅谈中学数学教育论文

3.初级中学数学教学论文

4.浅谈中学数学论文范文

5.初级中学数学教学论文3篇

6.探讨数学教育教学的论文

2455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