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浅析教育哲学省思的论文

坚烘分享

  在国外,“教育哲学”一词的使用最早来源于1832年美国纽约市立大学,该学校为培养公立学校教师专门开设了教育哲学讲座。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浅析教育哲学省思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析教育哲学省思的论文篇一

  《西方节日流行的教育哲学省思》

  [摘要]近些年来,以圣诞节为代表的西方节日在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同时也出现不少反对的声音,认为这会侵蚀中国的传统文化。本文认为,一方面文化是洞穴,理应多元,所以在重视中国传统节日的同时,也应理性看待西方节日在中国的流行;另一方面中西文化都遭遇了现代性的侵蚀,节日的欲望化现象很突出,这需要中西双方共同面对。对于教育者来说,在尊重学生选择权利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传统节日的仪式和氛围中,让其心灵接受传统节日所内蕴的文化的熏陶。

  [关键词]节日 文化洞穴 理性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6-0049-02

  在西方,圣诞节是快乐的,可在中国,圣诞节却常常引发争议。有媒体报道,西安一高校平安夜封校,学生被要求在教室集体观看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片,谁过圣诞节就处分谁;温州市教育局也发文要求“不在校园内举行任何与圣诞有关的活动”。湖南一大学的学生也着汉服,抵制圣诞节。之所以这样做,最根本的理由就是弘扬中国传统节日,反对崇洋媚外。

  这样的处理和解释却引发了社会上的热议。这是值得思索的事件,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节日作为社会时间之流中的重大“节点”,它通过种种仪式所传达的一个社会的、核心的、重要的价值观对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或者说,节日具有单纯的说教所无法替代的教化作用,它使得我们成为“中国人”而不是“西方人”。所以,深入思索这一事件,把握问题出现的原因,解释其中所蕴含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助于教育者更为自觉正确地对待节日文化,进而利用正确的文化去培育出美好的心灵。

  就争议出现的原因而言,其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是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彰显的体现。我们知道,技术、资本、通讯的发达让今日的地球人身处全球化的进程之中,中国人也不例外。如果1840年的鸦片战争标志着传统中国被迫进入全球化的进程,那么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意味着我们主动加入了这一进程。对于全球化,一种乐观的观点认为,它会破除国家和民族所制造的壁垒,人们将会摆脱国家和民族所加之于人的特殊身份而转变为世界公民。可让人惊讶的是,在全球化的进程中,经济领域的障碍在破除,但文化领域里的保守力量却在日益增强。在世界各地,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国族意识在彰显,传统的文化、本土的特色被人们强调和弘扬,强势的西方文化所宣传的普遍性被很多人视为一种侵略性的力量而遭到抵制。在开头所提及的西安高校中,学院委员会和学院学生会就挂出了这样的宣传标语:“国人慎对圣诞节,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争做华夏优秀儿女,反对媚俗西方洋节”,“抵御西方文化扩张”。也就是说,学校和教育部门对圣诞节的抵制,体现了国人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对民族的、本土的、传统的文化的重视,对西方文化侵蚀的反感。这亦是“读经热”产生的原因。

  如果上文所述是事实,那么国人宣扬中国节日文化,抵制西方节日文化的正当性经得起审问吗?一个显见的事实是,人与其他动物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人有“文化”。用卡西尔的话说,人是运用符号去创造文化的动物,如果失去了运用符号创造文化的能力,那人的生活就一定会像柏拉图著名比喻中那洞穴中的囚徒那样[1],被限定在他的生物需要和实际利益的范围内,就会找不到通向“理想世界”的道路――这个理想世界是由宗教、艺术、哲学、科学从各个不同的方面为他开放的。不过,这不意味着“理想世界”是普遍的文化世界,因为“人类”并不是“铁板一块”,而是以“族群”划分的,不同的民族创造了不同的文化密码和文化基因,不同的文化密码和文化基因让不同的民族成为他们自己,使他们获得自信和信任。譬如中国的节日文化就体现了农耕时代的中国人独特的价值观、情感、记忆、想象和时间观,诚如有学者指出的,与西方的节日相比,中国的节日私性的成分更多些而公共性的成分有所欠缺,这自然和中国人强调家庭伦理,缺乏公共空间和公共伦理有直接的关联。在这个意义上,符号系统和文化能力既让人类走出了蒙昧狭隘的“生物性洞穴”,同时又因人类是族群性的存在而将人类分别置于自己挖掘的“文化洞穴”中。就此而言,国人宣扬文化,宣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无可置疑的正当性。当然,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似乎很难将自己封闭在“文化洞穴”中,我们需要文化的交流和接触更多的文化世界。这固然是不错的,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世界。但问题的关键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认同自己的文化,必须扎根于自己的文化传统,否则就失去了魂魄,不知自己究竟是谁了。也许有人会说,失去自己的魂魄而投入到另外一种文化世界又有什么不好呢?这里,姑且不论人能否摆脱根深蒂固的“乡愁情结”,能否解开另一种文化密码,顺利成为那个文化世界的文化人,单就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来说,这也是错误的。须知,文化多样性的存在使人类的文化世界充满色彩和活力,使得人类有更多的选择去应对日益复杂的世界,也使得在文化交流和碰撞中文化的更新和创造成为可能。文化的同质化和单一化并不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福音。就此而言,在全球化的背景,弘扬和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正当的,尤其在今天这样一个西方文化强势的时代。概言之,经济上是一元的,但文化是多元的。正因为多元,所以我们反对节日的同质化,捍卫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

