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金融证券论文>金融研究>

关于金融史的论文

秋梅分享

  大家都知道中国历史悠久,那么大家是否知道金融的历史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金融史的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金融史的论文篇1

  浅谈关于金融史的力作——《上海私营金融业研究》

  [摘要]学界对建国以来的金融史研究不多,张徐乐博士的专著《上海私营金融业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空白。该书特点如下:史料翔实、独特的研究视野、研究方法的多样化、注重对口述史的抢救,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上海;私营金融业;社会主义改造;张徐乐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张徐乐博士的专著《上海私营金融业研究(1949-1952)》,作为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史研究中心主编的金融史专刊的一种,由复旦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堪称学术界尤其是经济史、当代史领域的一大喜讯。因为,此前有关近代经济史、金融史研究虽然成果丰硕,但基本上全部集中在晚清和民国时期。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吴景平教授的倡导下,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经济学院和历史系联合成立了国内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个中国金融史研究中心,组织一些有志于此的研究人员,利用上海市档案馆丰富的馆钱档案,集中精力对民国时期的财政、银行、货币、保险、证券、信托等做了专门的个案研究,成绩众所周知。美中不足的是,对建国以来的金融史研究显得十分贫乏,尽管国内学界近年来也有《当代中国的金融事业》《中国人民银行五十年》《新中国金融50年》以及多个版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相继问世,对相关内容有所涉及,但多为介绍性、纪实性的回顾,缺乏有价值的专题研究。张徐乐博士该书的成功出版,从某种意义上说弥补了这一空白,并起着良好的示范和榜样作用,相信必能推动对当代中国金融史的研究。

  该书全文除导论和结语外,共九章内容,分别论述了解放前夕上海金融业的混乱状况、在新政府的监管调控下逐步走向稳定和有序;然后从联合放款、联合经营到公私合营,说明了私营金融业的选择去向的必然性;接着从规模和业务经营、金融业上层人士与劳资关系及同业组织的演变与结束三个方面,揭示了解放后上海私营金融业在经济恢复时期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金融业内部管理层与员工情况及其在维持金融业运作方面的相互作用,以及私营金融业同业组织的形状及其功用;最后从承购公债与投入抗美援朝运动、“三反”、“五反”运动等事件,分析了私营金融业在此过程中所起的影响和作用,从而对解放后的上海私营金融业作出了价值总结和历史定位。所述内容基本做到了叙事全面、评述公允。

  纵观全书,不难发现如下特点:

  第一,独特的研究视野。该书以解放后上海私营金融业作为研究的对象,以私营金融业本身及其同业组织的经营管理和经历的演变为主线,破除了以往以政府当局与国家银行为主体、以有关政策的制定及其实施为主线的思维定式,真可谓慧眼独到。

  第二,研究方法的多样化。作者在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吸纳并恰当地运用了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方法,加以有机的整合,使文章分析更加深入,论述更为合乎逻辑。

  第三,史料翔实。该书共计参考了10种资料汇编,7种文集或选集,9种文史资料、回忆录、传记、年谱、地方史志,25种专著或教材,相关论文40篇,以及16种报纸、期刊。此外,更重要的是,作者查阅了上海市档案馆卷帙浩繁的未刊档案,如上海市金融业同业公会档案、上海市票据交换所档案、上海市委政策研究室档案、各私营银行、钱庄档案等共计35种,并在文中作了大量的恰到好处的征引,给予有志于建国后上海金融史研究的读者以有益的启示。作者有意无意间作出了史料学上的贡献。

  第四,对口述史的抢救。作者不辞劳苦,走访了一些曾在解放前后上海银钱业任职的健在人士,如其中有现年99岁高龄的沈日新先生,他曾先后担任上海钱业公会理事长、存诚钱庄经理、上海市金融业同业公会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金融业同业公会执行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公私合营银行联合总管理处副主任等职,现仍任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主任。还有其他一些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这些人以亲身经历回顾当时历史,所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若干年后欲采访恐再不可得矣。作者在抢救、挖掘口述史料的同时,也为本书的成功添上了厚重的一笔。

