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教育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人既是教育管理的主体 ,又是教育管理的客体。人在教育管理中的这种特殊的双重地位 ,决定了人的主体性问题和主客体关系问题成为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探讨教育管理专业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探讨教育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篇一
《 问题生教育管理思考 》
一、建立档案,全面掌握,跟踪管理
如何教育管理好“问题生”?首先,要确定“问题生”问题的性质,明确问题是个别现象还是群体现象、环境必然?是偶然因素还是品质原因、性格必然?根据性质不同,归类建立“问题生”教育管理档案,实行流动开放式档案管理,便于校长、班主任、科任教师全面掌握情况,便于随时随地、定向跟踪教育管理,将教育管理“问题生”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也便于把同性质“问题生”集中教育管理,性质不同采取的教育管理策略也不同。
比如上网问题,中国13亿多人口,近8亿网民,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喜欢上网很正常,绝不能因为学生喜欢上网就认定他是“问题生”,我们要从网络道德、追求与价值、青少年学生当下目标任务、未来发展等方面给学生以正向的教育引导;比如,吸烟、酗酒、小偷小摸、贪玩不学习等不良习惯问题,要从危害性、知识与命运、理想信念等角度加以教育管理;比如,性格缺陷问题,不可将这类学生列入“问题生”行列,否则会更加影响他们的情绪,对这类学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工作等等。这样会使教育管理“问题生”的效果明显提高。
二、以人为本,公平对待,公正处理
教育管理好“问题生”首先要和他们进行良好的沟通,而良好的沟通首先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公平对待、公正处理的原则,不要歧视“问题生”,要把“问题生”和非“问题生”视为在人格、思想和感情上完全平等的个体,让“问题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公平对待,对自己的人格同样尊重,处理起问题来公正合理。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教师的批评教育口服心服,教师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教育管理学生才会游刃有余、成效显著。
三、尊重事实,抓住重点,切中要害
批评教育要在充分掌握、尊重事实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既不夸大,也不缩小;要抓住重点,有的放矢,要针对具体的人和事,要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要切中要害,对“症”下“药”;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批评教育的语言艺术性要强,力求措辞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能够接受。只有这样,教育效果才会更大。
四、真诚面对,用爱感化,赢得信赖
成功的教育,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我们深深体会到:与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灵沟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首先,教师要真诚面对“问题生”,要让“问题生”明白:教师的教育管理对他不是有成见,更不是惩罚;而是,师生共同努力帮其改正错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树立远大理想目标,并为此而付出努力。
同时,教师要换位思考,理解、体贴学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师是真心诚意地对待他们,为他们的前途命运着想,和他们共同前行。其次,要用爱感化“问题生”。师爱,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是教师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只有当教师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用爱去感化学生,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向教师真正敞开心扉,与教师进行良好的心灵沟通,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五、教育技巧,教育手段,深度融合
教育管理学生的技巧和手段是多样的。比如,欣赏、肯定“问题生”,挖掘、指出“问题生”身上的潜能,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和信心;比如,采取“刚柔相济”“恩威并重”“软硬兼施”等一系列方法和手段,对待“问题生”做到严格要求、严厉批评与关心爱护、耐心开导相结合;比如,寻找“问题生”身上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帮其树立、增强自信心;比如,适当给“问题生”一些宽容,力求点到为止,给他们留有回旋的余地和自省的空间;比如,不在课堂、会场等公开场合点名批评学生,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比如,与他们的同学、亲朋好友相聚,大家一起做有意义的事情、开展有意义的活动等等。
如何做到用情去感化、用心去引导、用脑去处理,以挖掘教育管理的最大潜能,应根据问题的性质、轻重、大小,深度融合各种教育技巧和教育手段,以达到教育管理的预期目标。除此之外,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有学生“问题”反复的思想准备。十几岁学生思想不稳定、不成熟,对其教育转化工作不会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在“问题”反复时,教师不要急躁,不要一味指责,不要旧事重提,要理解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要不厌其烦,循循善诱。这样才不会让教育管理前功尽弃,才会使教育管理取得更大成效。
探讨教育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篇二
《 医疗法律对临床医学教育管理的影响 》
