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生教育论文
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可塑性很大,因此在小学生中开展 三生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非常重要。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生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小学三生教育论文篇一
农村小学“三生教育”的困惑与对策
摘要:“三生教育”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简称。生命教育是前提,是根本;生存教育是基础,是关键;生活教育是方向,是目标。人人都必须热爱生命,才能很好地生存,才能享受生活。小学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但农村现状信息交流不畅,硬件设备不足,师资力量紧缺,家长的观念陈旧等因素,使农村小学的“三生教育”存在着许多困惑。本文从农村小学教育工作者的视角,就“三生教育”的历史背景,农村小学开展“三生教育”存在的困惑,从“减负增效”中探寻积极有效的教育对策。
主题词:农村小学 “三生教育” 困惑 对策
2008年秋季学期,“三生教育”在云南全省范围内试点实施,涵盖了从高校到幼儿园的整个教育体系。把“三生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理念提出,在完整的教育体系中实施,在全省的范围内试点直至全面推进,这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一个首例。“三生教育”的内涵极为丰富,它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教育行为,它以人为本,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
一、“三生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我们可以从许多地方查阅到“三生教育”的产生的背景及过程,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社会人群中轻视人生命,甚至虐待生命用死的事实告诉我们的深刻教训。这里说得似乎有些尖端刻薄,但我们能否定这样的事实吗?学习、就业、生活是我们现代人饭前茶后的话题,无人能逃避。“三生教育”或许给我们提供了方法和途径,至少给我们辅助指明了方向,征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优化了个人的思想情操。
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统计,我国每年自杀者达28.7万人,平均每2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自杀,8人自杀未遂。在15至34岁的青壮年中,自杀成为死亡首因,其中大部分是因为心里不健康导致情绪激动引起的自杀。而一项对自杀未遂者的调查显示,37%轻生者自杀前考虑自杀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60%的人考虑自杀时间不超过2小时。花季少年的轻生令人扼腕,而悲剧的冲动更让人揪心。这种现状值得我们反思。大家或许会怀疑其真实性,或许他人另有歧图。
二、农村小学“三生教育”中的困惑
人人都必须热爱生命,才能很好地生存,才能享受生活。小学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但农村现状信息交流不畅,硬件设备不足,师资力量紧缺,家长的观念陈旧等因素,使农村小学的“三生教育”存在着许多困惑。
困惑一,教师方面:农村教师师资队伍不足,一个教师几乎是全面手,全天候,什么都要教,苦累是明显的,可精神生活并不富裕,这样让“三生教育”融入课堂总是有些力不从心,有些教师这样感叹道“有心而力不足”并不无道理。在应试教育这个大包袱中,“三生教育”也显得微不足道那也是必然的了。
困惑二,家长方面:干农活、在外打工养家胡口,起早贪黑,上山下地干活等等无疑是农村家长的第一要务,何谈对孩子的教育。只要供给孩子钱用,有衣服穿,吃饱穿暖,最多教育孩子“不要像爹一样、脸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只会翻泥巴团过日子”这些言语罢了。农村家长缺乏相应的培训,可以说“三生教育”是何物都不知晓,何谈对孩子的教育,存在着太大的困难和艰辛。农村家庭一般“一个家庭两个孩子”,在家是长辈们的宝中宝,双休日只是在家做作业,哪有家长特别愿意让他们到地里干活锻炼呢?这些孩子在这样特别优化的环境中,能很好地锻炼吗?反而让他们的生存能力大打折扣。
三、在“减负增效”中探寻对策
“三生教育”在云南全省范围内试点实施后。云南省又相继出台了《云南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增强青少年体质的规定》和《云南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办法》,明确了实施“三生教育”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关系,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向40分钟要效率,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能力。那么,作为已经行走在减负路上的人们,如何在“减负增效”中积极推进“三生教育”呢?
