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美术教育论文
目前,中学美术教育课程改革正在火热进行当中,我国的美术教育起步较晚,但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学美术教育在经济迅速发展、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美术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学美术教育论文范文一:浅析论新形势下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
论文关键词:中学美术教育 素质教育现状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教育制度地不断完善,在新的形势下,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然而,在实践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对美术的认识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他们对美术的认识仅一味的停留在形式上的变化而没有从内容和态度上进行根本的变革。事实上美术教学的环境急须改进,需要社会,学校、教师等共同努力,更新观念,加大投入力度,使美术教育有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本文针对当前我国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谈了自己的一点看法,希望对读者有所裨益。
当今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为学校美、体、劳等教育带来了佳音。但由于一部分人对素质教育并未真正理解和认识,或者说,还无法走出传统应试教育的阴影,因此,美术教育在学校中的地位也并未得到好转,在社会和家庭中也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和支持。相反,这种对美术偏见的心态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势力,从而没有真正的实现素质教育。
在中学美术教材上不难看出,有大量的内容是模型制作,回忆情景故事等内容。这样一来美术课就成了一味的去让学生体验与美有关的趣味性而降低了课程抟授知识技能的要求。在教材内容深度上也不够,重在鼓励所有学生的参与,不断降低标准,真正用于创作的过程简单,趣味性不强。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特殊技法、抽象作品,衡量的标准模糊,含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作品成功的偶然性因素很多,这些内容在中学美术教材中我认为要少。这种教材使学生无法系统掌握美术课重点内容绘画语言,实践就更谈不上了。所以根本就没有起到为高校和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作用。作为美术科,在学校教育中应与其他学科具有完全等同的地位,学科的重点就应当是传授知识技能,兼顾趣味性。
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因此,我认为美术教育与人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中学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一种手段,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应该是一种素质教育。但是,当前我国中学美术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与真正的素质教育存在着诸多偏差。一、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陪衬和摆设。 学校缺乏专职的美术教师和充足的美术设备,美术课起着点缀的作用,可有可无,存在着被其它文化课兼并的危机。美术教育根本没有它的地位,不能实现它的价值。二、学校美术教育集中对于培养少数计划参加升学考的美术尖子,名义上是兴趣小组或美术特色班,走的却是应试教学的路子。 第二种情况更为普遍。它把美术教育作为纯绘画性的技能训练,以绘画教学代替美术教育。尽管有时也带着素质教育的幌子,但它忽略了美术教育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不能发挥中学美术教育的真正功能。
美术课是素质教育所设置的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目标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为核心。但是,目前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仍然处于旧式的绘画性为目的的模式上,追求更多的技法训练,应付检查。为了追求升学率,强制性的把成年人的教学模式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对着范本临摹而度过一堂课。这种指导思想与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违反了学生的发展规律,导致了学生个性扭曲。这种现状不符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美术教学大纲》要求的直观性、系统性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有碍于创造想象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有碍于创造想象和视觉记忆发展及中学生个性、意愿、情感的表达。更缺乏审美教育的现代意识、缺乏对对象本质特征的分析和审美概念的表达,是一种被动刻板的教学模式,结果是仅有极少数学生或凭天资或家庭因素保持着美术的兴趣,而大部分学生在美术课堂上收获甚微。
就目前美术教育的现状而言,美术学科教育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是在传递美术文化与育人的统一社会实践活动。美术教育不仅能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学生能够树立健康的审美思想和审美习惯,能够使人格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提高学生辨明真假,美丑、善恶等道德教化功能,美术教育同时还具有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观察力、创新力和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学生个人潜能得到发挥的作用。美术教育还有着促进学生情感发展提高情商,有效提高学生交往和合作能力和培养其自信、大胆、大气与勇于承担责任的个性品质。
对此,我们在了解了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后,我们应正确认识美术科目的重要性,提高美术科目的课堂魅力。
一、增大投入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需要观摩和展示大量的图片资料,可是这些资料和展示的仪器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由于美术不是主课,得不到重视,因此学校对美术科目的软、硬件投资比重较轻,对美术教师的工作也不是很支持,这样既挫伤了美术教师的积极性,也使得丰富多彩的美术课堂变得苍白无味,大大降低了美术课的吸引力,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努力上好美术课
有部分美术教师认为,美术课上只要让学生依葫芦画瓢,画出几张画,课堂不出问题就行了,这种做法压制了学生的创造性,长久下去,学生对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淡。我认为任何一位优秀的美术教师都会意识到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性。为此,我们应有选择的利用教材在坚持大纲的原则下,有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甚至我们还可以编写自己的本土教材,不断地优化和丰富我们的教学方法、丰富我们的教学手段营造艺术氛围,不断地交流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越来越喜欢美术课。
