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论文
金融(FIN)就是对现有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之后,实现价值和利润的等效流通。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金融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金融论文篇1
金融集聚的内在动因分析
摘要:金融集聚形成动因问题上,本文对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微观理论基础进行了探讨。从金融本身的特点出发,本文提出了如下观点:(1)金融集聚作为产业集聚的伴随物,随着产业集聚的形成而发展;(2)金融本身的高流动性加速了金融集聚;(3)金融成长至高级阶段成为经济主导与核心,其对经济的主导性促进了金融集聚。从空间经济学及相关的视角来看,本文认为:(1)集聚的空间外在性是金融集聚形成的基础;(2)不对称信息与默示信息所要求的金融主体的空间邻近促使金融集聚的形成;(3)金融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促使金融集聚的形成。
关键词:金融集聚,产业集聚,金融中心,金融规模经济
从各种类型的金融集聚区形成发展的历史看,很难用单一的理论对其形成的内在动因进行解释。金融集聚形成通常是多种动因交织的产物,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不同的因素推动。对内在动因的洞察,可以从实证的角度,通过对金融中心的形成、发展脉络的研究做出一定的判断,也可以从理论的角度,通过对金融供求关系理论、金融地理理论、金融产业成长理论特别是区域金融成长理论的研究得出结论。从目前的研究现状看,金融地理学派的信息流理论占据主导地位。此外,马歇尔的外在性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也有一定的解释力。不足之处在于缺乏对金融集聚成长过程、速度的动态考察。从而难以揭示金融集聚内在动因的动态特征。也即是:总体来看,金融集聚往往首先作为产业集聚的伴随物产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其高流动性进而成为经济的主导与核心。下面将从产业集聚伴随物、金融作为经济的核心与主导、外在性、信息流、规模经济等角度对金融集聚现象形成的内在动因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金融集聚作为产业集聚的伴随物,随着产业集聚的形成而发展
格利和爱德华・肖曾指出“如果离开实际经济发展的来龙去脉,金融发展难以理解。”经济发展与金融产业成长总是相互伴生的,一个高速增长的经济将为金融发展提供必须的资金需求市场。根据需求反应金融体系理论,金融体系的发展是对经济发展水平的自动反应,取决于实际经济部门的货币化程度。金融过程的繁荣是否推动了经济增长,抑或是经济走向成熟以后推动了金融业的繁荣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是,经济发展的历史明确地表明,一方面,每一次经济发展的高潮都伴随着金融制度、金融过程以及金融功能向高级化和复杂化演变,而每一次金融整体水平的提升,都使经济运行的某些环节更为平滑;另一方面,更为明显的是,每一次经济发展的停滞,都造成金融运行和金融秩序的混乱,而每一次金融危机的爆发,都或多或少地导致经济发展的暂时中断。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这种经验关联得到了戈德史密斯实证研究的支持。他通过对35个国家从几十年间的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问题的研究,得出了“经济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粗略的平行关系”的结论。
金融集聚和产业集聚的关系,实际上是宏观领域的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关系在中观区域层面上的反应。一方面,产业集聚为金融产业成长提供了承载空间。另一方面,金融产业成长是产业集聚的动力性条件和重要力量,是推动产业集聚的启动器和神经中枢。实践证明,国际性金融中心总是出现在经济高度发达的经济中心。同时,区域性金融中心也总是出现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区域核心。虽然并非所有的金融中心都是由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带动形成的,如资金供给型金融中心,但大多数金融集聚区都可以称为需求拉动型金融中心,特别是在它们发展的初始阶段,是作为区域产业集聚的伴随物而出现的。
1.产业集聚需要金融集聚满足其资本需求
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取决于内生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的内生源头来自于投资的增加与资本的积累。在区域产业集聚过程中,区域资本的形成、积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资本的累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本地区储蓄的增长以及储蓄转化为生产资本且增值的成本(不仅在总量上最大限度地将储蓄转化为有效益的投资,而且能尽量缩短储蓄转化为有效投资的周期)。一方面,产业集聚区金融机构的数量、种类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金融制度的完善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能够通过信用机制的积累、储蓄时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的减少来改变本地区消费与储蓄的弹性比例,增加实际储蓄比重,形成以利益为导向的互补和竞争并存的多元化储蓄――投资渠道。