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融危机的论文
由于金融资产的流动性非常强,因此,金融的国际性非常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可以是任何国家的金融产品、市场和机构等。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金融危机的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金融危机的论文篇1
关于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几点思考
[摘要]全球金融危机之所以产生是因为现行金融制度与全球化的矛盾,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严重失衡以及政府对金融监管的忽视及缺乏有效的金融调控体系。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我国应采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扩大内需,切实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适时适度对外开放以及加强金融系统的监管建设和国际合作等措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关键词]金融危机;我国;应对措施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巨大增长和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是金融危机产生的主要矛盾。我国要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对2008年的金融危机进行深刻的分析,结合本国国情,扬长避短,争取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社会的影响比较明显,我国也不例外。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短期负面,长期促进。我们必须从金融危机中吸取经验,以控制避免金融危机的再次发生。
(一)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
1、金融危机会影响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美国和英国等一些发达国家,金融危机已向实体经济蔓延,已出现经济衰退。目前,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较高,全球经济放缓及由此带来的外需减弱必然使中国出口受到影响,从而对经济产生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
2、金融危机会对我国金融市场产生巨大冲击。从宏观上,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冲击是巨大的。尽管我国金融市场还没有完全开放,但本次金融危机与1 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相比,对我国金融市场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中国拥有约两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其中约60%为美国国债、“两房”相关债券和其他美元资产。美国政府接管“两房”对中国具有正面影响,但美元未来的走势对我国外汇储备影响极大,如果美元大幅贬值,我国官方外汇储备将不可避免的显著缩水。
3、金融危机会对我国外贸产生巨大冲击。由于中国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70%,在世界经济和美国经济出现严重问题的时候,由于美国和欧盟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欧美等国经济的衰退将会降低我国的出口需求,从而导致我国的出口减缓。
(二)全球金融危机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
1、这次金融危机会带来世界能源、原材料降价。随着人们对欧美经济的衰退忧虑不断增加,世界能源、原材料降价的趋势短期内还不会发生逆转。能源、原材料价格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延缓和消除中国经济发展资源的瓶颈,对降低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成本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中国应审时度势、待机而动,在合适的时机动用外汇储备到欧美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去购置发展所需的战略性资源。
2、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走出去”的投资机会。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崛起和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实现,同样也决定中国必须走出去,必须走向世界。我国已成为全球出口大国和第三贸易大国,并且还前所未有的开始了由资本净流入国向资本相对过剩国转变的过程。这些过剩的资本加上长期以来我国的高国民储蓄率表明:我国只有走向世界,才能造就一大批世界级的跨国公司,才能为中国的经济进一步腾飞,为中国的崛起和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我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措施
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我国很好的敲响了警钟,看到了金融危机带来的利与弊。我国要结合本国基本国情,增强信心,抓住机遇,以取得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扩大内需,切实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当前,我国要扩大有效需求,政府应及时调整需求结构。一方面,应对全球经济衰退的形势,我国的经济发展必须由原来较多依赖出口向注重扩大内需转变,由进一步启动内需来带动未来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我国有效需求拉动经济的贡献率显示,消费需求占5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80%的贡献率,而投资需求比例比发达国家高出20个左右百分点,投资需求又主要集中在固定投资方面的投资。针对这一现状,当前扩大有效需求应重点加快民生工程、基础实施、生态环境建设,特别是加快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农业发展起来,必然带动农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需求的增长,从而形成一个内在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良性经济发展态势。