  全书框架紧凑,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行文表达清楚、有力,显示了作者较深厚的文字功底。尤具特色的是,作者用经济学方法制作了6个分析图,用计量学方法制作了60张统计表格,使全文论述显得更具说服力,我们应该充分肯定该书的学术价值。同时,我们也应认真对待书中的白璧微瑕。其一是对解放后的上海金融市场着墨不够;其二是对金融人士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心态分析缺乏力度和深度;其三,可能是篇幅所限,没有对私营金融业的接管与上海社会的转型之间的关系加以论述;其四是上海的经验对全国接管改造工作的借鉴和参照意义,以及对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影响和作用,作者或许没有余力顾及;最关键的是由于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的档案不开放,没能给作者提供可利用资料,对中国人民银行与私营金融业的关系未能作出深入细致的分析,因而也未能说明建国初期对私营金融业的接管改造对后来“大一统”金融体系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以及二者之间复杂、微妙的内在联系,即,在刚解放的短短三年时间里,为何能顺利平静地完成对私营金融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结束后又如何消化、吸收、融入到社会主义金融体系里来?对当今的金融制度和体制改革有无一定的潜在影响?当然,我们相信作者会欢迎学术界的批评和建议,并且把本书的出版作为新的研究起点,为读者奉献出更加丰硕的学术成果。

  综上,这种地域性的考察结论除了对当地研究的贡献外,对全国范围内的该段历史是否具有普遍性的认知意义,尚有待更多地域性研究的累积和验证,如当时的北京、天津、武汉等地,也是有较大影响的金融中心,在实际操作中肯定会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和差异。此外,对建国以来的各个金融组织等实体机构,金融制度的历史变迁,金融法规的相应变化等课题尚待开掘和深入,因此希望有更多感兴趣的学者加入进来,壮大当代中国金融史的研究阵容。

  金融史的论文篇2

  浅谈西方金融史

  【摘要】历史是反映未来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全球金融业经历了将近500年的历史,通过研究西方金融史的发展可以为我国未来金融业更好的发展提供清晰的指导路线。

  【关键词】西方 金融史 浅谈

  通过研究欧洲的金融历史,可以看到阿姆斯特丹的崛起对今日欧洲乃至世纪金融业的格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时西班牙和法国为了驱逐犹太人和异教徒,将这些人赶到了阿姆斯特丹,但是这些人群恰好是金融家和从事商业的人士,再加上阿姆斯特丹是港口城市,这些条件促使其成为整个欧洲的金融中心。直到1609年阿姆斯特丹从西班牙划分给荷兰,就在同年阿姆斯特丹银行成立了,这家银行的成立为今后世界银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指导作用,阿姆斯特丹银行建立了统一的标准货币标准,这使得荷兰的货币成为世界很长一段时间内通行的标准货币和值得信赖的货币。同时这家银行也发行了纸质的银行券,这使得商人在交易过程中不用携带实物贵金属的麻烦,从而可以直接用银行券进行商业结算。

  战争的背后往往是各大金融财团利益的驱动,英国垄断金融体系的崛起就来自于这样金融财团的力量,英格兰银行掌控着英国的金融体系,为英国未来在全球的殖民扩张和资本扩张起了关键性作用。通过研究汇丰银行、渣打在中国设立的分行就可以看到这些银行的诞生实际上就是书写英国在中国掠夺的历史。鸦片战争以后,英国中国香港的大部分商行都是从事鸦片贸易,随着业务量的扩大和对资金的需求,这些商行出资建立的汇丰银行。

  英国为了使英镑作为全球的货币,将在历史舞台存在两百年的复本位货币制度推翻,建立了金本位制度,英国政府在1816-1821年之间通过了《金本位制度法案》,并启用了金本位的货币制度。最终英镑成为全球的标准货币,一英镑相当于7.32克纯金,这使得黄金的价值与货币进行了挂钩。英格兰银行发行的英镑只是代表相当于多少克黄金,作为流通的纸质凭证。

