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教育学的结课论文
中等护理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护理教育的主体,也是我国护理队伍的主要来源。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逐步实现,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需求不断提高,对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护理教育学的结课论文,供大家参考。
护理教育学的结课论文范文一:成人高等护理教育发展方向
摘要: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升和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对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医疗保健护理工作岗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必须补充高素质的护理人员。目前我国护理人员一直以中专教育为主,高学历高素质的护理人才紧缺。顺应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发展方向,明确现代护理基本概念和价值观,根据成人高等护理专业学生的特点,进行全方位的教学改革,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来满足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成人高等;护理人员;护理教育;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重,公共医疗卫生服务面临很大压力[1]。护士的工作区域从原来的医院,扩大到社区和家庭;护士的工作内容从各类疾病的基础护理拓展到对病人的心理障碍的疏导,健康知识的普及等方面;护士的服务对象从病人扩展为亚健康人群。护士已经从医生助手转变为健康领域的宣传员、管理员等多种角色。长期以来我国护理专业一直以中专教育为主,没有提高学历教育层次,及时更新职业教育内容,很多护理人员无法胜任群众多方面需求,面临诸多新问题。重视护士的终身教育,通过成人高等护理教育提升护理人才的业务水平,是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更好更快向前发展的关键。
一、护理人才队伍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护理人员的数量快速增长
自2005年以来,我国注册护士人数高速增长,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注册护士总数比2005年增长了52%,全国每千人平均拥有护士数量从已有的1.06提高到1.52,护理人才队伍紧缺的现象有所缓解。2014年的“5•12”国际护士节座谈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晓伟透露,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注册护士人数达到了278.3万,比2005年增加了143.3万,增长幅度达到106%,我国医护数量首次实现持平。《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5人,注册护士数达到3.14人,医护比达到1∶1.25,人才规模与我国人民群众健康服务需求相适应,城乡和区域医药卫生人才分布趋于合理,各类人才队伍统筹协调发展”。因此,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期,我国注册护士人数仍然将保持一个稳定的增长态势,以满足人民大众对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护理人才队伍的壮大从客观上为成人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拓宽了一条良好的生源渠道。
(二)护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升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要求:“到2015年,全国护士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应当不低于60%,三级医院中,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应当不低于80%,二级医院中,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应当不低于50%”。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12年底,中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只占总人数的56%,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护士仅占总人数的10.6%。由此可见,现阶段我国护理人才队伍的总体学历水平普遍偏低,使得成人高等护理教育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以满足护理人才队伍自我提升的需要。
二、成人高等护理专业学生特点分析
成人高等护理教育是面向护理人才队伍的终身教育,选择就读于成人高等护理专业的学生都有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一线工作经历,学习思维比较清晰,自主动手能力较强,渴望通过成人教育这种教学方式学习到更先进的医疗技术,以促进自己在所从事的护理领域能够得到知识提升,以适应当今时代医疗卫生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成人高等护理专业学生普遍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性
成人高等护理专业学生在学习目的上和全日制在校生有显著不同。全日制在校生心智还未成熟,普遍存在对学习目标认识不清的现象,被动学习的情况较为常见。成人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渴望通过业余时间的学习获取专业知识和前沿资讯,促进工作能力的提升,提高自身的业务竞争力。为了更好地适应医疗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的变化,成人学生对学习有强烈的紧迫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展示出浓厚的“我要学”的情感色彩。当然,也不排除一些成人学生探求对当前工作难题的解决方法,对系统性、理论性、研究性领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对学习存在功利性的问题。
(二)学习的理解能力较强
虽然成人高等护理专业学生年龄较大,在识记背诵能力方面远远不如全日制在校生,但是,由于具备丰富的一线工作经历,接触病人实际的典型案例较多,动手实践能力较强,善于结合实际护理工作情况对理论知识进行联想和整合。成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懂得运用工作中的实例进行分析研究,比较能力、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都比全日制的学生较强,这是学习中的优势。
(三)学习的自制能力较强
自制能力是意志力的一种表现形式。成人高等护理专业学生虽然每天需要将大量的时间放在工作上,但是,在岗的护理工作中多数人身心已经逐渐成熟,具备较强的自主意识,能够排除学习过程中各种惰性因素的干扰,合理分配业余时间,从而保证基本的学习时长。此外,成人高等护理专业学生能够开展自我管理,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积极进行教学互动,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四)“工、学、家”矛盾突出
首先,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大部分护士的工作时间是采用“三班倒”方式,导致每一位成人高等护理专业学生每天工作和休息的时间都不固定,极大地制约了成人教育的授课时间安排。其次,目前社会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大,医患矛盾又长期存在,护士除了承担着繁重的工作压力之外,还面临着紧张的精神压力。第三,成人高等护理专业学生大部分处于25-35岁的年龄段,在生活上面临着结婚、抚养子女的压力,一部分学生还需要照顾家中的长辈,家庭负担较重,这种社会角色的多元化导致了成人高等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时间碎片化,难以有规律地进行学习,加重了学习的难度。成人高等护理专业学生面临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能够用来学习的时间非常有限,难以系统性地开展教学。因此,成人高等护理教育必须针对成人高等护理专业学生的特点来开展,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
