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关于高等教育的研究论文

斯娃分享

  高等教育规律表明,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高等教育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动力、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等教育的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高等教育的研究论文范文一:浅谈新形势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目标 质量观

  论文摘要:人才培养质量问题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主题。当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基本质量期待发生重大变化时.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应相应进行根本变革。

  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在当代中国已成为关系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话题和基本支撑。其提出的背景,为理论界和实践界所关注的主要有两个:一是1992年以来高等教育系统急功近利心态的勃发,造成了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严重削弱,人才培养质量持续降低;二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而高校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这一步伐,办学条件恶化,造成人才培养质量的降低。

  上述这些看法反映了中国高等教育存在和发展的现状。但是。人们还很少注意到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更为深刻的原因:质量观的变革。高等教育质量观即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其核心是高等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即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本质就是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当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发生重大转移,而人们仍然坚持传统的质量评价标准时,高等教育质量问题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了。

  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观问题的突显

  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基本质量期待的转变,是同2O世纪8O年代初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同步开始的。而最为剧烈的时期当为上世纪90年代中叶以来的10年。这种转变,归根结底是高等教育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以及高等教育自身不断变革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可以从如下若干方面来认识这个问题。

  第一,中国社会的急剧变革所产生的人才需求结构和基本内涵的巨大变化从外向上推动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观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已经并正在经历的巨大变革和转型成为我国当前高等教育质量观问题迅速突显的根本外在动力:

  其一是高度政治型社会向以经济型为主要特征的全面发展型社会转型。1957年以后,受“左”倾错误的左右,我国社会发展逐渐偏离正途,陷入恶性循环,社会全面和高度政治化。切以阶级斗争为纲。在这种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遭受了十分严重的创伤。“教育革命’从根本上消解了‘象牙塔精神’。高等教育完全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和附庸。”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红”被提高到无以复加的高度,“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学术型和职业型人才被打入冷宫。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我国社会的根本转型就拉开了帷幕。通过实施正确的改革开放政策.我国社会重新步入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轨道。与之相适应的是通过1978年4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正式否定和抛弃了““””中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教育目标,而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嘲高等教育也得到了有效的恢复和发展。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彻底摒弃了过去重“红”贬“专”、政治挂帅而学术和业务被完全否弃的目标要求和质量观.建立起既追求红又高度重视专的学术型和职业型人才培养目标。

  其二是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全面深入推展和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社会系统的纵向分层和横向分化十分明显。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特征逐步突显。在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我国社会全面政治化的特征逐步消褪,社会系统呈现出多方向和多层面的分化态势,国家对社会的同化作用也相对消减。不同利益主体纷争的格局初步形成,高等教育不再只是国家一家的人才培养基地,而承担着日益增多的不同利益主体的纷繁芜杂的功能期待和价值要求。对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也提出了各自不同的主张和要求,推动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多样化发展。随着社会系统的根本转型。即使是传统的需求主体也在人才需求规格和具体内涵上发生了迁移。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部分高校出现了少数毕业生被用人单位退回的现象,并在随后几年里,这种现象愈演愈烈。这一方面可能由于人才培养质量上的原因,另一方面则表示,我国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下所培养的人才数量开始供过于求和传统人才培养目标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了。

  其三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脚步声已经开始在我国社会产生热烈的回响和震荡。推动着社会各界对日渐进入现代社会之“轴心结构”的高等教育系统如何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契合知识经济发展要求进行理性思索。

  20世纪末.知识经济初现端倪。知识经济是继人类社会已经出现过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的第三种经济形态.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的生产和应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大量超过其它各种要素的贡献率。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是以知识的创造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为前提和基础的。知识经济的这种本质是与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知识的继承和创新——彼此契合的。高等教育进人社会“轴心结构”一方面正是这种契合的逻辑必然,另一方面又对其知识创新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具有创造知识和创造性地应用知识的主体的能力提出更高的期待和要求。更直接地说,知识经济社会中,高等教育的传统的“创新”要求脆弱的人才培养目标开始受到严肃的质疑和拷问。

  其四是2O世纪末叶人类社会对社会发展观的根本转变引导着人们对社会人的基本素质包括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素质期待和质量要求作出重新思考和厘定。