  不过,抵制具有一定程度的正当性,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抵制行为就没有任何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尽管我们区分了中西节日并做了自己选择,但却没有看到中西节日文化在这个时代共同存在的“异化”倾向。亦是说,不论中西,节日被欲望化了,节日变成了消费的狂欢,无论政府还是商家都特别重视节日对民众消费能力的拉动,而这不是节日的本来面目。节日是一种文化,文化关乎人的灵魂品质的培育而不是关乎人的肉身欲望的满足:西方的圣诞节强调的是人与上帝的精神关联,中国的春节传达的是万物复苏时节人们对新年的祝福和期望。用余世存的话说:“节日不是轻浮的狂欢,节日不在于欲望享受,而在于归宿认同。节日是共同体的经验,是一切人的。节日的经验就是不允许人与他人分割开来。我国人族人歌哭于斯,聚精会神于斯。”可如今中国的传统和非传统的节日大都变成了送礼节和消费日,如中秋节只知买和吃月饼而遗忘了亲情,教师节只知给教师送礼而遗忘了对教师的真正尊重。当下的中国节日已经丧失了对灵魂的教育意义,人与人的灵魂无法在节日中相遇、相通并获得提升。西方的节日如圣诞节在中国也发生了变异,购买苹果和彻夜狂欢成为主题,而本应成为主角的对耶稣降生的庆祝却退场了。其实,从文化交流的角度而言,中国人过圣诞节也无可厚非,关键是我们得真正理解节日活动背后的文化密码,而不是将之作为物质消费的借口。由此可说,当我们弘扬中国的节日文化、抵制西方的节日文化时,应该看到节日文化本身在现时代的共同的异化状况,否则我们就无法回归到真正的中国文化,也无法真正领悟西方节日文化的精髓。

  另外,对于学校和教育部门而言,抵制西方节日文化的另一个问题,是忽视了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如前所述,弘扬中国文化是正当的,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了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换句话说,不能因为目的是好的,就忽视了手段自身的道德性,因为现今时代不是一味强调共同体利益忽视个体权利的古典时代。是否重视学生的权利和自由,是标示一种教育是不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尺度,如果压制了学生的自由和权利,以实现所谓的好的目的,结果只能是不仅目的无法达成,而且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教师必须清楚,如果种下的种子是坏的,那长出的大树也是坏的。教育的目的和手段必须是统一的,也就是必须都具有善性,不可以以目的之善来论证手段之善。由此而言,今天的中国节日教育需要教师在承认并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尊严的基础上,理性的思考如何弘扬和建设中国的节日文化。采用强制性的或行政性的手段去要求学生弘扬中国文化,抵制西方文化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最后,笔者想具体谈谈如何进行传统的节日教育。节日教育有效的方法也许是这样的。在课堂上,不妨开设与中国传统和西方节日有关的课程,教师与学生可以一起透过节日的表象,探究中国和西方的深层次的文化基因和密码,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使学生从理智上把握我们自己的文化内涵和特色。当然,对节日文化的领悟和把握也可以渗透在相关的与节日有关的语文课中,比如在共同学习杜牧《清明》的时候,就可以对其进行扩展式的讲解,让学生在认知层面上了解清明节的来龙去脉,了解清明节所传达的价值观念。知识层面上的理解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应该是对节日文化的参与和实践。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节日根本上不是一种“静止的知识”,而是一种我们的身体、情感、观念全方位参与的“群体性活动”。这意味着,学生们只有身心投入到这种节日活动中,才能真正领会节日的内涵,心灵才会变得充实和鲜活。总是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而不允许学生进入到真实的具体的节日仪式中,学生的心灵就永远是冷漠的,而不是鲜活和丰富的。另外,节日这种群体性的活动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其中蕴含着对社会的稳定和谐极其重要的“价值观共识”,如果一个社会丧失了这种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的价值观,社会就会变得原子化和松散化,甚至会瓦解。这种重要性就要求教师必须重视节日教育的“参与性”和“时间性”,重视学生与节日的互动。当然,强调节日活动以及学生的参与,前提是节日活动首先得存在着,否则,参与就变成了口头支票。这就要求社会有责任去建设和维护一种良好的节日文化氛围,对当前节日所存在的种种异化现象进行批判,理性地引导着学生亲身参与到节日文化中,让他们在复杂的仪式活动中,体验仪式所承载的我们这个民族的价值观、情感、记忆和想象。我想,经由这样的社会化方式教育出来的学生,一定具有较强的文化自觉意识和实践文化的能力。此外,除了社会的努力之外,作为个体的教师也要力所能及引导学生进入和体验丰富的节日文化。譬如,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教师可以在清明节这一天,带领学生到野外踏青,放风筝,大声朗读与春天有关的美文,体验春天勃勃的生机;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在这一天祭奠和缅怀我们的先人们,因为正是他们赋予了我们生命,给予我们精神上的滋养,我们需要怀着一个感恩的心,不可忘记它们。

  末了,笔者认为,当我们以正确的方式进行中国传统节日教育,孩子们正确地认知和体验到了中国传统的节日,那他们的心灵就会是健康的、丰富的、鲜活的,因为中国的节日文化本就不是封闭的。毫无疑问,一颗健康的心灵在遭遇西方的节日文化时,会保持一颗宽容和理性之心,也就是说在坚守自己的传统节日文化的同时,乐于去了解和接受西方的文化,进而为自己节日文化的丰富提供了可能。

  【参考文献】

  [1]李长伟.古典公民教育透析――一个目的论的视角[J].教育研究,2005(04).

232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