  通过对美国金融史的研究,可以发现这样一条定律就是,垄断企业的形成是通过银行业助推起来的,金融业的银行家掌握了国家大部分的金融资本,几乎凌驾于政府之上,这些金融寡头通过资本操纵政治,控制政府。美国的摩根财团有几个家族分支,但摩根家族的兴起也是建立在黑金的基础之上的,通过屠杀印第安人以及海盗活动积累了家族的第一笔财富,我们现在所熟知的J.P摩根第一桶金也是通过军火生意发家的,可以看出美国金融财团的成长历史并不是通过持续稳健的经营所发展起来的。

  通过研究日本金融史的发展,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日本经济的发展,以及近现代日本财团的发展。日本幕府时代没有给明治政府在经济上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18世纪60年代在日本国内的外资银行纷纷倒闭,明治政府为了统一国家的货币,稳定日本的金融秩序,在很短的时间内发行了太政官纸币,从这个时候起,标志着日本政府在金融市场有了统一的货币。

  18世纪70年代,日本政府修订了银行法,导致日本经济过热,以及通货膨胀,其实政府是通过这种手段来进行原始财富积累,同时,政府也大力发展了日本的交通,开通了连接大阪、神户、京都的铁路,将日本的这些重要经济城市连接起来,使之成为金融贸易中心。18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建立了近现代史上的中央银行—日本银行,日本银行统一注销了其他银行的银行券,发行了统一的货币,抑制了当时的通货膨胀,从此日本形成了现在金融体系的雏形,以日本银行为中央银行,其他银行作为商业银行的近现代金融体系。日本的重工业从这一时期开始兴起,日本的几大财团,例如三菱、三井、富士、住友在这一时期开始兴盛。我们当今所熟知的丰田汽车、索尼品牌都属于三井财团。三菱财团主要业务在于重工业、船舶、运输、采矿等。富士财团主要业务有金融、汽车、快速消费品等。通过日本的金融史可以看到,日本的四大财团基本覆盖了日本的经济体系,包括重工业、金融业、矿产、能源、日用消费品等。

  通过研究我国的金融史,清政府也开展了洋务运动,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作为革新思想的倡导者创办了兵工厂和造船厂。但由于当时我国清政府在金融主导权上没有独立性,这样就限制了我国经济以及工业的发展。鸦片战争之后,美、英、法等国家的金融财团在我国纷纷设立分支机构,例如,汇丰银行进入中国,把我国当时的钱庄和票号基本挤垮,清政府当时也依赖国外的资本,先后向汇丰银行借款,进行镇压运动、修建铁路等,十年间汇丰银行在中国赚取的白银约为3000万两,利润率高达100%。通过研究我国的金融史可以看到,如果一个国家没有金融主导权,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就会受制于国外的金融资本,也就受制于国外的政府。

  研究美国的金融史不得不谈到美联储的设立,以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这使得美国成为当今全球的金融霸主是十分重要的。如今的美联储实际上扮演了美国中央银行的角色,但是美联储在成立初期实际上扮演了各大金融财团的权力工具,19世纪初,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大鳄们推动了《奥尔德里奇法案》的出台,从此私人银行家们控制了美国的中央银行体系。美联储的设立为当今全球的中央银行体系起了指导的作用,实际上我们现在各国的央行所执行的一些货币政策和调控工具都是源于美联储的做法,例如调控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最低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和回笼央票等,这些对全球的近现代金融体系都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真正使美国拥有了世界金融霸主的地位,事实上这个体系就是为了瓦解英镑作为国际第一结算工具的地位,体系的建立使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间接的与黄金挂钩,这样美元就变成了黄金的等价物,并且美元锁定了会员国货币的汇率区间,成为国际贸易的结算货币,影响外汇市场的主导货币,这无疑确立了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经济体的地位。

  参考文献

  [1]余治国.世界金融五百年(上,下)[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

  [2]姚遂.中国金融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陈雨露.世界是部金融史[M].北京出版集团公司,2011.

