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系论文例文(2)
金融系论文例文篇2
浅谈现代金融经济学中证券交易理论
摘 要:现代微观金融理论主要包括投资组合与资产定价理论。本文亦是对《金融决策理论》一书读后的若干问题的思考。金融决策的核心是对收益与风险的权衡,而对这两者的权衡问题以及达到的均衡则引出了现代微观金融理论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微观金融理论;投资组合;资产定价
前言
Markowitz(1952)把证券投资组合的价格变化量视为随机变量,以它的均值来衡量预期收益,它的方差来衡量风险,即均值-方差分析法。这一理论简而言之,就是描述了投资者在既定的预期收益上如何实现最小的风险,也提醒投资者在注重投资收益的同时,也必须注意投资风险。Markowitz这一具有开创性的投资组合理论却计算过于繁琐,必须计算每一个证券的预期收益和方差以及相互只见的相关系数。Shape(1963)在此基础上发展了Markowitz的理论,建立了资产定价模型,它改用投资组合的价格变化与"市场投资组合"价格变化之间的回归系数来衡量证券的风险。该模型用数学模型可以表示为:, 。表示风险资产的预期收益与市场组合的预期收益存在线性关系。因此只要投资者知道每种证券的收益同整个市场收益变动的关系,不需要计算每种证券之间的相关度,就可以达到Markowitz须用计算机计算的复杂模型才能得到的相似结果,大大简化了计算最佳证券投资组合所必需的计算程序。于此同时,Ross(1976)提出了套利定价理论,这一理论认为预期收益是与风险紧密相连以至于使得任何一个投资者都不可能通过套利活动无止境地获取收益,它的依据是均衡的市场中不存在套利机会,即不可能获得无风险的利润。APT比CAPM更好地拟合了证券组合的走势。Black 和Scholes(1973)提出了B-S(Black -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选择以不分红的股票作为标的物的欧式看涨期权作为研究对象,对股票期权的定价问题作了详细的讨论。随着这些理论模型的逐个提出,现代微观金融理论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建立了自己的完整体系。
上述理论通过简化投资者行为,建立简单的模型,去拟合复杂多变的证券投资市场。而且它们主要依赖于两个基本的假设:理性人假设和有效市场假设。其中理性人假说的主要内容是,投资者以实现个人的期望效用最大化为依据进行股票的投资与决策,同时假说认为依据所掌握的信息投资者能够对市场进行预测时作出理性的无偏估计。而有效市场假说理论(EMH)可以简化地概括为三个逐渐弱化的基础性假设:第一,资本市场上出现的投资者都是理性的,即有能力理性地对股票的价值进行估计;第二,即使某些投资者并不完全理性,也可以由于交易存在的非相关性,从而彼此间相互得到抵消,资产价格不会受到影响;第三,即使这些非理性投资者的交易以相同方式偏离于理性预期即具有相关性,也会由于市场中存在的理性套利者,对资投资者异质信念下的资产定价研究产价格的影响做到反向的消除,从而资产价格仍然能够回归其基本价值,即套利的有效性。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有效市场假说以投资者的理性为必要条件,离开了投资者的理性,市场将不再有效。而且即使存在一些非理性的行为,也一定是随机的,非系统的。因此这两大假设相互之间也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
然而随着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我们发现了基于这些假设出现的缺陷,基于这两个基本假设,我们无法解释现实金融市场中的一些价格异变情况,比如股票溢价之谜。而现实中投资者的禀赋参差不齐,资本市场也不可能是完备的,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两个假设进行放松。
一、异质信念与不完备市场
在有效市场和理性人假设中,投资者都具有完全信息,投资者对影响自己决策的相关因素具有完全知识,投资者有能力自主判断每一商品给自己带来的效用,并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任何投资者的作用都小到不足以影响其他交易者的决定。而且资本市场是完备的,即经济中一切都在同一时刻进行,此刻每种商品都有一个市场和价格可供交易;但是现实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投资者本身的禀赋和投资心理也不同,那么投资者对证券组合的预期收益将会不同,即投资者持有异质信念①。持有异质信念的投资者,将会根据自己的效用函数做出不同的投资决策。De Long、Shleifer、Summers和Waldman提出因投资者各自拥有不同的信息而产生信念分歧,并依据投资者对信息占有的异质性将投资者分为理性的套利者和非理性的噪声交易者,建立了著名的噪声交易模型。他们认为资产价格也将因为投资者异质信念而收到影响。此外之前所述的金融理论中对资产定价模型都假设市场是完备的,此时如果构造一个对冲投资策略,那么任何衍生证券尽管其收益是随机的但不存在任何风险,因此它们的价格必然是唯一的,否则市场就会存在套利机会。但现实中我们很少看到没有风险的衍生证券。几乎每个人都意识到金融市场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这说明金融市场并非是完备的。那么如果市场是不完备的,投资者是异质的,又会对资产定价以及市场均衡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在不完备市场基础上的投资者异质信念假设,目前已有大量文献利用OLG 模型和异质投资者的框架去分析不完备市场上投资者异质信念对资产价格的影响。投资者异质信念差异越大(比如投资者初始禀赋差距越大,或者证券市场中散户越多),那么证券市场的资产价格波动越厉害(朱宝军,2005)。如果以股票市场为例,当市场中散户较多时,即投资者异质信念差异较大时,容易推高股票。因为股票价格短期内和基本面关系不大,更多地体现了投资者对股票地预期。而异质性越大,投资者就会认为总有人会出更高地价格来接盘,此时也就更易推高股价。而一旦悲观者较多时,又会使股票大幅下跌,从而造成股票市场地不稳定性,加剧投资风险。