  自西方社会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发展主义作为一种基本的信仰和方法论一直主宰着人们对社会发展道路和方式的选择。这种发展主义本质上是工具主义和片面的.它一方面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另一方面又造成人类生存环境的严重恶化.能源枯竭、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人口爆炸等问题层出不穷。而且,人文环境也处于持续衰退过程之中。针对发展主义的这些弊端,人们一直在寻找适合于人类要求的新发展进路,其主要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1)全面发展,即不仅强调经济发展,而且强调它与政治、文化等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和共同发展:不仅关注人的物质要求。而且关注人的精神需求;不仅注重工具理性,而且注重价值理性。(2)可持续发展,即对人类的物质生产和消费活动进行适当调控,以确保“既满足人类目前需要和追求。又不对未来的需要和追求造成危害”。(3)转移式发展,即摆脱现有工业文明,寻找新的文明,如信息文明,“逐渐改变人类目前的需要和追求,并在未来形成全新的需要和追求。把人类从目前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解脱出来,从根本上脱离目前的环境问题,从而开拓一种新的文明”。新的社会发展理念的形成。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人之本质及其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的认识,一种全新的关于人的理论出现在教育学体系中,从而督促着高等教育对传统的与发展主义理念相恰切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要求进行彻底修改。

  第二,教育学包括高等教育学对于素质理论普遍认同和对该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作为一种思想力量推动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巨大转变。

  2O世纪90年代以来,“素质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学界和高等教育学界研究的热门课题。但“素质教育”不仅仅只是对应试教育的反动,而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首先,素质教育作为一个概念虽然始现于我们这个时代,但其内容的存在却已相当久远。在某个意义说,教育即素质教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素质.只不过“素质”在不同的时空维度下有着其特殊的涵义。其次,在我国当前的时空向度下研究素质教育,实质上是对该时空向度下教育目标及其操作模式的探索。其研究必然包括对传统教育目标和操作模式的反思和批判、对转型时期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活动的功能期待的梳理和理性分析、对高等教育的内在发展逻辑的科学研究、对人之本质和价值的重新认识和厘定等诸方面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才能形塑出新的时空维度下的新的教育观、人才质量观。当代我国素质教育理论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对我国现代背景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调整及其具体维度和内涵的研究,已经并将继续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人才质量观的转型。

  第三,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内在力量将推动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战略性调整。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从其动因来看无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这种外在力量推动的结果。但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阶段的转变.又将成为高等教育结构和理念、功能转变内在推动力。马丁·特罗指出:“大众高等教育与精英高等教育的区别不仅表现在数量上,而且还表现在质量上。”明显的变化除入学人数占适龄人口的比例大幅增长外,还有质的差异:“老师和学生对待接受高等教育的观念、学生接待高等教育的作用、高等教育的社会职能、课程、典型的学生经历、拥有同类学生的程度、学术标准的特性、高等教育机构规模、教学形式、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教育机构之间界限的性质、管理模式、选拔学生和老师的原则与步骤等。”上述差别的最深刻和最根本的体现当为两个阶段之间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观的不同。这种不同表征为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在形式上。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观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大众高等教育因其系统的多样性不可能像精英高等教育那样遵循一种高度统一的学术性质量标准。而是遵循一种以多样化为基础的发展性质量标准。”否则,高等教育就不仅不能满足推动其进入大众化阶段的社会多元利益主体的不同要求,而且其走向大众化也会失去必要的合法性基础。在实质内容上,“精英高等教育主要是塑造统治阶层的心智和个性,为学生在政府和学术专业中充当精英角色做好准备”,培养学术型人才。“在大众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仍然是培养精英,但这是一种范围更为广泛的精英,包括社会中所有技术和经济组织的领导阶层。重点从塑造个性转向培养更为专门的技术精英。”

  二、我国高等教育新型质量观的基本内涵

  在上述各因素的共同推动下,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第一,从传统的追求人格的标准化和统一化的质量观向彰显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的质量观转化。

