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有关公民素质教育的论文

斯娃分享

  公民道德教育一直以来是我们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伟大“中国梦”实现的重要主体,他们的公民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整体发展和长远布局。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公民素质教育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公民素质教育的论文范文一:历史教育与公民道德素质的培养

  搞要: 历史教育肩负着传承前代文明和铸造新型社会公民的重要任务,在历史教育中加强公民道德素质的培育,对于提升受教育者道德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历史教育 公民道德素质 传统文化 精神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易经》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应以深厚的德泽人利物。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气势厚实和顺。人应刚毅坚卓,愤发图强。人生要像天那样高大刚毅而自强不息,要像地那样厚重广阔而厚德载物。历史教育就是通过受教育者以历史知识,使人认识自我世界,认识和适应社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和审美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通过历史的濡染与涵化,提高其自身修养与素质,学会做人,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历史教育从根本讲其实是一种厚德教育。

  一、培养公民道德素质的必要性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人格健全、情操高尚的人。回顾历史,人类因道德的落失而造成的灾难比比皆是。在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生产力水平获得了极大的提高,人类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但伴随而来的并非是人类道德水平的提升,相反,随着物质财富的增长,人类的功利欲望增强,价值理性失落,特别到20世纪30、40年代,人们对物质财富的疯狂追逐和对人类道德的蔑视,终于演变为一场空前规模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反法西斯一方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但人类长期积累的文明成果却已损失惨重。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时代,社会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人们又迎来了精神家园的百花齐放,但同时呈现出一些新的社会问题: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建国初已销声匿迹的赌博、吸毒等丑恶现象死灰复燃。

  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物质与精神的不平衡也反映在历史教育上:一方面,历史和历史教育受轻视,在社会文化事业和教育体系中被置于边缘地位。经济利益的考虑左右着人们对知识的选择。另一方面,历史学科和历史教育被扭曲和异化,技术性功能替代了德育功能。在学科设置上重理轻文的同时,还把所有的学科都纳入了专业人才的培育轨道,历史学科同样赋于明确的专业特征,淡化了历史学科的公民道德教育的功能。

  二、历史教育是公民道德教育的载体

  首先,从历史教育的内容看,历史是人类活动的伟大进程,历史学记载着人类的功业,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自强不息的历史,人类历史源远厚重,载物、载人、载德。在远古蛮荒时代,人类赤膊与自然抗争,依靠自强不息的精神艰难地生存了下来,虽然那时没有文字记录下他们如何在自强不息的精神灵光的照耀下如何前行,但我们仍然能通过那旧色的半坡陶钵、山顶洞人隐约可见的灰堆感受到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奴隶社会虽然结束了大同时代的团结与和睦,但却迎来了人类文明的第一缕曙光,明荣辱,知羞耻,披上了人类的第一套礼服,德行缓慢地被提上了人类生活的日程。封建时代的到来虽然脚步蹒跚,但在封建时代的黎明就有人呼喊:仁者,爱人。治天下,德为先。彰行仁政。墨子素行三千,为民请命。治者也力倡仁政,厚德载物。

  其次,历史学习的方法强调主体与客体相互交流,强调在理解、体验的基础上来实现对历史事物的认识。历史教学以活生生的历史事实为依托,通过科学的解释和分析形成历史知识,由此拓展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磨练学习主体的精神品质。

  第三,中学历史教育面对的是青少年,他们的世界观和人格精神所达到的高度决定未来人类历史发展的方向。历史作为人类以往实践的集体记忆,能够更全面、更综合地为人们提供价值理性的累积经验,并从历史上因道德和精神的缺失而导致的社会发展失衡中为人们提供深刻的教训。这就要求我们,能够从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情感特征出发,让历史教学浸润在人类精神力量的氛围之中,带着丰富的情感色彩,并给予他们精神上的磨砺和馈赠,以取得知识、思想、能力和情感教育合一的效果。

  三、公民道德素质的培养方略

  现阶段中学历史教学基本上是围绕学科知识和能力进行,纵向从古到今,横向从中国到世界,史学知识浩如烟海。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中学生,随着社会阅历的增长,他们成年后更容易领悟历史的真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不是背书和记忆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历史教育提供了依据,我们应向学生展示学习历史的魅力,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智的起点就是人的思想和品德,历史教育的本意就是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德行厚远,并惠泽它人,实现美好情感体验的进一步内化。对历史客观事实的追求,有助于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客观公正的品质的养成;对历史现象的评析,有助于学生道德评判能力的发展;学生精神品格培养是历史教学的核心环节。