对策一,教师方面:农村小学教师除了要转变教学思想,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严格控制学生课外作业量外,更重要的是要当好“三生教育”的导演角色。首先,教师要做好家长的导师,家长必须在“三生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 教师要利用家长会、家访等途径指导好家长,让家长不能只管好孩子的衣、食、住、行,最重要的还要回到思想教育,教会孩子在社会上如何做人、如何生存、如何体现生命的价值。这条路也许显得有些苛刻荒凉,但我们必须走此道才行,只有通过我们不懈地努力,荒凉的沙漠才会长出粗壮的大树,山沟里才会飞出金凤凰的;其次,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导师,学生必须在“三生教育”中扮演主演角色。“三生教育”渗透在整个人的一生中,小学生刚步入知识的门槛,加强此方面的教育尤为重要,基础不牢,何谈高楼大厦呢?教师在教育中充当主体地位,不但要交给学生知识,更得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正确认识生命等。指引好孩子完成伟大的理想,不管怎样,教师应贯彻落实好“三生教育”,辅助孩子长成参天大树,从实际出发体现人生价值。
对策二,家长方面: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农村,家长早出晚归,打工挣钱,只顾自个儿干活抓经济,只把孩子的衣食住行管好,不教给孩子生活的基本技能,使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知劳动为何事。作为家长,首先要培养孩子生存能力。通过整理自己的玩具、文具,收拾清洗衣物、餐具,打扫卫生,动手做一些简单的饭菜,甚至放手让孩子“小鬼当家”,做家庭小主人,让孩子体验家庭生活,增强独立生活的能力;其次,家长要培养孩子的交流合作意识。减负后,孩子作业少了,空余时间多了,家长要鼓励孩子参与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小朋友之间的组织活动,让孩子多与同伴相处、交流与合作,从而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激发孩子的创新意识,促进孩子的合作意识,提高孩子的交际能力,让孩子在玩中长学问,玩中增友谊,玩中体会生活的多姿多彩;第三,注意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
“三生教育”必须走进家庭,走进学校,走进社会。要在多种环境中进行“三生教育”知识的讲授,要多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技能实践活动。不要让孩子们在温室中成长,要让他们从小就在父母身边经受风吹雨打,尝尝生活的艰辛。让他们在感受快乐的同时也感受摔倒的滋味,让他们亲自体验臭袜子是怎样洗干净的……,在此过程中,孩子才会悟出人生的哲理。在潜意识中才能培养孩子生存、认知、情感、交往等能力,这样才能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实现个人安定、家庭幸福、社会和谐。
小学三生教育论文篇二
浅论小学“三生教育”的内容及教学设计
所谓“三生”即生命、生存、生活。“三生教育”就是要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1] 。2008年云南省教育厅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在学校实施“三生教育”,并把它作为素质教育基础工程来抓。随后以部分学校为试点开展“三生教育”教学,目前“三生教育”已经以课程的形式走进中小学校园,并先后开展了专家学术报告会、说课大赛、论文、教案、活动方案、课件、案例、故事征集、书画歌曲大赛、艺术展演、公益巡讲等各种活动,开通了 “三生教育网”提供“三生教育”信息和资源。相关研究表明,由于地域差异,带来的教师观念、师资水平、校园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三生教育”的效果参差不齐。任课教师表示学校已经开展了“三生教育”课程,但是由于开课时间较短,该课程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有着截然不同的要求,没有统一的教学评估,也不作为衡量学校、教师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标准,教师没有可借鉴的教学经验,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另外,承担“三生教育”课程的教师同时承担语文、数学课程的教学,迫于各类统考、评估的要求,这些教师只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从前的学科中,在“三生教育”教学过程中还是会延续传统的教学,因此教学成效不容乐观。还有一些学校,安排了课时,却挪作他用,没有正常开展“三生教育”课程。
一、 “三生教育”的内容
目前小学“三生教育”课程主要在三年级和五年级开设,其主要内容由生命、生存、生活三个部分组成[2][3]。生命教育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发展生命。生存教育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生活教育要求学生了解生活常识、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的生活观。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学习内容从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不同。三年级教材以“活动园地、童言畅谈、故事屋、心语点灯、行动舞台”五个部分来呈现,强调其故事性、趣味性和活动性。除“心语点灯”外,很少以逻辑性较强的语言来陈述,以确保教材的易读性。结合学生不易集中注意力的特点,让学生以活动的形式参与课堂,活动结束后教师以一到两句哲理性语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课后让学生依据所学内容提出自己的行动计划,巩固学习内容。五年级教材增加了一部分逻辑性较强的内容,诸如:在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后,让学生树立法律意识,遵纪守法。从内容涉及的学科面来看,包含了语文、数学、科学(生物、化学)、社会、技术等方面,如生存教育中就涉及到安全教育问题,提到安全自然会涉及到生活中用电安全。因此,在内容组织上教师需要考虑多学科,甚至是跨学科整合,把“三生教育”内容结合到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通过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