  金融史的论文篇3

  浅谈完善我国科技金融体系的对策及建议

  金融支持能够大力促进科技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金融机构的组成也能够提高金融支持的力度。在现代经济的发展中,金融机构能够实现对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利用,能够使资源渗透在社会的各个层面中,能够影响战略性资源的配置和优化组合。金融系统如果功能比较完善,而且运行的效率比较高,其能够为科技创新提供大量资金的支持,从而降低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各方面风险。为促进我国科技的发展,我国政府已经出台了很多有针对性的创新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金融进行了扶持,实现科技产业和金融体系的统一和完善。但是,我国在进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过程中,在对科技金融支持体系的利用中还是存在一些差距的。所以,应该分析相关的原因,找出我国在科技创新和金融支持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通过对科技型企业的扶持,对我国科技金融支持体系加以完善,实现金融和科技的良性互动。

  一、科技创新与金融支持

  (一)科技创新的界定与金融支持的主要方面

  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分析,科技创新指的是对科学研究和对科学的原创性的革新,主要包括知识的创新和技术的创新,创新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政府或者企业。金融系统对科技创新做出的贡献主要呈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金融系统能够帮助科技型企业找到融资的途径,能够提供大量的资金,而且在企业开发新产品的过程中,能够帮助企业实现资源的优化和配置。其二能够帮助企业抵御各类不确定的风险,提高企业的安全系数。通过对科技创新型产业的分析,在金融支持方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动员储蓄。金融系统能够为科技型的企业提供形式多样的融资的途径,能够通过银行、债券等方式,或通过股票和证券的发行等方式,将较为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企业再通过商业借贷的方式获得资金,发展一些新型的创新项目,从而能够使企业的融资需求得到满足。

  企业能够规避风险。创新型的企业在进行科技产业创新的过程中,通过金融系统能够防范各类金融风险。企业在进行科技创新的过程中,需要融入大量的资金,其风险性比较高,金融市场能够将风险分散化,降低企业的资金风险,能够降低企业的收益性风险。

  发挥金融中介作用。金融系统能够充分发挥出其金融中介的作用,能够使信息的成本降低,而且能够实现各类科技产业的配置。金融系统在发挥金融中介作用的过程中一般是通过调查和整理信息的方式,找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从而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人才和资金。

  (二)科技创新产业的特点和金融支持的特殊性

  科技创新产业一般依托于科技型企业,与传统的产业相比,其科技含量比较高,在创新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容易造成较高的风险,同时科技创新产业借助科技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生产率,也是一类高回报的产业,而且科技作为一类无形资产,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

  高风险性。高新技术产业一般都是生产高科技的产品为主的,其属于知识密集型企业,企业在发展中的关键在于科技的创新,但科技创新中存在漫长的过程和相当的难度。在发展的过程中,前期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技术的开发,然后需要产品的小试、中试、再生产,再投放市场,在这一过程中有一系列的不确定性,特别是研发中存在着诸多隐形的风险。而且如果在前期出现了技术不稳定的问题,或者产品的生命周期达不到要求,再或者技术的更新换代过于频繁,市场的风云变幻等原因都是导致高新技术产业存在风险。产品在投入市场后,还面临竞争对手可替代产品的面世和全球竞争的压力,或面临着国家政策的调整,这些都导致了高新技术产业在发展中面临着高风险。

  高回报性。高新技术产业一旦研制成功,不仅大大提供了生产率,而且可能给整个产业带来颠覆性的跨越式发展,所以其回报也比较高。高新技术产业能够实现对优势技术项目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在市场上能够形成品牌化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大的市场优势,企业的利润上升空间也会比较大。

  较多的无形资产。科技型企业是知识密集型企业,知识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在科技型企业中居于首要的地位。其产品的优势在于源源不断的科技创新,从而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并在创新过程中获得如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这些都是无形资产发挥作用。

  科技产业具有自身的特点导致了其在接受金融支持的过程中具有特殊性特征,在进行科技创新过程中,其研究的成果从小试、中试到应用到产品的生产环节,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才能够维系。而科技企业在起步阶段,以及在发展壮大过程中,资金问题一直是创新发展的重点,而且企业本身属于高风险行业,在融资过程中遇到困难特别多[1]。通过对我国的科技型企业的分析来看,要想进行科技创新,需要金融系统为其提供直接的融资渠道,由于科技型企业大多是无形资产,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在进行贷款的过程中不能合理地分析这些无形资产,而且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的问题,无形资产很难做合理的评估。因此,金融系统在为科技型的企业提供融资的途径中,应该在分析其特殊性的基础上,针对企业的需求,为其提供合适的金融服务机制。