三、成人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方向探索
(一)顺应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发展方向
《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提出,要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明确人才配备、培养和使用三个环节的要求,明确人才培养培训的目标和方向。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以获取新知识作为办学的出发点,通过构建合适的教学模式,满足知识储备各不相同的各类社会成员对提升学历的需求。教育部职成司成人教育处处长张志坤指出:“与传统教育模式不同,成人教育的使命是弘扬人文精神,提升内在素质,弥补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成人教育的目的不是选拔人才,而是开设适合人的教育模式,以学习者为中心。”因此,成人教育具有终身性和开放性的办学特点,对于现阶段护理人才队伍学历普通偏低、工作压力繁重的现状,通过成人教育的培养方式,可以较好的解决医疗一线工作者在工作中遇到的知识盲点,有助于提升护理人才队伍的业务员素养,顺应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方向。今后,成人教育在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中将发挥出巨大作用,有利于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更快更好的向前发展。
(二)明确现代护理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观体系
在护理学中,人的定义是一个由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和文化等元素相结合的整体,并且不断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人的定义决定了护士在开展对人的护理工作中,需要运用多种沟通方式了解病人的健康情况、心理诉求和生活习惯,实行因人而异的个性化护理服务。因此,人文关怀护理理念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2]。同时,现代护理的价值观也要求尊重人的价值和独特性,维护他人利益和遵守道德、法律和人道主义原则[3]。但是,由于以往基础教育观念的滞后,目前一部分护士的工作范围依然局限在病人的生理状态,忽视了病人心理和社会状况,还有一部分护士由于缺乏正确的价值观激励,从而产生职业倦怠。成人教育是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延续。针对我国护理专业的职业观念和专业特征淡薄的现状,成人高等护理专业教育内容应该加强引导,深入反映现代护理的基本概念和价值观体系,帮助护理人才队伍调整知识结构,提高业务素养。
(三)大力推进成人高等护理专业的教材建设
多年来,成人高等护理专业在教材建设方面比较滞后,基本上都是采用普通全日制教材。在高等护理教育的改革中,必须适应成人学生的特点,贴近护理专业成人学生的实际需求,大力推进教材建设,满足学生的求学需要[4]。教材建设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鼓励任课教师自己编写成人高等护理专业教材。由于任课教师长期和学生接触,了解成人学生知识局限和学习兴趣,所编写的教材更能突出成人教育的特色,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二是给予任课教师更多选择教材的权利,成人高等护理专业的教材常年一成不变,无法做到与时俱进,给任课教师更多的选择空间,就可以更灵活地选择合适的教材进行授课;三是定期征求任课教师和学生对所用教材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反馈情况,对一些知识点陈旧,或者内容偏难的教材进行淘汰,重新选用通俗易懂、实用性强的教材。
(四)科学制定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的时效性
当今社会是知识型的社会,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为了适应医学水平的进步和护理学科的发展,成人高等护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应该及时反映出当代科技的发展水平,及时吸收科技发展中创造出来的新成果。任课教师应该在授课前精心增减教学内容,科学制定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尽量满足一线护理工作者的实际需要。另外,由于工作和家庭的压力,成人学生的学习时间并不宽裕,如果参照全日制在校生的教学模式,必然激化护理专业成人学生的工学矛盾。护理专业成人学生长期在行业一线工作,基础知识的掌握较为扎实,所欠缺的,一般是当前先进的医疗知识和操作技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减少对基础性常识的讲解,重点传授最新的行业知识,做到因材施教。
(五)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针对成人高等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时间碎片化的实际情况,教师应当改变学生盲目学习的现状,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成人高等护理专业学生由于工作区域不同,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缺乏互动,所以需要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构建师生交流的平台,通过学院BBS论坛、QQ群、电子邮箱,移动飞信等高科技的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同学之间的团结互助,提升成人高等护理学生的集体归属感。此外,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还可以把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集中起来,在课堂上来让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探讨解决的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目前,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手段已经基本实现了现代化,成人教育应当在普通高等教育的实践基础上,根据成人高等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摸索一条合适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重护理的实践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可以要求成人学生要有一定的识记,尤其是对一些重要的、基础的知识点,但不能有过多脱离实际的死记硬背。因此,在设定教学场景时,教师可以采取现场教学法、讨论法、或者典型案例分析的方法,将重要的知识点贯穿在里面,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成人学生有一定的护理经验积累,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更能让学生容易理解并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在今后的工作中就能摒弃依靠经验的习惯,用先进的护理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行动,并在实践中逐步领悟和消化,从而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如此一来,教学目的也就达成了。成人教育应该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不能一味的“读死书”,只有切实掌握了科学的护理知识,才能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2014年国际护士节的主题是“护士:变革的力量,重要的健康资源”。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正在不断变革,成人高等护理教育也在不断变革,要根据护理人才队伍的需要及时做出调整,通过创新护理教学理念,搞好教材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出一批理论基础扎实、专业信念坚定、行为目标明确、操作技能精湛,能把握行业发展动向的高学历、高业务水平的护理专业人才,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更好更快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梅.加快培育新型社区康复护理人才的必要性[J].卫生职业教育,2011(2).