二、 “三生教育”的教学设计
鉴于前文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重点需要考虑教学策略、学习资源设计、教学评价几个方面的问题。
1.策略的设计
本文提到的教学策略主要涉及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活动设计三个方面。“三生教育”的目标既有知识又有技能领域,更重要的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属于情感领域教育目标。知识、技能、情感都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达到目标的最终结果就是能把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因此,建议在教学方法方面可以采用体验式教学、活动教学。教学组织形式上应该灵活多变,可以集体教学也可以是小组教学,还可以是个别化教学。按照教学发生的地点来看,我们既可以在教室里运用多媒体教学,也可以在室外教学,如操场上、走廊间、食堂、宿舍、公园等。
从微观层面上看,体验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游戏和情境,以体验为途径,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观察、反思和分享,从而对自己、他人和环境,获得新的感受和认识,并把它们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一种教学方法[4] 。体验式教学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而不是强调学生最后的考试成绩。师生之间是合作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模式,以队员、伙伴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在教学活动中共同享有已有的经验,共同体验新知的形成,学习生活、生存技能和技巧,感悟着生命的意义与价值[5] 。活动教学则是配合体验式教学组织的教学活动,避免让学生只在课堂上听教师讲授,死读教材、背死书的情况发生。根据教学内容教师设计一些讨论、游戏,或是在真实的情境中让学生学会处理生活问题。活动设计应该遵循情境化、生活化的原则,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可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很快融入学习情境,体验生活,学习新知,达到学以致用。如解决课间休息、放学时走廊里的拥堵问题,我们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由于拥挤发生的踩踏事件视频,让学生观察、讨论后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还可以把学习活动放在课间和课后,让学生亲自去观察、体验拥挤,从而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2.资源的设计
资源设计上除了与教学内容保持高度一致外,在资源的呈现形式、界面、颜色、环境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特征。资源的呈现形式方面,重点考虑保证其可反复用、可组合、可推广,避免重复的开发工作。以单个的人物、动作、场景、故事的形式来表现,如人物以卡通的形式来呈现,角色包括教师、学生、家庭成员、警察、路人,还有部分工作岗位人员。这些人物有性别、年龄的差异,有动作、表情、着装的变化。人物形象多样化,可以提高资源的观赏性,增强学习兴趣,也能够满足“三生教育”内容的场景需要。资源开发完成以后既可以提供给学习者连贯、完整的学习场景,直接进行学习,也可以由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选择喜欢的人物、适当的动作来组织教学场景,收到教育的效果。
3.教学评价的设计
追述该课程产生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那么检查学生是否树立正确“三观”的最佳方法不是用一张试卷这样的总结性评价,而是采用不仅仅关注学习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性评价方式[6] 。表现性评价是教师采用核查表和等级评分表来记录:学生能够做什么,用什么态度,如何完成某一项任务的学习结果,以及学习结果产生的整个过程,并根据记录表的内容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性评价既可以是课堂教学活动也可以是一种测验形式,可以发生在课堂中,也可以是户外真实的生活情境。成长记录袋就是一种被普遍应用的表现性评价工具。通过表现性评价教师可以记录学生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掌握学生在教学后是否能够正确认识生命,是否学会一些生存的知识和技能,是否掌握一定的生活常识,积累了生活经验,而不是要求学生去死记硬背,应付考试。
参考文献
[1] 罗崇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三生教育”.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9(1).
[2] 罗崇敏.生命生存生活(小学三年级).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罗崇敏.生命生存生活(小学五年级).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汪洋.体验式培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
[5] 张志红.体验式教学在管理培训中的作用.中国成人教育,2009(3).