  二、我国科技创新支持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科技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科技与金融体系也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国政府也制定出台了很多相关的政策,促进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发展。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我国金融系统的革新不能完全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金融体系还不能满足一些科技创新企业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出现金融支持体系明显的滞后性特征,这些问题都导致金融支持体系的实效性降低。

  (一)科技创新的政府财政支持体系不完善

  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比较多,导致了金融市场不愿意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高新技术产业中,如果仅仅依靠市场,高新技术产业是不能实现高速发展的。因此,在市场调节失灵后,必须要采取宏观调控的政策,应该以政府为主导,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一定的融资途径,在对一些小微企业,应该发挥出金融系统的支持作用。如今,我国已经出台了很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针,这些方针明确指出要强化金融支持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巩固我国金融体系的完善。但是,由于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多,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密集型的科技型企业的数量在上升,这就导致金融体系不能满足这些企业的需求。尽管政府对科技型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在增强,但是还是存在局限性。我国投入到科技创新中的R&D资金只占不到GDP的1%,我国的创新投入不足,而且我国对于科技的投入与其他的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我国应该在创新型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强化科技投入的比例。

  (二)科技创新的银行信贷体制不健全

  我国的金融市场环境还不是特别成熟,虽然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民间有大量的社会资本,但企业在融资的过程中很少有进行直接融资的,一般都是通过银行进行间接的融资。我国的各类信贷体制还有待于完善,很多科技型的企业在向商业银行贷款中遇到障碍,我国的信贷体制是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下建成的,这种模式只能以银行为主导,而且在贷款中存在着一定的歧视原则,对一些大型的公司而言,贷款相对较容易,但是对于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初创科技型企业向金融机构申请商业贷款的难度非常大。在信贷体制建设的背景下,受我国的信贷体制环境和制度的限制,首先是保证金融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而且,金融系统在执行一系列操作中只是按照相应的流程,不能灵活处理企业融资过程中的特殊问题,银行信贷的管理流程过于单一,信贷的流动性比较差,而且其收益型原则存在不完善的地方[2]。在这一背景下,一些国有成分的银行一般不会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中小型的科技型的公司中,也不能有效地把握市场的动态,不能准确地分析市场上存在的风险,不能够在企业创新的过程中实现资金的补贴。

  (三)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体系不尽如人意

  完善的金融体系能够促进科技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金融服务水平对企业创新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目前,我国的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的,创新的主体已经实现了多元化的发展,但是,金融服务的方式大部分还是沿用传统的模式,导致了创新和金融支持存在着严重的不匹配。金融体系主要能够提供融资的服务和信用的担保,但是中小型企业在进行融资中,金融机构设置的门槛又过高,而且市场化的服务体系还没有完全地发展起来,导致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渠道受阻。

  三、相关建议

  我国应该通过推进政府政策体制创新的方式,完善我国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体系,政府是金融市场的主要领导者,通过建立政府政策的方式,能够提高金融支持的力度,我国目前科技创新相关的金融支持体系发展较慢,所以政府需要在财政上给予支持,实现金融服务体制的创新。科技创新需要一定的财政支持,近几年,虽然有些地方政府已经设立了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创新基金,但还需进一步扩大基金容量和更多形式多样的运作模式,让更多的企业获得基金支持以促进创新的力度。另外,通过强化银行信贷体制改革的方式,通过对科技创新产业的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商业银行信贷体制的改革,能够拓宽科技企业的融资渠道,弥补科技创新中的资金问题。

  四、结束语

  高新技术企业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风险,其资金的投入比一般的企业要多,尤其是一些初创型的高新技术企业不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金融体系的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问题,但是我国的金融体系还是存在局限性,政府部门应该通过政策的完善,打破这些局限性,使金融体系能够与科技融合,共同创新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1.金融本科生论文的范文

2.金融史方面论文

3.金融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4.有关金融本科毕业论文例文

5.金融学术论文3000字

6.金融改革方面论文范例

    272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