另一方面,金融产业的成长决定了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能力大小和方向的选择。金融中介的发展,能够凭借反映资金稀缺度和收益报酬率的利率杠杆和多样化的金融资产有效地分配储蓄,引导储蓄流向高收益投资项目。同时,“通过提高金融机构的业务能力和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降低金融中介的交易成本,保持资金供给价格在较低水平上,刺激投资主体竞相投资,从而达到缩短储蓄―投资转化的周期,促进有效的实质资本的形成。”(张凤超,2003)其三,在聚集资源和配置资源的过程中,资本市场可以分摊和细分与单个投资项目相关的成本和风险,推动区域经济集聚的进程。
2.产业集聚需要金融成长提高其要素生产力
区域产业发展、集聚的过程,也是其要素生产力不断提高的过程。要素生产力提高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竞争优势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是产业集聚中技术进步以及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效应的结果。从根本上说,技术进步是生产率提高的最主要的内动力,而金融产业的成长则通过减少信息成本、加快各种金融信息传递速度,扩大信息分布范围,促进资本在区域间的流动和国际贸易发展,为吸引、应用域外科技成果开辟途径、减少科技成果转化环节“阻梗”的压力、减少科技成果转化成本从而促进科技进步,成为带动产业集聚区要素生产力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3.跨国银行追随客户战略导致金融集聚伴随产业集聚
国际金融中心形成过程首先是国际金融机构集聚的过程。各国学者对银行跨国经营的动机做了大量的研究,其结论相当一致:一国银行的海外扩张主要是为本国企业服务,即当本国的客户到国外从事直接投资或贸易活动时,银行也会到国外设立分行,在地理上接近客户;其次是为东道国企业服务,提供与本土相同或相似的进出口信贷服务。跨国银行在选择业务点时,主要考虑因素有二:一是该地区全球网络客户及业务规模;二是该地区设立机构的资本回报率。适应大客户需求,追随大客户是西方商业银行擅长的市场战略。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集聚吸引众多跨国公司前来投资,随之也吸引了追随客户的跨国银行,为金融集聚的形成提供了基本条件。
郑伯红、汤建中(2001)所做的“跨国银行在华发展区位研究”显示,我国沿海九省市分布有跨国银行分行共145家,在全国158家跨国银行分行中占91.7%。中西部地区仅湖北、四川、云南和重庆四省市设有跨国银行分行,但总共也只有5家分行。研究表明,跨国银行基本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区,同时大部分也是产业集聚区。这一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实证了金融集聚对产业集聚的伴随。
此外,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促进产业集聚,满足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很多地方政府通常会采取一些税收或其他优惠措施,通过放松管制,采取较低的会计标准等办法吸引金融机构迁移或设立分支机构。地方政府的此类政策往往为金融集聚的形成构建了初始条件。这种状况下的金融集聚同样表现为产业集聚的伴随物。
二、金融本身的高流动性加速了金融集聚
区域金融理论作为一种较新的金融理论,立足于金融的区域化,重视区域形态对金融结构和运行的影响,目前为止尚未形成系统的分析框架和理论体系,主要是在研究方法上存在问题:“沿袭金融发展理论的方法论,只考虑区域经济体系内部诸因素的内生综合作用,而不是依据空间思维动态地揭示金融参与区域运行的驱使力,即重区域结果而轻区域运动过程,导致理论缺少逻辑起点的支持,无法形成夯实的理论根基。”(白钦先,2001)。
金融集聚理论作为区域金融理论的一部分,在研究方法上存在同样的问题。如对其形成内在动因、形成条件的考察上,着重于不同类型金融中心的经济发展、政策环境、地理位置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基本上是一种静态的研究方法,缺少对其成长过程、速度的动态考察,从而难以揭示金融集聚内在动因的动态特征。因此,必须从区域金融成长的角度来研究金融集聚,才能更全面地揭示其特点。
区域金融成长内涵了两方面的涵义,一指金融在量的扩张,即金融资源存量与流量的相对规模的增大;二指质的改善,金融发展是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与使用效率的提高。区域金融集聚的过程也即是区域金融成长的过程。虽然特别在初期成长阶段,金融集聚作为产业集聚的伴随物而出现、发展,并以实体经济为依托,但一旦金融产业达到一定的规模,金融本身的高流动性将加速金融集聚,使其甚至超过产业集聚的进程。
1.金融机构的沉淀成本,尤其是进入一个新市场的启动成本与制造业相比相对较低。沉淀成本除了包括员工的培训和搬迁费用、营业条件的完善和建设,以及申请营业执照的相关成本外,还包括潜在客户的流失和从一个地区或市场退出时造成的声誉上的损失。客户关系的损失可能是最严重的沉淀成本。迁移营业场所时由于资产专用性比制造业要小,导致退出成本也相对较低。较低的成本增加了金融的流动性以及集聚速度。
2.金融市场上的各类金融商品较强的流动性和替代性、金融商品和金融交易方式较强的创新能力、市场价格对经济信息的灵敏反映及价格波动的内在稳定机制、市场对投资风险较强的分散能力、市场较低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等决定了金融市场的高效运作。