[2]赵文慧,张淑艳.人文关怀护理理念———现代护理的发展趋势[J].全科护理,2009(7).
[3]覃凤琼,韦驱.国内外护理职业价值观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0(3).
[4]蔡天玉.成人教育特色规律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5).
护理教育学的结课论文范文二:医学护理教育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摘要】健康教育被认为是获益与投入比最高的医疗活动之一,特别是在慢性病、康复期较长疾病临床护理之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预防疾病复发、进展、并发症发生,最终改善患者长远预后。在现代的护理学校培养的护士要求能适应未来医学护理的发展需求,要求护理科研的学生除了对自身专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外,更要求学生有实际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能够主动探索新的护理手段和具有满足未来人类健康需求的能力。本文主要对医学护理教育的创新思维培养方面展开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医学护理;教育创新;能力培养
1树立创新思想,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采取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灌输给学生的方法,注重步骤、结构的严谨性,就题论题,忽略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布置作业时,将对于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作为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上,在学生并不甘愿的情况下要求学生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一些任务,从而形成了大部分学生的逆反心理。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注重传授知识,没有给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没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要树立创新思想,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用热情奔放的课堂氛围熏陶学生,用教材中的情感内容陶冶学生,用富有感情的体态感染学生,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打动学生。同时,采取引导、探究等教学方式,给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时间和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真正实现由传统的获取知识的教学模式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
2创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在于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技能顺利的结合在一起,灵活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自身价值的发现,使学生在积极学习的同时,能将理论知识灵活的运用到实践中。在目前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教师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对教学目标进行灵活的设置,以方便带教的教师和护生明确目标实现的方法、主要目标和评价方法等。在学生每一个目标实现时,都应及时的给予鼓励,并对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指出,然后在展开下一个学习目标。这种教学方法易于学生接受,并对知识更好的汲取。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创新思维是从产生问题开始的,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思考的习惯,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走上发明创新之路。作为年轻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养成积极思考质疑问难的习惯,不断推动其创新能力的发展。建立合理思维的结构。思维能力的结构体系主要由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比较能力、抽象能力、概括能力五种能力构成,它们彼此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形成完整的思维体系。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要使这五种能力有机协调、均衡发展,使学生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思维结构。
4引导学生多向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教师应针对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有层次、有坡度、题型多变的练习题。不能只重视计算结果,要让学生通过训练,不断探索解题的捷径,使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不断得到发展,如针对一道题,让学生思考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大胆地提出与众不同的意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去思考问题,独辟蹊径地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发挥个性创造力。其次,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以往的教学经验,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多个角度设计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沿着不同的途径朝各个方向扩散,从而拓展出更多的信息,培养多向思维,从而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最后,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思考、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将知识变成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并且能够熟练应用。
5双元制教学模式
双元制的教学模式指的是双元齐下,结合教学活动所实施的地区,一元为医院,一元为学校。学生在学校进行理论知识学习时,也要注重在医院对实践技能的学习,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双元制的教学模式优点主要是将理论与实践、学校与医院、学生与护理者全部都相互结合起来,将学科本位与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全部集于一身,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双元制教学模式的主要目标是要让学生在牢牢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坚实的实践能力,让学生不仅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又要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竭尽所能的做好日后的护理工作。双元制的教学策略主要是协调好学校与医院之间的关系,制定健全有效的规章制度与方案,从而保障护理教学可以顺利的进行。
6加强创新实践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
任何发明创造活动,都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遵循一定的活动规律,因此,重视“双基”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必要选择,要在鼓励学生敢于动手创新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会创新,严格训练,不仅对实践者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技巧,进而形成、发展实践能力大有裨益,而且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肃的科学态度,这一点对学生的创造人生将产生长远的积极影响。
7结语
总而言之,针对我国现阶段的护理教育工作,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创新培养,不断地做好相应的教学举措,加强护生在学校和医院里各方面技能的提升,培养全面发展的护理人才,从而有利于护理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当前社会和临床需要培养专业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单志桂,闵磊.探讨高等护理教育体制与护理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继续医学教育,2011,05:20-22.
[2]张艳燕,李丹.评判性和创新性思维在高职护理教育中的必要性[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01:82-84.
[3]邹玉莲.护理教育中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几种有效途径[J].卫生职业教育,2010,10:79-80.
[4]毛秋婷,曾铁英,赵梅珍.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护理学杂志,2012,20:92-94.
[5]薛菊凤.高职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护理研究,2007,15:1397-1398.
护理教育学的结课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