摘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法律体系也日益健全。相关的医疗法律法规正不断影响着临床医学教育的管理工作,如何合情合理又合法的开展临床教育工作,成为医疗改革环境下的首要问题。本文通过简述临床医学的教育现状,详细分析临床医学教育管理受到相关医疗法律法规的营养,深入探讨针对现状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有效对策,旨在为我国临床医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份助力。
关键词:临床医学;教育管理;医疗法律
一、临床医学教育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法律体系也日益健全。医疗法律法规无法与医疗卫生条件形成配套关系的问题已经逐渐引起了我国有关部门的特别关注。就目前现有的医疗法律来看,有关部门只对患者的利益保障和权益维护有着足够的重视,而忽略了临床工作者的应享权利和待遇。因此如何合情合理、合法合规的在维持新医疗环境发展的前提下开展临床教学工作,已经成为了当下医疗、教育、法律等多方领域的工作者们需要认真面对并加速解决的问题。
虽然从事临床医疗的执业医师们得到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的部分法律保障,但并未见有关部门出台任何法律法规有关于当前的临床医学教学方面,这种情况已经对我国当前的临床医学教育体系造成严重影响,致使相关法律法规对临床实践教学方面的保障缺乏严重的现象甚为严重。《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详细规定了有关理论知识、技能水平、工作能力和研究内容等方面的内容,规定中明确要求了不同学历、不同层次、不同学习阶段的学士、硕士、博士等学生对应该接受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教育基础标准。
临床医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实践操作能力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临床医学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和能力培训都是由临床教学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决定的。因此,高等医学教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将临床教学规定为全部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只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充分满足培养方案中的要求,才能培养出优质合格的医学人才。
二、临床医学教育管理受到相关医疗法律法规的影响
(一)从临床医学教育现状分析
临床教学作为高等医学教育体系中最常产生冲突,最易发生矛盾的一个阶段,在此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医学生对患者的临床医疗工作有直接的针对性和专门性,并循序渐进熟悉工作内容。由于我国当前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直接规定医学生操作临床试验的标准过程或者划定具体临床医疗的工作范畴,因此,临床教学大纲和依序的教育培养方案的制定都是当前医学生所遵循的临床教学的准则。
其中包括对查房工作进行规范教学,对疑难病例进行深入讨论,对大病历的书写进行规范练习,对基础临床进行实践操作,对医疗文书进行标准化书写等。我国当前所具有的医疗方面的法律法规尚未对医学生可以承担的医疗工作内容和能够承担的医疗操作的程度进行明确规定。
这直接导致了许多尚待改正的地方存在于目前临床医学生的医疗工作中,例如在出现紧急医疗发生的情况下,学生能否获得处置权;由医学生所书写的医疗文书所具有的效力能否得到法律的认可;若学生承担了一些本应由职业意识才能操作的医疗诊疗,能否获得法律的许可。针对以上常见问题,还未在当前的法律法规中得到明确的规定。合理合法的临床教学工作能否在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下顺利展开,在很大程度上都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医疗效果。若诸如此类的问题无法合理的处理,将会引发一系列的医患纠纷等问题。
(二)从相关医疗法律法规现状分析
通过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详细分析就会发现,临床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对象多有差异。不同的情况承担着不同主体在医疗活动中的医疗责任,不同的医疗责任之间也存在着 显著的差别。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医疗工作者应该担负的法律责任和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医师法》中有着明确的规定。
临床带教教师都以详细的法律和全面的法规作为标准来实行医疗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但是,在临床实习期间的医学生实在没有完善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行医疗活动的,因此,也无法对操作过程中的行为进行规范或是受到法律的保护,仅仅通过提高学生的医风医德教育和加强医学伦理方面的知识,对医学生的行为进行严格规范,并不能满足医疗工作中的约束力度和对医学生们的保护力度的需求。
众所周知,临床医学最大的特点就是风险大、技术含量高,其中风险因素充斥于医疗诊疗工作中的方方面面。由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颁发的《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中详细规定:“在医学教育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生由医方原因造成的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经鉴定后,事故责任应由相关医疗机构和临床教学基地承担。
因指导医师或临床带教教师指导不当而导致的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事故责任应由指导医师或临床带教教师承担。”除此之外,若有不合医疗规章制度的操作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出现,其临床带教教师和所在教育基地也要担负一部分责任,因此,临床教师与临床教育机构也背负着巨大的压力。
三、临床医学管理教育针对受到相关医疗法律影响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医德医风教育
目前为止,独生子女占据了在医院实习的大部分医学生,沟通能力薄弱、不善于主动关心他人、对人文关怀的缺失、为人处世太过自我等诟病是他们常犯的弊病。在培养医学生的过程中,首要的任务是对临床能力的培养,同时,能与之比肩的即是医风医德的教育。医务工作者以“维护患者利益,保证治疗效果,摒除杂念怨言,全心全意服务。”
