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三生教育论文

坚烘分享

  三生教育能更好的指导大学生的人生规划及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大学生积极学习并逐步培养三生意识,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三生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三生教育论文篇一

  《浅议三生教育的意识强化》

  摘 要:三生教育,就是要通过生命、生存、生活教育,使孩子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三生教育能更好的指导大学生的人生规划及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大学生积极学习并逐步培养三生意识,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本文从三生教育的基本理念入手,分析了如何强化大学生的三生意识,对于强化大学生三生意识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三生教育 意识 强化

  “三生”包含生命、生存、生活,三者是紧密相连的,生命是开端,生存是方法,生活是过程。所以“三生教育”就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其目的是通过认知以及实践让学生包括教师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促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健康的提高生存价值,明确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关心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推而广之关心朋友、他人的生命安全;掌握生存技能,强化生存意识,把握生存规律;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获得生活体验、情感体验,树立正确生活观念。我们要强化三生教育的意识,让大学生开好头,掌握正确的方法,操作好过程,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实现人生的价值和目标。

  1生命教育意识强化

  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个人的存在。”①生命对每个人来讲,只有一次,而生命的真正涵义却不仅因为它使每个活动个人具备了现实存在的自然属性,更重要的是,它还赋予每个生命个体在人类特有历史领域内展现自我魅力和价值的社会属性。所以,人应该是一个集生命、生理,从事直接生命活动、存在、超越,从事创造活动、生活、内涵,被赋予价值的意义三种生命形式共同存在的统一体。②

  如今,许多大学生的生命意识淡漠,缺乏对生命应有的热爱,尊重与珍惜。生命是一个过程,一个悲喜交加的过程,它让我们尝到了酸、甜、苦、辣、咸的不同味道,有的人经受不了打击,承受不了它的负重,从而放弃了珍贵的生命。面对生命,我们要不屈服、不放弃;面对灾害,要坚强勇敢,团结互助;在困难和挫折中,要磨砺生命的意志,展现生命的坚韧,展现生命的光辉。有生命就有希望,有希望才能有追求,有追求才能更好的生存,体会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生存教育意识强化

  生存是人的本能,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侵害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素质教育应该培养的是会学习、会生存、会生活的下一代。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提升生存意志,增强生存本领,确立正确生存意识,掌握生存规律的教育。生存教育能帮助我们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提高我们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帮助我们树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较好地去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

  生存教育就是要使学生了解生存的必备知识、掌握生存的技能、把握生存的规律、提升生存的适应能力,让学生学会应对生存困境和摆脱生存危机的本领,正确面对生存挫折,为终身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健全人格、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开拓进取的人。

  一是培养学生生存的基本技能。根据学生在大学的生长阶段的不同,确立不同的目标和要求,家长一定要克服包办代替的习惯。据统计,大学新生入学,有70%的家长是陪同报名的,到大二、大三、大四,分别为50%、35%、25%。不少学生入学后不懂得基本的生活。

  二是要强化大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宽容他人的品行。当代大学生,大都出生在独子家庭,从小就被骄纵和溺爱,养成了一种十分自我的性格特征。要告知学生与人相处的基本技能,珍视融洽的人际关系,学会欣赏他人,喜欢与人交往,乐于与人沟通、交流,进而能够与人合作,着力养成孩子阳光的心态、开朗的性格。

  三是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据笔者所在的学校统计,一般学生的出勤率在80%-85%,专业课和学位课能够达到95%,但选修课的出勤率就只有75%。多数学生故意逃课、缺课、旷课,让学生学会学习,关注学习兴趣的培养,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满足,认知学习对于自己发展、奉献社会的重要意义。

  四是要敢为人先、善于放手,在尽可能多的经验教育和情景体验的引导下,让学生懂得自己的问题就该自己思考、自己的事情就该自己完成,不应该依赖家长和老师,培养学生走向社会的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五是要教学生自我调节的方法和自我放松的技巧,让学生时常保持良好的心态,健康的心理,敢于面对困难,坚持不懈,百折不挠;敢于面对挫折,不言失败,磨练出坚强的意志。可以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团结和群体的重要性,明白协助完成一个事情的程序。例如:

  活动内容:树立集体观――捉迷藏

  场地:夜晚没有光线的空地。以场地中间为家(以任何实物为标志,如树、汽车等),家两边各设有一个路标(垃圾箱、凳子等)。

  道具:一个比较亮且光束较窄的手电筒、眼罩

  目的:在游戏中释放压力,树立集体观念和竞争意识

  步骤:在黑暗的室外讲述活动规则,使大家首先适应黑暗。其中一个同学负责捉人,手拿电筒(但只能在允许的时刻打开),蒙上眼睛,从1数到50,其他人要快速藏起来。数完之后,捉人者打开手电筒开始找人。发现其他人需要用手电筒照一下被发现者的脸,并大喊出他的名字。被发现者要出来到一个事先指定好的地点,等待其他队员。同时,其他未被发现的要尽可能地安全返回家中。但要先到达两个路标,然后再返回家中。整个过程都不能被发现。等所有藏起来的队员或是安全回家或是被捉住之后。本轮结束,第一个安全回家的人将成为下一轮负责捉人的队员。

  思考:引导学生在游戏中释放学习、生活、就业等带来的压力,注意活动中与其他成员间的竞争及对集体的归属感、集体荣誉感。

  2生活教育意识强化

  人不仅要活着,还要追求有质量的生活、幸福的生活。当然不同的人对生活的理解不同,也就是对美好、对幸福、对快乐的理解不同。有的人认为吃好、穿好、玩好就是美好、幸福和快乐,也有人认为简单、朴实、平淡就是美好、幸福和快乐等,生活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获得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确立生活目标、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树立正确生活观念、追求幸福生活的教育。学会与他人合作,有利于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同时我们不仅要适应生活,更要努力创造幸福生活,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学会学习、树立理想都是我们通往幸福生活的道路。

  生活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掌握生活常识,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确立为个人、家庭、国家以及为人类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的理想,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通过以下方法提高学生的生活教育意识:

  (1)要教育学生客观的认识生活,用老师自己多年积累的生活经验告知学生:懂得基本的生活常识,如家庭的经济来源、日常生活的安排,简单家政理财等,让学生掌握一般的生活技能,增强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实现幸福生活的信心。

  (2)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正义感。要增强学生的家庭观念,让学生懂得珍惜亲情、关爱家人;要教育学生不以家庭的富贵而奢侈浪费、盛气凌人,不以家庭的贫困而悲观丧气和自卑;并在此基础之上推及个人与社会仅只是沧海一粟的思考,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热爱祖国,关心同学,珍惜友情,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的前途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3)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素质养成。让学生明辨罪与罚,善、恶与美、丑,正直做人;努力勤奋、勤俭节约,不比吃穿、不搞特殊,礼貌待人、真诚待人、热情待人,行为举止合乎社会规范、人伦理念,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来办事。

  (4)常与家长联系,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修身养性,提高素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家长要善于发现学生在艺术、体育等方面的特长,并及时告知老师,在学校活动中展现学生个人魅力和天赋,促使孩子的个性化发展。

  3结语

  三生教育是一种人生教育,这是三生教育的根本,三生教育也是完善人的生命,促进人的生存、生活与发展的活动。三生教育不仅高度关注人的价值,还对生命、人性等人之根本问题给予高度诠释。在一定程度上,三生教育的理念与传统教育观虽有差异,但与其基本的精神内涵是一致的,都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根本宗旨。新的思想观念与传统观念的结合、互补,是把握三生教育丰富内涵的必然要求,三生教育必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成为人生教育的风向标!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② 孙志文.现代人的焦虑和希望[M],北京三联书店,1994:82-83.

  参考文献

  [1] 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43-67.

  [2] 罗崇敏.生命・生存・生活[M].昆明:昆明云南出版集团,2008:2-3.

  [3] 罗明东.“三生教育”本质论[ J ].昆明学院学报,2009(3):6-9.

  [4] 云南省教育厅罗崇敏厅长接受媒体采访摘要.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三生教育论文

255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