  彻底摆脱人对人、对物的依赖性,消除异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共产主义者的历史使命之一。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之一是不断彰显人之个性,推动人之为人的人格的完善。但是,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前,由于受极端“左”倾思想的影响,我国实施的教育质量观基本上是背离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具体表现在:集体主义的至上性,基本无视了个人的存在;政治挂帅,忽视了“人”内涵和外延的多样性。随着“”的结束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全面实施,我国的社会生活回归正常轨道,也随着人们对历史的不断反思和对人性之基本特征和高等教育的本质内涵的不断深入研究,我国教育事业,包括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应的质量观都在发生着相应的转型。特别是世纪之交,面对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汹涌浪潮以及国际竞争格局的日益激烈,高等教育的科学技术“孵化器”功能不断得到重视。并必然带来了“高等教育应培养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呼吁。而一方面创造能力的提升依赖于个性的张扬。另一方面人的素质构成本身就是多层面、多类型、综合性的.其中创造潜能是最为活跃的素质,将这种隐性素质显性化并不断提升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展现“人的本质力量”的过程。

  因此.高等教育质量观从传统的压制个性,追求人格形塑的统一性和标准化向张扬个性,完善人格的转型在世纪之交的中国就必然显得更加剧烈和明显。

  第二,从传统的以培养被动地接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主的质量观向培养主动地获取知识、创造知识和创造性地应用知识的能力的质量观转变。

  “能力”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对于社会人来说,既包括做事的“能力”,又包括做人的“能力”,因此,必须先将“能力”概念之所指给予限定,以与其之能指作出区别,这样方能对之进行科学的讨论。根据本节的逻辑布局,以及“能力”研究的具体语境,我们认为,应当从“知识经济”角度来考察“能力”之本质内涵。这样.我们所讨论的“能力”毫无疑问是指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哈耶克就说过:“现代社会的有效运作,须依赖于知识资源的获取,然而知识的获取,又首先须以掌握一定的技术——其中首要的乃是‘阅读’的技术——为前提条件:换言之,人们在能恰当地为自己作出何种对自已有益的判断之前,就必须获取这些技术。”但是,对“能力”内涵的这种一般性界定并不能表征出高等教育质量观的转变。换言之.我国过去的高等教育目标和质量观里也暗含着这种要求和标准。这样,问题就转变为:是一种怎样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当我们把这种能力内涵纳入不同的教育质量观中进行考察时,就会发现,不同的时空向度中的能力质量观还是有差别的,其集中表现在于创造性这一要求的出现。

  也就是说,过去。我们的高等教育虽然也倡导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创造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但这种质量要求始终是边缘性的,而未能占据当时高等教育人才质量体系的核心和主导地位。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这种能力目标已经迅速地挤入我国高等教育的新型质量观中,并成为其中的关键组成部分。“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应把大学生创造能力培养作为核心目标和基本模式”已成为全国高等教育界的共识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基本标准。而江泽民主席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正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观的这种转变的根本标识。

  第三,从传统的单纯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质量观向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道德素质并重的质量观转变。

  实现高等教育质量观的这种转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良性运行的重要标志。理由有二:(1)就思想政治规范与一般的社会道德规范之间的关系而言。

  一方面二者在一定意义上相辅相成,共同维系着社会系统的良性运行和协调整合:另一方面后者比前者更为普适。也就是说,后者是适合于整个社会系统的,同时,良好的道德规范体系有其能为绝大多数社会个体接受和遵守的底线,因此它又是现实的。相反,前者主要只能适应于政治子系统中的成员.与追求某种理想的政治目标的人联系紧密,而这种同理想甚至理想主义密切结合的规范必然高于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接受能力。因此,无论是从社会个体还是从社会子系统角度看,思想政治规范的适应性都要比一般的社会道德规范狭小得多。

  当一个社会中出现以思想政治规范替代社会道德规范的现象时,一方面说明了社会的全面政治化。另一方面说明了社会规范的某种程度上的反现实性。这些都是社会运行陷入危机的标志。过去。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观在这个方面完全以“红”这一内涵狭隘的政治规范代替一般意义上的、作为社会系统良性运行不可或缺的纽带而存在的道德规范,无疑是需要改革的。(2)就道德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而论,积极向上的道德建构对于社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高校在培养具有适合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构要求的道德情操和精神面貌的知识型创业者方面负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使命。(3)作为社会性存在的人,在社会场域中占有不同的位置。

  扮演不同的角色,必须熟练不同的道德规范,因此有必要把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都纳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计划中:职业道德承担一定职业的人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公民道德则是作为社会公民的每一个人从事社会活动的基本准则。而这些是高等教育质量观范畴的重要内容,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关于高等教育的研究论文范文二:试论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研究