为临床工作过程中的首要职责。临床医学教育者要将对医风医德的教育贯穿于教育学生过程的始终,加强建设医风的意识,规范遵守医德的行为。同时,临床带教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约束自身,言传身教,使医风医德的教育始终贯穿于实践操作教学过程中,并与实践操作紧密的连接在一起。
教育机构对临床带教教师的选择也要要求严格,选择一些自身心里素质过硬,富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积极的责任感,崇高的道德品质和纯洁的职业操守,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合理有机的结合医学教育和德育教育,向医学生们传授专业的知识和积极向上的职业情操。在授课过程中,能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融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临床带教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秉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坚持以身作则,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充分把握好每一个示教的机会,树立榜样,维持医患之间和谐的关系,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多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建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同时,要让学生了解具备充满正能量的社会责任感,救死扶伤,治病解痛,疗病治伤是医生的天职。除此之外,还要做好为医学生进入临床实践学习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要心怀感恩,感谢患者为我们创造学习的机会,还要树立正确的认识,要认识到患者不是临床医学教育过程中的试验品,而是临床学习过程中教授我们实践经验的特别教师,让我们能从中学习到专业知识,得到专业技能。若想对患者的治疗起到作用,就要获得患者的理解、信任与支持,而只有对患者完全尊重,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得益于此,才能有机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疗工作者。
(二)强化法制观念,树立法律意识
医学诊断在科学技术水平的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日益专业化,治疗过程也随之日趋复杂化,通过法律手段对医疗行为进行规范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任务。临床带教教师在教学方面要跟随时代步伐前进的要求已然成为了当下临床医学教育管理所要面对的关键问题。强化法制观念是临床带教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要灌输给学生的主要思想之一。为不断提高临床带教教师的法律意识,应定期为临床带教教师安排与医疗法律法规有关的培训和针对医院规章制度内容的检测。
从而达到使每一位临床带教教师都能熟识在临床教学过程中会遇到的有关法律知识的目的。也只有充分做到知法懂法,才能正确的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临床带教教师要将法制意识从始至终的贯穿于临床教学的方方面面,将规范临床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落实,例如:书写医疗文书必须及时,且保证内容的准确性,若在医疗文书的书写过程中私自篡改病历、对病历内容进行隐瞒、对检查结果进行伪造、在未得到许可的前提下,对医疗文书材料进行销毁、出具超出本人职业范畴之外的医学证明文件等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严重者甚至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在进行医疗诊疗的过程中,要将详情依依告知患者,不得隐瞒,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知情权,并要求患者本人及其监护人严格按照流程进行签字确认,同时,应反复对学生强调法律效力对医疗文书的影响。
临床带教教师需严格检查指正学生书写的医疗文书,对文书中发现的错误要及时纠正并要求其加以改正。除此之外,带教教师要带头做好榜样,使正在经历实践过程中的同学们能够逐步熟识到自身在参与各种诊疗工作过程中所能涉及到的最大范畴,能够对与患者接触的过程中的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进而能够从多个角度全方面的考虑问题,避免擅做主张和擅自行动的情况发生,从而培养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临床医学教育阶段不断对学生渗透医风医德的必要性,加强医风医德的教育,提高学生们对医疗法律法规的熟悉度和对医德医风的认知度,同时还要强化学生们的法制观念,树立法律意识,加强学生严格对自己来自法律角度的医疗行为和来自伦理道德角度的言谈举止的约束力,对缓解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改善不良的医疗背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我们不难发现在连续出台的多部法律法规中,虽然有部分法规可以作为医疗工作者的工作行为的准则和保障的依据,但就处于当下医疗环境中的临床教学工作,目前出台的法律法规不足以满足当前医疗教育工作的需求。支持在临床教学过程中教师从事临床工作和教学工作,保障医学学生能够充分学习到临床知识和医疗技能,维护患者的多元权益,为患者接受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保障,是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的最终目的,因此,寻求法律机制对临床教学进行保护和建立法律法规使临床教学工作有法可依已成为临床医学教育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梁秀文.医疗改革给临床医学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健康大视野,2007(1):105.
[2]梁明.我国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现状与临床教学面临的问题[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1):49.
有关探讨教育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