(二)适时适度对外开放
一是适时适度开放说明我们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不会改变。开放可能会带来一些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但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开放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机遇,使我国通过参与国际事务,获得更多的话语权;通过自身的发展和影响,对世界金融稳定做出的贡献。二是全球金融危机再一次向我们证明,像中国这样处于转轨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必须根据国际及国内环境来确定对外开放的时机和进度。特别是在汇率改革过程种,要继续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进一步发挥市场供求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三)加强金融系统的监管建设和国际合作
我国金融监管在吸取他国教训的基础上,具体应做到:一是配合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制定合理有效的即溶监管标准、预警系统和风险防范体系,特别要加强对主要储备货币国的监管,使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齐头并进。未来应一方面鼓励金融创新,一方面提高金融监管能力,二者缺一不可。二是积极推进国际监管合作,要建立中央与银行之间的监管协调机制,提升国家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增强其独立性,对金融市场进行联合、跨境、全面的监管;加强各国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避免监管业务上存在重复和遗漏的状况;加强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的合作,构建金融机构服从监管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适时沟通金融机构与监管当局,使监管当局在设置金融监管指标时,不仅要考虑整个金融体系安全所要求的风险水平,而且还应尊重金融机构内部风险管理方式及其风险指标水平的选择,做到监管水平尽量与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要求相一致,从根源上消除金融监管的空白地带。
[参考文献]
[1](美)己瑞·易臣格瑞.金融危机的防范与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姚廷纲.世界经济危机.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3]王德祥.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世界金融危机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4]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审思中国:经济全球化态势下的发展与选择.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关于金融危机的论文篇2
关于金融危机产生原因的分析
【摘要】金融危机的产生根源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本文主要从债务、外汇借款、主权债务、资产泡沫、过度自信、银行系统、影子银行系统、金融创新和模型失效等方面对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金融危机 原因 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2013年6月是“大衰退”(Great Recession)——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和欧洲所遭受的历时最长、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结束的第四年。这场危机在吞没了华尔街后,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迅速蔓延,最终导致全球经济重创。它也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金融危机爆发五周年的标志。五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我们还能明显感觉到金融危机带来的可怕效应。不幸的是,金融危机几乎每年都会在世界上的某个地方发生。他们已经徘徊了数个世纪,而且毫无疑问地还会在未来继续下去。
什么是金融危机?当金融系统的某个部分出现故障,使得借款人尤其是存款人和投资人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失去信任的时候,金融危机就会产生。在这种环境里,资信可靠的借款人借不到钱(我们称之为信贷危机或资金危机),投资人不能迅速的出售金融资产(流动性危机)。有时候,只是金融系统的某个部分受到影响,但是在极端的情况下,危机会变成系统性的,进而整个金融系统都会受到影响(金融危机)。
毋庸置疑,一个有效的金融系统会为经济保持活力作出巨大贡献。但是随着经济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全球化,金融系统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适应性越来越强、创新程度越来越高、国内外相互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这个庞大金融网络的正常运作取决于良好的信息传播、透明度、信任和信心。不计其数的各种原因会增加金融系统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引起金融危机。
二、原因分析
(一)债务太多
金融危机的产生根源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金融系统承担了太多来自家庭、金融机构、公司、甚至政府(希腊就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的债务。这也是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2007年美国家庭债务和金融机构债务达到历史新高。宽松的信贷和贷款标准经常导致信贷泡沫,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经济稳定增长和低利率的温和期之后。借款人和贷款人过于相信:过去这个经济稳定增长,低通胀、低利率的时期在未来会继续下去。结果,贷款标准下降,杠杆率上升。正如美国经济学家海曼·明斯基所假定的那样,稳定、温和会滋生金融系统的不安定和无节制,这是因为被错误引导的信心会增加对风险的偏好。由于杠杆率提高、风险增加,金融系统变得越来越脆弱,以至于即便一个小事件都会给金融系统和整个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在极端情况下,这种风险会变成系统性的,从而将整个金融体系置于危险境地。