  论文关键词: 高等教育 伦理困境 原因分析 反思

  论文摘要: 高等教育所面临的伦理困境,不断引起人们的反思。面对高等教育的伦理困境,我们经常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高等教育不能朝良性方向发展,反而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境,这一直是高等教育研究者不断探讨并研究的问题。针对当前高等教育的所面临的学校管理、教师育人以及学生学习等方面的困境,笔者认为应从多角度去分析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并分析这些困境所产生的真正原因,因为只有分析清楚了原因,我们才能针对问题原因,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教育是一个体系,是一个系统,各个阶段的教育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所以不能把各个阶段的教育割裂开来。对于高等教育面临的学校管理、教师育人以及学生学习等方面的困境,我们经常在思考,却很难真正找出导致这些困境产生的原因。为什么会如此?其实就在于我们在看待高等教育面临的困境时,往往不能全面看问题,总是把高等教育的困境原因归结为高等教育这个阶段,忽略了其它学校阶段的教育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另外,我们也要注意教育与社会的紧密关系,要根据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以使教育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使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正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综合考虑,导致当前高等教育伦理困境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基础教育失灵。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其实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高素质性人才。不管是哪个阶段的教育,德育始终居于首位,如果德育没有做好,其它教育就丧失了基础。而我们目前的基础教育主要集中在学生的学习上,更确切地说是书本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学生其它素质的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没有得到提高。

  “基础教育学校教学什么知识?如何教学知识?如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体现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思路,影响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1]如果我们不能搞清楚这些问题,就无法正确理解教育的目的,使教育面临困境,学生素质不过关,尤其是学生的道德素质与学生的知识素质不相适应,甚至严重脱离。

  用一个很明显的简单例子来说,在坐公交车的时候,一旦遇到中小学放学,学生集体坐公交车时,司机的警惕性特别高,一直强调把钱展开,让大家慢点,怕有学生捣鬼,这就说明中小学学生的表现给司机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而学生在车上也嘀咕,不打算投钱,而且在车上大肆喧闹。

  由此可见,我们的基础教育失灵了,不考虑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只关注学生成绩的好坏。而基础教育没有做好,就会影响到高等教育的质量,因为学生已经养成了不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而且这种不好的习惯再改是非常难的。因此,要重新审视基础教育,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让学生先学会做人,只有让学生先学会了做人,然后才能要求他们学会学习、学好习,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基础教育工作做好了,高等教育才能缩短教育的历程,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人才。

  第二,高等教育失效。

  高等教育失效主要集中表现在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合格或者说是与社会的要求不相符合。“中国现在的大学没有那么多诗情画意,在近几十年的风雨历程中,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大学非常现实。”[2]这种现实使大学教育的困境越发突出,大学没有培养出合格优秀的大学人才,反而让人们对大学的教育感到担忧和不解,最严重的莫过于学生的表现与学生的身份不符,学生既显得过于成熟,又显得过于幼稚。大学生不合格主要表现在:

  ①基本道德素质不过关,没有公德意识。现在大学生的表现让人真的是不寒而栗,公众场合不注意自己的形象,上厕所不冲水,上自习占位置,过马路闯红灯,说话不注意方式和语气等等,这些既说明高等教育失效,也反映出基础教育失灵。

  ②学生理论知识欠缺,甚至不懂基本常识。大学的学习无人督管,学生的学习主要靠自觉性,而我们的学生大多都没有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以为大学的学习生活方式就是这样自由自在,所以很多学生都忽略了基本知识学习,甚至对自己的专业知识也不是很熟悉,导致很多学生的理论知识功底很差。

  ③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很差。与理论知识欠缺相比,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是让人堪忧的,很多学生基本上都没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而且不愿意动,如果有老师要求会引来学生的反感,甚至是不满,所以要加强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训练,尤其是文科学生更是需要如此。因此,面对高等教育实效,一定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而且要从大一入门就开始严格要求,否则一旦养成不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再要求学生改就非常难。

