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金融证券论文>银行管理>

商业银行风险参考论文

秋梅分享

  商业银行是高风险性的重要金融机构,其风险大小影响着经济社会的稳定性。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商业银行风险参考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商业银行风险参考论文篇1

  浅谈商业银行人为风险与控制

  【摘要】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的多元化和经营的国际化,其风险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风险已由单一的信贷风险变成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环境风险等在内的多类型风险。风险存在于银行业务的每一个环节当中。而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员工的职业素质直接决定了风险管理效率,员工的风险理念和风险识别技能是风险管理效率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在银行的风险管理中最关键的还是人。因为人是社会、经济、文化的主体,近年来金融案件的屡屡发生无一不是与人为因素有关。因此防范风险也要从人入手,对于银行有效应对复杂外部环境和严峻案防形势,适应内外部监管和审计,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商业银行 风险复杂 管理效率 监管审计

  一、当前银行风险中人为因素的具体表现形式

  近期国内银行业不断暴露出大大小小的风险事件,与以往相比,势头来得更加凶猛。风险呈现多领域、多形态、多成因、多手段全面爆发的态势。从传统集中多发的柜面业务向信贷、金融市场、电子银行、信用卡等诸多业务领域蔓延。表现形态日益复杂多样,从单方欺诈到内外勾结甚至多方合谋,轻易突破银行多道风险内控防线。此外,主观恶意动因的操作风险事件明显增加,个别员工为牟取私利不惜铤而走险。针对一段时间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发生的风险事件,集中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外部欺诈与内外勾结并存

  外部欺诈作为银行操作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呈现出向智能化、团伙化发展的趋势,做假手段越来越熟练。与此同时,每一例得逞的外部欺诈事件背后,往往都能发现银行员工人为风险的问题。

  (二)违规操作呈习惯化、常态化

  人们的感情和脸面替代了原则和系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健康的管理氛围,客观上促进了违规行为和非法人员侥幸心理。例如,个人账户为客户过渡资金违规行为,在一些的分支机构里甚至成为了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三)部分违规操作的背后隐藏着利益输送

  一些风险事件是由明显的违规操作引发的,很难用疏忽、操作不当、能力不足等理由来解释,这其中不乏直接或间接利益输送的现象,通过违规操作为小集体或个人牟取利益。

  (四)内控长期薄弱是人为风险高发的内在原因

  主要表现为流程各个内控环节基本上是形同虚设,控制措施全部失效,客观上为不法分子实施欺诈创造了可乘之机。

  面临当前复杂的内外部形势,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和提升防控风险的能力,以抵御内外部面临的多种风险。所以,强化风险管理,特别是人为风险的管控,仍是我们全面做好风险管理、实现业务稳健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保障。

  二、人为因素导致风险的原因

  (一)风险意识不强,风险管理存在诸多薄弱环节

  1.经营机构负责人重经营轻管理。受竞争压力和经营绩效考核的影响,经营机构主要负责人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主业务指标营销上,忽视了全面的发展,放在风险防范上的精力相对较少,在一定程度上为经营发展构筑安全屏障的意识较弱。主要表现在:一是重业务拓展,轻风险管理。表现在一些单位负责人短期行为严重,单位负责人不能正确处理和把握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许多商业组织愿景限于完成评估任务,即使在违规的风险实现短期性能;许多员工业务风险重视不够,风险意识不强,只要领导命令,听话,忽略他们的违法行为。第二,体重管理之后,事先预防。其性能的价值是风险发生或现有的事后管理处罚措施,试图严格惩罚抑制风险,并提前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关注更少,或无用的。

  2.员工对风险缺乏认识,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尽管各类风险事故以及案件不断发生,但警钟并未长鸣。上级部门对风险管理的三令五申也成了部分员工的“过耳云烟”,一些人甚至抱有一种侥幸心理,认为风险距己甚远,部分员工对风险隐患、案件防控的认识仍停留在过去的惯性思维中,认为案件防控是领导的事;对防控措施和管控要求不能及时理解、落实,缺乏一定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没有把案件防控放在思想的重要位置,不是想方设法从根本上消除违规行为和现象,而是存在侥幸心理,亲情、友情重于制度和监管,甚至事不关己就漠不关心,从而极易产生风险。