[6] Gary D.Borich & Martin L.Tombari .中小学教育评价.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小学三生教育论文篇三
“三生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摘 要】课堂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是教育者的责任,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使受教育者正确认识生命、生存、生活与课堂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智力,还要体现新课改的理念。一名数学教师,要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生活、生存、生命教育的理念,就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和谐发展的教育环境,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一、创设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应当成为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生命教育的首要任务。我在教学中,常常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表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体现出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
(1)要有爱心。有爱心在做任何事时都非常重要,一个对学生、对教学充满爱的老师,是很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小学生更是如此。这也是我们常说的以情感人,以心育人。良好的师生关系,容易产生信任感,才能使学生“听其言信其道”。小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喜欢数学,不是因为数学知识的力量,而是实施教育的老师,老师的形象、老师授课的方法、与学生的互动以及课堂教学是否充满情感等诸多因素,都是学生喜欢数学的原因。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同感,学生喜欢某一学科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喜欢那位老师有关。当学生喜欢那位老师时就喜欢上他所教的课,在课堂上就感到老师讲授的内容生动有趣,就会以一种积极兴奋的情感去学习,从而自觉主动的接受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
(2)要有趣味性。趣味吸引人,使人愉快,趣味也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些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正是他们没能很好地领悟和体会数学中的趣味性。很多学生一提起数学,常常会联想到:困难的思索、繁难的演算、复杂的逻辑推理。再加之一些老师不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认为数学学科是枯燥无味的。其实数学本身存在着许多趣味因素,只要教师善于挖掘,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学生就能学得轻松愉快、热情,越学越有兴致。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变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就是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把静止的东西动态化,以活泼的课堂教学形式,把数学本身的趣味因素表现出来。
(3)要有新鲜感。帮助学生获得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确立生活目标、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树立正确生活观念、追求幸福生活的教育。
由于小学生好玩的天性,对新事物的接受力是很强的。单调、机械的教学方法,枯燥、乏味的课堂讲解,必然带来沉闷的课堂气氛。在这样的课堂情境中学习,本来有兴趣的学生也会变得没兴趣了,本来就没兴趣的学生会逐渐发展到厌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设一个丰富多彩的情境,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提出一些新颖奇特的问题,把学生紧紧地吸引住。
通过生活教育,使学生认识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等组成的复合体;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生活追求。
二、展望生存需求,培养生存技能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生存需求,把培养学生的“生存技能”作为课堂教学的永恒目标。鉴于这样的认识,数学教学就不应仅仅着眼于知识的积累与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发现、选择判断、交流合作等一系列与生存息息相关的素质,为学生终身的主动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要让学生在独立探究和小组合作中自主发现知识,从而使结合知识的探究,学生的分工协作意识、实践研究意识、探究发现意识、信息处理意识有明显的提高。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由于被动接受而带来的学习负担,更为学生这一生命主体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借助数学知识,渗透生命教育
利用班队会、品德课等认识了解生命、保护生命的意义。
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知道,认识生命就是让学生知道生命的一些知识,了解生命特点。告诉学生每个人的生命不仅属于他个人,也和周围的亲人、好友甚至社会、民族相联系。要让学生知道人的生命和动植物是不一样的,人有双重生命,不能成为行尸走肉,而要活得有价值。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落实生命教育一直是我们教师不断思考的问题。为此,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多次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在教学“左与右”这节课时,在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目标是“教育学生遵守公共道德,走路靠右走”。我就利用上操和集会的时间,带着学生们到路上走,给他们布置作业:如果违反交通规则,不守秩序,会出现什么后果呢?让他们在行走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如果人人都按一定的规则走路,才不会相互碰撞,出现意外,同时体验到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秩序。此外,在找“左右邻居”的游戏中,我抓住契机,适时加入了“远亲不如近邻”、“要与同桌和睦相处”等结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良好的交往习惯。再如,在进行加法、减法、除法的笔算教学时,不是教他们简单的模仿,在让学生理解算理的同时,让他们学会有序的计算每一步,并教育他们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以此来培养他们踏实、认真、负责任的态度。让他们知道,在学习中要对自己所做的题目负责,做人方面也一样,对自己的言行要负责任,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一个重要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在进行这一课题实践时必须注意方式方法,做到自然妥帖,切记生搬硬套,使学科内容与生命教育内容和谐统一。
“三生教育”的教育效果,对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方面肯定会是一个重要的促进手段。就必然产生社会效益和办学效益,所以、“三生教育”的开展会很好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三生教育”要持续健康地开展不是依靠一个或几个科任教师,首先从学校的领导集体开始到每一位教职工都应该自觉地提高自己,在工作中、在管理中、在服务中、在教学中自觉地渗透“三生教育”的相关内容,改变我们的工作作风,学会尊重学生、服从领导、能对他人正确评价,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所以“三生教育”的开展会同时也能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有关小学三生教育论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