  第三,社会环境影响。

  社会环境复杂化对于高等教育的冲击也是非常大的,大学都设在在城市里,城市生活环境的多样化,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给学生带来了很多消极影响。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影响无所不在,并且社会环境是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影响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3]这种变化不仅体现的是学生道德观念与环境的关系,更体现出学生思想道德观念所具有的时代特征。如果我们不能把握学生思想观念和道德素质所体现出的时代特征,仅仅把它和环境影响结合起来分析,我们可能更多只能分析出比较浅显的原因或者是仅看到学生道德思想发生变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而无法理解学生思想道德发生变化的积极影响。

  社会变迁和快速发展,使人们都变得越来越浮躁,大家很难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自己分内的事情,都急功近利,想一夜成名,很多学生也抱有这种心态。

  作为学生,其主要工作依然是学习,可是社会环境的影响是不可消除的,有些学生在面对社会环境时,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无形中被社会环境所影响,失去了自我,甚至忘了自己还是个学生。社会环境之所以能够影响到大学生,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无论是高校,还是学生,都生活在社会中,所以受社会环境影响不可避免。

  第二,现在的通讯手段比较发达,信息传播速度快,尤其是网络和电子计算机的普及,更是为我们带来了很多信息,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不良的信息,影响到了大学生。第三,大学生处于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的年龄阶段,他们理解新生事物和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比其他群体要强,尤其是在面对一些非主流的新生事物时,他们更容易接受,甚至是效仿,而不是排斥。因此,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大学生自身的特性使得社会环境更容易影响到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

  第四,就业压力增大。

  随着高校扩招和国家就业分配政策的调整,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智力、较高文化、较高自尊的群体,通常有着不同于一般青年的抱负和追求,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因而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和冲突。”[4]这样的定位其实对于大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准确的,然而实际情形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怎么样,不能贸然下结论,但是目前出现的一个怪现象或者说是不正常的现象就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合适而准确的定位。

  不少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压力时,不是选择努力提高自己,完善自己,而是选择逃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因为第一,学习好坏与就业并不一定成正比例关系,因为如果专业不对口,也是很难就业的,所以在很多学生看来,学与不学结果是一样的。第二,大学的管理与高中及之前严重脱节,使学生失去了自我,变得无拘无束,压抑了多年的学生一下子无人管束,所以就把学习抛到了脑后,这与过去是管束式学习和被动式学习有着很大关系。第三,现在上大学与就业的关系是越来越间接化,学校无力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所以学生对学校教育的重视程度在降低。

  总之,学生在上大学过程中越来越感觉不到上大学能够给自己带来多大优越感和成就感,而且学校解决不了学生真正面临的实质问题,比如就业问题,既然从实质上解决不了问题,那就不去解决,不如让自己在大学的四年生活里过得潇潇洒洒,也就是说,就业压力增大,并没有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反而使有些学生失去了信心,甚至自甘堕落。

  总之,简单讲,当前高等教育的伦理困境其实就是学校不像学校,老师不像老师,学生不像学生。面对高等教育伦理困境,我们要采取多种措施予以解决。

  首先,加强基础道德教育。道德教育要从孩子抓起,等到上大学时,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已经形成,再进行教育和改变难度要大很多,而且大学教育其重点应该放在如何培养人才,而不是道德素质教育。其次,调整高等教育方向。高等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而不是培养考试机器,所以要从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入手,努力把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质发挥出来,使学生得到进步和成长。

  再次,努力净化社会风气。社会发展不仅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同时也使社会出现了很多不良的气息和现象,所以要净化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社会,把社会对教育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最后,不断创造就业机会。社会要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当然学生也要转变自己的就业观念,使自己的就业观念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

  总之,高等教育伦理困境是一个大问题,从大的方面来讲,它是社会变迁的结果,受社会影响,具体来讲,它与学校、老师和学生有着紧密关系,所以要正确面对高等教育面临的伦理困境问题,根据困境现象,分析困境原因,提出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孙振东.学校知识的性质与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J].教育学报,2006(2):11.

  [2]黄正泉.路在何方:中国高等教育的困境[J].现代大学教育,2010(1):43.

  [3]张卫东.论社会环境对大学生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影响[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80.

  [4]石书敏.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2):5.

关于高等教育的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1.关于高等教育论文范文精选

2.关于高等教育的论文范文

3.关于高等教育论文

4.高等教育论文精选范文

5.有关于高等教育论文

6.高等教育论文范文精选

7.关于高等教育的论文

8.浅谈高等教育毕业论文参考

    1440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