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管理论文>

教师班级管理论文(2)

家文分享

  教师班级管理论文篇二

  再论教师的班级管理角色

  摘要:在教育工作中,班级管理作为具有专业品质的教育活动,始终贯穿在教师的日常工作中,成为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背景。在传统的班主任制管理模式下,班级管理工作常常只是班主任和学生干部的事情,科任教师很少参与甚至是不参与。这种情况造成的结果,一方面是教师之间关系的疏离和对立,另一方面是班级管理效率低、效果不佳。本文主要探讨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问题,这里的教师特指以班主任为管理主体包括科任教师在内的所有教育教学人员。

  一、班级管理的设计师

  教师是班级管理的设计师,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在制定方向、目的或目标上,教师要把握大局、通观全局;另一方面是在计划怎样取得进步或实现目标方面,教师要不断地实施调控,保证班级管理的各项任务能够有效落实、达成目标。教师作为班级管理的“设计师”,在管理工作中要反映出以下几点特性。

  1.方向性

  方向性是事物发展的走向,也是事物发展所要达成的目标或结果。教师作为班级管理的“设计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帮助学生确立班级组织目标,把握班级发展的整体方向;其次,教师要不断地进行班级组织目标建设,使每个班级成员能够把外在目标真正内化为自身的思想目标和行动目标,成为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使全体学生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再次,教师要做到“思想领先”,要用正确的教育思想去教育和引导学生,要善于把正确的教育思想体现在班级的各项工作中。

  2.创造性

  创造性是设计师的一个重要品质,它反映出个体求新的属性,体现了一个人的认知水平特别是思维力和想象力。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创造性”能够帮助教师轻松应对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以及具有主体意识的学生群体。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创造性,具体体现在对日常事务管理、活动管理、时间管理、情绪管理以及文化管理等方面的管理策略,也体现在对突发事件、问题学生能做出创造性的处理,这是教师创造性思维、智慧和教育机智的体现。

  3.战略性

  “战略性”是在“设计”层面所涉及到的一个重要特征,带有全局性、未来性、根本性、长期性、前瞻性等特点。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设计师”角色的“战略性”主要是指教师对班级发展要“高瞻远瞩”,立足眼前、放眼未来,要有未来意识、全局意识、整体意识和长期意识。首先,教师要意识到无论是班级发展还是学生个体成长都要经历一定的时期,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不能急于求成。其次,教师无论是制定计划,还是确立目标,不应拘泥于眼前利益、束缚于局部状况。再次,班级目标及计划一定是以现实为基础,以阶段性计划的实现为基本步骤。

  4.可行性

  教师作为班级管理的设计师,无论是创造性方法策略的运用、战略性计划的制定还是理想性价值目标的确定,都应该是具有可行性的。这种“可行性”一方面是指班级发展目标和实施计划要立足于现实,不能脱离生活实际,要有现实条件可以依托、可以提供,并有助于目标实现和计划实施;另一方面是指目标和计划一定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水平和需要,不能以损害学生或其他人的身心、利益为代价。同时“可行性”也强调班集体成员通过各种努力可以实现目标、完成计划。总之,教师在班级管理各项工作“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立足现实,采取可行性办法,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二、班级管理的组织者

  班级组织是一个多维的、复杂的网络,包括硬件要素和软件要素,其中硬件要素包括教师与学生、教育场地和教育资料等;软件要素包括班级目标、组织机构、班级活动、班风班纪、人际关系等。可以说,班级管理过程就是对班级的各种硬件要素和软件要素进行组织管理的过程。教师作为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是各种关系的协调者

  班级是一个社会性组织,班级管理过程是一个协调各种关系的过程。班级管理涉及到的各种关系包括各种内部关系和各种外部关系。其中内部关系主要是指班级内部的各种人际关系,如:师生之间的关系、生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之间的人际关系;班级管理的外部关系主要涉及到教师之间的关系、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班主任和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班主任和学生家长的关系等人际关系以及班级和学校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班级和各种社会组织的关系等组织关系。可以说,教师是联系各种关系的桥梁和纽带,从纵向上看,教师是处于上级与下级的纽带;从横向上看,教师是班级内部和外部沟通的桥梁,特别是沟通学校、家庭与社会关系的桥梁。