  (二)一些业务领域规章制度还不够完善

  规章制度是员工行为规范和操作规范,基层组织的一切活动,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和发展步伐的加快,新产品、新业务推广、基层组织最初的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变化,一些制度上的“空白点”不断出现。

  首先,制度建设跟不上产品开发和业务发展的步伐。在许多情况下往往第一个开展业务,监管放在后边,缺乏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并有一定的滞后,一些犯罪分子将蠕变,引起操作风险。第二,规章制度的培训不到位。一些员工知识老化,目前很多新业务不知道为什么,对风险点不准确的理解到位,一些缺乏适当的新员工入行培训,把习惯性做法当作制度来执行,存在防范风险的盲区。最后,过多依赖控制,事先缺乏控制。个别机构,更少关注过程控制,授权主管没有仔细审查等相关的元素导致授权流于形式。

  (三)业务学习不到位、制度落实不到位、执行力不强

  浓缩的金融信息化、金融产品和发展,一些经理借口生意忙,规章制度,特别是新规则不能学习,业务培训的人员不到位,运营商新业务不熟悉,隐藏的风险。一些员工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对新业务、新制度的学习滞后,业务流程理解不深。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非法操作。

  (四)查处力度不到位、警示效果不明显

  在风险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多数属于屡查屡犯、屡整难改的顽症,主要原因还是重检查、轻处罚,对违规违纪甚至违法行为低调处理,强调客观原因,未能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处罚力度不够,虽然一直以来加大了对违规问题积分管理力度,但一些基层单位对积分管理工作的认识模糊,有顾虑,有的认为积分得罪人,怕影响同事之间的关系,甚至有的认为积分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受此影响,一些业务部门主动积分意识不强,有的存在有检查而无积分,有的用扣考核分代替积分的现象,规章制度执行不够坚决,操作风险隐患得不到有效控制。因而不能产生有力的警示作用,削弱了制度执行的严肃性,导致一些问题屡查屡犯,直至刑事案件发生。   三、加强风险管理的主要控制措施

  坚持“预防为主、查防并举、惩防并重、标本兼治”的原则,建立和完善监督检查体系,加大警示教育和问责力度,努力探索建立防范案件风险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消除人为风险隐患。

  (一)强化风险意识、创新风险管理文化

  宣传和加强风险意识,建立各种业务、各种各产品、包括所有部门和全面风险管理的概念。通过广泛的业务风险评估和培训所有员工的敏感性风险,风险意识灌输到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中,使每一位员工认识到自己的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危险,保持警觉,形成第一个障碍防范风险。进一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法律法规,使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政治品质、道德标准和法律意识,自觉抵制各种诱惑的社会中,建立在认为商业银行的风险“防火墙”,以防止犯罪。只有这样,才能力争使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减小到最低程度。

  创新风险管理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再好的制度靠人来维护,再好的流程靠人来遵守。员工是企业发展的资本,员工是第一生产力,良好的员工队伍,严谨的工作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是防范风险的安全屏障。在员工中形成尊崇制度、遵守规则的职业习惯,树立违规成本理念,远离高压线,建立防火墙。加强教育,经常引导员工正确处理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牢固树立先规范后发展的经营理念,严禁违规办理业务,才能带来银行业的常治久安。

  (二)完善制度、提升执行力

  进一步建立健全制度,清理制度盲点,弥补制度空白点,坚持内控在前,制度先行,使各种经营行为都置于制度约束之下,加强制度执行力度,特别是要切实落实业务营运制度、管理制度、处罚制度,把管理工作和控制融入到每个岗位、每个环节。要加强岗位控制,按照纵向有监督、横向有制约,从优化业务流程着手,形成机控和人控的联控机制,切实解决业务操作岗位的失控问题。