3.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经营特点,使不同类型的金融资产产生大小各异的乘数效应;金融衍生品的交易特征,使其形成巨大的杠杆效应;这些特征使金融集聚产生螺旋上升的可能。
4.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了金融的电子化、工程化和自由化的发展与深入,进一步提高了金融跨地区、跨国、跨洲的流动性和信号扩散性,实行全球性的金融资源共享和配置,加速了区域金融集聚的进程。
三、金融成长至高级阶段成为经济主导与核心,促进了金融集聚
以动态的、成长的观点分析金融集聚,把这一过程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可以看出,在此过程中,金融由区域经济发展的伴随逐步演变为经济发展的核心。
1.初级阶段
在一些发展较快的经济区域,产业聚集带动金融产业逐步成长,金融逐步成为产业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部门。但受到成长能力的限制,金融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较小,仅属于发挥基础保障作用的基础产业。金融依然被定位为服务、中介、工具、杠杆,被认为依附于其他产业,是外在和从属的。金融产业低级成长阶段决定了城市的金融职能层次较低、规模较小、强度较弱,一般将此类城市称为金融支点。
2.中级阶段
金融产业进入中级成长阶段,开始在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中占据较大份额,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性条件和重要力量,成为推动核心产业集聚的启动器和神经中枢,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起支撑作用。这种状况下的区域金融职能层次较高、规模较大、强度较强,此类城市称为金融增长极。金融增长极在区域金融等别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数量、规模以及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3.高级阶段
金融产业跃升为主导产业,其成长达到高级阶段。金融表现出强大的渗透力和推动力,在区域产业结构系统中居于带头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产业结构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金融产业凭借强烈的极化效应引致更大规模的资金流入,并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实体经济,表现出独立运动的特征。区域金融职能层次、规模和强度都达到高峰,此类区域称为金融中心。金融中心是区域金融等别结构的核心。发展到此一阶段,金融不仅成为经济的主导与核心,同时也是社会、技术、文化等的信息中心,其整体功能不断地扩展与提升,独立运作、追求效率、规避风险的产业特征逐渐地突显,并表现出一定的自组织和自我强化的特征,自身的发展成为自身更大规模、更高层次成长的条件和动因。这种自我增强特征源于外部经济的正反馈机制。集聚一旦形成,就能通过发挥其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的优势以及区域创新环境弥漫的“产业空气”,既促进区域内部新金融机构的衍生,又增强对区域外部金融机构进入的吸引力,从而使集聚的规模不断扩张,优势持续累积,体现出一种“路径依赖”和“累积因果”的自我加强过程。
经济史学家Gras在1992提出了都市发展阶段论。他考察了都市发展为内地经济服务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商业;第二阶段是工业;第三阶段是运输业;第四阶段是金融业。金融业的发展处在都市发展的最高阶段。而且金融业比商业、工业和房地产业具有更大的集中度。这一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证明了本部分内容的论点。
四、集聚的空间外在性是金融集聚形成的基础
1.马歇尔关于空间集聚外在性的理论
对于空间集聚的原因最早进行的分析是马歇尔(Marshall,1890/1916)作出的(朱英明,2003)。马歇尔在19世纪90年代提出空间外部性的概念来解释集聚,提出了著名的产业空间集聚的三个原因。他认为空间集聚:(1)能促进专业化投入和服务的发展,尤其能提供不可贸易的特殊投入品;(2)为具有专业化技能的工人提供了集中的劳动力市场,有利于劳动力共享。(3)独特的非正式信息扩散方式有助于知识外溢,使公司从技术溢出中获益。
2.金融集聚的空间外在性解释
金融业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其集聚的过程与机制虽然不同于一般的产业集聚,有其特殊性,但是,马歇尔的空间集聚理论对金融集聚仍然有着基本的解释力。首先,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乃至新产品的开发,都需要专门化的配套服务行业的发展,包括投资咨询、信用评级、资产评估、金融专业技术培训机构等。大量金融机构聚集在一起能扩大需求市场来维持众多中介机构的存在,形成专业化的供应网络。这个网络越密集,竞争越激烈,关键的设施和服务越容易获得,而且越容易享受到合理的价格和更高的服务效率。集聚的金融机构可以支持更多专业化的附属产业,反过来这些专业化的工业和服务又使这些金融机构更有效率。第二,金融机构集聚能培育出可以共享的金融劳动力市场。不同经营水平的金融机构吸引各层次的金融专业化人才,并可以通过不同经营状况下的余缺调剂实现人才共享。第三,金融集聚所产生的非正式信息包括所谓缄默知识和黏性知识的外溢,使不同的金融企业从知识溢出中获益,并成为创新的重要源泉。缄默知识是指在传播中不易留下痕迹的知识。具有高度语境限制的、不确定的知识则称为“黏性知识”(参见VonHipple,E(1994))。缄默知识和黏性知识最好的传播方式是面对面的交流和连续地、重复地接触与联系。这类知识的传播不易和个人、环境和社会分开,所以产生了知识溢出的地方性。所以才使空间集聚在知识传播中具有特殊意义。知识溢出既包括产业内公司之间的专业性知识溢出,也包括产业之间的互补性、差异性知识溢出。两者均促进了创新发明。朱英明(2003)将集聚与地方环境在促进创新中的作用问题相联系,认为集聚经济根植于某一地理区域中,正是集聚的学习含意才是最重要的。金融产业的核心资源即为信息。此类知识溢出、学习和创新效应更为显著。