  2.教师是各种资源的整合者

  班级资源可以划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其中有形资源包括人力、物质资料、财力等;无形资源包括集体形象、荣誉、纪律制度以及外部的关系和支持等。作为班级各种资源的整合者,首先,教师可以对班级的各种资源统一管理和整体规划,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有效性;其次,教师可以积极地开拓各种资源,为班级建设和发展提供各种资源支持;再次,班级的各种无形资源需要教师进行保护和维持,特别是人际关系资源,需要由教师沟通和协调。总之,通过教师对班级资源的有效管理,促进班集体的建设和发展。

  三、班级管理的督导员

  督导具有监督、督促和指导、引导两层之意。因此,教师既是班级管理的监督员,又是班级管理的指导者。首先,教师是受社会委托的专业教育者,要对社会、家长和学生负责,因此教师对学生有督导的义务也有督导的权利。教师对学生的监督、督促可以具体表现为:监督学生是否遵守学校和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监督学生日常的行为是否规范、督促学生抓好班级环境卫生和学生个人卫生、督促学生认真学习等。监督的过程是认识、反馈和调节的过程,监督的目的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于不断激励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在于促进整个班集体的健康发育,监督的目的绝不在于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惩罚和棒杀。

  其次,教师是班级管理的“指导者”和“引导者”,包括对学生个体或群体所进行的学习指导、生活指导、交往指导、人格指导、发展方向指导等。教师通过对学生各方面的指导,达到引导的目的,从而促进学生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基于青少年的身心不成熟的特征,作为教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理应担当起“人生导师”的责任。这种担当一方面是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实实在在的帮助,另一方面是对学生的思想领域和精神心理层面的开导和引领。教师应该对学生多一些精神关怀、灵魂塑造,作学生的“身心保健者”和“心理的维护者”,这样的指导和引领对学生是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学生最需要的就是在成长过程中、犯错误时教师的理解、信任和宽容,是遇到困难时教师的关怀和帮助,是教师的爱、关注和期待。教师的指导和引导的最终目的在于提升学生个体的精神世界。

  四、班级管理的服务者

  教师是“服务者”的角色认识,要求摒弃教师“绝对权威”的角色定位,凸显“学生中心”的主体地位。“教师权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权威,另一方面是个人权威。教师的社会权威是由教师职业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和所处的社会地位决定的,学生常常“被迫”对教师敬畏;而教师的个人权威,是由教师的个人素质和魅力所决定的,学生对教师的敬畏是由心生的。因此,教师要摒弃“绝对权威”的角色定位,摒弃的不是教师个人权威,而是社会权威。

  教师要摒弃绝对权威的角色定位,就是要从以往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位置落下,与学生平起平坐,甚至要成为学生的“仰视者”;就是要把学生推到幕前,自己退到幕后,让学生作主角,自己充当配角。教师作为“服务者”,要特别克服“全职保姆”的倾向。虽然长期以来,教师作为“管理者”和“领导者”地位高高在上,有着“说一不二”的权力,但是其班级管理工作并不轻松愉悦,教师没有半日闲,整日忙忙碌碌,疲惫地周转于各色学生和班级的各种事务之中,究其原因,恐怕就是教师把自己当成了学生的“全职保姆”和班级的“大管家”。这样的管理者有着“主人的身份”,却干着“保姆的活”,这可以说是一种责任、付出和奉献,但从另一侧面也反映出教师在班级管理意识上的不当和能力上的不足。教师如果不克服“全职保姆”的倾向,事必躬亲,不仅班级管理效率不高,而且会职业倦怠、身心衰竭,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也会产生不利影响。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学生的自我管理,教师要学会放手,懂得去利用学生的力量为班级服务。

  设计师、组织者、督导员及服务者,是当前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有的角色定位,教师要抛弃传统观念、转变角色意识,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教师无论充当什么角色,设计师也好、督导员也罢,都是服务者,都是在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都是为学生发展服务,教师唯有如此观念,才能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也才能真正体现出教育本质和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 张作岭.班级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 陈向阳.中小学班主任专业成长理论与案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 李伟胜.班级管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看了“教师班级管理论文”的人还看:

1.班级管理与课堂管理论文

2.班级管理论文范文

3.班级管理论文3000字

4.班级管理论文1500字

5.浅谈班级管理论文

2830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