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教育管理分析专业论文

斯娃分享

  对教育管理的研究是伴随着教育活动的发展而发展的,换句话说,先有教育才能有对教育的管理,有了对教育的管理才能有对教育管理的研究。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管理分析专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教育管理分析专业论文篇一

  《 试从教育管理理念内涵变迁看教育管理理论发展 》

  一、几种教育管理理念与管理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一)教育管理就是提高教育效率

  “教育管理就是提高教育效率”的观念产生于20 世纪初期,是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

  泰罗所处的时代是资本主义大发展时期,当时,由于资本家关心的是降低成本、提高利润;而工人关心的是减少劳动、提高工资,所以当时劳资双方之间的的矛盾非常突出。作为企业的中层管理者,泰罗一方面要考虑资方的利益,另一方面又要照顾劳方的要求。他认为,要想协调双方的矛盾,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当时,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传播。但在教育领域,最初人们都保持着谨慎的态度。美国芝加哥大学时任教育行政管理讲师博比特在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出版后的第三年,在(全国教育研究会年鉴)上发表了具有重要意义的长文《适用于解决城市学校系统问题的若干一般管理原理》。博比特认为,教育管理应围绕“效率”这一核心来运转。同时还根据泰罗“任务分析”的方法提出了课程分析的概念。应该说,把教育管理理解为提高教育效率,促进了教育测验和学校调查运动,在管理中体现了“科学的精神”。但是,由于这种“效率崇拜”最终演化为一种“见物不见人”的管理,忽视了教育管理的特殊性,所以为后来的“思想反叛”埋下了伏笔。

  (二)教育管理就是调动教育人员的积极性

  “教育管理就是调动教育人员的积极性”的观念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是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

  20世纪30年代,全球经济处于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危机、大萧条和大动荡之中,由于泰罗的科学管理把人当成了一个“活的机器”,给人的内心带来了苦闷、压抑和失落,难以起到最初时的管理效果。1924年,一批专家来到美国西屋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通过实验,梅奥发现,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与研究人员的出现之间呈现一种正相关系。研究人员与工人之间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只要研究人员在场,他们就集体努力提高生产率,只要研究人员离开,他们就把劳动生产率降低至一定的水平。梅奥认为,人是社会人,而不只是经济人,人不仅有理性,而且有情感。管理的根本就是激发员工士气调动人的积极性,而人的积极性又主要受人际关系的影响。

  由泰罗向梅奥的转换是管理理念的一次革命性变迁,它不仅形成了20世纪管理思想中“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两大阵营,更为重要的是使管理学真正认识到了人的存在。人际关系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是沿着两条线索发展:一条是教育管理的民主化问题,比如杜威在梅奥的名著《工业文明中的人性问题》发表之后,在《民主与教育行政》一文中提出了“一切个人都有权力受到法律的平等对待以及在行政管理中有平等的地位”的思想, 并认为在民主社会中“政治制度和法律应从根本上考虑人性。” 之后,库普曼等人在《学校管理中的民主》一书中提出了参与性管理,约契在《改善学校管理中的人际关系》一书中有论述了民主式管理;另一条发展线索是教育管理中的激励理论,比如马斯洛、赫茨伯格、麦克利兰、弗隆、亚当斯等人的理论都不同程度地在教育管理领域产生了影响。

  (三)教育管理就是有效达成教育目标

  “教育管理就是有效达成教育目标”的观念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是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

  二战以后,为了在战后经济秩序的重建中获得垄断性地位,许多企业开始扩大生产规模,导致出现“巨型组织”。给管理带来了许多难题,虽然20世纪30年代梅奥已经提出了人际关系理论,但在战后的管理实践中,居主导地位的仍然是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在这种情况下,德鲁克被邀请对巨型公司存在的问题进行会诊。经过考察后发现,组织之所以出现混乱局面,是因为组织缺少统筹各部门协同运作的“灵魂”和“中枢”——这就是德鲁克认为的组织目标。在目标管理思想提出的同时,在教育领域也出现了类似的思想,最著名的就是泰勒的目标评价模式。泰勒指出:“评价的过程,实质上是判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育目标的过程。然而,由于教育目标本质上是描述人的行为的变化,即是说,目标的用意在于使学生的行为类型产生某些期望的变化,因而,评价就是判定这些行为变化实际发生的程度的过程。”