五、不对称信息与默示信息促使金融集聚的形成
1.信息经济学、信息传播理论的相关论述
信息经济学是对经济活动中信息因素及其影响进行经济分析的经济学,也是对信息及其技术与产业所改变的经济进行研究的经济学。不完全信息经济学和非对称信息经济学作为其中的理论精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是经济研究中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领域。不完全信息和非对称信息理论因其强大的解释能力,被应用从市场营销到制度比较、从传统农产品市场到现代金融市场的广阔范围内。
随着计算机和通讯的发展,标准化信息由于容易编码并具有单独的含义且能释义,可通过大众媒介公开传输,其跨空间传递的边际成本成为恒定变量。但那种具有高度语境限制、当地化的不可以通过惯常媒体传输的非标准化信息的传播成本却是随距离递增的,并可能因距离而耗损。演化经济学常把非标准化信息表述为默示知识。正如Glaeser(1992)所说:“知识穿流肯定是跨走廊和跨街道比起跨海洋和跨大陆来得更容易。”(seeGlaeserE.H.,J.andShieifer,A,1992)正是由于这一特点,才使空间集聚在信息传播中具有重要意义。
2.对金融集聚形成原因的解释:信息的外部性、不对称性信息与默示信息
新兴的金融地理学强调用信息理论解释金融中心在空间地理的兴衰变更。这个学科认为,“信息外溢效应”、“不对称信息”和“信息腹地/信息心脏地带”是决定金融中心最重要的因素,能有效地解释跨国企业总部和银行及金融机构的布局和集结动力。此外,它比以往理论对描述金融中心形成过程的先进之处,在于它还能够准确地预测某中心在区内金融地位的升跌。
该学科的理论认为,金融中心在提供专业及高增值的中介服务的同时,很大程度地依赖信息,一个金融中心不单是信息的收集者和使用者,也是将低层信息升华为高层信息的中转站。信息与金融中心有一种唇齿相依的关系。前者的性质和流量主导着后者发展的步伐和方向,而后者亦同时将前者引导向高层次化。换言之,信息流是金融中心发展的先决条件,金融中心是信息最集中的地方,而金融业也可被理解为“高增值”的信息服务业。
信息之所以成为塑造金融中心的最关键因素,在于信息具有的几个显著特征:
(1)信息的外在性
金融机构本质上是依靠经营信息赚取利润。在金融集聚区,金融机构的互动能产生大量具有经济利益的信息,而很多信息的传播具有高速性和低成本性,特别是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巨大的“信息外在性”使金融机构的集结能在信息量倍增中获益,产生信息套利活动。
(2)不对称性信息与默示信息
信息不对称性被认为是金融中心发展的最关键因素。Porteous(1995)认为,尽管存在当今的电讯革命,借贷双方的物理距离仍是金融交易的重要影响因素。他认为在证券抵押的二级市场上(即金融产品相对标准化的流动市场),借贷双方的相邻性大大影响到证券的收益;在金融产品非标准化的市场上,信息不对称创造了更大的空间效应,银行由于与借贷者在距离和关系上的邻近性,导致有关非标准化贷款的风险减小。
Porteous(1995)更进一步将“信息不对称”概念深化,认为大部分信息本质都是“非标准化”的,即所谓的默示信息。默示信息本身多是意义含糊、不明确和难以理解的,并且具有广阔的文化和社会背景。正如上文所述,这种信息的距离传递具有歧异性和边际成本递增性。要想准确解释默示信息的内涵和价值需要接近于信息源。特别是在金融市场日趋投机和不稳定的今天,要掌握准确信息和市场动向,金融机构必须与该地的社区网络紧密联系。金融地理学家更是指出默示知识的学习需要面对面的交流。因此,地理因素成为巨大约束,正是为了更好的了解掌握所有的信息,金融机构集中到信息源,从而形成了金融集聚区,即金融中心。
此外,金融地理学还同时借助于“信息腹地”、“国际依附性”、“路径依赖”等概念来解释金融中心形成的内在动因。“信息腹地”指智能和信息活动综合的货物和服务生产地,一般都是信息的生产地、收集地或是传播的源头,是信息成本最低,同时又能以最高速度和可信度流动的地区。它们的迁移和演变决定了金融中心的兴起和衰退。“国际依附性”是衡量该地的开放程度和可达性(包括对外交通和通讯)的指标。而“路径依赖”关系到该地于某一经济领域过去的成功经验,在基础设施发展完善下,越来越多来自相关行业的经济个体将会自动往该地投资。
六、金融规模经济促使金融集聚的形成
在谈到规模经济的时候,一般包含两方面的涵义。一方面,对一个企业而言,若生产的长期平均成本随产出增加而减少,即产量增加了一倍而成本增加不到一倍,我们就说该企业享有规模经济。具体来说,企业规模的扩大,可以节约各方面的费用,使设备和劳动力配置合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规模经济都存在于企业内部,收益递增也可能是完全外在于企业的。某种行业在一个或几个地点集中生产从而降低了该行业的成本,而行业中单个企业的规模仍可能很小,这时规模经济存在于行业内而不是单个企业内部。这源于企业决策的相互影响而导致的外部经济。所以,可以将规模经济这样分类: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本书将借用这一分类方法来讨论规模经济对金融集聚形成的作用机理。
1.内部规模经济与金融集聚的形成
与很多行业一样,金融业也存在显著的规模经济。金融机构的内生规模经济产生于以下几个原因:金融机构专业分工和协作的经济性;金融营销成本的节约;技术开发的规模效应;技术装备效应;规模管理效应;融资成本的节约;抵御风险能力的提高等。