  (三)加强员工职业操守教育、防范工作人员道德风险

  1.要结合岗位培训,开展全面系统的员工职业道德教育。

  要把学习《员工职业操守》和《员工行为规范》作为培训教育必修课,通过培训学习,使员工熟悉和牢记银行的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明确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从而自觉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银行职业道德准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引导员工建立健康管理理念。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和警示教育,完善内部控制,防范员工和员工的价值相关性,由于道德风险引起的侵犯,是非法的行为。通过培养金融企业合规文化,创建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氛围,并通过结合教育与管理、激励和约束,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也使人的有意识的行动有机结合和系统约束人,也有助于防止风险。

  2.要结合日常的工作实际开展经常性道德教育。

  银行的各项业务工作和经营活动中,处处都蕴含着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应该与不应该等等道德关系。利用发生在员工身边的这些人和事,适时地开展道德评价和舆论褒奖,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在实施奖励的时候,配合以道德方面的赞誉和表彰,惩罚人的时候也不为罚而罚,给以必要的道德评论和警示,也可以使员工受到正反两方面教育和引导,见贤思齐,防微杜渐。

  工作中要注重员工思想的引导,积极的以朋友的方式与员工谈心,以真诚的心态与员工“交心”,主动掌握员工的思想动向、了解员工内心需求,通过谈话让员工畅所欲言,真实表达内心想法。做好员工心理压力和不满的及时疏导和释放,让员工始终保持心情愉悦的工作状态,在团队内部营造出大家想做事、能做事,人气顺、行风正的家园氛围。同时,日常工作中要注意及时解决员工普遍关心、代表员工根本利益的责、权、利问题,让员工充分体会到行务管理的公开、公平、公正,让员工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找到自信和自我存在的价值,看到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美好前景,从而在思想上、行动上就会自觉抵制不良的想法和行为,主动化解道德风险。

  (四)加大违规问责力度,增加违规成本

  从严治行,增强员工风险意识、责任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和失职人员,做到发现一件、查处一件,有效遏制问题发生,发挥问责的警示教育作用,保证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具体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问责机制,包括问题整改机制、监督制约机制、量化考核机制。

  问题整改机制,就是对内外部检查发现的问题,从类型、内容、结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梳理、建库立档。问题整改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在确定整改部门、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的基础上,做到“三个不放过”,即:责任落实不具体不放过,问题整改不彻底不放过,责任追究不到位不放过。

  监督制约机制,就是在岗位之间,前、中、后台之间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制约机制,按照岗位职责和业务流程,实行业务办理、流程监督和风险提示的有机结合,业务操作中的每个环节出现问题,监督检查人员要承担连带责任,实现了流程清晰、责任分明、督查到位、处罚有据的监督制约机制。

  量化考核机制,就是实行目标量化考核,业务管理质量按季考核,年度总评,奖罚并举。对网点负责人实行目标考核、岗位问责于一体的动态化管理机制,明确其目标要求和奖惩措施,把风险控制和业务指标摆在同等重要位置,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各网点负责人对内控内管工作全面负责,定期分析形势,查找漏洞,强化措施,杜绝风险防控中的死角和盲区。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人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中最根本、最活跃也是最复杂的因素,银行作为一种专门经营风险的行业,对人的有效控制是作好风险管理的最基本的前提,只有掌控好人为因素,银行的操作风险控制才会取得实效,因此在思想上银行需要建立具体有自身特色的风险管理文化,引导员工的理想信念,从而加强员工行为的自觉性;在技术上银行要加强规章制度和业务系统的同时完善,让员工的行为具有客观的强制性,从而使违规与犯罪变得艰难与不可能;在管理上要加大查处力度,使违规与犯罪者得到应有的惩处,只有这样银行的事业才能健康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下页带来更多的商业银行风险参考论文

3345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