  (四)教育管理就是教育决策

  “教育管理就是教育决策”的观点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西蒙的决策理论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工业化进程和经济的增长加速了人类对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而引发了经济增长与生态失衡、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与当时的社会状况相对应,世界教育也面临许多不平衡的问题,诸如日益过时的陈旧课程内容与知识增长及学生现实学习需求之间不平衡;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不相适应;教育与就业之间的不协调,教育费用的增加与各国将资金用于教育的能力和愿望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等。这些被库姆斯称之为世界性教育危机。作为这些时代问题的深切感受者,西蒙认为以上问题的总根源是决策。决策不只是作决定、“拍板”、想对策,在更本质的意义上说,决策就是做正确的事情,而不只是把事情做正确。所以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那么,怎样进行教育决策呢?教育决策的过程是一个协商谈判的过程,是在老政策基础上所进行的不断修改。西蒙也认为,人并不具有完全的理性,(与亚当·斯密的完全理性相对)人的理性是有限度的,再加上时间和其他条件的限制,教育决策者只能做出尽可能让人满意的或足够好的选择,因此教育决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次性行为。

  决策理论在教育管理领域的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的出台就是一个实例,当年的6月25日,全国各大媒体上几乎都会出现了:“根据最近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 再如教育管理中用到的:“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电子会议法”等方法都是决策理论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五) 教育 管理就是教育服务

  “教育管理就是教育服务”的观念产生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新自由主义 经济思想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

  新自由主义在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勃兴起来,当时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正处于(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后的高通胀、高失业、低经济增长的困境中,面对“滞涨”凯恩斯主义政策束手无策。弗里德曼在1962年出版的《资本主义与自由》一书中就主张教育部门引入自由市场机制,通过扩大和加强家长选择学校的自由来促进学校之间的竞争,从而达到激发办学活力,提高教育质量。后来,新自由主义学者又提出,教育是公益性和服务性事业,要想引入市场机制,必须在教育的公益性与市场机制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他们认为,教育的市场化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建立教育服务的“生产者市场”;确立教育受众的“消费者主权”。

  受新自由主义思想影响的教育管理也出现很多变化。就我国而言,民办教育大面积的出现就是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学校自由竞争办学、家长自由择校等也随之出现,把教育作为投资或视为商品而进行服务性消费等观念,在今天看来也已经司空见惯了。尽管新自由主义为教育事业注入了新血液,但笔者认为,既是在新自由主义思想取向下公立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无论是在何种国家体制下都应该由国家承办,新自由主义的引入市场机制可能会弱化国家对义务教育的控制。

  二、对几种教育管理理念和相应管理理论的思考

  通过对20世纪教育管理内涵 发展历程的回顾,我们发现,教育管理理念的每一次变更,都是相关的管理理论在教育管理中运用的结果,教育对一般管理理论有较强的依赖性。那么,教育系统如何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教育管理定位呢?笔者认为至少以下三点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思考:

  首先,认识教育系统。无论是教育管理者或者是从事一线教育的教师,都必须学习并掌握教育系统的内部规律。

  其次,对时代背景的感悟。任何一种理论的产生都以一定的时代背景为土壤,任何一种理论的产生一定都打着特定的时代烙印。

  再者,对现实问题的解答。有了上述两个方面做基础,再加上对教育管理自身存在问题的研究,逐步把教育管理过程中的一些感性认识、 经验等归纳 总结,并在教育管理 实践中不断的提炼升华,使之成为顺应教育管理发展规律的理论,进一步服务于未来教育管理实践。

  总结

  教育管理理念的出现,总是与特定时代的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变化相对应,而每一种教育理论的产生又与管理理论在教育管理领域的 应用有着千丝万缕的 联系。通过对上个世纪教育管理理念内涵变化的分析,我们认识到,一种新教育管理理论的出现至少需要对教育系统自身有一个熟悉的把握、对时代背景的感悟、对教育管理实践中存在问题的解答这三个方面的思考。