金融业的规模经济可以分为金融产品规模经济、分支机构规模经济和金融企业规模经济三个主要层次。金融机构可以通过金融产品创新、金融产品生产的分工和专业化,获得第一层次的规模经济。也采取扩大经营规模的战略,在不同的金融中心设立分行,将服务的成本分散到全球金融业务中去。金融企业层次的规模经济则主要通过兼并、收购、增资扩股、上市等各种方式追求规模的扩张。单个金融机构的做大是一国或地区金融发展、成长的一项重要内容。各主要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史无一例外地表明,规模对于金融机构是重要的。一些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推行“金融霸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强大的金融机构。
单个金融机构在产品、分支机构和企业总体上规模经济的实现,使金融机构产品丰富,数量增多,规模扩大,使金融集聚形成成为可能,也是金融中心形成的条件之一及重要标志。
2.外部规模经济与金融集聚的形成
韩国经济学家帕克首先将微观经济学的规模经济理论应用于国际银行业的发展和国际金融中心的成因分析上。这里的规模经济即是我们所说的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实质上涵盖于前文所说的外在性,由于其效应较显著而独成一种理论分支。它是指产业的微观经济单位在空间上彼此接近时所产生的降低成本和增加收益的经济效益,是由于公司、机构和基础设施间的联系引起的规模经济:一般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专业化技能的集中、地方供应者和消费者间增加的相互作用、共享的基础设施以及其他的地方化外部性等(Dicken&Lloyd,1990;Enright,1994;Hoover,1948)。外部规模经济是促成生产和经营单位空间聚集的主要动因之一。金融集聚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一方面通过直接作用于金融产业本身从而促进金融集聚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进而又反作用于金融产业,推动金融集聚的深化。
图1金融集聚及其外部规模经济关系示意图
(1)外部规模经济直接作用于金融集聚
1)行业内金融机构之间的协作与合作得以开展
当大量金融机构集聚在较小空间时,可以加强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调和配合,降低成本,扩大经营能力。银行业内部可发展众多的合作项目和业务联系,如商业银行的银团贷款业务。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批发市场贷款业务逐渐成为国际银行业的主要利润来源。由于这些贷款数额大,风险高,特别要求银行间的密切配合。国际金融中心提供了这种配合的良好环境。金融机构还经常可以建立清算和结算的联合服务,如联合的票据结算中心等,这将导致规模的外部经济效益。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之间,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保险公司与证券公司之间都可开拓出众多的跨专业业务合作关系。
2)金融机构之间共享基础设施
各部门的空间聚集,可以共同建设和使用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从而可以减少投资,降低成本。同时,还可以形成一个多样化的劳动市场,方便各产业部门的人才交流。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往往是多部门的空间聚集,拥有先进的技术装备和良好的基础设施。这些设施往往成本巨大,金融、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各部门同时使用,可以大大提高使用效率。
3)金融辅助性产业得以发展
著名交易成本学派经济学家威廉姆森(O.Williamson)曾以资产专用性理论解释中介行业的产生、发展过程。该理论认为,资产专用性的高低决定了行业的进入和退出的壁垒。在一个行业发展的初期,由于整体规模过小,没有投资者愿意为其所需要的辅助性中介业务的专用性资产进行投资。只有当行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所提供的发展空间足以抵消专用性资产投资而有余,其辅助性业务才能形成独立产业。金融辅助性产业的发展也遵循这一原理。随着大批金融机构的集中和发展,为金融机构服务的相关辅助性产业或社会中介服务业也因分享其外部规模经济的好处而得到迅速的发展。律师、会计、投资咨询、信用评估、资产评估、外语和金融专业技术培训等等机构都将得到发展并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至于那些具有相同专业背景和利益的白领阶层和管理人员,工作使他们变得关系亲密。他们相互之间也会激励起创新的思想和行动。那些对所有企业、机构和市场都有益的研究机构也将建立起来,并提供决定咨询等相关服务。
(2)外部规模经济通过其他产业反作用于金融集聚
1)通过节约周转资金余额,提供融资和投资便利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Kindleberger指出“随着高效支付体系的发展,公司发现通过集中于大都市的金融中心,利用银行业的交易媒介功能节约周转资金余额。达到一定规模的公司趋向于在大都市设立财务部门,利用当地的金融市场进行交易,并且可以运用较少的周转资金余额为更大规模的支付提供资金。竞争性日益增加的证券市场为资金短缺者提供越来越大规模的、便宜的证券发行机会,同时为资金盈余者提供更多的流动性投资对象。规模经济不仅存在于货币的交易媒介和价值贮藏功能之中,就贷款、贴现和债券而言,规模经济还存在于延期支付标准功能之中。”
2)通过提高市场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和投资风险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通常金融市场的规模越大,证券的流动性越高。这会吸引其他地区的贷款人和借款人把他们的总需求和总供给转移到这个市场中来,而不仅仅是他们的净超额需求和供给。借款人可以支付较低的利率或得到更多的贷款。贷款人则可获得性质不同的投资,这些投资能在规模更大的二级市场上进行交易,这也是贷款人愿意接受较低利率的原因。”(潘英丽,2003)