在不完备的市场中,投资者异质性的存在,还会破坏套利均衡,此时有效市场的假设也不存在了。根据行为金融学理论的观点,这样的市场中,有效套利将不会存在,它们的核心论点是现实中的套利不仅充满风险,而且作用有限。因为传统金融理论假定套利是完全的,换言之,市场机制总是能够通过精明的套利者迅速纠正任何错误定价。然而现实市场环境中,市场不完善、投资者非理性、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等因素使套利者行为受到限制,无法完全甚至不能纠正市场价格的偏离。套利受到限制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市场不能提供完全替代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市场并不能提供合适的替代证券,大量的证券没有替代组合,所以套利者无法进行无风险的对冲交易。第二,噪音交易者风险。当噪音交易者造成证券价格偏差,套利者是否能消除这种偏差,还要看他们有无能力击败噪音交易者。然而噪音交易者心态的变化不可预期,所以存在着风险。第三,时间的限制。对于噪音交易者的错误估价,如果套利者持有证券的时间长于前者维持错误心态的时间,则市场还可在套利者的控制之下,如果短于这一时间,套利者将无法击败噪音交易者。第四,出资者的限制。套利者所用的资本金并非完全是自有资金,而出资者不可能完全了解套利者的具体操作思路及过程,只能根据套利者过去的收益情况来理性选择投资或撤资。如果业绩不佳,套利者的资金来源可能受到限制,甚至会面临被撤资的危险。② 不完备的市场将改变传统的一般均衡理论所达到的帕雷托均衡。因为传统的一般均衡理论基于完备市场这一假设,因而在不完备市场中传统一般均衡理论将要做出调整。在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模型基础上引入时间与不确定性后而建立的GEI模型,它说明了即使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也未必能达到有效市场。而GEI模型的推出,在金融经济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模型更加贴近现实。
二、基金分离定理
在我们前面所说的Markowitz的"均值---方差"模型中进一步推导出了资产组合的有效边界,有效边界上的资产组合方式是在给定的预期收益率下的最小风险的组合。因此风险厌恶的投资者在做资产组合配置的过程中,有效组合将是使其效用最高的组合。也不存在有效边界上方的投资组合,因为如果存在,将会导致无风险套利行为,从而推高证券价格,降低收益,提高风险并最终回到有效边界内。
而Merton在此基础上对于两基金分离定理进行了论证,即m个风险资产的有效组合,以及另外从这m个资产中构建有效组合的两个基金对于分先厌恶的投资者来说是无差异的。在所有风险资产组合的有效组合边界上,任意两个分离的点都代表两个分离的有效投资组合,而有效组合边界上任意其他的点所代表的有效投资组合,都可以由这两个分离的点所代表的有效投资组合的线性组合生成。有效组合边界本身是一条双曲线。任意两条不同的双曲线不可能在同一侧有两个分离的切点。而如果这两条双曲线在这两个点是相交的话,则由两个点生成的双曲线一定会有一部分落在有效组合边界所围区域的外面。由有效组合边界的定义知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两条双曲线一定重合,亦即两基金分离定理成立。在后续的理论研究中Ross将两个基金的情形推广到了k个基金。
我们放松前面对基金分离定理的假设,在投资组合中引入无风险资产。如前面所述在所有可能有风险资产组合所构成的双曲线所围区域的有效组合边界左下端,就是最小方差组合。又因为有系统风险存在,最小方差组合不可能是无风险的,则其预期收益率也一定高于无风险利率。于是在图1中:有效组合边界和表示预期收益率大小的纵坐标轴是不相接触的,而代表无风险证券的"收益/风险"的坐标点是落在这根轴上的。因而,在加入无风险证券后,代表新的组合的点一定落在连接点和包含所有可能的有风险资产组合的双曲线所围区域及其边界的某一点的射线。而基于资本市场线,就衍生出了我们前文提到的资产定价模型。这里要强调的是,资产定价模型是基于市场中投资者理性并且预期一致的假设上,而如前文当我们放松这一假设时,即投资者信念异质性时,CAPM就要做出一定的调整了。夏普(W.sharpe)等人分别研究了投资者持有异质信念时,对市场均衡的影响,并将标准CAPM模型做了变形:。与上文提到的CAPM不同的是这里的预期收益和相关系数都因为投资者异质信念的缘故,相互之间是独立的。
通过CAPM模型极其衍生我们可以将基金分离,异质信念和市场完备性这三个金融经济学中的核心问题串联在一起。而通过这三个重要问题我们可以了解到金融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和发展历程。此外,我们通过这三个重要问题来理解金融市场本质的是非常不错的切入口。
注释:
①Hong和Stein(2007)认为形成异质信念的机制有以下三种:1,信息渐进流动,即信息传播是循序渐进地过程,在这一过程不同投资者在获得信息的过程中会不断修改自己的预期。2,有限注意,即面对大量信息,不同投资者只能有选择地注意部分信息,而各自关注地信息又会不同。3,先天差异,不同投资者教育背景,性格,本金等等不同造成。
②百度百科,有限套利词条
http://baike.baidu.com/view/3482999.htm
参考文献:
[1]Hong,H.,J.Stein.Disagreement and the stock market[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07,21(2):109-128.
[2]朱宝军.吴冲锋.异质投资者与资产定价:一个新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6).
[3]李琰,齐中英,雷莹.有限理性,异质信念与商品期货价格波动[J].中国管理科学,2007,(10).
[4]Jonathan E. Ingersoll. JR .金融决策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5]黄奇辅,Litzenberger Robert H..金融经济学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