  教育管理分析专业论文篇二

  《 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相关研究 》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管理专业要想培养出满足旅游市场需要的优秀人才,就必须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重视实践教学改革,从而全面提升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水平。本文对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对策进行探讨,期望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一、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旅游管理专业没有准确划分理论研究型人才和应用管理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二是旅游管理专业即使确定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也没有将专业教育与市场需求联系起来,使得学生缺乏实践能力。三是部分院校盲目开办旅游管理专业,没有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不仅造成了人力资源浪费,而且还增加了旅游服务业的就业竞争压力。

  (二)课程设置不科学

  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合理,难以满足旅游行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相关课程设置不足,一些院校忽视管理学、经济学等基础主干课程设置,使学生过早地进入专业课程学习,未能为专业知识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极容易出现知识面过窄的现象。二是旅游管理专业公共基础课占据较大比重,专业课、实践课、选修课的比重较小,不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专业技能。三是理论课程远远超过实践课程,使得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没有得到良好发展。

  (三)实践教学内容单一

  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各大院校不重视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使得实践教学出现“闭门造车”的现象。学校缺少与旅游部门的联系,在实训内容设置上脱离实际,跟不上旅游业的发展变化。有些学校在实习环节将学生直接交给实习单位,没有给予适当的理论指导,使得学生没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加之部分实习单位也存在应付了事的情况,从而导致学生在实习岗位上学习到的东西十分有限。

  (四)师资力量不足

  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为: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旅游管理专业学习,他们多数由历史、经济、外语、社会学等学科转行而来,虽然他们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但是却缺乏实践经验,难以保证教学效果。在讲授基础理论课时,教师往往只能照本宣科,无法联系实践经验进行讲解,使得学生无法深入理解理论知识。

  二、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确立培养适用型人才的目标

  各大院校应当根据本院校的性质与办学特色,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首先,合理确定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规模,加大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建设,避免盲目扩大旅游管理专业招生规模而增加毕业生就业压力。其次,认真分析市场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着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适用型人才,使旅游管理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设置具有一定前瞻性和适用性。再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要重视旅游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意识、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旅游业的工作。

  (二)优化课程结构

  旅游管理专业要优化课程设置,使其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首先,学校要开设适应旅游业发展的课程,及时删减过时的课程,确保课程内容具备超前性,使学生在毕业后也能够用到所学知识,保持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优势。其次,适当增加选修课的比例,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增强课程体系对旅游市场的适应性,重视发展学生的兴趣、个性和潜能。再次,增加非英语类的外语专业教学,使学生掌握外语技能,以满足国际旅游业发展对旅游人才的需求。

  (三)加快实践教学改革

  旅游管理专业要加大实践教学力度,积极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首先,建设实践基地。学校既可以开办自己的酒店和

  旅行社,为学生提供固定的 实习基地,也可以与旅游 管理专业对口的行业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让学生能够在旅行社、酒店进行实习,为其毕业后胜任本职 工作积累工作 经验。其次,加强校企合作。学校应与企业联合起来,构建订单培养模式,为旅游企业输送人才。同时,学校还要及时从合作企业中了解旅游行业 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动态,并针对这一方面加强训练,使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进入岗位,提高就业竞争力。

  (四)构建复合型师资队伍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促进旅游管理专业 教育发展的有力保障。旅游管理专业要鼓励教师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和理论素养,为教师创造专业研究条件,使教师向旅游管理专业“名师”的方向发展。同时,旅游管理专业还要鼓励教师深入到企事业单位进行锻炼,积极参与 社会服务和 实践活动,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进一步调整和充实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以便在专业教学中能够加强理论与实践的 联系,始终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提高教学效果。

  三、结论

  总而言之,为了适应我国旅游业发展对旅游人才的需要,旅游管理专业必须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着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适用型人才。随着旅游业就业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旅游管理专业要提高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加快师资力量建设,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成为适应地方 经济发展的高级 应用型人才,为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有关教育管理分析专业论文推荐:

1.教育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2.教育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3.浅谈教育管理类论文范文

4.浅谈高校教学管理论文

5.教育管理硕士毕业论文

    174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