其他产业的发展导致对金融需求的进一步增多,从而促进金融集聚的扩大与深化。
从上文对金融集聚各种动因的解释、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动因提供了不同的分析视角,并具有一定的交叉性和互补性。比如,金融集聚作为产业集聚的伴随物及金融成为经济的核心与主导这两个动因主要是从时间纬度来研究金融集聚的形成,采用的是一种基于过程的方法论研究框架;而用信息经济学及规模经济理论对金融集聚的研究则主要是一种基于空间经济学上的解释。当然这种区分只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金融产业的成长(时间纬度)都是在一定空间运行的,而金融集聚在一定地理区域的形成需要相当的时间跨度。也有学者从交易费用以及金融集聚自组织机制的角度来探讨金融集聚形成的背后力量,实际上这些因素都已经涵盖与我们所提供的动因之中。接受多种而非仅仅一种理论,将有助于对现象的理解。正如Yeung(2003)所说,―个人信奉某种经济理论并不妨碍他认识到其他理论提供的对同一问题的多种见解。
参考文献
1 冯德连, 葛文静. 国际金融中心成长的理论分析.中国软科学,2004(6):42-48
2 胡希宁, 贾小立, 杨平安. 信息经济学的理论精华及其现实意义.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Vol.7(4):92-96
3 金雪军,田霖. 金融地理学研究评述。经济学动态,2004(4)
4 黄解宇,杨再斌.金融集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5 李利明.“金融中心”:信息不对称成就北京.经济,2004(6):62-65
6 李利,王步芳. 世界各大主流经济学派产业集群理论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Vol.26(1):12-16
7 谈儒勇. 金融发展的微观动因一一供给角度的考察.财贸经济,2003(9):19-24
8 瞿强.信息经济学与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 经济学动态,2000(2)
9 张凤超. 金融产业成长及其规律探讨.当代经济研究,2003(10):68-72
10 张凤超, 王亚范. 关于区域金融成长的理性探讨. 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2):24-29
11 赵晓斌, 王坦, 张晋熹. 信息流和“不对称信息”是金融与服务中心发展的决定因素:中国案例.经济地理,2002,vol.22(4):408-414
12 郑伯红, 汤建中. 跨国银行在华发展区位研究. 世界地理研究, Vol. 10(4):21-28
13 朱英明.产业集聚研究述评.经济评论,2003 (3):117-121
14 潘英丽.论金融中心形成的微观基础,金融机构的空间聚集.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3, Vol.5(1): 50-57
15 白钦先,姚勇,崔满红.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导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16 Dicken, P., & Lloyd, P. E., 1990, Location in Space ----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in Economic Geography,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
17 Glaeser E L, H D Kallai,J A Scheinkman,A Shieifer.Growth in Citie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2,100:1126-1152.
18 Von Hipple,Eric."Sticky information" and the locus of problemsolving:implications for innovation[J].Management Science,1994,(40):429-439.
19 Porteous, D. J. (1995), Geography of Finance, Aldershot , Avebury, England.
中国金融论文篇2
金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当前我国金融产业持续发展存在金融机构的行政化;金融产业结构不合理、融资结构的失衡;金融市场制度性不足;金融机构治理结构的缺陷等问题。实现金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明晰的金融产权关系、多元化金融产业主体、规范的金融市场体系等等。
关键词: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金融机构,金融市场