(二)外汇借款
金融危机产生的另一个原因是家庭、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经常以外汇形式借款。如果国内货币走弱,外债将成为一个越来越大的负担,公司、国家最终可能不得不拖欠债务。这是已经发生过无数次的事情,而且通常会导致金融危机和经济动荡。这种情况会因高通货膨胀而恶化,而高通货膨胀会使货币贬值,还会影响汇率。
(三)主权债务
近年来,主权债务在金融危机产生中所起的作用日益突出,而主权债务违约已经存在数十年之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似乎会周期性地爆发主权债务危机。20世纪80年代,墨西哥、巴西、阿根廷以及其他一些新兴国家出现了主权债务违约。同样,北欧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有了主权债务问题,近来一些欧元区国家如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则跟随其后。
主权债务出现问题会有两个基本信号,一个是信用利差,另一个是信用保险。投资者会将主权债券的收益与德国或美国的进行比较,来评估主权债务违约或某种债务重组的概率。随着信用利差扩大,市场会认为潜在违约的概率变大。投资者也会关注信用违约掉期市场上主权债务违约保险的成本是多少。我们可以看到,通过这种机制,市场会发出信号并且对主权债务加以限制。
(四)资产泡沫
一些金融危机的爆发已经归因于资产泡沫。所谓资产泡沫可以被定义为投资者对某种资产类别(股票,房地产,大宗商品等)的集体兴奋,或被定义为艾伦·格林斯潘所创造的“非理性繁荣”。在资产泡沫的情形下,投资者购买一项资产不是因为其潜在的基本价值因素,而仅仅是因为其价格涨了,并且预计价格将继续上涨。换句话说,投资者将过去价格的上涨可以持续到未来的推断作为投资决策的唯一依据。一旦开始,这种兴奋就会开始传染,将资产价格推到极致。事后一想,泡沫是显而易见的;在兴奋期,泡沫却不是那么明显,而且难以察觉。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总是想知道他们是看到了资产泡沫还是强劲的经济。
(五)过度自信
大多数金融危机,尤其是资产泡沫,有其行为基础,例如过度自信。人们一向对他们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作过高的评价,从而产生控制幻觉。我们高估信息的精确度,低估风险。如果成功的话,我们会有更过于自信和承担更多风险的倾向。人们还有将不远的过去推广到未来的倾向。人类的心智不擅长计算未来事件发生的概率,因此最容易做的事情就是假定过去的趋势将会继续。如果每个人都臆断将来与不远的过去是一样的,就会产生“旅鼠偏差”。旅鼠在集体迁移时通常采取直线行进方式,遇到障碍不避开,最后一大群随着领头者跳下悬崖摔死或溺死,常用来形容盲从群众的不理性行为。同样地,人们认为随波逐流是非常安逸的,与其他人一起赚钱或亏钱时会获得安慰。
(六)庞大复杂的银行系统
许多金融危机发生是因为银行系统出现了问题。在大多数国家,银行系统是最重要的金融机构。有些银行是如此庞大和复杂,以至于太大而不能倒闭,如果倒闭的话可能会引起系统性风险。银行也有所谓的“代理成本”,因为经理人有做出与股东和监管人不一致决定的动机。政府担保和安全网会产生道德风险问题,即存款人不必评估银行的风险。无论银行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会偿还存款人的钱。 银行存在重要问题,因为他们的资金是短期的而贷款或投资是长期的。只要收益曲线是向上倾斜的(短期利率低于长期利率),银行就能正常运转。然而,如果短期借款成本超过长期贷款利率或投资率的话,银行就会遭受损失。如果短期债务不能转滚(资金危机)或者更长期投资的价值下降的话,也会产生问题。
(七)影子银行系统
金融危机也可能是由影子银行系统——那些承担了许多和商业银行一样职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引起的。例如,在美国的金融危机中,一些最严重的问题就源自一家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和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贝尔斯登公司)。由于缺乏监管、缺乏透明度,风险遍及整个影子银行系统,引起资金危机或流动性危机。由于整个金融系统是相互连接的,问题会影响到整个金融框架,产生系统性风险。
(八)金融创新
人们普遍认为创新(包括金融创新)是件好事情。然而,自从近来发生金融危机之后,人们开始怀疑是否所有的金融创新对于金融系统而言都是有益的。沃伦·巴菲特曾经说过,“金融衍生品”是“金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他对“金融衍生品将使交易更安全”的说法嗤之以鼻。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也对一些金融创新进行了批判。例如,要不是有担保债务凭证(CDO)的话,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可能就不会发展到那个程度。CDO是一种新型金融衍生品,是近年来成长极为迅速的资产证券化品种之一。CDO把所有的抵押打包在一起,并且进行重新的包装,再以产品的形式推放到市场。CDO使得次级抵押贷款的保证人将风险转移给CDO的投资者。次贷危机爆发后该产品的惨重损失使之成为金融市场中的风险策源地。随着次贷违约率增加,就引发了房地产价格下跌的开始,然后传染到金融系统的其余部分。次贷危机爆发后CDO的惨重损失使之成为金融市场中的风险策源地。
(九)模型失效
最后,经济模型、金融模型并未发挥评估有价债券价值、衡量风险、预测经济活动的作用。尤其是银行风险模型,没有测量出一些资产公司的内在风险以及资金债务的风险。例如,有债券评级机构给予CDO优先段关于金融危机的论文级别,而其肯定是达不到关于金融危机的论文级别的。模型需要假设和实证数据,而其中有一些是错误的或无法获得的。自从金融危机以来,金融模型已经丧失了一些可信度。
三、结语
金融危机的产生有许多潜在的原因:政府的政策和监管者、中央银行、银行和影子银行、企业部门和投资者。正如此前所描述的那样,很难将某种经济状况归为某个原因。由于市场中充满了如此多的信息,对于我们来说,要真正理解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和寻找解决方法变得非常困难。但是我们能够而且应该探寻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并将这些原因进行分类,这会有助于将来缓解或最小化金融危机。
参考文献
[1]Robert C.Klemkosky.Financial system fragility[J].Business Horizons,2013(56),675—683.
[2]罗伯特·席勒.非理性繁荣与金融危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12).
[3]顾凌云,余津津.担保债务凭证(CDO)的高风险性分析及防治建议[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5).
[4]李明明.从行为经济学角度解读金融危机[J].财经界(学术版),2009(9).
作者简介:欧阳岚,湖北广播电视大学讲师,金融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