我们应当突破以往偏重知识的传授,技能技巧训练的藩篱,在行动上和教学方法上有新的突破。给美术教师和中学美术教育应有的尊重和与其教育本身应有的地位,而不能失之偏允。而作为美术教师本身则应当正视中学美术教育,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完善个人品格和提高个人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升,使学生喜欢上并要求上美术课。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美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总之,素质教育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把人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这也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同时我们也呼唤中学美术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美术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顾平.美术教育学导论[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
[3]尹少群.美术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中学美术教育论文范文二:浅析谈中学美术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论文关键词:中学美术;人文精神;教育艺术
论文摘要:从美术的本质来说,美术教育任务的价值取向应该是多元的体现人文精神的一种社会活动,也就是说美术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艺术的熏陶、素质及创造力的培养。如果想要真正的道道这些要求,那么在中学的美术教育上就必须注入人文精神培养的成分。本文就是对中学美术教育以及人文精神培养的探讨。
一、确立中学美术教育中科学融合人文发展的紧要性
从实践美术教育的角度来看.美术学习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前阶段,又称为(无法)涂鸦阶段。于这一阶段的美术学习,虽然由于无计划性而效果大不相同,然而因为受到美术表现能力以及心理素质、文化素质是同步发展的,所以小孩子学习美术和对生活的兴趣、情感也是同步发展的。第二阶段是学校学习(有法)阶段,小学生在已有一定美术表现能力的基础上开始接受规范化的美术教育,但是这一阶段突出的问题是:许多老师过于强调要求学生的作品“像什么”,而忽略了美术学习与学生的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的同步发展,又由于过分强调美术学习的计划性和规范性,而忽略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及自身情感和主体的发展。尽管有很多学生在进入小学之前,就已经变现出了相当的美术表现能力.我们完全可以以此为媒介,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把学习美术与学生的生活、游戏以及其他各科学习、课外活动科学的结合起来。
二、美术教学加强人文化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探寻美术教育真谛,提高教育艺术
目前,从整体上看,美术教育普遍存在着偏重单纯技巧训练的现象,忽略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形象思维的培养,忽略了提高整个审美水平。美术这种导向在客观上制约了美术教育其他功能的发挥,所以美术教师要突破传统观念,充分认识技能、技巧的训练不容忽视,但它决非美术教学的全部内容,更不是评定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学校美术教育,并不只是为了选拔几个美术苗子,而更重要的是要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虽然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提高,不能像购买商品那样,当场兑现,立竿见影,它是一个长期的逐渐的过程,既看不见,也摸不着,还无量化标准,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自觉把自己放到大教育之中,以培养跨世纪人才为目标,脚踏实地,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牢固树立技能、技巧训练与人文素质并重的教学思想,培养全面发展、学业技能与基本素质、个性品质与思想情操共同进步的人。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美术教更加完美,更好地为培养素质完备的人才服务。
(二)引领学生进入生活世界,体验生活
体验是身临其境或亲自实践,感受事物、环境的丰富和微妙,并产生独特的情绪和认识。美术教育面对的是中学生,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学生既需要诉诸心理、生理,又诉诸情感的美术语言:色彩、线条、构图、明暗、加以体验,更需要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中完成任务,到达掌握知识和技能目的,不能以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情和认识,而是在美术活动体验中到乐趣,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审美趣味。
(三)大力开展欣赏教学,与作品对话
古今中外的许多优秀艺术作品,作为人类成果的部分,代表着人类艺术实践的突出成就,其间容纳了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美术教师应充分利用这块宝藏,将人文素质教育体现在欣赏的教学当中去。教师能够通过指导学生按照描述、分析、解释、批评的顺序,对一幅画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并从旁加以引导,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来提高其审美水平。如,体会雕塑大师们如何综合把握画面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时,教导学生学会运用其解决生活中其他领域的问题,形成一种善于统观全局、掌握核心的思维方式;结合欣赏教学还可以介绍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美术知识,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这些方法的采用,能促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对美与丑较高的鉴赏力和识别选择能力,择美而从,择善而从,从而造就较完美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最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目前,欣赏.评述内容仅占教材的15%,大力发展欣赏教学必然要涉及到欣赏课的容量的增加。除对原有基本内容的扩充外,可注意乡土教材的开发利用,既可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涵量,又可以提高审美修养,同时也体现了精神教育。
(四)促进学科融合,发掘教育价值
学校、家庭、学生在升学率、学习成绩的压力下,对美术教育的偏废现象普遍存在。一些专家的研究认为,其实美术教育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着巨大的意义。其学科直接从美术教育中获得启示和力量,美术的创造力及其丰富的想象力使学习显得更有实效。所以,有的学者认为,当美术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碰撞、交融和对话时,就容易产生大的智慧。
三、总结
总之,中学美术教学中应注意科学加强人文精神教育。因为作为中学美术教育来说所要培养的不是美术家、艺术大师,而是对“美”有所了解,有所感悟的人。所以我们应当在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中寻找科学的人文关怀,并最终促进中学美术教育的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编写组.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浅谈中学美术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3.中学美术优秀论文
4.关于美术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