一、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国家的重要产业部门。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家和政府对金融产业实行产业化经营管理,金融产业对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自改革开放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更为显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撑。但是,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历史短、运行机制不完善、金融行业自身内控机制不健全、金融监管体系缺失等问题制约着金融产业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我国一些学者的对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白钦先教授在1998年的时候,从世界经济发展战略的角度,分析了金融可持续发展与国家安全的关系,研究了金融资源的重要性,提出了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及战略原则;胡章宏教授研究了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和中国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发展战略,等等。
所谓的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是指金融产业部门在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产业利益的最大化和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在不损害子孙后代利益的前提下,利用社会主义的市场机制,适度地开发利用金融资源,保证我们当代人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需求,实现金融产业资本的良性循环、最大化增殖,形成中国的资本实力雄厚的强大的金融产业。
二、当前金融产业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金融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的金融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但是我国现行的金融体制和金融环境存在许多不足,如果这些问题长期存在,则势必严重制约了金融的进一步发展,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也将遥遥无期。当前制约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主要主要表现有:
1.金融机构的行政化
我国的金融机构存在着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过去往往被看作是国家机关的一部分,在金融机构中,“处长”、“科长”等行政色彩浓重的头衔随处可见。客观的讲,金融机构的行政化机制在历史上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导致了“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权力上收”的问题,使金融机构成为“不是企业、不是行政机关、不是事业单位”的“三不象”。
2.金融产业结构不合理、融资结构的失衡
我国金融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一方面,金融体系中银行金融产业比重过大;另一方面,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租赁业等非银行金融产业所占比重则偏低。这种产业结构发展导致了企业融资结构的失衡,对于金融风险的分散非常不利,使金融风险高度集中于银行业,存在“一个篮子放鸡蛋”的缺陷。
3.金融市场制度性不足
一是法律制度的确定性不足。法律作为规范,其内容是抽象的、概括的、定型的,制定出来之后有一定稳定性。法律不能朝令夕改,否则就会失去其权威性和确定性。因此,稳定性是法律的属性,是法律的生命所在。但我国金融法律、法规、政策都不断在变,使投资者无法作出长期预期和投资决策,强化了短期投资的偏好,试图从证券市场频繁的买卖中获取收益。一个缺乏大量长期投资者的金融市场,必然存在投机性强而稳定性差的问题。
二是法律责任制度不合理。对金融市场各类违法者的法律责任界定不明确,特别是过于宽松的弹性惩治制度,使受损者得不到合理的风险补偿,使违法者的违法成本很低,起不到应有的惩罚、威慑、禁止或剥夺再犯能力的作用,不能有效控制交易禁止行为、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所产生的金融市场风险。
三是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对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完整性、真实性方面的存在要求太低,形同虚设等问题,降低了信息的公开性,加大了金融市场的风险和不稳定性。
4.金融机构治理结构的缺陷
目前我国金融机构普遍存在着治理结构上的制度性缺陷,其共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内部人控制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尚未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制度,特别是国有金融机构,缺乏人格化的所有者和现实的利益监管者,造成在经营中事实上谁也不用对国有资产负真正的责任,内部人决策的任何失误均与其个人利益无关。二是政府和主管部门的行政干预过度,至今为止仍有政府和主管部门的许多领导在观念上将金融机构视做其附属机构,通过各种明示或暗示性的指令过度干预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在缺乏有效的内部人控制制约机制和各种利益的驱动下,金融机构的决策者在决策时更多地考虑的是个人利益和地方政府的要求,这就造成了金融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和金融风险的发生,许多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有相当部分由此造成。