  第一,创设教育情境,使教育情景与学生的经验相吻合。一方面,教育的基本目的之一是使前人创造的文化得到后人的认同和继承;另一方面,教育总是激励后人,乃至超越传统,使人类的精神境界达到新的高度。

  第二,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到教学目标的首要地位。一个人一生的行为习惯、品格德行大都肇端于青少年时期,这一时期道德品质的发展将为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起到奠基的作用,因此须将德育目标置于历史教育的首要地位。例如我在讲授《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这一节内容时,其首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理解共产党的伟大,树立为国谋利、为民着想的精神,承载中华几千年天下为公的传统美德。

  第三,展示思维过程,演示道德人物实例。如“我是怎样想的”,“根据什么想的”,“想到了什么”,“还想到了什么”,“遇到类似的问题应怎样去想”等等,让学生去体味、思考,并在潜移默化中使自身的人格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王继华.教育文化战略构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2]上官子木.教育的国际视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

  [3]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学研究会编.教学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1月出版.

  [4]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出版.

  [5]樊浩.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

  [6]徐芹庭.细说易经.中国书店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有关公民素质教育的论文范文二:韩国礼仪教育对我国公民素质教育的启示

  摘要:韩国作为东方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礼仪之邦",韩国人温文文雅、温良谦恭的形象给世界留下深刻的印象。自20世纪60年代国民经济腾飞以来,韩国政府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将礼仪教育融入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教育体系,塑造了今天韩国人彬彬有礼的形象,其成功经验对我国开展公民素质教育具有重要启示:素质教育应坚持与人发展相协调,从小抓起持续巩固;素质教育是个体全面发展的基础,应该坚持知行统一,行重于知;素质教育是行为养成教育,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

  关键词:韩国;礼仪教育;中国;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004-01

  韩国作为东方具有浓厚民族风情的"礼仪之邦""君子之国",韩国人温文尔雅、彬彬有礼、温良谦恭的文明形象,给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近来,随着真人秀综艺节目《极速前进》在韩国取景拍摄,韩国人谦恭有礼的形象、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再次引发我们对国民素质教育的深思。韩国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实现工业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江汉奇迹",跻身"亚洲四小龙"之一,在改善国民经济状况的同时,韩国也非常注重包括礼仪教育在内的基础教育的发展。礼仪教育不是一般的礼貌教育,而是一种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的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韩国开展礼仪教育的成功经验,对我们开展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变革社会现状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1.素质教育应坚持与人的发展相协调,从小抓起持续巩固

  韩国的学校礼仪教育包含在幼教――小学――中学――大学的系统教育中,从1973年起,韩国就面向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开设了道德课程,而一二年级的学生也有类似的"正直生活课",内容涵盖家庭邻里、学校生活、民族生活、国家生活等各方面的基本理解和道德规范 。中学设有道德课,内容为四个领域:个人生活、家庭邻里和学校生活、国民生活和民族生活;高中设有伦理课,内容为五个领域:个人伦理、社会伦理、国家伦理、伦理思想、统一课题;到大学开设国家伦理课和社科课,在中学德育课基础上系统讲授高一层次的理论知识,综合社会道德问题的讨论,加强道德自律能力的培养 。从理论课程的设置上,韩国礼仪教育的系统性和层次性值得我们借鉴学习。首先,将礼仪教育融入幼教――小学――中学――大学各个阶段的教育中,展示了韩国人对国民礼仪的重视,也能有效抵御社会负面事件的攻击,使国家形象更加巩固。其次,韩国礼仪教育的理论内容从幼儿园到大学,坚持"立足身边、从小出发"的原则,依次设置了个人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国家礼仪等内容符合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个体、社会和国家各个对象不同的需要。