三、如何实现金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建立明晰的金融产权关系
清晰的金融产权关系是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和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为此,应当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健全金融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是约束所有经济主体行为的基本准则,要加强市场经济的法制建设,完善现行的金融组织法、金融机构经营行为法、金融监督管理法,借助经济金融法规确定各类经济主体之间的金融产权边界,明确各经济部门产权交换过程中的金融产权关系,保障金融资源产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政府部门对金融机构的干预行为,尽量避免政府部门对金融资源产权主体利益的侵犯。二是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完善金融企业内部的产权治理结构,建立“公开透明、自由选择、自愿交换、产权平等”的权利制衡机制,避免所有权虚置,杜绝金融业经营者(管理者)侵占所有者(国家)权益的现象,确保不同的产权主体具有平等的市场竞争的权利和机会。加快金融产权交易市场的建设。
2.培育多元化金融产业主体
一是制定大、中、小并举的金融产业发展战略。制定积极的金融产业政策,为各类金融机构提供一个公平稳定的发展环境,提高大型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适当控制资产扩张的速度,转变金融企业的发展模式,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规范中小金融企业的经营行为,实现高水平的专业化经营,健全中小金融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的控制,增强中小金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发展好政策性金融产业。我国金融业长期存在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不分的问题,虽然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机构和其他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建立,某种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好,现在一些金融机构,比如中国农业银行,仍然有沉重的政策性业务的包袱,影响了自身业务的发展,难于实现自身的良性发展。因此,发展好政策性金融机构,完善金融机构的种类是完全必要的,这样才能实现金融产业结构的完善。
三是大力扶持中小金融企业。金融产业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小金融机构在同大型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要改善中小金融企业的市场竞争环境,向中小金融机构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在市场准入、税收政策、人力资本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充分发挥中小金融机构的经营机制灵活、专业化程度高的优点,满足经济发展中多元经济主体的多层次金融资源需求,促进金融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3.建立规范的金融市场体系
一是培育金融市场主体。金融市场参与主体最重要的是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应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和产业金融发展要求,严格金融机构市场准入原则,配置高质、适量、结构优化的各类金融机构,应加快培育不同所有制形式的现代企业,并塑造诚信、创新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素质,在全社会进行诚信教育,规范上市企业及居民的投融资行为,这是金融市场健康有序运行的基础。
二是大力培育金融市场体系。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从硬件着手,又要从软件进行。在硬件上,应根据市场经济原则明确各类子市场经营范围和发展目标,合理规划和建设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市场通讯网络,加快金融市场人才的培养;软件上应抓紧完善市场规则和相应的立法,如反金融垄断法和公平竞争法,规范市场秩序。
三是严格规范金融市场。应加快资金商品化、证券化进程,规范金融交易商品,健全市场运行机制和价格机制,完善交易规则和利率机制,维护合法公平竞争,打击各种扰乱金融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活动,建立起市场风险防范、转移和挽救机制。
四是逐步开放我国金融市场。WTO框架内,在金融市场不发达不成熟的条件下,为防范国际金融市场的“游资”冲击,应在严格金融监管的基础上审慎地开放资本市场,逐步推进资本项目的自由化,同时还必须时刻关注国际金融集团、企业财团短期资本流动方向、方式和规模,以免遭到短期资本的异常冲击。
总之,金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迫切而又长期的课题,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需要良好的制度设计和完善的政策实施,以利于解决金融产业的种种不足,这样才能实现金融产业的可持发展。