  2.素质教育是个体全面发展的基础,应该坚持知行统一,行重于知

  在学校教育方面,韩国礼仪教育重视对儿童行为习惯的锻炼,如有的幼儿园专门开辟了礼仪室,里面都是韩式家具,教师和幼儿一起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学习茶道,教师教幼儿如何倒茶,如何双手捧着茶杯恭恭敬敬地向客人敬茶,由此教授待人接物的方法,进行传统的民族礼仪教育。同时,韩国学校也十分重视青少年的养成教育,强调"坐而言不如起而行",通过设置道德教室、礼节室、模拟生活场景、进行仪表礼节演示教育,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训练,其内容包括:1)个人生活礼节。坐、立、走的姿势和着装,与不同人谈话时的语气、语体、眼神及面部表情,接递物品时的举止。2)家庭生活礼节。对父母长辈、兄弟姐妹、亲戚邻里的礼节。3)学校生活礼节。对老师、同学的礼节,上学、放学时的见面礼、道别礼。4)社会生活礼节。社会交往过程中的鞠躬礼、举手礼、注目礼、对拜礼以及各种称呼。5)国家生活礼节。对国旗、国歌的礼节 。在家庭教育方面,以家庭礼仪为中心,"孝道、和谐、为他人着想"已成为韩国家庭教育的重点;为使大人们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韩国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了"秩序教育、切身教育、清洁教育";为使市民懂文明、讲礼貌,韩国电视每天播放一分钟的电视广告,并号召家庭成员共同观看;韩国人重视对青少年和儿童进行"孝道"的熏陶,每到寒暑假,孩子都会听"忠孝教育"讲座,接受"忠、孝、礼"等传统伦理教育,因此,韩国的孩子从小就认为孝敬老人、赡养父母是一种神圣的义务,一旦哪个不尽孝道者被曝光,将会被社会唾弃和排斥 。在实践锻炼的活动安排上,韩国的礼仪教育注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双向互补、相互提升。首先,学校礼仪教育的实践锻炼是系统性的锻炼而不是杂乱无章的自主性锻炼,每一次实践活动都是由专人(一般是学校老师根据课程安排设置)负责带队在专门设置的地方,开展礼仪教育的实践锻炼,充分保证了实践锻炼的有效性。其次,家庭礼仪教育的实践锻炼强调的是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社会的监督相结合,巩固强化学校礼仪教育的效果、弥补学校礼仪教育的不足。

  3.素质教育是行为养成教育,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

  在社会环境建设方面,韩国的教育措施值得我们借鉴,一方面,韩国作为儒家文化圈的国家,自古就崇尚儒教和礼节,加强孝道教育、学习谦让、注重传统节日等,具有良好的社会风尚和礼仪基础,同时韩国政府也非常注重弘扬儒家文化传统,出资修葺了具有400多年历史的陶山书院,并把它作为国民教育的基地,后来又成立了儒家学会等专门的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韩国非常珍视传统的儒家伦理,并将这种内在的精神转化为本民族发展的动力源泉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门的开放,韩国也受到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影响,但韩国政府主动转变教育方针,积极利用西方的自由、民主唤醒传统的礼仪教育,使传统礼仪教育灵活而又不失特色。礼仪体现的不仅是个人素养,还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识,在环境建设方面,韩国礼仪教育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注重本国资源的开发与外来资源利用相结合,扎根民众、加强宣传,既保证本民族人民素质的整体提升,又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他们的成功经验对我们开展本民族的民众素质教育、提升民众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行为养成教育,是以坚定的信念、信仰为基础的教育,中华民族是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应该成为国民坚定的精神动力,政府应该加强国民关于传统文化的系统性持续性教育,提供教学平台,保障民众充分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其次,西方的自由民主思想有利有弊,自市场经济实行以来,自由民主思想就开始在国内传播,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现状发生的变化我们有目共睹,在开放的世界,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重视自由民主思想、活用自由民主思想;但同时自由和民主也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警惕西方自由与民主的腐蚀是活用自由与民主的前提。文化是中国的,但文化也是世界的,关键就在于文化从中国走向世界的时候,中国文化要具有自己的传统和特色;中国人也是世界人,但关键就在于中国人走向世界时,中国人能成为中国掷地有声的广播,旗帜鲜明地拥护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参考文献:

  [1]辜鸿铭(著),李晨曦(译).中国人的精神[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

  [2]金正昆.社交礼仪[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

  [3]孔小琴.礼仪教育在韩国[J].健康娃娃,2005.(9)

  [4]胡楠芳.简谈中国礼仪教育的发展-由韩国礼仪教育所引发的一些思考[J].剑南文学,2013.(10)

  [5]俞亚芹.韩国重视礼仪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6.(1)

  [6]韦银凤,韦珍凤.韩国礼仪教育视域下我国青少年德育的途径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8)

  [7]蒋永明.韩国礼仪教育对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启示[J].人力资源管理,2011.(12)

  [8]孙继新.韩国礼仪教育对中国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启示[J].延边大学学报,2010.(4)

公民素质教育的论文相关文章:

1.有关公民教育的毕业论文

2.大学生素质教育论文参考

3.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论文

4.浅谈公民教育相关论文

5.浅谈高职素质教育论文

    1407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